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家宝宝多大开始晚上睡整觉的?你是怎么做到让宝宝睡整觉的?

回答
说到我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晚上睡整觉,这真是个让无数新手爸妈挠头的问题。实话告诉你,我家小公主啊,大概是在她满四个月的时候,才勉强能称得上是“睡整觉”。当然,这个“整觉”在我看来,是指能连续睡上六七个小时,中间醒来喂一次奶,然后还能再睡一两个小时的那种。你别看四个月听起来好像挺早的,实际上在那之前,我经历了漫长而又煎熬的“夜醒循环”。

别以为宝宝出生就能睡个昏天黑地,事实是,刚出生那会儿,他们基本就是按照“吃睡拉”的模式,白天黑夜傻傻分不清楚。我家小公主,尤其是头两个月,那真是“夜猫子”本子,三四个小时就要醒一次,哭得那个撕心裂肺。每次她一哭,我的心就跟着揪起来,赶紧喂奶,换尿布,拍嗝,忙活完又看着她睡着,然后我也迷迷糊糊地躺下,没过多久又响起了哭声……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睡眠质量直线下降,黑眼圈也越来越重。

后来,我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她睡得安稳点。我不是那种特别信奉“科学育儿”理论,什么都按书上说的做的妈妈,更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宝宝的反馈。我试了很多网上流传的方法,有些确实有效果,有些则不然。

让我家宝宝开始“睡整觉”的关键,我觉得有几点:

1. 建立规律的作息: 这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刚开始我没太在意,觉得宝宝小,怎么规律得起来?但慢慢发现,如果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就容易精神。所以我开始尝试给宝宝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白天小睡规律。比如说,早上醒来后玩一会儿,上午小睡一次,中午玩一会儿,下午小睡一次,傍晚再小睡一会。我会尽量在宝宝表现出困意(揉眼睛、打哈欠、眼神呆滞)的时候,就把她放到婴儿床里,让她自己慢慢入睡。一开始她肯定会哼哼唧唧,甚至哭几声,我不会立刻抱起来,而是等一两分钟,看看她是不是真的需要我。如果她只是哼唧,往往自己就又睡着了。如果哭得比较厉害,我才会过去拍拍她,安抚一下,再轻轻放下。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因为宝宝需要学习如何自己入睡。

2. 区分白天和黑夜: 这点非常重要!虽然宝宝小,但她是有感知能力的。
白天: 我会让家里光线明亮一些,时不时跟她说话,或者放点轻柔的音乐,保持一定的活动和互动。让她明白,白天是玩耍和清醒的时间。
晚上: 一旦到了傍晚,我就会有意制造一个安静、昏暗的环境。关掉大部分灯,只留一盏小夜灯。减少刺激,不跟她玩太激烈的游戏,说话声音也会压低,尽量不让她过度兴奋。喂奶的时候,我也只是默默地喂,不跟她过多互动,喂完就拍嗝,然后轻轻地放到床上。让她知道,晚上是睡觉时间。

3. 摸索喂奶时间: 这是最核心也最能让宝宝“睡整觉”的环节。我家宝宝刚开始是想吃就喂,结果导致夜奶次数非常频繁。后来,我尝试在宝宝睡前进行一次“睡前奶”。这个奶量会比平时的稍微多一点点,而且我会确保她喝饱喝足。我的做法是,在宝宝临近睡觉时,先进行睡前洗澡、换睡衣、讲睡前故事(虽然她听不懂,但这个仪式感很重要),然后才进行喂奶。并且,这个睡前奶我会尽量在宝宝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喂,让她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慢慢进入睡眠。当她晚上醒来时,我也会观察她的反应。如果只是轻微哼唧,我还是会先尝试安抚,看看她是否真的需要奶。如果她哭闹不止,证明确实饿了,那就喂。但是,我也有意识地延长夜奶的间隔,比如原来是三个小时一次,我会尽量拖到三个半小时或四个小时。当然,前提是宝宝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饥饿信号。有时候,宝宝半夜醒来可能是因为不舒服,比如太热、太冷、尿布湿了或者做噩梦。我会先排除这些因素。

