问题

有哪些国外常见的食物,是国内几乎没有的?

回答
走在世界各地,除了那些早已被我们熟知的“舶来品”如披萨、汉堡、寿司,还有一些独具地方特色、在国内几乎难觅踪影的食物,它们以独特的食材、烹饪方式或食用习惯,勾勒出异域风情的美食画卷。这些食物,往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许多旅行者舌尖上的追寻。

1. 墨西哥的“Mole Poblano”:酱汁里的宇宙

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酱料,而是一锅浓缩了墨西哥灵魂的复杂美味。Mole poblano(波布拉诺酱)最出名的版本,据说是起源于普埃布拉(Puebla)的一个修道院。想象一下,你需要准备至少20种甚至更多种的食材:干辣椒(安乔辣椒、帕西拉辣椒、穆拉托辣椒等,提供层次丰富的辣度和风味)、坚果(杏仁、花生、核桃,增加香气和油脂)、种子(芝麻、南瓜籽,带来烤香和酥脆)、香料(肉桂、丁香、八角、香菜籽)、水果(葡萄干、李子干,提供酸甜平衡)、甚至还有巧克力(苦巧克力,赋予酱汁深邃的颜色和复杂的风味)。

这些食材会被分别烘烤、研磨,然后小心翼翼地混合在一起,用鸡油或猪油慢火熬煮数小时,直至酱汁变得浓稠、颜色深邃如同黑曜石,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它的味道绝非单一的辣或甜,而是一种复杂的交响乐:前调是温和的辣味,中调是坚果和香料的芬芳,尾调则是巧克力的醇厚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Mole poblano最常搭配的就是烤鸡或火鸡,浓郁的酱汁包裹住肉质,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探险。在墨西哥,它是一种重要的节日菜肴,常常出现在婚礼、生日庆典等重要场合。在国内,即使是有一些墨西哥餐厅,也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耗时费力的正宗Mole poblano,更多的是简化版的酱料,难以复制其灵魂。

2. 冰岛的“Hákarl”:爱斯基摩人的“勇士之餐”

这绝对是勇者的食物,味道和口感都极具挑战性。Hákarl,中文译为“鲨鱼肉”,但它并不是新鲜鲨鱼肉,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发酵鲨鱼肉。冰岛北部的格陵兰鲨,肉中含有高浓度的尿素和三甲胺,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因此,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古老的发酵工艺。

新鲜的鲨鱼肉会被埋在沙土或用石头压实,进行为期数周到数月的自然发酵,让肉中的毒素排出。发酵完成后,再将其取出,风干数月。整个过程下来,鲨鱼肉会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略带胶状的质地,散发出强烈的氨水味,有人形容像是“浓烈的陈年奶酪混合着臭袜子”。

食用Hákarl通常会搭配一杯烈性白酒(Brennivín,被称为“黑死亡”),来冲淡那股特殊的味道。尽管它的气味和口感令人生畏,但在冰岛,Hákarl却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它被视为一种能够“温暖”身体的佳肴。而在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味,几乎是找不到的。

3. 埃塞俄比亚的“Injera”:孔洞里的碳水盛宴

Injera,是一种用苔麸(Teff)发酵后烤制而成的薄饼,它是埃塞俄比亚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苔麸是一种生长在非洲之角的小型谷物,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矿物质,口感略带酸味,营养价值很高。

Injera的制作过程也颇为讲究。将苔麸粉与水混合,经过数日的自然发酵,产生出许多气泡,这些气泡是Injera蓬松、多孔的关键。然后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特制的圆形铁锅中,像摊煎饼一样摊平,烙制而成。

Injera的质地非常特别,它不是完全平滑的,而是布满了许多小孔,就像海绵一样。这种多孔的结构正是它成为“万能餐具”的关键。埃塞俄比亚人吃饭时不使用刀叉,而是将各种炖菜(Wats,包括蔬菜、肉类、豆类等)放在Injera上,然后撕下一块Injera,卷着炖菜一起食用。

Injera的酸味与炖菜的辛辣、浓郁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它不仅是主食,也是一种共享的文化体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同一张Injera,用手感受食物的温度和质地。在国内,苔麸本身就非常少见,更不用说专门用苔麸制作的Injera了。

4. 摩洛哥的“Tagine”:慢炖里的味蕾旅行

Tagine(塔吉锅)首先是一种独特的烹饪器皿,由一个陶瓷底座和一个圆锥形的盖子组成。这种设计非常巧妙,能够将食材蒸煮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在锅内循环,保持食材的湿润和鲜嫩,同时让香料的味道充分渗透。

Tagine的烹饪方式就是将各种食材,如鸡肉、羊肉、牛肉、鱼,与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南瓜、茄子)、水果(如柠檬、杏干、梅干)、香料(如姜黄、孜然、肉桂、藏红花)和橄榄油一起放入塔吉锅中,然后用小火慢炖。

塔吉锅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不同食材的风味完美融合,而不会使食材变得干柴。炖煮出来的肉质酥烂,蔬菜软糯,汤汁浓郁,香气四溢。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摩洛哥柠檬鸡塔吉”(Chicken Tagine with Preserved Lemons),酸咸的柠檬皮赋予鸡肉一种清新的风味,与香料和橄榄油完美搭配。

除了甜咸口的塔吉,也有纯粹的蔬菜塔吉,或是搭配库斯库斯(Couscous,一种摩洛哥的粗麦粉)一起食用。虽然现在国内一些高级餐厅可能会有借鉴塔吉锅烹饪方式的菜肴,但能用正宗的塔吉锅、遵循传统的烹饪方式,并且使用地道的摩洛哥香料的,还是非常罕见的。

5. 越南的“Bún Chả”:炭火上的烟火气

Bún Chả,是越南河内街头小吃的代表。它的主角是烤猪肉饼和猪肉条,通常是在炭火上烤制。猪肉饼用猪肉末混合香料、大蒜、洋葱等制作而成,而猪肉条则是经过腌制后烤制。

与许多烤肉不同的是,Bún Chả并非直接放在烤架上烤,而是通常用竹签串起来,或者直接放在炭火盆上烤。炭火的烟熏味与猪肉本身的油脂和香料结合,散发出一种诱人的焦香。

Bún Chả的精髓还在于它的蘸料——一种由鱼露、糖、醋、蒜末、辣椒和腌制的青木瓜丝(有时也用胡萝卜丝)调制的酸甜辣酱。烤好的猪肉饼和猪肉条,会被浸入这个特制的酱汁中。

