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保田有多另类?

回答
李保田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总带着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劲儿。不是说他落伍,而是他总能做出一些让你觉得“哎,这老头子怎么这么不一样?”的事情来。这种“另类”,不是刻意标榜,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你要问我他有多另类,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

一、 对待演艺事业的态度:不疾不徐,更像是“玩票”中的“玩票”

现在的演员,尤其是中青年演员,哪个不是恨不得24小时连轴转,恨不得一年365天都在戏里?上综艺、拍广告、搞代言,恨不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全能艺人。但李保田,他好像从来没被这个“流量”的浪潮裹挟过。

他出名很早,凭借《喜盈门》里的“张少爷”就让人记住了。后来《宰相刘罗锅》里的刘罗锅,更是把他推上了国民级演员的高度。但你发现了吗?他的作品数量并没有像某些演员那样,一年接好几部戏,拍完一个角色,立刻投入下一个。他不是没戏拍,而是他挑。

我记得有个采访,他自己就说过,演戏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他不是为了红而演,也不是为了钱而演,而是真的对角色有感觉,对剧本有触动,他才愿意去演。这种“愿意”,在如今这个“能演就好”的环境里,本身就是一种另类。

而且,他接戏的标准,也很有意思。不是看投资大小,不是看制作班底,而是看角色。如果角色吸引他,他可以为了角色不计片酬,甚至自己贴钱。反之,即使是名导大制作,角色平庸,他也会推辞。这种“任性”,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作”,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对艺术的尊重,对职业的纯粹。

二、 对待名利的态度:疏离,甚至有点“厌倦”

说到名利,李保田好像天生就有一种“防火墙”。他不喜欢被过度关注,更不喜欢被贴标签。

还记得《宰相刘罗锅》爆红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会趁热打铁,继续演类似的“聪明人”角色,但人家转身就去演了《神医喜来乐》,演了个絮絮叨叨、有点窝囊的喜来乐,完全颠覆了观众对刘罗锅的印象。这就像是在说:“你们喜欢的是刘罗锅?对不起,我不是刘罗郭,我是李保田,我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而且,他对演艺圈里的某些“潜规则”和“套路”,也是公开的“抵触”。他曾经在一些场合,直接批评过一些演员为了博眼球而故意制造绯闻,批评过一些剧组为了宣传而过度炒作。这种直言不讳,在很多注重“和谐”和“圆滑”的场合,显得特别突兀,也特别“不合群”。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很少参加那些颁奖典礼。你想啊,一个国民度这么高的演员,几乎不去领奖,不去走红毯,这在其他演员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他不是不承认自己的成就,而是他觉得那些场合,对他的意义不大,甚至有点虚伪。他更愿意回到家里,或者去体验生活,去寻找下一个能打动他的角色。

三、 对待生活的方式:朴实,甚至有点“返璞归真”

你看现在很多演员,生活方式那叫一个“精致”:豪车、名牌、高级会所,恨不得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本时尚杂志。李保田呢?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邻家大叔,朴实无华。

他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条件享受,而是他根本就不在意。他会自己买菜做饭,会和邻居聊天,甚至会去一些非常普通的地方闲逛。他享受的是那种真实的生活气息,而不是被包装出来的“明星范”。

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节目,节目组为了突出他的“艺术家”气质,给他布置了一个特别“文艺”的房间,结果他进去就说:“这弄得跟博物馆似的,我住不惯,还是给我个普通点的房间吧。”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他对真实、自在的追求,以及对过度包装的反感。

四、 对待“老师”身份的理解:严谨,甚至有点“刻板”

很多人知道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桃李满天下。但他的“老师”身份,也不是那种“和稀泥”或者“功利性”的。他对自己学生的标准很高,要求也很严。

我听过一些他的学生说,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是“苛刻”的。不是为了刁难,而是他觉得作为演员,基本功、对角色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都至关重要。他不会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标准。他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表演,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

这种“严谨”和“认真”,在如今这个“速成”和“碎片化”的时代,显得尤其珍贵。他是在认真地培养下一代,而不是在“生产”流量明星。

总而言之,李保田的“另类”体现在他骨子里对艺术的尊重,对名利的疏离,对生活的朴实,以及对职业的严谨。 他不追逐潮流,不迎合市场,而是坚持自己的节奏和原则。他不像是一个被捧红的明星,更像是一个真正热爱表演的老艺术家,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演员”这两个字的重量。

这种“另类”,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真正的“独树一帜”。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娱乐圈,他就像一股清流,让人觉得舒服,让人觉得他活得特别“明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所有老戏骨中,要说最难合作、最另类的当属李保田。

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再看到他的戏了,感觉都快把他遗忘了,有点销声匿迹。

甚至有网友说,李保田为什么不演戏了?