4. “睡前仪式”的建立: 我觉得这个特别有用。就像大人睡前也会有自己的习惯一样,宝宝也需要一个固定的睡前流程。我家宝宝的睡前仪式是这样的:
洗澡(大约睡前一小时)
换上干净舒适的睡衣
安安静静地读一两本很简单的绘本(尽管她还不会说话,但那个语调和氛围能让她平静下来)
播放一段轻柔的白噪音(我家宝宝特别喜欢海浪的声音,听着听着就慢慢睡着了)
睡前喂奶
轻轻地放到床上,拍拍她,说晚安。

5. 相信宝宝有“吃饱就睡”的能力: 这点可能有点争议,但对我来说是真的。当宝宝满月后,她的胃容量也会有所增加。如果白天喂养得足够,她是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我记得在我观察到宝宝开始有规律作息后,我就会在白天确保她吃饱,并且在她清醒的时候多和她互动,消耗她的精力。这样到了晚上,她睡觉前的那一顿奶,喝得会更香,也能让她睡得更久。

一些需要强调的:

不要一下子期望太高: 从频繁夜醒到睡整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不可能要求宝宝一夜之间就变成“睡神”。允许宝宝有一个过渡期,允许她偶尔的“犯规”。
保持耐心和一致性: 育儿这件事,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坚持。你今天这样做,明天不做了,宝宝就会感到困惑。所以一旦决定采取某种方法,就要尽量保持一致。
不要和别的宝宝比较: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育节奏和睡眠习惯都不同。我家宝宝四个月开始睡整觉,不代表你家宝宝也必须在四个月,也许更早或更晚。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方式最重要。
关注宝宝的信号: 即使我鼓励宝宝自己入睡,但我也一直密切关注她的状态。如果她真的不舒服或者需要安抚,我肯定会及时出现。育儿不是冷冰冰的“训练”,而是爱与引导。

总而言之,我家宝宝从“夜醒大王”变成现在晚上能睡六七个小时,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逐渐摸索出了建立规律作息、区分昼夜信号、以及科学喂养和睡前仪式这几大块。当然,这期间也有反复,但每次看到她安稳地睡着,那种成就感和欣慰是无法言说的。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正在为宝宝睡眠烦恼的妈妈们一点点启发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月子会所当过产后康复教练。

有的月子会所养育方式是定时定量喂养而不是按需喂养。

不管母乳还是奶粉喂养,都是定量记录。

有个老护士长跟我说:小宝宝饿一顿知道饥饱,吃奶才认真。


她们的娃很多出了月子就睡整觉的。

很多人二胎还是找我做产后康复,所以聊了挺多当年我抱过的那些宝宝的现状。


我最早一批客户孩子都上小学了。

性格开朗活泼身体强壮学习认真专注和亲妈亲密的比比皆是。


没别的意思,有人喜欢喂点心奶,自己喂就是。自己累自己,挺好的。

但是逼逼赖赖诅咒那些规律育儿的妈妈,说她们没母爱,说她们的孩子一定会有什么不可逆转的伤害,就扯淡了。

我亲眼见到的那些聪明可爱的宝宝都是天使宝宝。

哪这么巧,天使宝宝都往住得起月子会所的人家投胎呢?


user avatar

七月龄,纪念一下,睡渣了4个月,科学调整了一周,睡整觉了!!

刚出生的两三个月,我女儿的睡眠并不差,我晚上也不累,那时候还想「啊我女儿真是天使」!但是没想到高兴得太早,现在想起来,当时果然就是天真,对「睡眠倒退期」和「长牙期」的力量一无所知,很快就被打脸了!