食用的方式是:将切好的米粉(Bún,一种白色细米线)夹起来,蘸上蘸料,再配上烤肉和各种新鲜的香草(如薄荷、罗勒、香菜),一起放入口中。清爽的香草,弹牙的米粉,焦香的烤肉,以及酸甜辣的酱汁,在口中奏响一曲和谐的乐章。

尽管中国的烤肉文化非常盛行,但Bún Chả这种以炭火慢烤、搭配特制酸甜鱼露酱汁、并用米粉和香草包裹食用的方式,在国内依然比较少见,很难找到能还原其原汁原味的风味。

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世界各地还有无数的美味,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品尝。它们不仅是食物,更是文化的载体,是地域的印记,是生活的故事。这些在国内几乎没有的食物,正是我们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万物皆可派。

前些年一个英国美食博主在中国红了,主要因为她做的菜非常丑,可是自我感觉很好。有人偷偷把她做菜的照片贴到中国网上,给大家带来了欢笑。

其中有个很著名的“仰望星空”。提起这个,应该有人能想起来吧……

可是,仰望星空并不是她发明的呀……

是英国传统菜肴,鱼派。

鱼派里,称为Stargazy pie的,必须把鱼头露出来。

龙虾仰望星空:

众所周知,英国是个以殖民主义为美的地方。可是这个菜肴竟然没有被印度、菲律宾、香港接纳,真是匪夷所思啊匪夷所思。

万物皆可派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

好好的苹果做成派已经很奇怪了。

整条鱼做成派,再把派皮做成整条鱼的样子,这是出于什么心理?


当然有人会说,派皮把鱼肉的美味封锁住,汤汁都在里面,外酥里嫩……然鹅根本不是这样。因为,要等到派皮熟透,鱼肉已经老了。

为什么樱桃这么麻烦,又这么好吃的东西,要一个一个挖出核,做成派吃?

为什么鸡肉奶油汤不直接喝,要做成pot pie?

虽然南瓜派、柠檬派等大部分甜口的派都还能吃,以鸡蛋为主的quiche类食物应用范围也很广,以肉末和苹果填充的咸口派tourtiere也还行。这可能是因为后两者来自法国传统,毕竟比英国传统食物高了两个俄罗斯。

但派类食物有个共有的缺点,就是派皮作为一种面食,不上不下。

就像派皮蛋挞一样不上不下。

你到底是主食还是点心,能不能给个准话?

都决定吃点心了,要是吃个派皮蛋挞,我都委屈地想哭。同样是200卡路里,我怎么连个酥皮蛋挞都吃不上了?凭什么别人都吃油糖长肉,我要吃面粉长肉?


下一个,我要说沙拉冻(jello salad)。万物皆可做成冻子。

这东西的高峰是五六十年代,美国家家都吃,现在也有。不过从没进入过中国,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下图是一个卷心菜汤冻,咸的。

沙拉冻的基本思想是这样,如这个凝胶粉广告所示,把家里的剩饭一次打扫干净,混到一起,加入凝胶粉,变成冻子吃吧!

这么好用的东西......

唯一的问题是,做成冻子并不会改变任何食物的味道啊……青椒和西兰花本来配在一起不好吃,现在还是不好吃。这是图什么呢?

不需要杠精提醒,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咸冻中国有啊,就是皮冻呗。

我觉得问题关键在于,皮肉汤和鱼汤放着不管就会变成冻,这是自然的。当你看到鸡蛋凝固在啫喱里,它看上去太不自然了,你本能就不想吃它。

user avatar

谢XXX邀。
(其实并没有人邀)

我来介绍一下在中东地区(主要是沙特等海湾国家)的主要食物。中东人民传统食物是以炖煮和烧烤为主,受西式快餐影响,油炸食品也比较多,至于清蒸,爆炒这些技法,不存在的。
中东人民的食物基本是以鸡肉,羊肉,牛肉,骆驼肉为主,因为清真的原因,我最喜欢的猪肉是不存在的…对于大多数沙特人民来说,真的是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沙特人民最日常的饮食就是手抓饭。

沙特手抓饭和国内的新疆地区的手抓饭几乎除了都是用手抓之外,没有什么共同点。米饭都是用的印度长条米,比国内常见的泰国香米还要更加细长,单纯用我们加水煮熟的方法来吃,特别难吃,还是得用他们的方法做成手抓饭。一般店里的手抓饭都是白色的,有些也会加入红花或者姜黄来把米饭做成红色或者黄色,各家米饭口味差别比较大,有的店会加入土豆,葡萄干,胡萝卜,但豆蔻是每家店都会有的。沙特饭馆给米饭都特别豪放,一份饭最起码得给一斤多米饭,然后配上烤鸡或者牛羊肉来吃。下面用图说话。


上图是沙特最常见的手抓饭配烤鸡,这种压扁的烤鸡叫Faham,肉质比较干,有焦香味,基本是各家饭馆销量最大的菜。一般一顿饭都是半只烤鸡配一份饭,吃完基本都要扶墙出饭店…我一个0.1吨的胖子一顿也吃不完一份饭。


这个是手抓饭配的另一种烤鸡shiwaya,shiwaya在阿语里是旋转的意思。这种烤鸡是放在一个旋转炉子里烤。这种炉子国内经常可以在国内菜场蔬菜店里见到,只是一般用来烤鸭或者五花肉。这种烤鸡肉汁较多,有丰腴感,但鸡胸肉基本无味,吃这个的一般比Faham要少一点,价格也比Faham便宜一块钱。


手抓饭的高配,终极奥义当然是Mandi!Mandi是阿拉伯人民最喜欢的食物,在中东美食圈是毫无争议的霸主。Mandi一般是选用小绵羊,先烤后煮,有专门的火膛来制作,工序很复杂,制作时间也很长。沙特好的Mandi店一般都是也门人经营,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一般一人份的Mandi大约有两斤羊肉,再配上米饭。羊肉已经做的肉脱骨烂,米饭有浓浓的羊油,吃完就是两个字,满足!这种Mandi十分适合聚餐,一群人可以围坐在一起,点上半只羊或者一只羊,吃一顿不分你我的共产主义大锅饭,饭馆小伙上菜的时候,一只大盘子装满米饭,米饭上再盖着一只羊,吃完再来点甜点,基本最后都是要爬着出饭馆的。蔬菜?对不起,不存在的。对于粗犷的阿拉伯人民来说,有肉吃,为什么要吃草呢?作为巨型食肉动物,只能点头表示认同。


这是另一个升级版的Mandi,还加了意大利面,当地人叫Kuzi,接受度因人而异吧。


路边看到的一家快餐店,我大QQ帝国已经占领沙特!


