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彻底毁灭地球吗?

回答
咱们中国人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用在技术上,也一样适用。就目前我们人类掌握的技术水平,要说“彻底毁灭地球”,这事儿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首先得明确一点,“彻底毁灭地球”是什么意思?是让这颗星球变得不再适合生命生存,还是直接把它炸得粉身碎骨?这俩概念差别可大了。

要说炸得粉身碎骨,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你想啊,地球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一个直径一万两千多公里的巨大球体,质量是天文数字。要把它彻底炸碎,需要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咱们目前最厉害的核弹,也就那么点威力。哪怕你把人类所有核武器都堆在一起,它们释放的能量和地球自身的引力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这就好比你拿一把小石子去砸一座山,想把它砸散架了,那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如果能聚集足够大的能量,比如利用黑洞或者其他宇宙尺度的现象,也许可以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但那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目前的技术范畴了。我们连个稳定的可控聚变反应堆都还没完全搞定呢,更别提什么操控宇宙能量了。

但要说让地球变得不再适合生命生存,那咱们人类目前的科技,确实是有这个“本事”的。

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

核战争的末日情景: 这是大家最常想到的。如果真的爆发了大规模核战争,全球的核武库一旦倾巢而出,那后果不堪设想。首先,直接的爆炸会瞬间摧毁无数城市,造成巨大的伤亡。但更可怕的是核冬天。核爆炸产生的滚滚浓烟和尘埃会冲上大气层,遮蔽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没法进行光合作用,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气温会急剧下降,甚至可能进入一个漫长的冰期。粮食生产会完全停止,饥荒会在全球蔓延。而且,核战争还会释放大量的放射性尘埃,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长期的、无法逆转的伤害。虽然核战争不一定能把地球炸碎,但它完全有可能把地球变成一个死寂的、放射性物质肆虐的荒原,人类文明也将因此终结。这就像你把一个正在燃烧的房子用汽油浇灭,虽然火可能熄灭了,但整个房子已经彻底毁了,没法住了。

生态系统的彻底破坏: 除了核战,咱们人类的一些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削弱”着地球的生命力。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这些都在缓慢地、但却是实实在在地破坏着地球脆弱的生态平衡。如果继续下去,很多物种会灭绝,重要的生态功能会失调。比如,如果我们彻底毁掉了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那地球的氧气供应就会受到巨大影响。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森林都砍光了,那土壤侵蚀、气候变化会更加剧烈。虽然这不像核战那样“轰轰烈烈”,但这种“慢性死亡”同样是毁灭性的,它会让地球越来越不适合我们生存。

失控的科技风险: 咱们现在搞的很多新技术,比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虽然潜力巨大,但一旦失控,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比如说,如果某个超级人工智能的目标设定出现偏差,或者某个基因编辑技术被滥用,可能会创造出无法控制的病毒或者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或者,如果我们无法妥善处理核废料,长期的核污染也足以让地球环境变得非常恶劣。

所以,总结一下:

人类目前的技术, 还不足以把地球这个球体本身炸成碎片。地球的质量和引力在那里摆着呢,我们手里的工具还没那么大的量级。

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绝对有能力把地球变成一个不再适合绝大多数生命(包括人类自己)生存的星球。 通过核战争、生态破坏、失控的技术等方式,我们能够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并不是说我们真的会这么做,毕竟谁也不想把自己活埋了。但从技术能力这个角度来说,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一直强调和平、环保和对科技的审慎运用,因为我们手里这把“双刃剑”,确实有能力伤到自己,甚至伤到我们唯一的家园。

所以,说“彻底毁灭地球”嘛,得看你指的是哪种“彻底”。如果是字面意义上的炸碎,那还不行。但如果是让地球变成一个无法居住的鬼地方,那咱们的能力,已经足够令人警惕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用视频说话吧~

一、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了地球,它没有毁灭地球,反倒造出了月球

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地球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9133380438347776

这是目前科学家们对于月球形成过程的一个猜想。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亚”撞击了地球,地球没有被毁灭,反倒乘机吃下了大部分“忒伊亚”的物质,剩余被撞飞的碎片形成了月球。