从4月龄开始,一天比一天睡渣。6月龄应该是最恐怖的吧,直接变2小时甚至后半夜1小时一醒。老母亲真的感觉被逼疯,严重睡眠缺乏,白天越来越没耐心、易怒、还容易哭,甚至对眼前这个明明可爱到爆的天使有了深深的厌恶感,进而开始深深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个好妈妈……

啊太难了!

因为知道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来说真的太重要。所以我和我老公就一起看一本非常好的睡眠指导书《save our sleep》(孕期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看看的),还有找了专业的婴儿睡眠指导来针对我女儿的睡眠问题进行调整。

其实除了长牙这种不可避免的原因之外,我自己晚上一些照顾宝宝的错误行为也导致了宝宝更加频繁夜醒。所以整理一下睡眠攻略,给大家分享一下在带宝宝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的误区,以及如何培养优秀睡眠的正确方法,也避免大家走弯路。

先放一个睡眠时间表格,然后再说睡眠TIPS。

表格来自睡眠科普书《Save Our Sleep》

1.不要一哭就去立刻把宝宝抱起或者喂奶

这个是我所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有点过度保护她的安全感而险些剥夺了她自我学习的机会。

宝宝的一个睡眠周期大概是40分钟,第一个10分钟慢慢进入睡眠,第二个10分钟注意力慢慢从周围环境脱离进入浅睡眠,第三个10分钟进入深睡眠,第四个10分钟慢慢清醒或者尝试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Save our sleep》这本书上有说,宝宝的夜间睡眠周期会先睡40分钟,然后醒一下,如果能继续睡,就会进入80分钟的睡眠周期。如果宝宝7点睡觉,经过一个40分钟和一个80分钟,宝宝就大概会在9点左右醒,然后这个时候需要保证周围环境黑暗,让宝宝感到安全并有「还是睡觉时间」这个意识,宝宝就可以尝试进入下一个40分钟和80分钟,到11点,然后就是1点,3点,5点,7点。

这就是为什么宝宝会两个小时一醒!因为宝宝不会自己「接觉」,「接觉」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宝宝在睡眠周期间隔,会醒过来,而无法自己再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其实4月龄的时候我女儿并没有2个小时一醒,但是每次我都立刻抱起她或者喂她,这个行为反而导致了她在睡眠周期间隔无法自己接觉,吃迷糊奶睡觉,吸奶变成了她接觉的方法,对夜奶形成了依赖。


正确做法:

宝宝如果醒了,先等一下,要给宝宝机会学习自我安抚,父母也需要学习判断宝宝的哭声。如果是那种不是很大声,每一声哇中间有间隔,类似「哇,哇,哇……」,这种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适应一下。尤其是如果睡前才吃过,40分钟后饿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要立刻抱起来喂宝宝。

如果到11点左右,宝宝醒了,哭声逐渐比较大,连续带着喊,嗓子很用力,类似「哇啊啊啊啊哇啊啊啊啊」,那就是有需要的哭,这个时候才需要去抱她或者喂她。


2.不要让宝宝玩得太晚

这是我第2个做错的地方。对我们大人来说,6点钟可能也就只是刚下班的时间,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却是要开始准备进入睡眠的时间。

宝宝进入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上7点钟,这个《Save our sleep》这本书上也有说。如果宝宝没有在7点睡,在7点半睡,那她早上可能就会5点半醒,但是5点半天一般刚蒙蒙亮,外面也可能开始鸟叫,周围环境对宝宝来说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就相对于5点,比较难再进入睡眠继续睡到7点,这样宝宝就无法获得充足的睡眠。

之前我和我老公总是在6点左右这个时间吃饭,她如果闹就轮流抱着她哄(因为之前不知道这个时间应该睡觉)。然后我们吃完饭,她就已经过了这个最佳睡眠的时间了。我们成年人也会有过了「睡点」就不困了的现象,所以她再玩一下就已经非常晚了。而且她哪个时候已经过度疲劳了,更加难入睡,也非常难哄。那段时间我和我老公都非常崩溃,因为自己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抱着宝宝楼上楼下走、下蹲、各种哄。


