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的少数民族移民之后,还算华侨么?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涉及到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概念。简单来说,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到海外,之后就不再算是“华侨”了。 但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华侨”这个词的定义,以及它在中国法律和语境下的含义。

首先,我们得明白“华侨”的官方定义。

在中国,“华侨”这个词,最核心的定义是指:

定居在国(境)外,但不包括外国籍的中国人的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公民。

这句话里有几个关键点:

1. 定居在国(境)外: 这是地理上的概念,意味着这个人已经离开了中国大陆,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长期居住。
2. 未加入外国国籍: 这是最关键的区别点。只要一个人依然是中国国籍,无论他在国外生活多久,中国政府都认为他是“中国公民”,并且在海外居住的中国公民,通常会被冠以“华侨”的称谓(特别是在涉及侨务工作和相关政策时)。
3. 不包括外国籍的中国人: 这里强调的是,如果一个人虽然是中国血统,但已经依法加入了其他国家的国籍,那么他就不再是中国公民,自然也就不是华侨了。他们会被称为“外籍华人”或者其他更具体的称谓,取决于他们加入的国籍。

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少数民族移民的场景下。

假设一位来自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公民,比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等,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求学、工作、家庭、避难等)离开了中国大陆,并在某个国家定居。

在这里,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加入”了所在国家的国籍。

情况一:他们仍然持有中国护照,并且未加入所在国家的国籍。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是中国公民。即使是少数民族,他们的中国国籍身份不会因为民族属性而改变。因此,他们依然可以被视为“华侨”。他们的少数民族身份是中国国内的户籍和民族属性,而“华侨”身份则是他们在海外的法律和国籍状态的体现。就像汉族移民到国外,如果保留中国国籍,也算华侨一样,民族属性与此并不冲突。

情况二:他们依法加入了所在国家的国籍。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一旦这位少数民族移民,或者任何民族的中国公民,为了获得所在国家的居留权、工作权、公民权利(如投票权等),或者其他个人原因,正式申请并获得了该国的国籍,那么根据中国国籍法,他们就已经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一旦丧失了中国国籍,他们就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按照前面我们解释的“华侨”的定义,“华侨”必须是“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所以,即使他们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后裔,即使他们的父辈或祖辈是中国公民,一旦他们自己加入了外国国籍,他们就不再是中国公民,自然也就不再是华侨。

他们会成为他们所加入国家的公民,并在法律上被视为该国国民。虽然在文化、血缘上他们可能仍然保留着与中国少数民族的联系,但从法律和政治身份上讲,他们已经不是中国的华侨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解的误区?

有时候人们容易混淆几个概念:

民族属性与国籍: 民族是文化、血统、历史认同,而国籍是法律上的身份。一个人可以是中国籍的维吾尔族人,也可以是法国籍的维吾尔族人。前一个是中国公民,后一个是中国出生的但已是法国公民的维吾尔族人,不再是华侨。
血缘与国籍: 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有中国血统,无论国籍如何,都与中国有特殊联系。但中国的国籍法是遵循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但明确规定了“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一旦加入外国国籍,即视为放弃中国国籍。
“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这一点很重要。“华人”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通常指具有中国血统、拥有外国国籍的人(外籍华人)。而“华侨”特指那些还保留中国国籍但定居在海外的中国人。所以,所有华侨都是华人(因为他们是中国国籍的中国人),但并非所有华人都是华侨(因为很多华人已经加入外国国籍了)。

总结一下:

国内的少数民族移民到国外,如果他们仍然是中国国籍,他们就是华侨。

一旦他们加入了所在国家的国籍,他们就丧失了中国国籍,不再是中国公民,因此也不再是华侨。 他们会成为“外籍华人”或者更具体地称为“(某国籍)少数民族血统的华人”。

所以,问题的答案在于他们是否保留了中国国籍。少数民族的身份并不影响他们是否属于华侨的法律定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算,这是官方认可的,也是其他民族所认可的。在巴基斯坦的华人华侨以维吾尔族为主,被官方赞誉为最爱国的华人华侨之一。


巴基斯坦的维吾尔裔数量多、类型复杂,华人华侨指的是清末民国时期从现新疆移民的维吾尔族。不包含克什米尔地区当地维吾尔裔,不包括在巴基斯坦的中亚和阿富汗(巴达赫尚和巴克特日亚)本土维吾尔人维吾尔族,克什米尔维吾尔裔自称和被称中国人(chin人),而阿富汗中亚维吾尔人不会。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如土家族、白族这类民族,基本上移民到国外也是视为华人的,个人觉得这类和汉族差不多的民族基本上可以统称为“泛华人民族”。