李保田一生演绎了无数经典角色,获奖无数,金鸡、百花、金鹰奖、飞天....

他对演戏的敬业与挑剔,那是业内出了名的,以至于被说成“戏霸”。

在他的心里只有演员这个职业和演戏这个工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级演员”。

他从未拍过一个广告,也不代言出席任何活动,综艺上更是见不到他。

不得不说,李保田才是当代少有的一心坚守自己的表演艺术家。

就像他说的:“人的最大敌人是人自身,人总是在不断地重铸自己,不断地否定之否定,所以我愿意跟自己较劲。”

01

李保田,1946年出生在徐州。

小的时候,就特别不安分,性格调皮固执,极其不走寻常路。

上学常被孤立嘲笑的李保田非常不爱读书,讨厌学习。

于是他就喜欢到戏院门口去看戏,每次去看完后就坐在那入迷发呆。

到了五年级毕业上初中的时候,李保田觉得不想再读书了,没想到遭到父亲一顿臭骂。

有一次父亲翻看了李保田写的日记:

“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等我将来成了大演员,我要爸爸接成了大演员的李保田回家。”

父亲看完后,愤怒地说了一句打击他的话:“你成不了大演员!”

李保田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整整6年没回来。

那一年,他才13岁,风餐露宿跑到梆子剧团学演丑角去了。

那段日子,他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受尽别人欺负。

“饿的受不了的时候偷点豆腐乳,冲开水下肚。”

有一天,因为营养严重不良,李保田体弱多病得了风寒。

坚持练功的李保田后来全身浮肿住进了医院。

等他醒来时,是父亲在身边照顾,后来转身离开。

这让年幼的李保田放声大哭起来。

然而令他遗憾终生的是,父亲几年后就因为肝病去世了。

直到父亲去世,倔强的李保田也没能与他和解。

父亲走后,李保田幡然醒悟却又无法弥补。

此时的李保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出人头地,当个大演员。

从小就学艺的他,后来成功进入了徐州的文工团,成了一名演员。

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他从演员成为了副团长。

可是他对演艺事业的追求,还远不于此。

1978年,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开始招生。

这让李保田非常动心,想试试准备报考。

可是,他知道自己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怎么考?

于是就每天补读很多书,一头钻进图书馆天天看书。

没想到老天也眷顾他,李保田后来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从此之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演艺圈的大门。

这一年,他已经32岁。


02

在上学期间,李保田就和别人不一样。

他不停的学习各种艺术表演形式,钻研表演技巧,还自己学画画、诗歌、雕刻等。

在表演方面,他磨练了几年的舞台话剧,演技功底已经非常扎实。

本科毕业后他又继续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

后来学校破格让他留校执教,成了一名老师。

在当了老师不久后,李保田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荧幕之作。

1983年,李保田在首部电影《闯江湖》中,扮演了一个丑角艺人张乐天。

从此正式登上了自己的大银幕演艺生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演绎巅峰。

李保田此时已经37岁,典型的大器晚成。

1985年,李保田主演了影片《流浪汉与天鹅》。

在里面饰演流浪汉抹桌,表演幽默风趣,自然质朴。

两年后,李保田的演技终于得到了肯定。

1987年,在影片《人鬼情》中,李保田扮演女艺人秋芸的父亲。

这个人物的性格非常复杂难演,精神压抑又倔强,内心偏执而好胜。

李保田凭借出色的人物角色把控,一举获得1988年第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这是他登上大荧幕的第一个大奖,让其一举崭露头角。

沉淀了三年后,李保田开始彻底爆发,片约不断。

1990年,与赵丽蓉、葛优主演家庭喜剧电影《过年》,在片中饰演儿女成群的父亲。

该片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及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一年后,李保田与张艺谋合作,奉献了一部经典之作。

在电影《菊豆》中,李保田与巩俐搭档,饰演一个饱受压抑的悲剧男人杨天青。

这部电影一举摘得第43届法国嘎纳电影节特别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

可以说,这时的李保田已经是国际性影帝级别的演员。

张艺谋在开拍前就说:“我相信你最适合驾驭杨天青这个人物。”