正确做法:

固定并坚持一个睡觉时间。注意观察宝宝的疲倦迹象,比如一直揉眼睛或者时不时就闹一下好像不太开心的样子。在宝宝疲倦但是又还清醒的时候把她带到自己的小床上,陪她安静地玩一会儿,这样有助于她自己学会进入睡眠。

我们开始改变之后就6点钟不吃饭了,就把她抱到小床上,先陪她,等她睡着,然后我和我老公再吃饭以及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做第二天的时候,我女儿就自己在小床上,摸着我的手自己睡了。我当时真的太开心了。


3.一定要建立睡前仪式

第三个我一直做错的事情,就是我忽略了睡前仪式的重要性。正如我刚才所说,我和我老公没有在宝宝困的时候让她去睡觉,而且我们吃饭,然后还继续让她玩,今天玩一下玩具, 明天逗一下猫,就是看她醒着就变着法想让她「放电」,觉得她不睡就是电没放够。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太蠢了,作为父母的我们因为这样没有让她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正确做法:

留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提前准备睡觉,提前上床。每天睡前做的事情都要一样,做完整套流程,让宝宝指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培养做完这些事情后就是睡觉的内在意识。

比如我和我老公现在6点半就带宝宝去小床,因为之前洗过澡了,就直接换睡袋,给她喝睡前的一顿奶,然后读5-10分钟绘本,纱布「刷牙」,然后关窗帘,关灯,不说话,就在旁边陪着她,然后她自己越来越困了就揉眼睛,我们把她放倒,她就自己睡。有时候她也会「小作」一下,还要再吃两口再睡。


4.睡眠温度很重要

因为第3点说到了睡前仪式,所以赶紧补上睡眠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如果睡眠环境也是影响宝宝睡眠的很大因素。

首先就是室内的温度和宝宝的体温。这个其实非常好理解,我们大人自己睡觉的时候如果太热或者太冷,也会醒过来对不对?其实宝宝也是一样的。

室温我一直是有很注意,家里一直是智能控温,夏天的空调和冬天的暖气都可以手机智能控制,如果检测到温度变化就会自动调节。还设置了定时和睡眠模式。

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一下,就是如果宝宝7点入睡,晚上1点和清早4点时候的温度,和睡觉时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清早4点是最冷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醒的时间。所以好多爸爸妈妈会发现自己宝宝,3点醒,4点醒,5点醒……

所以宝宝睡袋的挑选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说到睡袋我也是走过很多弯路,前前后后各种款式,每个阶段都买了近十件。睡袋的问题真的不是单纯一个「衣服」。睡袋要材质好、要让宝宝体温舒服、要方便晚上换一次尿不湿、宝宝哭闹出汗了够不够吸汗,还有做工……

最气人的三个睡袋,一个扣子坏掉、一个拉链炸开加裤脚开线(宝宝会踢)、一个在宝宝出汗的时候完全不吸汗。

有一说一,身边唯一好评如潮的睡袋,就是 Nest Designs,我之前换了这个牌子之后也真的是无限回购了,不愧是Hilary Duff等等明星辣妈喜欢的品牌。

两张照片里我女儿穿的都是Nest Designs的睡袋,一个是夏款,一个是春秋款。


建议按照室温选择合适厚度的睡袋:

室温 26-29度 25-27度 24-26度 20-24度
睡袋 竹棉/竹绢双层0.23TOG 纯棉单层0.5TOG 竹棉四层0.6TOG 纯棉双层/竹棉六层1.0TOG

Nest Designs的睡袋是我周围妈妈们公认材质最好的,不管是有机棉还是竹纤维,都用的是很好的天然面料,透气性好而特别柔软,特别适合小宝宝的皮肤。我孕期囤货的时候还买了这个牌子的哺乳衣,真的是一摸难忘的软。