这是中东地区另外一种最常见的食物,Shawaramah。国内经常称其为土耳其烤肉,但是傲娇的阿拉伯人叫它阿拉伯烤肉。烤的肉一般都是鸡肉,也有牛肉。肉烤熟之后切下来,用饼卷上酸黄瓜,薯条和番茄,再加上大蒜酱和番茄酱,就是一顿好饭。一般这种店都是由沙姆地区的人,也就是叙利亚人,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经营,属于大众美食,好吃不贵。


这个是给卷起来了,自己蘸酱吃。


这个就是完全自助的Shawarama,自己拿饼卷着吃。白色的是大蒜酱,杯子里的是芒果汁。沙特的果汁确实是一绝,浓稠的大果肉,不掺水,各种水果任选,可以加牛奶,加蜂蜜,加糖,一大杯也就6里亚尔,差不多人民币十块钱,实惠好喝。



上两张图是烤肉,就是大名鼎鼎的Kabab,据说都已经席卷欧洲了。沙特受欢迎程度也非常高,烤的肉基本是鸡肉和牛肉,有切块腌制的,也有剁成肉糜再烤的,口味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沙特毕竟东西两端都靠海,也有不少海鲜馆子,海鱼基本都是以炸和烤为主,加入大量的香料,整体味道还是可以的。


薯条和炸大虾。


鱼羹,喝的时候可以加柠檬。


隆重推荐,烤大饼和翔的组合!沙特人民日常早饭。

这个大饼真的是大饼~非常巨大!直径一般至少有半米,价格非常便宜,一块钱一个。一般大饼点都是阿富汗人和巴基斯坦人经营,刚烤出来的大饼,外催里韧,蘸着翔一样的酱吃,非常搭。这个翔一样的酱是用鹰嘴豆熬出来的,吃的时候一般还会倒很多橄榄油。看起来虽然难吃,其实味道真心不错的。


早上的日常聚餐一般都是这样的…

暂时先说这么多吧,下班以后回家翻翻旧手机,找了图再补充。




——————————————假装是条分割线——————

下班后翻了一下旧手机,找到了一些旧图,继续说。




评论区很多筒子问沙特人民光吃肉怎么补充维生素,怎么拉粑粑,会不会便秘等类似问题…

以个人的经历来说,便秘不至于,但是拉出来的粑粑非常粘稠,经常挂在抽水马桶冲不下去…毕竟肉食比例确实高…

当地群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喝果汁…

如果让我选择沙特最良心的食物的话,一定就是果汁了!大多数果汁店都规模很大,装修也可以堪称豪华?…(这个词用的有点虚…)还有不少果汁店也是老字号…毕竟因为清真的原因,当地人民不能喝酒,就只能靠各种果汁安慰一下自己了。

果汁真心良心价,各种果汁也被阿拉伯人民玩出花来了,各种搭配,各种拼盘,即使是超市里卖的一块钱一瓶的果汁也是纯果肉无添加的感觉,保证浓稠绵密不兑水。



要说当地人民完全不吃蔬菜也是不对的,毕竟他们有时候也会点盘沙拉的。沙拉基本就是生菜,包菜,番茄,黄瓜,洋葱,胡萝卜等,加盐加橄榄油拌一下就直接吃的…对了,国人夏天最喜欢的凉拌西红柿在当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只是我们一般放糖拌西红柿,他们是放盐拌西红柿…口味么,就跟咸甜豆腐脑一样,吃惯了一种再也吃不了另一种口味吧。按照当地人的尿性,一般情况下是不太会点沙拉,即使是点了也是基本上端上来有多少,撤下去还有多少,感觉给下一桌再端上去也可以。我这是有黑心店家潜质啊…

这是另一种蔬菜沙拉,在黎巴嫩餐厅吃的。左边的是葡萄叶和番茄做的沙拉。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泡菜做法的葡萄叶包,貌似不少西餐里也有。上面的是腌渍橄榄,这个应该是地中海延岸国家的最爱。国内超市会有各种熟食窗口,当地超市的窗口永远都是各种五颜六色的橄榄,奶酪和火腿…右边是评论区很多旁友提到的Hummus酱,也就是鹰嘴豆酱。这东西看个人口味,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一口都吃不下。作为一个胖子,我只能喜欢啊,夹饼夹面包超棒的啊!




评论区有不少旁友对饼+翔的组合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啊,难道人民群众都喜欢翔么?!我要放图了,请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饼+翔的组合不止一种啊!当地人民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翔啊!保证可以有替换选择啊!别问我这个翔是什么做的!我真的也不知道啊!他们说的那个词汇根本就不是阿语啊!我查字典也查不出来啊!究竟翔是什么味道?无法明说啊!沙沙的,带点橄榄油的香味!翔其实也是挺好吃的啊!我爱吃翔!右边的黄色翔比较好吃!强烈推荐啊!一大早撕一块外脆里软的饼,蘸满一大坨带着橄榄油的热翔,带着饱含感恩的心理,用一种圣洁的姿势把翔和饼一起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体验尼罗河水浇灌出的小麦原本的味道。嗯,一个早上都通透了。

我一直觉得中东人民对翔一定是真爱。

这盘翔,不对,是炖牛腩,里面有牛腩,秋葵,豆子,土豆和番茄,应该是加了咖喱或者姜黄粉,表现出浓浓的翔的颜色。但是味道是真心不错的,并没有咖喱的辛辣味。就饼吃或者盖饭吃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两盘炖菜也是翔一样…你问我为什么中东人民为什么总是吃翔一样的食物…我也不知道啊,我也很绝望啊…我只能说翔真的很好吃,一盘炖牛肉,一盘炖羊肉。这是在土耳其餐厅吃的饭。左上碟子里的是土耳其酸奶配橄榄油和不明物体,用来加面包,味道很神奇。右边的杯子里是酸奶!不得不说沙特的酸奶才是真酸奶啊!真的很酸!非常酸!跟那些国内的风味发酵乳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啊!一旦喝习惯了,国内的酸奶真的完全喝不了啊!对了,阿拉伯人民尤其是北部沙姆地区人民喝酸奶是放盐的啊!放盐!甜味酸奶是什么?不存在的!酸奶有毒,喝了上瘾!