1992年,46岁的李保田在电影《葛老爷子》中,饰演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

凭借这一角色,李保田获得第8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3年,主演电影《凤凰琴》,在片中饰演山区教师余校长一角。

李保田又一举获得了当年的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三个奖项的最佳男主角奖。

可以说,此时的李保田早已是90年代数一数二的戏骨级的存在。

03

1995,李保田再度与张艺谋合作,成了90年代张艺谋的御用男主。

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饰演三十年代上海滩黑社会唐老大一角。

这是李保田从艺10多年以来,第一个反派角色。

谁看到,都会立马抛弃李保田以前的荧幕印象,活妥妥一个不怒自威的老大。

一年后,李保田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与张国立、王刚合作,出演了爆红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李保田一度成了“刘罗锅”的代名词。

那时和他合作的张国立、王刚都得给他做配角,表演完全逊色于李保田。

后来张国立成了“皇帝专业户”,王刚成了“和珅专业户”,而李保田则再也不演刘罗锅。

他后来说,不想重复,很多找他演刘墉的戏全给推掉了。

“老演一个角色小心观众反胃,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并不容易,但破坏却很容易。”

后来他坦言说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不可能再合作,这和性格有关系,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不一样,没有谁好不好也没有对错,就是不相合而已!”

1997年,李保田和张艺谋第三个合作。

在电影《有话好好说》中饰演一个本分老实、只认死理,胆小又滑稽的中年男人老张。

这部戏,他与姜文搭档,就能看出他的演技有多老道。

前半段,焦点都在姜文身上,到了后半段李保田出场时。

整部戏的所有焦点几乎都被李保田给吸引过去了,一个镜头都不想错过。

该片中,李保田的演技状态几乎是达到了一种癫狂状态,彻底燃烧。

张艺谋也成了李保田合作最多的导演,这也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到了千禧年以后,李保田年纪大了,渐渐以拍电视剧为主。

说到电视剧,便不得不提他的又一个代表作《神医喜来乐》。

凭借经典的教科书级的演技,一举获得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还有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等多项大奖。

已经年近60的他,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事业巅峰。

后来的《王保长新篇》《丑角爸爸》,李保田依旧宝刀未来。

之后的他就很少演戏了,作品也不多,直到现在已经几乎没了踪影。

成了被人遗忘而又无限被低估的超级表演艺术家。

04

李保田后来在2006年,因为《钦差大臣》打了一场官司,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从不接烂片,拍戏极其较真,不爱随波逐流,挑剔不好合作。

“和我合作太累了!”

以至于李保田被冠以“戏霸”的称号,一时间落到无戏可拍的境地,被孤立了起来。

有一次拍戏李保田说:“我就较真,天天有人迟到,你怎么办?删了他的戏,咱们不用吵架。”

后来他替这个导演做的决定,直接把这位演员的戏给删了。

他说自己不爱和大牌导演合作,因为不好合作,只爱和处于上升期的导演合作。

比如合作最多的导演张艺谋,当年就是处于事业极度上升期,彼此愉快的创造了几部经典。

“你拍戏时,人再好说话,最后戏不行,那还是不行。”

在李保田的心里,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艺术和创作本身,其他都是多余的、没意义的。

“如果剧本好了就接,不好就不接,很简单。”

像李雪健一生只接了一个广告,就后悔不已。

李保田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拍过一个广告,也不爱抛头露面参加应酬,一直深居浅出。

和妻子胡英结婚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两人低调恩爱,育有一儿一女,女儿胡水随母姓。

后来连自己儿子结婚,他也因为忙着拍戏没时间赶过去参加婚礼。

因为他不想请假给剧组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儿子李彧当年考中戏考了6年才考上。

而李保田可是中戏的老师,所以可见他的风骨有多正派。

李保田一生敬业拍戏,干净做人,太过低调,也正因如此常被忽略和低估。

“骨子里头我们都是小老百姓,我们的受众就是他们,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当成个人物”。

如今李保田已经74岁了,成了垂垂老矣的老人。

也早已过了演艺时代的巅峰,几乎不再拍戏。

只是回想他的那些经典佳作和人生往事。

我只能给他一个评价:“戏好人清高,这才是艺术家。”