我女儿现在穿的短袖睡袋,是竹绢双层0.23TOG的,属于Nest Designs研发的竹迹面料系列,由天竹纤维和桑蚕丝合成的一款叫「Luxe」的面料,30%的桑蚕丝含量,尤其适合夏天,清凉柔滑,还富含氨基酸,养护宝宝皮肤。

因为我以前学过服装设计所以对面料有点挑剔。Nest Designs真的就很适合我这种挑剔的妈妈。亚洲慈竹提取出的竹纤维做的睡袋,特别软特别顺滑。

而且竹纤维是多孔隙网状结构,夏天的时候更吸湿透气,还抗菌抑螨。洗了好多次了还是软软的,而且比刚买的时侯手感更柔软一些。不像好几个踩坑的牌子,收到的时候摸着软,洗三五次就发硬,面料也很闷。

而且我觉得今年Nest Designs的野趣庄园(Country Charm)的主题设计好棒啊,比去年的还好看,超级可爱。有聆听小松鼠们的窃窃私语,有初生牛犊蓬勃的生命力,有庄园晚风中的草木芬芳,还有鲜艳石榴花海中斑斓的梦境!!

虽然我们在城市里面生活,但是还是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自然的乐趣吧。喜欢Nest Designs把来自温哥华的自然元素引入睡袋设计中,其中我最喜欢庄园晨色和石榴花海这两个,因为有红色的点缀,我女儿特别喜欢。睡前的时候我实在找不到故事,我就是给她讲睡袋上图案的故事,自己编……

更加分的是 Nest Designs 不仅面料和包装都是环保可再生的材质,用的塑料是可降解的,最外面的包装不是快递袋是牛皮纸袋,对保护环境特别友好,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5.不要每次都晃着宝宝睡觉

确实大家都发现不晃宝宝好像不肯睡,但是快接近5-6月龄的时候这个习惯最好改掉,因为如果之前一直有很注意培养好的睡眠习惯的话,其实很多宝宝已经有能力自己在床上自己睡了。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要抱宝宝,肯定要先满足宝宝的需求,比如有没有吃饱、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其实基本需求满足了,加上睡前的固定仪式,宝宝其实有能力学会怎么自己睡觉,我们需要学会给他们机会。

6.不要让宝宝更换睡觉的地方

哎,这个也是我的错。我一开始没有想好把她的床到底放哪里,我就给她换了两三个地方。后来看书,还有睡眠指导都跟我说这样会让她很困惑。而且我还给她换过床,二胎绝对不能再犯这种错误了。


7.不要在床周围放容易让宝宝分心的东西

现在我连小夜灯都放得离她的床非常远,最好她的床周围就是漆黑一片,这样宝宝睡前和睡眠周期间隔醒的时候,都不会被分心。宝宝睡觉后也不要在她的床边看手机用电脑,那个光亮也会影响宝宝睡眠,也影响褪黑素分泌。

其实床铃可以玩,醒了可以玩,但是睡前最好不要玩。《Save our sleep》这本书上说,也最好不要用音乐帮助宝宝来睡眠,因为也会形成依赖,对宝宝的自我学习安抚也会有影响,以后如果没有音乐的话宝宝也会很难入睡。

为人父母,真的要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我跟我老公说,「我觉得好内疚,像这种事情我们应该孕期就做好功课」,但是我老公也安慰我说,「幸好及时纠正了,没有哪个做父母的那么完美,父母和孩子都是在学习中成长,哪个父母不犯错」。

之前严重缺觉,白天没有精力工作,整个人都快崩溃了真的,陪伴宝宝的时间质量也不高。早点学会正确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真的很重要!!