这个是很多人民的早饭或者小吃,叫Falaifil。一般也是沙姆地区那里传过来的,其实就是一张饼撕开,里面卷上油炸的蔬菜丸子,加上碎菜叶,再加上薯条薯片,酸黄瓜,算萝卜,还有各种酱料卷一下吃…怎么说呢,这东西大多数国人估计是接受不了的…我在那里中毒太深,已经吃习惯了…

这是阿拉伯人民的家常菜,碎牛肉炒番茄碎,就用油和一点盐炒一下用饼卷着吃,其实还是不错的。


要问阿拉伯人民的最爱是什么,那必然是甜食啊!

我这个来自以嗜甜出名无锡人也要跪啊!

这个一家中型超市的椰枣柜台,正好临近古尔邦节,做了点装饰。大多数国人吃椰枣都一个评价,甜到齁死…我吃多了也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一天真的吃不了几个啊,能量太高,涨膘太快。


这是在当地的一个美食节蹭吃的甜品,也是一个字,甜…







不知不觉,写了很长了啊…

很多人出国之后会对当地食物敬而远之。我觉得其实吃东西的心态也是可以开放一点,只要卫生过关,多尝试一下也是好的。一种食物能成为当地人的心头好,一定是有道理的。



对于肉食者来说,最好的永远是肉。

再来几张图吧。



user avatar

我来回答一波,哇咔咔

地点:中东某国

有次去吃阿拉伯烤肉,叫了一份蔬菜沙拉,结果拿上来一盘如图所示的沙拉,我还特意再三确认了一下,服务员表示没拿错。

毕竟自己约的炮,跪着都要打完(此处是个比喻句),我那天一个人吃完了这盘沙拉。

再后来,我觉得我还是太年轻了,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更新:2017-12-27

闲话不说,直接插入正题,我再来补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常见食物:

1: 这个名字我还真不知道是啥,因为菜单都是阿拉伯文,我都是对着图片点菜的。





你的第一感觉可能看着像粑粑一样,哈哈,它的组成一般是牛肉或者鸡肉组成,外加一些薯条,烤过的西红柿+洋葱,上餐之前,先给你来一盘开胃菜(图中右上方所示),其实就是一盘子树叶之类的东西,你可以把柠檬汁撒在上面,用手拿着吃,这种餐的正常配置还需要有几块小薄饼,就是盘子里垫着的那种饼。





2: 高档一点的阿拉伯餐,如下图所示,你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逼格提升了好多,另外,阿拉伯人很喜欢吃橄榄





3: 土耳其烤肉






4: 鹰嘴蘸酱 hommus (左边所示)

这个真的是巨好吃啊,由豆子做成,加一些橄榄油,吃起来香香的,不油腻,可以就着大饼吃


5: 阿拉伯烤羊排

这个羊排吃起来没有一点膻气



一个人的餐(馕+鹰嘴蘸酱+羊排+石榴沙拉)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大饼,薄薄的,挺好吃


这个是开胃菜,我通常的吃法是把柠檬汁撒上去,吃几根意思意思。



石榴沙拉


吃羊排的人


6: 椰枣

这个功能多得很:治疗便秘、治疗性功能低下(嘿嘿嘿 )、排毒养颜、可以帮助减肥等,可以自行百度。




souk market



7: 藏红花

功能也是很多。对女性帮助多点,可以自行百度




8: 饮料类

我平时管他叫农药,因为看起来真的像农药啊

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之类的,喝起来也棒棒哒




印度黑暗料理

還有一次,住我同一栋楼里面的两位印度兄弟邀请我去他家吃饭:







他们自己用手抓,但是很nice的给我准备了一双筷子。

在感动之余,说实话,能吃下那顿饭,全凭着中印两国的友谊支撑着

不是不好吃,而是真的是吃不惯。



下次闲了再接着更新。

谢谢大家点赞!



===================================================================================================


再更新一波:2017-12-30 0:07am

首先蟹蟹大家的点赞和留言,收到这么多赞,很惶恐,下面再更新一丢丢:

1: 橄榄

当地人很喜欢吃橄榄,图中所示的是不同的做法,味道也不一样,我自己最喜欢原味的橄榄。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吃橄榄呢?个人见解:气候因素(热带沙漠气候)& 个人身体因素 (阿拉伯人肥胖者居多,他们出门都是开车,走路不多),然后橄榄在他们眼里有部分的药用价值,有助于身体健康。



2: 果汁

各种口味的果汁,国内也有这些,但是这边的果汁感觉就像纯天然的一样。个人最爱浓缩果汁。




3: shake shack

感觉这边的这个连锁店都是些阿拉伯餐,可能入乡随俗了,我没吃过,但是我经常在这边散步。




4: SHI SHA(阿拉伯水烟的音译)


有不同的水果口味,有人说无害有人说有害,总之我抽过几次而已,对我来说,应该问题不大。不过第一次抽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缓进缓出,方为中庸之道。另外抽水烟的时候,要时不时的喝点水,润嗓子和润嘴唇。




下图是去年拍的,当时好像是欧冠决赛,我也去楼下的一个水烟馆里(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个地方,类似于广东的那种路边大排档,就只能这么称呼着先),我看见左边的那个小哥抽水烟的同时在暗中观察,于是乎偷拍了下来,哈哈。



这个是烟具



5: 土耳其咖啡

这个找了半天,发现没有图片,改天再补上,总之是很绝的一种咖啡,我现在喝这种咖啡,可以完全不加糖了,很提神。


今天狂街的时候,一个小萌娃对着我一直笑(我拍的时候他不笑了),adorable有木有,我这个贱手啊,忍不住拍了下来。

(我知道未经别人同意就发上来很不礼貌,但系鹅真系控几不住鹅记几啊)