朝鲜族、哈萨克族这类确实容易出现模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涉及到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概念。简单来说,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到海外,之后就不再算是“华侨”了。 但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华侨”这个词的定义,以及它在中国法律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得明白“华侨”的官方定义。在中国,“华侨”这个词,最核心的定义是指: 定居在国(.............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和个体等多个层面,也并非一个简单的“什么时候”就能回答的。“融入”这个词本身就值得细细琢磨。我们常说的“融入”,可能包含几层含义: 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比如语言、习俗、艺术、饮食等)相互影响、借鉴,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自.............
  • 回答
    要论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那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画卷,很难用寥寥数语概括。不过,如果说“广泛使用”,那得从几个维度来看:日常交流的普及度、在公共场合的可见度、以及在传承上的努力程度。首先,我们得提到那些在聚居地语言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民族。 藏族: 尤其是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农牧区,藏语的使用是根深蒂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一位来自我国西部偏远地区、汉语水平并不出众的少数民族同胞,首次来到东部汉族聚居地,他所体验到的,很可能确实会有一种“恍若隔世”般的感受,尽管他从未踏出国门。这其中的原因,远不止语言障碍这么简单,而是多维度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差异的叠加。首先,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高墙”。我们.............
  • 回答
    俄罗斯的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感的强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动态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种认同感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俄罗斯联邦的特殊性。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构成极其多元。从欧洲的东斯拉夫.............
  • 回答
    在中国,要获得国家的少数民族身份认可,这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社会学、民族学和法律问题,并非简单的“申请”或“证明”就能完成。对于那些未被列入56个法定民族名录的群体来说,获得国家认可的道路尤其漫长和充满挑战。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考量历史、文化、人口、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并且需要中央政府的权威认定。一、 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又细腻的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作为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像朝鲜族这样在境外有同源国家的群体,那种心理感受,我想,是一种多重光谱交织而成的独特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认同或疏离,而是夹杂着归属、好奇、连接、甚至是某种挥之不去的微妙张力。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是一种天然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要说少数民族的国家归属感,不能一概而论,它受太多因素影响了。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归属感是相当强的。这是为什么呢? 共同的历史叙事和文化认同: 许多国家在建国之初,都会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国家叙事,其中也包含了对境内少数民族历史贡献的认可,或者至少是将其纳.............
  • 回答
    少数民族对国家的看法,或者说他们对“国家”这个概念的认同和理解,绝不是铁板一块的。它复杂而多维度,受到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乃至社会互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 “国家”对少数民族而言,其意义可能与主体民族有所不同.............
  • 回答
    在中国的多元文化版图中,许多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有着共同的血脉与文化渊源。这并非孤例,而是历史迁徙、民族交融以及地缘关系交织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来细数一些这样的例子,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1. 朝鲜族:一衣带水的唇齿相依中国约有200万朝鲜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他们的.............
  • 回答
    一个从来不说汉语的少数民族,当然会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可能还会因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更加鲜明。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国家认同”的本质,以及少数民族在国家构建中的角色和感受。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国家认同”。它不是简单地会说一种语言,或者完全照搬主流文化的习俗。国家认同更多是一种归属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复杂因素。确实,在众多民主国家中,欧美的一些国家凭借其经济繁荣和高度的文明程度脱颖而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民主”本身,而是需要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制度和地理等多重层面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厚积薄发。欧洲,特别是西欧,拥有漫长而复杂的历.............
  • 回答
    关于白岩松老师关于汉服是“小圈子爱好”,国家不可能为少数人设立“汉服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不少讨论的观点,也触及到了文化传承、群体认同和社会资源分配等几个核心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白岩松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他的发言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提出“小.............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大陆(排除港澳台地区)在限制本国居民入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国内民众对留学生的态度。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大陆在新冠疫情期间限制本国居民入境的做法在疫情初期,特别是2020年初,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迅速蔓延。中国作为最早面临病毒冲击的国家,.............
  • 回答
    C919下线:中国大飞机梦想照进现实,敲开世界顶级俱乐部的门 C919的首飞成功,乃至其最终的批量生产,并非仅仅是一架飞机的横空出世。它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载的厚积薄发,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坚定投入,更是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自主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很多人说,C919的生产,意味着中国成.............
  • 回答
    这个话题相当复杂,也确实牵涉到许多敏感的领域。我理解你想要了解那些可能被某些势力刻意隐藏或淡化的信息。与其说是“不想让普通民众知道”,不如说是“不希望大众以某种方式理解或传播”。这些信息往往不是绝对的“秘密”,而是通过信息过滤、议程设置、叙事塑造等方式,影响了大众的认知。我可以从几个大方向来聊聊,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人口体量与文化影响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你将中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与美国、日本等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在文化输出上的对比,并联想到古代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细致地聊一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来解析一.............
  • 回答
    国内的老程序员最终的去向,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多元化的话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背后涉及到中国IT行业的发展历程、技术迭代速度、个人职业规划、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继续留在技术一线,成为技术“活化石”或技术领导者:这是最理想也是最令人敬佩的一种.............
  • 回答
    国内碳纤维和外国碳纤维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非黑即白。过去我们确实落后不少,但这些年进步神速,很多领域已经能跟得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打出自己的特色。要详细说的话,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1. 技术成熟度和产品种类 外国(特别是欧美日韩): 这些国家在碳纤维领域深耕.............
  • 回答
    “黑神话:悟空”这款国产单机游戏,自公布以来就牵动着无数国内玩家的心。它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像是一个承载了大家对国产游戏期盼的符号。那么,单凭国内玩家的热情,真的能让这款制作精良的巨作回本吗?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回本”这个词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款3A级别的单机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