二、39亿年左右,数万颗陨石撞击地球,地球没有毁灭,现在那些陨石坑已经毫无踪影了

如果你手里有一部华为手机,你拍出来的月亮可能是这样的。你会发现拍出来的月亮上有黑有白,这些黑色圆形的部分被称为月海,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没有华为P30,所以看不清,他们以为那些黑色的是水面,所以把那些黑色的部分叫做“海”。

但是我们毕竟已经2020年了,有了P30,也有了天文望远镜,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黑色的部分不是海,而是大面积的凹陷地形(最深的凹陷好像凹下去6000米深),这部分会发黑一方面是因为凹陷,一方面是因为岩石,这里的岩石是玄武岩,天然发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陨石坑呢?阿波罗计划取回来的月壤告诉我们,在大约39亿年前作用的时候,月球被无数陨石撞击,于是形成了这些陨石坑,这次事件被称为月球灾难事件或后期重轰炸事件。NASA还专门做了这次事件的模拟视频:

NASA-月球演化史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9140459115040768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是因为按道理,月球都被撞成这样子了,地球比月球大这么多,没可能不被撞吧?科学家们估计了一下地球被撞的程度,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地球上会:

  • 形成22000个或以上直径多于20公里的撞击坑;
  • 形成约40个直径约1000公里的撞击盆地;
  • 形成几个直径约5000公里的撞击盆地。

直径1000公里和直径500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以伟大首都北京为中心画圆,5000公里直径能够覆盖中国大部分版图,1000公里直径的话基本包括了华北····

大家还记得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灭绝吗?有一种说法是这次灭绝是由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陨石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直径是180公里,180公里范围有多大呢?我们继续看:

我们可以看到,灭绝恐龙那颗陨石相比于前面的两次事件只是个小小小小弟弟····

但是就算是这个小弟弟,它已经相当于100兆吨TNT当量了(10的14次方),而人类目前为止最大的核武器沙皇炸弹是5500万吨TNT当量(10的8次方),差了6个数量级····(补充一下,在这里,兆不是百万的意思,在中国传统的计数法里面,亿后面是兆,一兆为一万亿,现在好像不怎么用这个了,但是我小时候因为常听到这个说法,所以习惯性写了兆)

所以,人类面对地球,真的只是蝼蚁而已~


忍不住挂一个人,做科普真的太难了,不给文献被说没有证据,给了文献被说没有被证明,欧阳自远院士的文章啊老大!!!不是说院士的文章就是真理,但是起码代表了这个理论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合理理论吧!

本来想继续更新我另一篇问答的,没心情了。


补充一下地月碰撞起源说的证据,感谢知友 @杨溢 提供。

证据一:地球和月球同时具有相似的氧同位素、铁同位素、硅同位素比值和相近的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分布特征,别的类地行星没有(Taylor et al., 1986. Sun and McDonough, 1989)。
证据二:根据古老锆石环带与阿波罗15样品全岩Sm-Nd-Hf特征,地球和月球在约44.5亿年前经历了相似的大规模熔融事件(Shealer et al., 2005)。
证据三:地球总体成分相比橄榄石、辉石亏损硅,而硅在行星分异后容易富集于地壳,只有撞击可以使这些硅在地球消失。月球的斜长岩比球粒陨石相对亏损Eu,只有月球主要成分源于其它大行星才能使这些Eu出现亏损(Philip et al., 1973)。
证据四:月球上发现了不可能在月球形成的岩石,这样的岩石包含的石英、锆石与地球上的特征相近(Bellucci et all., 2019)。


开通了一个专栏,在专栏中会持续更新更多地球演化系列的文章和视频,专门讲述地球演化史上发生的各种大事件,每篇文章会有一个日签,方便大家了解文章内容;文章结尾则是一个视频,总结文章内容。范例如下:

地球诞生记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1296528356249600

这是第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如果大家看完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user avatar