祝大家元旦快乐


~~~~~~~~~~~~~~~~~~~~~~~~~~~~~~~~~

2018年1月4日凌晨更新

刚加完班,感觉还没困意,接着少量的更新一波

今天晚上懒得做饭,去吃麦当劳(其实我现在看到麦当劳都怕怕的,但是不吃的话又饿)

我一个大老爷们做饭做了2年多了,每到吃饭时间脑子里就会思想斗争:外面吃or自己做,最后懒癌战胜了我自己的意志(手动微笑脸)

1: 说说这边的麦当劳:

每次去麦当劳都点一个名叫:Chicken Wings Meal的套餐,即:4个小鸡块+薯条+鲜橙汁,有时候中午的话我会再加一份鸡肉沙拉,由于是晚上,没点(我最近在减肥肥)




装鸡翅的小盒子




取餐处




2: 香蕉片

我很喜欢这款零食哎




3: 胡萝卜+橙子混合的果汁




草莓酸奶




4: Jewels

这个在中东是很畅销的一种巧克力




5: 今天朋友从伊朗带来的一盒甜点


上面的名字是:ANA SOHAN,朋友说这个在伊朗,就类似于西安的肉夹馍。



盒子表面






吃起来酥酥的,组成:wheat sprout(麦芽)+ Saffron(藏红花)+pistachio(开心果)+butter(黄油)+flour(面粉)+Egg yolk(蛋黄)+cardomom(小豆蔻)+rose water(玫瑰水)

我试着吃一个,然后喝一口红茶,感觉要上天




6: YAMAMA (鸭妈妈)

中文翻译:橙花水

用途可以用于烹饪,我有时候用来混在矿泉水里喝,有时候撒在家里,香香的。

=================================

2018-01-16更新

昨晚又去吃了一顿阿拉伯餐,话不多说,我就直接上图了。

这个是脱了鞋子,在一张席(就是垫子)上盘腿而坐 ♂️,然后开吃。












嘿嘿嘿,下图又是石榴沙拉


吃到撑死本宝宝 !!!!!!

user avatar

2018.11.1更新

坐标莫斯科。

校园内找到一个极其好吃的食堂。

嗯,我们外语系隔壁——法律系的食堂。

基本上每顿饭都在15元到25元之间。

点的多就是23.25元,点的少就15.16元。


细面条汤

西红柿黄瓜沙拉

鸡肉抓饭

面包

土豆条

鱼排

土豆胡萝卜汤

蔬菜沙拉

面包

胡萝卜鱼肉汤

抓饭

生菜沙拉。

面包

西兰花炒蘑菇

生菜鸡胸肉沙拉

某种肉排,记不清了


细面条汤

抓饭

俄式土豆沙拉

俄式土豆沙拉

红菜汤加酸奶油

面条

炒白菜

牛肉抓饭

沙拉

某种汤

土豆泥

某种肉排

生菜沙拉

蟹棒沙拉

红菜汤

土豆泥

鸡肉排

某种沙拉

土豆胡萝卜汤

面条加肉饼。

—————————————————————————
莫斯科留学三年多了,一直吃食堂。不理解为啥那么多国人吃不惯。
我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辣椒。所以俄餐这种天生不辣的菜真的很和我胃口。

土豆做的糊糊
鸡排,炒豆角
面包
164卢,16块人民币

沙拉
胡萝卜土豆汤
抓饭
面包
230卢,23元钱左右。

俄式土豆沙拉
红菜汤加酸奶油
番茄烩红黄豆加一份鸡排。
面包免费。
总价钱200卢布,人民币20元左右。

第一道菜是红菜汤加面包渣
第二道豆子加一份炖牛排
170卢左右,合人民币17元

俄式土豆沙拉
蘑菇汤
抓饭加炸鸡排
面包

土豆胡萝卜鸡肉块汤
蒸土豆块加胡萝卜鸡肉
甜点是小蛋糕
价钱差不多,23元人民币左右

俄式胡辣汤?好吧不知道怎么翻译
土豆泥加牛排
面包小蛋糕

俄式土豆沙拉
胡萝卜土豆香肠汤
土豆泥加炖牛肉(俄式炖牛肉是我最最最喜欢的一道菜,是酸黄瓜和牛肉一起炖出来的)


宿舍的厨房里,我同学居然会包饺子!想想三年前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我连煮鸡蛋下面条都不会,而现在已经是样样精通的居家青年了。

user avatar

都是英国澳洲很常见,但是国内不多见到的。
因为评论里不少小伙伴说这些他们觉得国内也很常见,我觉得我需要在最前面说一下,我家乡是小城市,三四线吧,还是内陆,所以真的没那么发达,所以就当我代表一下三线一下小城镇感慨一下吧,因为毕竟中国那么大,差距真的很大的。

(完全用手机码的,新手机用不得劲,要是有错字,或者少子漏词,麻烦大家评论里告诉我一下,么么哒)

1. 罐头汤 Canned Soup
各种汤,从清汤到浓汤,都能买到罐头装的。每家每户的橱柜里肯定有那么几罐子,而且真的还有不少蛮好喝的。


想尝试的话就买比较传统的味道,鸡茸粟米,奶油蘑菇,番茄罗素汤之类的试试看,牌子随便选,我觉得都差不多。还有很多奇怪的味道,比如酸辣汤,生姜鸡汤,云吞汤这种类型就别尝试了。


2. 茄汁豆 Baked Beans
(这个大家都说很常见,还有很多国产牌子也做的很好吃的。是我少见多怪了)
大小罐头商都做,从亨氏到超市自己的牌子都有,软糯的黄豆(好像是吧,比咱国内黄豆小一点)泡在浓浓的番茄汁里。
一般都是原味,也有什么烧烤味,胡椒味之类乱七八糟的。
我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一直觉得特别好吃,家里常备,周围认识的中国人没有一个爱吃的

英国穷人吃法,烤片面包,倒个半罐子烤豆子上去,就是一顿饭了。
反正么,我觉得很好吃啦,值得尝试一下。


3. 罐头意面 Canned Pasta
和豆子一样一般都是浓番茄汤,里面泡着一般是短短的意粉或者圈圈意面,也有字母的,各种形状的。


吃法直接吃,冷吃,微波炉,和豆子一样倒在烤面包片上。
我也挺爱吃的,各种形状看着好玩就买了,然后加点tabasco辣酱水进去,觉得很爽。

4. 意面沙拉/凉拌意面 Pasta Salad
歪果仁一般就当一顿饭吃,我拿这个当凉菜和零食

一般都是这记住螺旋的空心的面,因为这样调料比如奶酪酱料之类就可以充分挂在面上,各种味道,各种配料都有,夏天拌一大盆放冰箱,晚上看电视拿出来用薯片挖着配啤酒吃,就像吃dip那样,真超过瘾。

5. 意大利饺子/馄饨 Tortellini&Ravioli
说到意面就想到意面里的饺子,国内除了正经意餐,一般西餐厅也很少见。但是国外不管大小餐厅一般都有一两种。

这个就是馄饨的模样,但是馅料一般是蘑菇蔬菜奶酪海鲜之类

可以像意大利面那样拌啊,炒啊,焗啊,白汁红酱都行

还可以做汤


还有方的

圆的,蘑菇馅儿。

6. 意大利土豆面疙瘩 Gnocchi
我最爱的一种意面,用土豆泥和面做的小球球,口感特别好。

生的时候一般这样,这个是手工做的,所以有纹路有一个小坑。
还有那种机器做的没这么好看,就一个短短的小圆柱形。
味道口感我觉得差距不大,都特别好吃。

和其他意面一样,红的白的奶酪的。
最喜欢好几种奶酪拌的,土豆和奶酪真的好般配。

7. 熏三文鱼 Smoked salmon
烟熏的三文鱼,直接生吃,口感比刺身要软糯,味道浓郁。刚入口是浓浓的烟熏味儿,三文鱼原本的鲜甜味随着牙齿咀嚼一点点的释放出来,搭配在一起,感觉每一口都是嘴巴里的交响乐。

熏三文鱼,不同的品种,肉的位置,不同的香料木料,价格有不同,便宜的超市里几块一份,贵的饭店里几百一小盘。

最爱的是奶油奶酪配着熏三文鱼,自己吃的时候就是一片三文鱼卷一勺奶酪,饼干什么的才不要呢。