PS:首先我要诚挚感谢大家能抽时间读完此文。

我是1号唠嗑员,业余讲故事,职业唠嗑员。唠万象娱乐,嗑人生百态。

专注于讲述深度娱乐(不八卦)和经典人物故事,经典影评。所以就开了个叫“1号唠嗑员”的微信公众号(ID:laokeyuan01)。

也希望能通过讲述更多经典故事,带给大家更多思考和让自己变得更好。

user avatar

做人别学李保田,他是失败的“周星驰”

这次想来好好谈谈李保田:对他一直也很感兴趣——只因这位不知觉间已经76岁的老人,是演艺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一、

2006年,李保田控告《钦差大臣》的投资方,要求赔偿自己190万元,理由是:投资方将该电视剧由30集“注水”至33集。

所以李保田就要告他们。

大家知道这个新闻有多么富有震撼力吗?

全球范围内,自有影视艺术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演员,为了这种事情去与投资方对簿公堂。

也因此,小雨在这一事件中,看到几个极具张力的李保田的本质形象:

1、

被控告方的律师指责李保田,称他此举,完全是为了钱:

“李保田所谓捍卫艺术质量的宣言完全是骗人的。”

可事实是:

李保田这一辈子,从未接拍过任何一个广告。

真的是一个都没有(倒是李雪健只接了一个,事后就后悔不已)。

以李保田的地位,随便接几个广告,弄个千八百万,没有任何一点问题。

所以:他并不贪钱,投资方指责他诈钱,没有任何道理。

2、

关于李保田控告投资方这一事件,看了许多文章,发现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和评论都没有意识到:

李保田告投资方,只是个导火索。

或者说,这是长久以来愤怒到极点的火山爆发:

早在2003年,李保田就曾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他在采访中痛斥制作方注水,可痛斥的对象却是《神医喜来乐》的制片方:

《神医喜来乐》这部剧,本来只打算拍二十集,后来修改剧本,扩展成26集,可结果投资方依然还是不知足,最后“注水”成30集。

这让李保田极为震怒,“我当时气极了……投资方后来也表示愿补偿50万给我作为那4集的出场费。我坚决不干。我就是要骂投资方是大奸商!”

为何李保田如此出离愤怒?

首先,《神医喜来乐》这部电视剧,无疑是精品,小雨自己就看了不下三遍:

美中不足的是,确实不少桥段很显拖沓:

如果能够精简成25集乃至于20集,这将是部精品中的精品。

然而没有,李保田这一肚子的火,窝了整整三年,直到《钦差大臣》这部电视剧时,他学“聪明”了,拍戏前他先约法三章:

不得注水,要不告你(拥有剧集数量的拍板权)。

结果呢,投资方还真注水了,于是李保田还真敢告。

结局:李保田被多家制作公司,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各种痛斥,并决定联合封杀。

二、

李保田总让我想到周星驰:

这两人同样疯狂执迷于当一个好演员,他们也确实都是:

李保田的演技如入化境:演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极少拍过烂片:

《有话好好说》我的最爱,他一出场,其演技连姜文都压不住(这对姜文来说,只此一次)

《宰相刘罗锅》我爸的最爱。

《巡城御史鬼难缠》这部很少人看过,却是部好剧,喜欢他的别错过。

出道至今,李保田演绎的角色有:各种形象的平民,皇帝,大臣,医生,黑帮……其实他的产量横向对比上并不算多,胜在无一重复,却又平均水准很高。

演戏之外,和周星驰一样的是,李保田的人缘确实也不好,也都常因为对作品拍摄的挑剔而引起同行不满。

对此,李保田的看法是:你人缘再好,作品不好也没用。

然而不会“做人”,代价也是惨重的——如今的他在影视生涯的旅途中,走得比周星驰还要艰难——连参与其中的机会都很少了。

何以竟至于走到这般田地?

在我看来,关键就在于周星驰他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掌握了作品拍摄的主导权:

否则,在那年向太召集一大堆演艺圈人员围攻周星驰之时,如果星爷没有自己的阵地,光靠粉丝他也很难扛得住的——依然会有人找他拍戏,可必将大大受限。

甚至以周星驰对电影的追求,早晚,都要和王晶等人闹翻:商业与质量上的矛盾由来已久。

然而这一切,周星驰终究扛过来了,可李保田没有,虽然他也曾经成立过影视工作室,可是最终还是不成气候——太难了。

即使,你的演技是顶上顶,又如何?