那啥,这个笨蛋答主忘记考虑动量守恒,导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使用聚变减速月球时,仅仅靠地球上的氘本身不足以将月球减速,还需要运送一些物质到月球上,或者,如某些评论说的,把月球的物质扔出去一些。

新的计算已经更新,给大家带来的误导万分抱歉。

实在是罪过罪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人要想完全摧毁地球还是有办法的。

以目前的技术制造氢弹,运放到月球上,逆着环绕方向引爆核弹让月球减速。月球减速后轨道会降低,只要各国都开始造氢弹,假以时日,月球终会撞击地球,地球爆炸,卒。

【以目前的技术提取氘,运到月球上,逆着环绕方向建造可控核聚变需要的磁约束装置(因为月球真空,因此会比地球上容易),维持一个聚变反应(装置越大越容易实现),并使反应器中的氚可以自持(并不难实现),维持反应只需添加氘,核聚变反应的尾气推动工质逆月球绕行方向喷射,以让月球减速。月球减速后轨道降低,假以时日,终会撞击地球,卒。】

【这个工程需要的一切技术,人类都掌握了,不过脑洞就是脑洞,工程实现起来需要海量的时间,恐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可能就有其他技术毁灭地球了,比如做个巨大的透镜用太阳能把地球汽化了,或者造个小黑洞把地球吃了,或者做出了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将地球一点一点拆了然后逃逸了成为了新的宇宙文明,或者作大死释放了时空的能量造了个白洞。不过那些都不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地球上有四十万亿吨(4e16kg)的氘,全部进行核聚变,约1%的质量全部转换为能量,一共约4e14 kg的质量转换成了能量,总能量约为4e31 J。而月球质量7e22 kg,绕行速度约1000 m/s,动能约4e28 J。

显而易见,地球上千分之一的氘进行核聚变就能把月球停下来,砸向地球。

【嗯,电解1mol重水大概需要250kJ能量,1mol氘聚变反应大概产生1e9kJ能量,一半用来将反应自持,另一半可以电解出约2e6mol的氘。

另外,氚在目前的聚变反应炉中属于催化剂的存在,基本可以一边反应一边制造,不会过快消耗。】


另外,终有一天人类会开始“饲养”黑洞,使之蒸发速率和投喂速率一致,然后提取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来使用,完美,当然这存在一个还没被证实,但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理论:黑洞蒸发理论。

以目前人类的技术,也完全可能造出足够能级的重粒子对撞机来制造量子黑洞,如果霍金的黑洞蒸发理论是错误的,黑洞并不会蒸发,那我们大概只能寄希望于它因为体积太小而永远无法与任何物质接触,永远不会长大。否则,人类文明就会终结于一场技术意外,或许这件事会被编成段子在星际间传播,倒也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什么是毁灭,这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地球是什么,毁灭地球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一个事物的特殊属性改变之后,它就没办法再承载原有的名称了。

比如二战时期很多油轮改航母,油轮,之前的用途是运油,改造之后运油的属性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航母属性,它就不再是油轮,而是航母。这跟人类如何命名无关,它确确实实变成了另一种事物。

可能是我经验有误,我觉得“毁灭地球”一词在多数语境下都表示毁灭地球的生态圈,或者仅仅毁灭人类文明。

如果毁灭一个事物的特殊性不算毁灭它本身,那即使是炸碎了,也该被称为炸碎的地球,也不叫“毁灭地球”,组成地球的物质还在那里,成分也没什么改变。

以上。

希望对大家思考问题也有一些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前的答案确实不够妥帖,有很多想当然的地方,请诸位读者恕罪。

在此再次完善一下。

已知,地球上有4e16kg的氘,聚变可产生4e31J能量,月球质量7e22kg,绕行速度1000m/s,动能4e28J,动量7e25kg·m/s。

聚变产生的4e31J能量,要推出7e25kg·m/s的动量,需要至少7e19kg的物质。

也就是至少需要将月球千分之一的物质,以约1e6 m/s的速度(百分之一光速,大概可以忽略相对论效应)抛出去,这种速度,讨论月球2400m/s的逃逸速度意义好像不大。