8. 烤鸡馅料 Roast Chicken Stuffing
以前小时候就奇怪为什么歪果仁的鸡还有火鸡烤出来是一个圆圆鼓鼓的。后来才知道因为他们烤鸡之前要往鸡肚子里塞好多东西。
歪果仁处理整鸡一般不会剖开肚子,就是切掉屁股那里,从那里把鸡的内脏都清理掉。看过老友记的都记得monica脑袋上套着火鸡的样子吧,嗯,就是那样。 然后所谓的馅料就是从那里把鸡肚子里塞的满满的,然后去烤,所以烤好的鸡就会看起来特别挺拔。

馅料一般是面,面包碎等一些可以吸收鸡肉汤水的谷物,然后混合各种香料和调料。
这些馅料当然不单单是为了鸡烤出来样子更好看,也不单单是为了吸收鸡肉在烤熟过程里流出来的油和汤,更重要是为了让烤鸡入味,更更重要是为了吃这些混合了谷物香料还有鸡肉汤水的馅料。

一般鸡烤好了以后, 会把还很有湿度的馅料掏出来,捏成大丸子,再去烤箱烤一会。

边上的丸子,就是stuffing做的。

9. 肉汁 Gravy
肉汁大概是欧美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东西之一吧。国外kfc的土豆泥也是浇肉汁,好像只有国内是胡椒酱。

传统肉汁是烤肉时候肉的油和汤都会滴下来,为了不浪费一定油水,所以要用盘子接着,就是肉汁了。后来为了更好吃,就在肉汁里加了淀粉,让它粘稠,这样就可以当做一种酱料。
现在好多做肉汁都是把肉煮了炖了,或者吃剩下边角料然后加点汤直接搅拌机打碎,然后加上淀粉煮一下咯。
一般用来陪蔬菜,薯条,土豆泥,也会浇在烤好的肉上。

一般肉汁是牛肉的和鸡肉的。现在也有很多别的,比如火鸡的,甚至素的......
现在除了自己烤肉会做一点,或者稍微高级的饭店,一般都懒得做肉汁了。快餐店小饭店肉汁和家里随便吃的肉汁都是速食的。

罐头的

粉的。和藕根一样,用冷水调开,在用开水一边冲一边搅拌。有时候弄不好就去煮一下或者微波炉叮一下也可以。

10. 青豆泥 Mashed Peas

英国鱼薯店必备佳肴。

11. 淹甜菜根 Beetroot
甜菜根国内也种,可是我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吃,哪里人吃的比较多,如果有知道的知友麻烦评论里告诉我一下呗。
歪果仁甜菜根一般是腌制了装罐头里。打开盖子,一罐子特别深浓厚鲜艳的玫红色,伴随着一阵酸酸的味道飘到鼻子里,有的罐头里是整个的甜菜根,有些是切好片的,味道酸酸甜甜,口感软软的充满汁水,直接吃一口下去,瞬间整个人就清醒了。

染色力超强,挨哪哪红一片。


用来做沙拉或者沙拉酱汁,好吃又养眼

做汉堡里的配菜,酸甜中和了肉腥味,而且特别解腻额,让你吃个大肉汉堡都能有吃起来很清爽的错觉。

也可以直接和肉糜搅在一起,就成了魔性的粉红色肉饼。这种纯粹为颜色,基本上吃不到甜菜味道。

还能打果汁,做smoothie,超健康,而且颜色特别惊艳。

生前的甜菜根长这样,和红红的小萝卜似的,只吃过一次,记忆中口感很硬味道不太急了,没有腌制过的好吃。

12. 腌橄榄

13. 罐头凤尾鱼 Anchovy
一般都是吃罐头的,放在pizza,沙拉,意面上。有种浓郁的特殊的味道,喜欢它的人随便吃个pizza没它都不行,讨厌它的人听到名字就反胃。

英澳美加大小pizza店都有凤尾鱼,一般要特别去选择添加,如果没试过的小伙伴,赶紧打电话去定一个,然后一定要加双份的anchovy哟。
反正我觉得超薄得的pepperoni pizza加两份凤尾鱼,简直好吃到肚子里飞蝴蝶。对 记得要双份的奶酪。


挑了一张最好看的照片了,因为这个pizza是真难看,但是好吃啊,作为一个颜狗,我为了好吃都不在乎它那么那么丑了。
有部美漫叫futurama,里面有一个片段是说男主角在已经没有凤尾鱼的未来巨额买下了一盒凤尾鱼罐头,然后做了pizza吃了全世界最后一个凤尾鱼pizza。

但是属于未来的大家都好嫌弃呀。只有主角一个来自过去的人吃的一脸陶醉。

有一次半夜看到电视台重播,馋到口水收不住,可是村里pizza店都关门了,最后自己拿面包片撒了三种奶酪,放了半罐鱼,才吃到心满意足了。

14. 最后来一波饮料吧。我知道大城市的小伙伴们应该也见多了,可是小城市的我们回国了这些只能靠万能的淘宝。

澳洲的国宝级姜汁啤酒Ginger Beer.
孕期,特别是晨吐的小姐姐们一定要备一点,据说很管用。

和他差不多味道和功效的美洲小朋友的gingerale

接下来我的最爱胡椒博士 Dr.Pepper
具体什么味,没喝过的赶紧买一个尝尝,也是爱的人狂热追随,不爱的人恨不得消灭它。


树根啤酒 Root Beer. 一言难尽的饮料,我根本没办法形容它的味道,简直魔性。第一口入嘴觉得是被灌了红花油,然后那种强烈的香料味带着碳酸的刺激感简直让你想一口把嘴里的不知道神马鬼喷出来,之后强迫自己咽下去,之后忍不住又来了一口。艰难的喝完一罐,发誓再也不喝,过段时间不知道为啥又买了几罐。mi一样的汽水,充满了魔幻色彩
英国人爱喝的不少,我的美国小伙伴说我们这个年龄的美国小朋友都是喝这个长大的,我有点虚,不知道是不是骗我哦。


下面这个英国小朋友都懂,Tango.
中文名字不知道,觉得探戈不太得劲,就叫他英国健力宝吧。一样橘子味,一样伴随了起码一代人长大。

对我我个人,Tango就是青春期的味道。

……………………谁说歪果仁不吃内脏的分割线………………

15. 牛肝 Beef Liver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中学食堂,烤的黑乎乎的感觉,形状奇怪,完全没有卖相,当时刚去没几天,英语相当蹩脚,完全不知道liver是什么鬼,只认识beef,以为是某种牛肉得做法,蠢蠢欲动想来一块,手指还没指上去,就被后面的也是中国来的师姐阻止了,告诉我那是牛肝,千万别吃。
我小时候在中国吃过猪肝,吃过羊肝,但是去英国之前完全不知道原来牛肝也能吃。

大概就是图上这样子,但是记忆中比这个大,是一整个肝。
当时住校,每天学校食堂,公平来讲我们学校伙食真的很好,而且管够管饱。每天早餐培根香肠三种蛋薯饼番茄水果牛奶麦片果汁酸奶样样齐全。中午有自助沙拉台餐餐带肉,主食也各式各样,餐后有甜品。晚饭午饭差不多,每个周日都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sunday roast。上午下午还有茶点,周围还有好吃的外卖,然后青春期的我就吃胖了,8个月胖了快30斤。
好像跑题了,继续说牛肝。
食堂大概每个月都会有一次牛肝,我当时的某个数学老师特别爱吃牛肝,每次和他坐一起他都会劝我尝一下,但是我中学几年都没有尝试过。其实不是不想,而是中国孩子都不吃,我有点怕被当异类。
后来发现不是我们学校爱做牛肝,英国人好像确实挺喜欢牛肝的,超市有生的整肝和切片牛肝卖,好多饭店也可以点牛肝吃。

没有买来自己做过,感觉处理不好。

餐厅里的会稍微好看点,一般就是一片加配菜沙拉土豆泥之类,还有牛肝汤,和烩牛肝之类的。

顺便想问一下咱国内有没有地方吃牛肝,还有南方的小伙伴们,你们做牛杂之类会放牛肝么?

16. 番茄干/半干番茄 Sun-dried/semi Sun-dried Tomatoes.
晒干的番茄,市面上有干的,也有罐头的,罐头大多是橄榄油泡的,很好吃。
好像就是小番茄 圣女果那种去晒。

晒出来干干瘪瘪,切开味道很香甜,干吃不太好咬,但是味道很好。