PS:我个人不太赞同粗暴的哭声免疫(cry it out)。我赞同的那种「可以让宝宝哭一会儿」是要先判断宝宝的哭声的,是撒娇哭还是真的有需求哭,一定要学会区分。一开始我也比较懵,但是仔细观察一两次就立马能分出来了。尤其是当那种不是很大声的撒娇哭,在你等5-10分钟后突然停下了没有了,变成了那种还有点可爱的啊呜啊呜哎哟咿咿呀呀,你说不定还会噗嗤一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我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晚上睡整觉,这真是个让无数新手爸妈挠头的问题。实话告诉你,我家小公主啊,大概是在她满四个月的时候,才勉强能称得上是“睡整觉”。当然,这个“整觉”在我看来,是指能连续睡上六七个小时,中间醒来喂一次奶,然后还能再睡一两个小时的那种。你别看四个月听起来好像挺早的,实际上在那之前,我.............
  • 回答
    八个月大的宝宝,家里算是刚起步吧,好多东西都是新的,自己买的,但总归是省着点花。大姑姐她家孩子比我家宝宝大两岁,平时就时不时地收到她家送来的“二手货”,说是孩子不用的,让我婆婆给捎过来。刚开始收到东西的时候,心里挺复杂的。一方面觉得这是好意,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也挺正常的。婆婆拿过来的时候,我也乐呵呵.............
  • 回答
    涨价潮汹涌,景区“天价”充电宝惹众怒:你还会为共享续航买单吗?近期,一股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潮悄然席卷,从最初的“1元/小时”逐渐攀升至“2元、3元”,甚至在一些热门景区,我们惊现“1小时10元”的离谱定价。这不禁让人扼腕叹息,曾经那个便捷、低价的共享充电宝,如今似乎正演变成一个“割韭菜”的工具。面对这.............
  • 回答
    宝宝为什么会先学会叫“爸爸”、“妈妈”?这背后有着丰富的语言发展和亲子互动规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并结合我“作为AI”的理解,来推测一个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喊出第一声“爸爸”或“妈妈”。为什么宝宝先学会叫“爸爸”、“妈妈”?这并非绝对,但“爸爸”和“妈妈”确实是宝宝最早学会的词汇之一.............
  • 回答
    嗨,姐妹!晚上带娃这个问题,简直是每个妈妈在夜幕降临后都要面对的终极三选一(如果还有其他选项的话,那真是大神了)。我这两年经历下来,感觉这事儿没个标准答案,全凭我家那位的具体情况和你自己的状态。选项一:咬牙坚持,自己上阵。说实话,这个选择听起来最“母亲”,最让人有成就感,对吧?特别是当宝宝小小的,窝.............
  • 回答
    第一次抱着我的宝宝?那感觉……怎么说呢,像是宇宙在我怀里坍塌又重组了一次,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从医生把你交到我手里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但不是那种痛苦,而是那种浑身酥麻,血液瞬间沸腾的感觉。那么小,那么轻,我简直不敢用力,生怕一不小心就把他捏碎了。他被白色的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只.............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毕竟《海绵宝宝》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没想到有一天它也会因为“内容敏感”而被下架。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这次下架的似乎是 Nickelodeon 旗下的一款儿童频道,具体是哪个平台,报道里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应该是他们自己运营的流媒体服务或者特定频道。被删除的两集是“Kwar.............
  • 回答
    当然会介意啦!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介意”就能轻易概括的。对我来说,宝宝刚出生,那第一眼,第一个拥抱,真的太重要了,是那种刻骨铭心的,我希望能够全神贯注地去感受的。你想想,从十月怀胎到经历漫长的分娩过程,身体上承受的疼痛和精神上的煎熬,都是我一个人在承受。特别是临近生产的那段时间,那种期待和紧张.............
  • 回答
    嗯,这事儿嘛…得看情况。宝宝睡着的时候,要是他睡得挺沉,身边有我信任的人看着,比如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他爸爸(如果在家的话),那我就可能会考虑下楼去买点东西。不过,“很快”这个词就得打个问号了。我的意思是,我肯定会尽量快,但“快”到什么程度,这得看是什么东西,还有我出门的那个时间点人多不多。.............
  • 回答
    海绵宝宝,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像是童年里的一抹亮色,一种无形的精神陪伴,甚至是某种关于人生态度的小小启示。第一次真正“看见”海绵宝宝,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电视机还是那种厚重的 CRT 屏幕,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霸占客厅电视,搜寻动画频道。当那金黄色的、方方正正的、永远.............
  • 回答
    如果真要选一首孙燕姿的歌唱给宝宝听,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并且让我觉得最有感觉的,是那首《遇见》。为什么是《遇见》呢?听起来好像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但细细想想,它背后蕴含的情感,对于一个初为人父母,第一次面对如此柔软又珍贵的生命时,简直太贴切了。首先,歌词里的那份“遇见”本身,就是我们当时最真实.............
