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个最简单的数据点:
2020年北京海淀拍了三块地,其中一块海淀四季青的,楼面价格7万一平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当你买一套建筑面积100平米的鸽子笼时,假设10万一平米,其中每平米你要交给海淀区海量顶级计算专家们7万人民币的土地出让金。
当然,这些都是叼盘的x公公们嘴里海量顶级专家精确计算的结果,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我唯一可以告诉你的是,在叼盘的公公眼里,海淀那些大片大片没有开发的土地宁可盖化粪池,也不可能让你便宜地随便盖房。
给你讲个故事。
原来在我们农村,一直都是族长负责制。就是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长辈们在祠堂开个会,事儿就办了。虽然有时不那么科学,但是效率很高 。
后来,村里的后生读了几年书,觉得这种方式极端的落后,就在村里里搞一人一票。结果呢?就为了村东头茅厕是用草纸还是有毛纸争论了半个月也没个结果。
后生们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请族长出来擦屁股。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还可以衍生出很多更遭的结果。
地可以给你,规矩谁来定?
3000人集资还是5000人集资?
是集年轻人的资还是父母的?
个人集资的上限下限怎么算?
钱到位了,谁来盖?
烂尾了谁负责?
…
按您这个理论,省市县乡都可以撤了,国务院对大家就行了。哈哈哈哈。
这两天没事,在B站看了up主草说木言讲汉武帝的视频。
我自己前几年看过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但很显然电视剧和人家正儿八经讲历史的是有巨大差别的。
其中就讲到汉武帝打仗,需要钱,各种神操作,笑死我了。
纵然汉武帝可以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但依旧有人骂他。我的好朋友,逗比李,汉语言文学毕业,精通历史,训沽学,儒学和书法。陕西宝鸡人。和我在酒桌上,就讨论过汉武帝,直至争执。
我个人是比较崇拜汉武帝的。当然我对历史细节不太清楚。我单纯崇拜他的丰功伟业。
但逗比李就骂他,穷兵黩武,民骨筑台。反正没一句是好话。
这里插一句,逗比李虽然精通儒学,但他本人更喜欢道家。但他不精。
既然谈到了汉武帝,肯定就免不了谈一下当下。
话题引到这里,很多东西我不好明讲,要不然我号就没了。
我俩讨论的重点是,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的看法是,这个节骨眼上,很明显,再出一个汉武帝不是没可能。
放谁谁不想。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千年等一回。
逗比李坚决反对。因为他比我更懂历史。他是反对再出一个汉武帝的。
但这事情我俩说了不算。我俩也就是酒后瞎聊。
但你们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来想。汉武帝时期,除了有军功的人,其它所有人其实都倒霉。那些地方诸侯先被削藩,再被没收土地,还有大量被抄家的。那些地方豪绅,做生意的,也被以漏税,大量抄家。你以为普通农民好过么?
汉朝的土地税负虽然很低,但汉朝有人头税。很重。(说到这里插一句,房产税肯定要出。但你们没房的也别瞎开心。除非你不住房子,你就算租房子,你都免不了受波及。)
汉朝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如何产生的?因为农民被逼卖地啊。都被逼到卖地了,你认为他们活的有多舒服么。
现在回到问题。土地能卖钱,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直接给年轻人。要给也是间接给啊。
比如,去边疆保家卫国,待个十年,回来给你一套。
去非洲,帮助国家为一带一路奉献十年青春,回来给一套。
不小心成为烈士,给你家孩子市中心一套大house。
这就对应着汉武帝时期的军功。懂?
你想996就能住市中心大house?你想多了。你能有个窝就不错了。
至于那些连996都受不了的。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都去享受生活,谁来负重前行?
因为留住年轻人的方式根本就不是房价。
鹤岗房价便宜,玉门房价便宜,留得住人吗?城市都快空了。
许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买房确实太困难了,但是攒几年钱,回自己老家小县城买房那可是绰绰有余啊。你见过几个年轻人因为买的起小县城房子就扎根县城了?