罐头的,泡在橄榄油里。
一般是用来当做配菜,各种pizza意面还有蘸酱里都会见到它的身影.


17. 海绵洞洞饼 Crumpt
(这个名字我自己起的,知道中文名称的小伙伴,评论里告诉我一下)
警告!密集恐惧症的小伙伴,请快速划过这段。

圆圆的,上面都是小洞洞。
吃起来松软,弹牙,有点像蒸面筋的口感,整体就和一块海绵一样。


热乎乎的小饼,放一大块黄油,淋上枫树糖浆,随着表面的小洞留装满了海绵状的小饼。每一口咬下去都是爆浆的感觉。
其实,偷偷告诉你们,这个饼配上卤肉和老干妈才最香。

18. 英式布丁 Pudding
想到布丁,一般出现在脑海就是奶香十足的滑滑软软的入口即化果冻。
但是英国人想到布丁却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像小蛋糕一样的家伙就是英国人日常中的布丁。
口感松软,特别甜,一般最常见是sticky date pudding,用蜜枣做的。热乎乎的布丁,上面还要浇上浓浓的奶油焦糖,再搭配鲜奶油和香草冰激凌。一口配着冰激凌的热布丁,一口浓香的红茶,完美的甜品。

19. 甘草糖 Liquorice
我小时候因为北方冬天干燥,年年过冬比咳嗽一次,我老娘不知道哪里问到的方子,就是吃甘草片,光吃甘草片还不够,还要往嗓子里吹甘草面儿。导致我在受了甘草近十年折磨之后对甘草好感全无,闻到,甚至想到那个味道就会很深不自在。
所以等我十几岁在英国冬天再也不咳嗽险些忘记那恶心的味道时候,我在便利店买了一包长的非常好看的软糖,当我吃了一口,从嘴到胃都翻腾起了积压多年的甘草味儿,差点吐晕在厕所。
从此认识了糖果界最魔性的糖果,天使与恶魔的orgy产物 —— 甘草糖!!!
我第一次买的甘草糖长这样。真的万恶,因为看起来明明很好吃的样子。我拿着糖本里准备丢掉,我一个老师看到马上从我手里解救了那袋糖,还告诉我这些糖是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而且最重要,还能治便秘。还告诉我,她一般不买这种彩色的,因为味道太淡,一般都买那种黑色条的,最原始的,和她小时候吃的一样。

就是上面这些看起来一点也不好吃的鬼样子。

像我那个老师那样爱吃甘草糖的英国澳洲还有美国人真的很多,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
超市里,农贸市场上都能找到各个牌子,各式各样的甘草糖。不过有很多别的颜色的硬邦邦的软糖也叫甘草糖,但是已经不是甘草味了。
到底对甘草糖有多爱呢,比如慢慢甘草糖的蛋糕。
还有

甘草糖冰激凌。


口香糖


牙膏


暗含杀机的巧克力

最最最不能忍的是我最喜欢的jelly bean,居然有甘草味儿,澳洲混合口味的里面永远都有甘草味儿,根本躲不掉。

像这样的怪味糖豆都要有甘草味儿,我宁愿吃臭鼬屁味的。

刚才说到了彩色甘草糖,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产物
推荐下面这个,同样牌子的草莓味,还有一款裹巧克力的,都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这些魔性饮料味道的甘草糖

这都是很好吃很好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走在世界各地,除了那些早已被我们熟知的“舶来品”如披萨、汉堡、寿司,还有一些独具地方特色、在国内几乎难觅踪影的食物,它们以独特的食材、烹饪方式或食用习惯,勾勒出异域风情的美食画卷。这些食物,往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许多旅行者舌尖上的追寻。1. 墨西哥的“Mole Poblan.............
  • 回答
    咱们来聊聊那些在国外随处可见,但在咱国内却像“稀有物种”一样的日用品。这些东西,别看小,有时候真是挺让人怀念的,或者干脆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1. 各种奇特的清洁用品: 专用的马桶清洁剂(比如带刷头的、一次性的): 国外超市里,马桶清洁剂的种类多到你眼花缭乱。有那种瓶口是弯的,方便挤进马桶内壁.............
  • 回答
    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在国外却鲜为人见的东西,那可真不少,而且这些东西往往能折射出我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我来给你细数几个我觉得特别典型的:1. 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以及围绕它的“停车秩序”你看看国内的大街小巷,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简直是我们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无论是上班赶时间.............
  • 回答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因此,存在一些在中国非常普遍,但在国外却相对少见的现象。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随处可见的“接地气”的早市和夜市: 在中国: 早晨,你会被各种叫卖声唤醒,从热腾腾的豆浆、油条、包子,到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再到各种小吃摊,应有尽有。这些早市往往非常热.............
  • 回答
    在中国,有许多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却因特定原因受到追捧。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及其背后的原因分析: 1. 电子产品:性价比与技术优势 (1)华为(Huawei) 国内情况:华为是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其手机在2010年代因高性价比和5G技术而广受欢迎。 国际追捧原因.............
  • 回答
    破产、重组、清算:拨开迷雾,还原真相在经济的潮起潮落中,“破产”、“重组”、“清算”这些词语常常在新闻报道、商业讨论中出现,但它们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往往笼罩着一层神秘甚至负面的色彩。很多人听到“破产”,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出企业倒闭、老板跑路、员工失业的惨状,或者认为这是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坏词”。事实.............
  • 回答
