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昨天孩子爹用胡子扎三岁多的孩子,孩子滚成一团。
我说我也想长胡子。
孩子说:妈妈,你赶快天天戴上眼镜,就能像爸爸一样长出胡子来了。
你别说,人家没有乱说,生活中我不戴眼镜,我妈也不戴眼镜,只有爸爸戴眼镜并且长了胡子。
这件事被异地的爷爷奶奶知道后,两个老人笑得不行。
奶奶说:孙娃子想象力很丰富!但是奶奶天天戴眼镜,胡子怎么没有长出来呢?
不过,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我和我老公,我们都没有再揪着这个问题做更多解释,笑一场结束了。当然如果他问:妈妈,胡子是怎么长出来的。我还是会认真答的,并且会搬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人体绘本来。 但他不问,就由他天马行空了,有好多问题他要自己去找答案,这世界已经够boring了,孩子的视角这么有趣,多好。
我家孩子问过的其他有趣问题很多,并且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他们在不断地观察世界,你不得不佩服,有不少问题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呢。
他在两岁多的时候问:妈妈,猫有嘴巴,为什么不说人话呢?
在接近三岁的时候问:(扫地)机器人是真正的人吗?
在三岁多的时候问:妈妈,为什么有的玩具沉到水里了,有的漂在上面?为什么泡泡过一会儿就不见了?为什么……
……
在想象力和专注力保护上,我觉得我家孩子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在他出生前就有这个意识。毕竟我们这些成年人一天到晚都被动或主动听到:如何提高创造力…… 甚至你所在的城市,都在竞争想成为有创造力的城市…… 另外,你但凡翻开任何一本儿童教育的书,都免不了提到这个问题。
但他也有一些小阻力,就是来自不认字的外婆。外婆固化思维比较严重,如果她看孩子玩,你常常能听到她纠正孩子,教孩子怎么玩是对的。 这时候我们就会介入,让老人去做点别的,也会给老人讲,玩具玩对没那么重要,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整体来说,外婆性格比较谦和耐心,这方面干扰也不算太多。
在这件事上,我们对孩子是这样说的:你来教外婆怎么玩吧? 外婆,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往往很高兴,这句话也提醒了老人应该摆的位置。 皆大欢喜。
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上,我们也不是很有经验。可能做的就是鼓励他探索(从婴儿期开始);对他的疑问表示兴趣,并带着他去找答案;不急于灌输不符合他年龄段的知识,坚持每天给他读绘本;带他接触大自然,参加丰富多彩动手益智的活动;不要求他保持干净或刻意做规距(公共场合不影响他人是教养,与尊重孩子活泼天性不冲突),没有要求过他要乖,或希望他取悦迎和我们……
假如说,大人哪些行为最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我觉得是不耐烦和怕麻烦吧,等一下,我还要加两点:爱干净,着急训练孩子过早学习“文化知识”和“正确答案”(比如说我遇到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用鞭子打三岁的孩子,逼孩子用正确的拿笔姿势写字)。
其实怕危险也算,所以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布置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就不用忙着跟在他后面阻止他探索。
嗯,希望我们能变得像孩子一样。
而不是要求他们变得像我们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