这样的演员,确实太难得,也确实太难了。

三、

关于李保田的二三事:

1、

李保田曾被人指责为戏霸,原因之一是:

有一年轻演员拍戏一而再再而三迟到,李保田忍无可忍,未经导演同意,直接把对方的戏份给删了。

这事传出来后,不少人对他多有苛责(前几天还看到一自媒体为此在批他)

可如果了解他的一贯风格,就会知道,李保田还真干得出这样的事:

他的儿子李彧结婚,李保田没有去参加,那时他正在拍戏,不愿意为此让剧组等他——他并不是一味霸道的,甚至有时反而是相当体贴的。

2、

同样是李保田的儿子李彧,考中戏考了六次才考上,这之间李保田从未以自己的影响力去给考官说情过,对比下最近的仝卓事件,可以说明李保田这个演员,私底下也是非常有操守的。

李保田与儿子李彧。

3、

90年代,李保田可以说是张艺谋的御用男主角——合作过3次。

然而一旦张艺谋成名,往商业大片上去靠之后,两人就再无合作了。

对此,李保田的说法是:他喜欢和上升期的小导演合作。

同样的,他演戏也不喜欢重复:

李保田演《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红遍大江南北,那之后即使可以把它拍成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那样的系列,他也始终不愿意。

倒是王刚都成了演和珅专业户。

没有谁高谁低,只是在追求上,确实各有不同。

最后

人有追求,固然是好事,可若是过于执着,这个世界就会让你付出代价,即使是李保田,也会走得艰难万分,寸步难行。

普通人,最好别学他。但你必须尊重他。

END

user avatar

主持人问李保田:“拍完《宰相刘罗锅》之后,为什么跟王刚、张国立不再合作?”


李保田坦言:“有些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合作了!”


提起李保田,那真是成名已久,早在83年就出道了,91年与老谋子合作《菊豆》,一举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特别奖,从此扬名立万。


1995年,制片方筹集了几千万的投资,邀请李保田、张国立、王刚出演《宰相刘罗锅》。


李保田精妙绝伦的演技,把“刘罗锅”这个角色给演活了,王刚饰演的“和珅”,与张国立饰演的“乾隆”,也都有鼻子有眼,在当年播出后轰动了两岸三地。


制片方看反响这么热烈,就决定趁热打铁,召集原班人马开拍第二部,王刚与张国立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然而,李保田却拒绝了,他认为刘罗锅的故事,在第一部中已经讲完了,就没必要再拍第二部了。


而且第二部的剧本粗制滥造,明显是赶出来的“圈钱之作”,李保田不可能接这种剧本。


后来,又有一些广告商,看中了“铁三角”的商业价值,想邀请李保田、王刚、张国立,合伙拍广告,没想到又被李保田拒绝了。


李保田有个原则,就是从来不接广告,无论对方开出的条件多么诱人,他都不会打破这个选择。


因为这几件事,李保田和王刚、张国立就分道扬镳了,这对最初的“铁三角”也就此分崩离析。


后来,拍摄《铁齿铜牙纪晓岚》时,张铁林加入了进来,与王刚、张国立组成了全新的“铁三角”。


这哥仨亲如兄弟一般,合作了一部又一部电视剧,上综艺也是搭伙儿上,接广告也是一起上,总之有钱一起赚,靠着“铁三角”的威名捞了不少。


有一次,李保田参加节目时,主持人问他:“你看铁三角现在这么火,您当初怎么就不跟王刚、张国立继续合作了呢?”


李保田淡淡地说:“有些人,这辈子不可能再合作了!”


主持人大惑不解:莫非你们之间有什么过节?