    关于西方国家律师的常规业务,中国尚未完全放开或正在开拓的领域,确实存在不少值得探讨之处。这些差异往往源于两国法律体系、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进程的不同。一、 跨境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的深度与精细化虽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步显著,但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的深度与精细化上.............
  • 回答
    中国社会的政治土壤,就像一片广袤的田野,孕育了无数的观念,其中不乏被误解、扭曲,甚至被刻意塑造的种子。这些“怪胎”的政治观念,如同野草般疯长,渗透进人们的思维,影响着社会的走向。要详尽地剖析它们,得一点点挖开层层泥土,看看里面埋藏着什么。1. “国家强大就是一切”的迷思:这绝对是中国政治观念中最具代.............
  • 回答
    要说国铁里有哪些干线或准干线,其上下行方向和大家平时的认知不太一样,这事儿还真有几处值得说道说道。这主要不是说真的“相反”,而是咱们普通人凭着地理位置或者习惯性思维去理解“上”和“下”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偏差。咱们通常理解的“上行”和“下行”,很多时候是基于地理高度或者是一个主要的出发地/目的地。比如.............
  • 回答
    世界各地的司法体系千差万别,有时判决结果的出人意料程度,足以让旁观者瞠目结舌。这些案件,要么因为法律条文的晦涩难懂,要么因为陪审团的奇特考量,抑或是人性的复杂交织,最终导向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1. “披萨盒”案: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在美国,有一个流传甚广但事实上略有夸张的案例,常常被用来探讨“.............
  • 回答
    我们来聊聊那些在国际珠宝界声名显赫,但可能在国内大众视野中相对陌生的品牌。这些品牌,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精湛的手工艺,以及独特的品牌哲学,它们在西方世界赢得了鉴赏家和收藏家的青睐,甚至成为了一些皇室贵族的挚爱。想象一下,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或是伦敦的邦德街,有这样一些名字,它们并非以铺天盖地.............
  • 回答
    .......
  • 回答
    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出名的国货品牌,往往源于其国际化的市场策略、产品创新、文化输出或历史积淀。以下从科技、消费品、传统产品、时尚等领域,详细列举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货品牌,并分析其海外成功的原因: 一、科技与电子领域1. 华为(Huawei) 国际地位:华为是全球5G技术的领导者,其5G专利.............
  • 回答
    好的,这就为您呈现一些在国外家喻户晓,但在国内却鲜为人知的中国人的故事,力求生动细致,避免AI的机械感:1. 宋慈:超越时代的法医鼻祖,世界刑侦学之父提起中国古代的办案高手,大家脑海里可能首先浮现的是包拯。但如果把目光投向世界刑侦史的殿堂,宋慈的名字则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位南宋时.............
  • 回答
    在中国国内市场叱咤风云的国货品牌,一旦跨出边境,能否依然保持那股“大红大紫”的劲头,实在是一件令人好奇又兴奋的事情。经过一番细细打探,发现确实有那么几位“出海健将”,不仅在海外市场赢得了不小的声誉,更是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让“国货之光”的名号响彻异域。1. 极简实用主义的王者——小米(Xiaomi.............
  • 回答
    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就像一本厚重的书,里面夹杂着闪耀的梦想、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藏着许多不轻易向人提起的心酸,那是独自一人面对的孤独、挣扎和成长的代价。以下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一些不敢轻易向国内亲友提及的心酸生活,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极度的思乡之情与难以排解的孤独: 想家,但又怕“污染”他们的.............
  • 回答
    在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文物不计其数,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民族的瑰宝。然而,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珍贵的国宝,因种种原因,流落异域,漂泊海外。这些国宝的流失,不仅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世界文明的损失。要列举所有流失海外的国宝,那将是一份冗长而令人心酸的清单。但我可以为你讲述一些最.............
  • 回答
    出国之前,我对国外生活的想象,就像一本精心包装的画册,色彩斑斓,充满了理想化的滤镜。去了之后,才发现那本画册远比我想象的要厚重,里面有我意想不到的色彩,也有一些我从未想过会有的“褶皱”。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关于“高效”的认知。在国内,我们习惯了各种线上便利。购物、支付、打车、点餐,几乎一切都能在手机.............
  • 回答
    .......
  • 回答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国货出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凭借其高品质、创新设计、合理价格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以下是一些在国外备受赞誉的国货代表,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它们的亮点:1. 科技与电子产品类: 大疆(DJ.............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