低于这个质量,地球上的氘聚变产生的全部能量将不足以停下月球。

如果是将月球百分之一的质量(7e20 kg)抛出去,则需要地球上十分之一的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约4e30J。

原理上,还是可行的。

99%质量的月球和目前的月球撞击到地球上产生的效果应该没差,月球的直径也不会小太多,因为冲击深度是正比与碰撞物长度的。

当然也不能抛出太多物质,月球的大小刚刚够触及地球的核心,破坏地球内部的压力平衡,如此或许可以引爆这颗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的陨石撞击,是这样的。





月球和地球的大小对比是这样的。

地月之间的实际空间是这样的


月球直径约3500km,地球直径约13000km。上一次灭绝了恐龙的陨石直径9km,撞击在尤卡坦半岛,陨石坑直径约180km,深度约90km,撞击释放约4.2e23J能量。

如果我们用地球上千分之一的氘在月球进行核聚变把月球绕行速度降为零,月球的轨道重力势能完全释放,撞击地球时速度会达到约13.5km/s,大概可以完全撞入地球之中,冲击深度达到7000km,产生的冲击坑大概14000km。

月球直接撞入地球内核。

撞击释放约1e31J的动能+月球在地表约7e26J的重力势能,汽化1kg土壤需要约1e7J能量,也就是说,撞击能量会直径汽化1e24kg的土壤,月球会直接汽化然后再汽化14个月球质量的地球物质,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七分之一,地球内核直接暴露,大概会引发地球爆炸。