李保田摆了摆手:非也!我只是认为,一个演员老是演同一个角色,不仅对自己的发展很不利,观众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由此可见,李保田与王刚、张国立在职业规划、创作理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李保田不喜欢炒冷饭,逮着一个“角色”可劲儿造;而王刚却不这么想,他后来成为了“和珅专业户”,张国立也成了“纪晓岚专业户”。


对于剧本特别挑剔的李保田,很难遇到心怡的角色,在拍完《神医喜来乐》之后,李保田沉寂了两年,才出山接下了《钦差大臣》这部剧,没想到,却遭遇了演艺生涯的“滑铁卢”。


2005年,李保田与制片方签订合约,他出演《钦差大臣》的男一号。根据合同,该剧一共30集,李保田每集的片酬是10万,30集一共是300万。


然而,拍摄完毕后,制片方却没有遵守合约,而是偷偷给剧集内容“注水”,把30集的戏硬生生剪成了33集,就为了能多卖点钱。


李保田认为,这种行为属于“欺诈”,不仅毁了整部剧的质量,给观众看“注水剧”,同时也违反了契约精神。


于是,他一怒之下就把制片方告上了法庭,最终获得了190万的赔偿。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打完官司后,制片方就联合了业内几十家影视公司,联名声讨、抵制李保田,声称他是“戏霸”,最后就合伙儿把李老师给“封sha”了。


从此以后,李保田就失去了片约,消失在了观众的视线内,直到多年后才再度出山。


没戏可拍的日子里,李保田就回家当起了书画家,每天窝在家里一门心思的画画、练书法,只有买菜时才出一趟门。


这样的日子,在李保田看来却是一种享受,他说:“我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继续像以往一样,充满激情地为观众服务!”