相反,北京房价高吧,上海房价高吧,深圳房价高吧。阻挡年轻人来打拼了么?这些城市无不头疼人越来越多带来的大城市病吧。
一个城市需要的是留住产业,有了产业自然有源源不断的人。那些所谓拼命吸引人才的城市,多少在住房方面都有优惠,为什么留人效果都不如北上广深这些?归根结底,产业不足或者产业不够高端,留不住足够的高端人才。
所以,各个城市政府真正拼命努力的,都是怎么招商引资,怎么产业升级。大家都明白这个基本道理,你能拉来越多越高端的产业,你就越厉害,不但能提供大量优质就业,而且城市在医疗、教育等配套方面也更有话语权,最终也能够吸引源源不断过来拿命打工的年轻人。
而这些人,虽然抱怨本市房价,但也就是抱怨抱怨,还得在这里踏踏实实工作的,还是没人回那些房价低廉、但产业不足的城市的。
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和现实。
深圳06年有不是没有过,人一多就七嘴八舌的,有的人报名了,交钱的时候就软了,有的要好位置,拿不到就不交钱,最后是一哄而散。 更新一下
个人合作建房<[--]>深圳模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05年,我们也作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非常感谢所有参与者的大力支持和相互信任,让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作为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人,我对所有关注、关心、支持个人合作建房的朋友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同时对深圳个人合作建房参与者去年“中南大厦”的拍卖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深表歉意!
2005年下半年深圳个人合作建房者们合作拍卖深圳中南大厦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失败,在这里不做赘述,我仅链接一些媒体对此事的报道,请翻阅。
(235人联合竞拍烂尾楼 深圳集资建房胜利在望)http://sz.house.sina.com.cn/sznews/2005-08-22/1617415.html
(深圳房价虚高:将买便宜房子的“革命”进行到底)http://news.sz.soufun.com/2005-04-25/406144.htm
(个人合作建房者的内心独白——我只是想有个家)http://news.soufun.com/2006-01-25/626432.htm
(深圳:235人联合竞拍烂尾楼 离胜利只剩1步)http://news.soufun.com/2005-08-23/493412.htm
(“合作建房”的全方位多角度透视)http://news.soufun.com/2005-05-26/425059.htm
(个人合作建房DIY 深圳发起者对抗招安又出新招)http://news.soufun.com/2005-05-19/420579.htm直播实录:将(“合作建房”进行到底!?)http://sz.focus.cn/news/2005-04-07/98749.html
(两百网友响应"合作建房"倡议 专家称此为"倒退")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shenzhen/shizheng/200503060052.htm
【封面】232个人的烂尾楼建房梦想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rb/szgc/200504200878.asp
众口难调方式争议多多 个人合作建房前路仍然艰难http://home.sz.soufun.com/news/2005-08-24/495251.htm
深圳中南大厦再次流拍http://stock.163.com/economy2003/editor_2003/050413/050413_326895.html
个人合作建房模式可行否?http://city.sz.net.cn/city/2005-04/18/content_90216.htm
深圳合作建房梦:拿地难于上青天http://city.sz.net.cn/city/2005-03/09/content_74572.htm
.........
但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坚持!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与期待!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合作建房<[--]>深圳模式”一定能够成功!
为了更好地总结教训,继往开来,作为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人,我必须向所有参与者,支持、关心个人合作建房的人们作以下深刻的反思:
一、作为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人——林立人需要负主要的组织不力的责任(尤其在第三次拍卖前的拍卖价格讨论会上缺乏更加细致的沟通,没有能够激发大家对当时房价的快速上扬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准备);
二、准备参与中南大厦拍卖前,我们大家当时订下的接受价位是7000万元,期望以其获得成功。我们一致认为当时订下的目标价位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事情总是动态的发展。2005年第四季度深圳房价飙升,而我们个人合作建房参与者缺乏相应的灵活性,这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三次拍卖前的讨论会上,我曾多次提醒大家:最近深圳房价涨势很猛,我们把原定的7000万元的目标价位需要重新考虑,但是大家讨论的结果还是维持原价(实在可惜了)。
三、深圳个人合作建房活动中参与人数较多,众口难调,属于自发松散组织,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快速决策。
四、正如大家当初所担心的来自地产公司的压力,在楼价不断上扬时他们必定会出手,果然不出所料——第三次他们终于出手了,而且价格高于我们的目标价位!而我们则因为准备不足,错失良机!
五、在高房价的普遍压力下,个人合作建房令人瞩目,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也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并出台抑制房地产价格过热的政策,特别是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把我们 自发个人合作建房行动是对抗房地产开发商暴利的有效途径方法之一,也让我们沉浸在理想主义的梦想中,而忽略了实际更有效的操作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反思,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因个人合作建房<[--]>深圳模式的特殊性(自发个人合作建房参与者),尤其是众口难调,所以我们把每一批参与者的人数作相应的控制。同时把目标楼盘定位在以中小楼盘为主,以便于操作成功!