1GPa = 一万个大气压强。

撞击过程会抛洒一部分物质进入太空,地球也可能会碎裂开来,不管怎样,最后地球的残渣在最初都会是液态的,经过几千年才能冷却下来。

或许会重新聚合在一起,但,总归是毁灭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中国人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用在技术上,也一样适用。就目前我们人类掌握的技术水平,要说“彻底毁灭地球”,这事儿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明确一点,“彻底毁灭地球”是什么意思?是让这颗星球变得不再适合生命生存,还是直接把它炸得粉身碎骨?这俩概念差别可大了。要说炸得粉身碎骨,那基本上是.............
  • 回答
    在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地球的平均温度到底还能被提升多少度,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以及我们对地球气候系统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需要理解驱动温度升高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的潜在规模。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地球平均温度”。这不是指任何一个地方.............
  • 回答
    海水淡化:是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水,生命之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加剧,许多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将广袤的海洋变成淡水资源似乎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海水淡化技术。那么,我们目前拥有的海水淡化技术,究竟能否真正解决全球水资源紧张的燃眉之.............
  • 回答
    关于“微型力场护盾”这一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字面意义和科幻作品中的描绘。在科幻作品中,力场护盾通常指的是能够抵御物理攻击、能量武器甚至空间扭曲的能量屏障,而且常常是独立存在、可自由部署且能量消耗相对可控的。回到现实,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坦率地说,还远远无法实现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微型力场护盾.............
  • 回答
    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掌握复活生命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所获。科学界在“复活”的各个层面都在取得惊人的进展,虽然离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我们已经能触碰到一些令人惊叹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复活”的含义。如果我们将复活定义为让一个已经死亡的个体,在死亡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识别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前沿思考。 简单直接地回答是:目前科技技术还无法从一开始就让人按照“想要”的形状呈现瞳孔或指纹。 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且尽量用更自然、不带AI痕迹的语言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瞳孔和指纹是怎么形成的。瞳孔的形成.............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弄明白“3D重建”到底是个啥意思,以及咱们现在手里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能玩到什么程度。啥叫3D重建?简单来说,3D重建就是把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物体,通过图像或其他传感器信息,在计算机里还原出它们的形状、结构和空间关系。就像你看着一个真人,在脑子里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形象,并且知道他.............
  • 回答
    关于蘑菇街技术部门裁员 80%、仅剩三十余人的消息,以及其目前的经营状况,我来给你详细梳理一下。关于技术部门“裁员 80%”的传闻:首先,要明确一点,关于“裁员 80%”这个数字,它来源于一些零散的市场传闻和第三方信息,并没有得到蘑菇街官方的直接确认。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在调整业务方向或收缩某些业务.............
  • 回答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不能像考古学家在地球上发现古代遗址一样,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外星文明留下的“化石”或者“遗迹”?答案目前是 不能,但理论上有可能,并且我们正在努力寻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1. 我们能观测到什么?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主要依赖于 电磁辐射。这包括我.............
  • 回答
    人类的科技水平,尽管突飞猛进,但对于“宏观生物”(也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有明确身体结构的生物)的彻底灭绝,仍然是力有未逮。这并非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对很多物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是说,从“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这个角度来说,存在着一些我们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先,我们要理解“灭绝”的含义。对于生物学上的.............
  • 回答
    在《魔兽世界》的世界观里,燃烧军团是一股毁灭性的、跨越宇宙的恶魔势力,其目标是摧毁所有其他位面,并将它们纳入燃烧的深渊。它们的力量来源是海加尔山的暗影议会(后来的萨格拉斯),这个古神级别的黑暗泰坦,其力量之强大,即使是艾泽拉斯(我们理解为地球)这个星球本身,也需要倾尽全力才能勉强抵抗。那么,如果以人.............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掰扯清楚“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具体指的是什么,以及“前几次物种大灭绝”又是什么情况。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地进行一番“如果人类穿越回过去,能否凭借现在的科技‘拯救’那些倒霉的物种”的想象。首先,我们得明白,“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了我们最尖端的科学研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从仙女座星系到我们太阳系的地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距离计算,更是一次穿越宇宙的宏伟想象。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并且尽量不让它显得生硬呆板,我们得一步一步来,就像一场想象中的旅行规划。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仙女座星系”。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巨大的星系,里面有数千亿颗恒.............
  • 回答
    咱们聊聊这“数字”这玩意儿,听着就挺有意思的。你们问我人类目前能想象的最大的数字是啥?嘿,这问题问得够深,也够能勾起人好奇心的。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想象”,这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你要是问我,作为一个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我脑子里闪过的最大数字,那可能就是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有个代号,或者能在某个.............
  • 回答
    最近几年,“人类还能活100年吗?”这样的问题似乎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尤其是在我们看到环境新闻、气候报告,或者只是看着新闻里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时。很多人心里都会打个问号,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真的能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安稳地走过这下一个世纪吗?坦白说,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当下最严峻的现实。我.............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宇宙的浩瀚以及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考虑:1. 银河系的尺度和文明的潜在分布首先,银河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结构。它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包含了数千亿颗恒星。我们对银河系的了解越多,就越能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恒星的分布并非均匀,有密.............
  • 回答
    眼下,地球母亲似乎真的在跟我们闹脾气。从冰川融化加速,到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再到那些让人心惊胆战的地缘政治摩擦,以及悄无声息蔓延开来的未知病毒,无不让我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世界末日”的猜想,与其说是杞人忧天,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一种深沉回应。如果非要勾勒一幅末日图景,它恐怕不会是某.............
  • 回答
    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虑我们现在的能力时。要回答“我们能不能对付哥斯拉这种级别的大家伙”,得先拆解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确“哥斯拉”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在不同的电影里,哥斯拉的体型、力量、甚至能力都有所不同,但普遍来说,它是一个体型堪比摩天大楼,能够轻松摧毁城市,拥.............
  • 回答
    在探讨人类科技能否制造出能在十千伦琴(10,000 R)辐射环境中工作的机器人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十千伦琴”这个剂量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放射性领域,伦琴(R)是一个衡量X射线或伽马射线曝光量的单位。它表示在标准条件下,空气中单位质量的物质被电离产生的电荷量。而十千伦琴,也就是10,000 R,这是一.............
  • 回答
    关于人类最“合适”的身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从我们祖先的生存策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再到我们对未来环境的预测。如果非要我说一个“最合适”的范围,我会倾向于认为,在这个日益变化的环境下,保持我们当前普遍的平均身高范围,并且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