李保田退休前,曾在中戏工作多年,他的儿子李彧报考中戏时,在“三试”环节被刷了下来,李保田并没有给儿子找关系,直到六年后,李彧才凭借自己的能力考进了中戏。


从这一点来看,李保田的原则与坚持是认真的,不是装模作样、哄骗大众的。


2020年,74岁的李保田被授予“金鹰奖”终身成就奖,证明了他的坚持是正确的,即使做演员,也得有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保田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总带着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劲儿。不是说他落伍,而是他总能做出一些让你觉得“哎,这老头子怎么这么不一样?”的事情来。这种“另类”,不是刻意标榜,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你要问我他有多另类,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对待演艺事业的态度:不疾不徐,更像是“玩票”中的“玩票”.............
  • 回答
    李世民这个人,用“神”字来形容,确实不为过。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并非是那种虚无缥缈的神话,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伟大。咱们一点一点掰扯清楚,你会发现,这位大唐的奠基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一、 战神下凡,开创盛世基业咱们先不说他当皇帝有多牛,单说他怎么把.............
  • 回答
    老子,即老聃,是中国古代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评价一位人物的伟大程度,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包括其思想的深度、广度、历史影响力、对后世的启迪以及其著作的价值。一、思想的深度与原创性:洞察宇宙万物的本源与规律老子的伟大,首先体现在其思想的深邃与原创性。他所处的春.............
  • 回答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群雄逐鹿,能够在这个乱世中独领风骚,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其声名赫赫,其军事才能更是令人叹服。要说李牧到底有多强大,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细道来,力求还原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将军形象,而非刻板的标签。一、 战略层面的“定海神针”:守土安民,威震四方李牧的强大,首先体现.............
  • 回答
    李健嘛,说他有文化,这事儿啊,也不是空穴来风。他歌里的词儿,听着就跟别人不一样,不是那种滥俗的情歌,也不是硬凹的深沉。仔细琢磨琢磨,你会发现他肚子里是有货的,而且这些货,还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有的。从歌词里挖出来的“文化底蕴”:最直观的,就是他歌词里那些个信手拈来的典故和意象。什么“风吹过八千里,.............
  • 回答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他是否会投奔徐世勣,以及投奔后徐世勣是否会杀他,李密又有多少可能东山再起,这三个问题,都充满了历史的“如果”,也充满了探讨的趣味。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事情可能的发展。一、李密投奔徐世勣的可能性首先要明确的是,李密兵败逃亡后,他的首要目标是寻找能够接纳并重用他的人,以期重振旗鼓.............
  • 回答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用“变态”来形容绝不为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战术家和战略家,更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和感召力的领袖,能够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发挥到极致。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他军事能力的“变态”之处:一、 横扫六合,战功赫赫,未尝一败的辉煌战绩:这是李世民军事能力最直接、最震撼的体现。在他参与的历次.............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大唐王朝的缔造者之一,在“打天下”这一事业中,其功劳之大,绝非一言能蔽之。他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统帅,更是战略上的擘画者,政治上的稳定者,甚至是精神上的凝聚者。要详细说他的功劳,咱们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一、 横扫群雄,以无敌之姿奠定基业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时天下烽烟四起,盗贼如毛,百.............
  • 回答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奠基者之一,他对“打天下”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他是唐朝得以建立和壮大的核心力量。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都非常详尽: 一、 武力征伐,建立唐朝基业的决定性军事统帅李世民最直接、最显著的贡献就是他在隋末乱世中的军事才能和一系列关键性的军事行动。他不仅仅是战场.............
  • 回答
    李世民:不仅仅是开创者,更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巨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被后世反复提及、被赋予如此崇高地位的帝王并不多,而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这位唐朝的奠基人,唐太宗,他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唐朝一隅,而是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后世的政治、文化、经济乃至思想观念,其影响力之深远.............
  • 回答
    关于李世民在“武德后期”被打压的惨烈程度,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的语境中,更准确地说,是唐朝建立初期,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之前的那段时期。那个时候,李世民虽然是秦王,功勋卓著,但他的处境确实充满挑战,甚至可以说是“被打压”得很厉害。这种打压并非来自外部敌人,而是来自于他的父皇——唐高祖李渊,以及他的兄弟们.............
  • 回答
    李世民,秦王 시절,权倾朝野的巅峰究竟有多大?谈到大唐王朝的缔造者,李世民的名字总是绕不开的。而在他登基为帝之前,身为秦王,并担任天策上将一职的时期,无疑是他权力和影响力达到一个惊人高度的黄金阶段。这段时期,他不仅掌握了实际的军事指挥权,更在朝堂内外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其影响力之深远,几乎达到了可以与.............
  • 回答
    李迅雷先生的那份关于中国失业率的报告,确实在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份报告,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触及了哪些核心问题,以及它的分析是否足够深入和全面。首先,报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敢于挑战官方数据和主流认知。 我们都知道,官方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通常看起来都.............
  • 回答
    “李佳琦和王冰冰搭档卖空12万罐阿富汗松子”的消息一出,很多人会好奇,这12万罐松子到底对阿富汗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长期饱受战乱和经济困扰的国家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们先来算算这12万罐松子大概有多少。假设一罐松子是100克,那么12万罐就是12吨。这个量,对于一个农产品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可.............
  • 回答
    李琰教练那句“每一位教练都是金牌背后的英雄”说得非常精准且富有深意,这句话道出了教练这个职业的本质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教练对于运动员的帮助有多大:一、 专业技能的传授与打磨:教练是运动员技艺的“塑形师”这是教练最直观的帮助。顶尖的运动员往往具备出色的天赋,但天赋需要科学的训练体系来.............
  • 回答
    俞渝朋友圈开撕李国庆,这无疑是2019年年末最轰轰烈烈的“豪门恩怨”大戏,信息量巨大,牵扯到夫妻关系、商业利益、家庭丑闻等方方面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俞渝的核心爆料、李国庆的回应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内幕。事件的起因:离婚纠纷升级事情的导火索是李国庆与俞渝之间离婚及财产分割的纠纷。两人.............
  • 回答
    好,咱就唠唠李元芳这英雄,为啥在玩家心里,跟公孙离、马可波罗这俩“亲哥俩”比,江湖地位总差那么点意思。这可不是因为元芳不够帅,或者技能不够酷,而是有几重原因,咱得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江湖地位”是啥意思。 在王者荣耀里,这代表的是一个英雄的泛用性、上限、以及在不同版本、不同阵容下的表现.............
  • 回答
    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其陪葬体系之庞大,堪称唐代帝陵之最。环绕着昭陵的山峦,星罗棋布着数十座功臣名将、皇室宗亲的陪葬墓,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等级森严的地下王国。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走进昭陵景区,除了巍峨的昭陵主冢,能够真正近距离接触到的陪葬墓,却寥寥无几,主要集中在李勣墓,以及鲜为人知的韦.............
  • 回答
    李世民确实有着鲜卑族的血统,这是唐朝历史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切入点,也引申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朝代,是否存在一些“侵吞”或“削减”汉文化的事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唐朝的文化政策、社会构成以及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首先,我们要明白“侵吞”和“削减”这两个词的力度非常大.............
  • 回答
    提到李世民,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个雄才大略、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可这位伟大的帝王,身上其实也有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觉得有点“萌”的地方。细细扒拉一下,你会发现,这个天子也有他温情脉脉、甚至有些“接地气”的一面。一、 对妻子的深情和占有欲:长孙皇后是他的“软肋”也是“盔甲”。李世民对长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