第二:在定价策略上需要更加灵活,同时请个人合作建房的参与者有心理的预估和现实的准备。
第三:在决策方面,需要提高决策效率。
第四:同时要选择多个目标楼盘,提高成功率。
紧急通知:
(个人合作建房深圳通知)2006年5月1日
原参加"中南大厦"个人合作建房深圳朋友们:因近期有可能参与拍卖另一处小型楼盘,还没与"个人合作建房筹建办公室"联系请即时尽快联系,大家(开会)要求重新登记(因参与"中南大厦"个人合作建房所登记资料与现在
所拍的房产楼价、户型、户数差异太大),请于2006年5月15日前重新登记,原“中南大厦”参与者(尤其是在深圳初次购楼自用中低收入者)优先参与(个人合作建房深圳行动)本次拍卖,过期不候,敬请谅解!
万分感谢!
林立人的联系方法0755-82450119 手机 13242059991
lin@99and1.com lin99and1@126.com
摘自林立人 即个人合作建房发起者的微博 侵删
首先,之所以要符合资质的企业才能购买是因为土地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你用了,短时间内别人就没法干别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城市规划、城市功能以及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之所以要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买,是因为要确保大家买了地不可以乱来。你今天会看到有的地方是高档社区,有些片区是经适房,有的地方小区附近就有地铁,附近有学校……这都是集中规划,且买了地的是靠谱公司的原因。几个年轻人集资搞块地,弄到一半资金链断裂,扔一个烂尾楼在那里,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且年轻人会建房,绝不会去周边建桥梁,修小区边的路,建学校,建商业中心……而这些配套都要靠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来建。
第二,年轻人在这个市场上是和别人平等的,不因为你二三十岁,国家要对你特别照顾,就因为你二三十岁?所以年轻人想建房,可以,注册公司参与土地招牌挂,当恒大出到100亿的时候,你要是能出110亿,那土地真就是你的。这没什么不可以。但你说恒大出到100亿,你出1亿,因为我年轻,土地就要给我建房,这不就是耍流氓吗。你年轻不是你无视市场规则的理由呀。这要是可以的话,那恒大直接注册个年轻员工的公司,然后1亿把地抢了,真正的老板躲在后面就行了,这只会滋 生腐败和欺诈。
第三,年轻人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了,解决居住需求,的确也是政府的职能,但这个居住需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满足,买不起房可以租长租公寓,满足条件的可以租可以买各个地方吸引人才的人才公寓等等。政府有义务尽可能多的解决居住问题 ,但居住问题 不意味着你要拥有自己的房屋。政府可以要求地产商建设高档小区的同时,边上保持一定的经适房,人才公寓,这是很多土地招拍挂的条件。而年轻人可以去租住这些地方。
第四,年轻人建房就是个无稽之谈,建房是有技术要求的,是需要技术工人的。不是你有力气就行,你是在建高层建筑,不是用砖头在垒柴棚。
第五、政府出售土地,是财政收入的一部份,收了这个钱,然后用于修桥修路、服务民生、招商引资、抗疫救灾。把地都便宜给你了,抗疫用什么钱?用人命顶着吗?因为年轻就要把土地便宜给你,有一个学名,叫“国有资产流失”
这个社会是需要年轻人不假,但还没到了为了留住年轻人要扭曲市场规则的地步。你爱留不留,觉得房价高你大可以走,迁徙本来就是你的权力。你不愿留在那个城市,那个城市就会渐渐转而发展不需要那么多年轻人的产业,城市没了谁都一样转。
今年的高考题非常难,你今年参加高考,只差十五分,没考上清华北大。
那如果明年高考题变简单了,你依旧以现在的水平参加高考,你非常有把握能比去年多考二十五分,那你今年就能考上清华北大了吗?
答案是——今年你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
因为大学的录取和高考题的简单或者难没有关系,它只和你的成绩在所有学生中的名次位置有关系。
清华今年北大录取二十人,有一百个人报名,你的成绩是第二十五名,那你就是考不上。高考题难,大家的分数都低,你是这个名次;高考题简单,大家分数都高,你还是这个名次。你的对手不是高考题,你的对手是所有报名清华北大的人。
换到房价上。只有五块土地,有一百个人想要。你(就说你吧)能给出的价格排到第十名——那你就是得不到土地。土地价格贵不是你得不到土地的理由——你的对手是同样想要土地的其它99个人。
我们还是假设有五块土地,你能给出的价格排在第十名——那就算土地降价,恰好降到了你能承担的第十名的价格,那土地凭什么由你得到,而不是那前九个人得到?
而假如土地降到第二十第三十名的人也能承担,但土地只有五块,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法改变。就只能引入其它分配方式——行政、摇号等。如果这样,几乎就必然出现各种潜规则和黑幕。怎么保证公平?还不如完全由出钱多少来决定。
所以明白了吧,目前土地价高而且不降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土地的人太多,而土地太少。这种情形之下,由金钱分配土地几乎就是最公平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