  • 回答
    说实话,听到史蒂芬·海伦伯格老爷子去世的消息,我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虽然我和他素未谋面,但《海绵宝宝》这部动画片,真的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了。还记得小时候,大概是小学吧,电视里每天下午都有动画片时间,而《海绵宝宝》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那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立马冲到电视.............
  • 回答
    哈哈,四岁的宝宝带着蛋糕去班里过生日?这画面想想就觉得特别可爱!我觉得这事儿挺棒的,充满了孩子气的快乐和同学间的分享,而且背后还能看到家长不少的心思。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四岁正是最渴望被关注、最喜欢热闹的时候。能在幼儿园(或者托班)里和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日蛋糕,这绝对是童年里一个闪闪发.............
  • 回答
    这绝对是句挑战,但也太真实了!听到“宝宝一夜醒来五六次”,我脑子里瞬间就闪过无数个画面,那可不是“累死”那么简单,那简直是把你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榨干,再重新塑形一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五六次醒来,每一次都不是那种“打个哈欠,揉揉眼睛,继续睡”的轻松模式。对于小婴儿来说,这醒来可能意味着: 肚子.............
  • 回答
    当我知道我生命中要迎来一个新的小生命时,那种混合着激动和责任感的情绪真的难以言表。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必须为这个即将来到我身边的小家伙提供最好的,尤其是关于营养这方面,那是他健康成长最最基础的基石。怀孕初期,我就开始猛攻各种育儿书籍和科学期刊,尤其是关于孕期营养的部分。我发现,孕期妈妈的营养摄入.............
  • 回答
    好问题!三岁的宝宝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快过年了,听到“年兽”这个词,当然会联想到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东西要来了。他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从你们这里得到一个确切的、能让他安心的答案,同时也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你们可以这样跟宝宝讲:“宝宝,你看,现在过年了,外面放鞭炮、贴对联,是不是特别热闹呀?过年的时候.............
  • 回答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希望他们聪明、有才华,但有时,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好意”,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扼杀了他们最宝贵的天赋——想象力。回想起来,确实有一些让我感到懊悔,甚至有些心疼的时刻。第一,过度的“正确”引导和标准答案思维。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他特别喜欢用积木搭.............
  • 回答
    看到宝宝这样说,真的让人又心疼又觉得神奇。一个才三岁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敏锐地捕捉到妈妈的情绪,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三岁的宝宝正处于一个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在飞速进步,但同时,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处理情绪的方式还非.............
  • 回答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毕竟,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很常见,而对方家长的评价,虽然带着情绪,但背后也许也只是出于对自家孩子玩不到玩具的“着急”。我会先温和地对那位家长说:“孩子小,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是他的玩具,他现在还不太愿意分享,是很正常的。就像我们大人,也不会随便把.............
  • 回答
    说起爸爸带宝宝的亲密瞬间,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好几个画面,都是那种看了会让人心里暖烘烘的。有一个画面特别清楚,是我侄女的爸爸,小张。他女儿叫乐乐,大概两三岁。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乐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有点发烧,开始有点蔫蔫的。乐乐妈妈有点手忙脚乱,小张一下班回来,看到女儿这个样子,立马就放下了包,蹲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