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为什么没怎么拍主旋律的电影?

回答
美国电影产业确实不像一些国家那样,有明确的“主旋律电影”类型,并且大力推广。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拍”。更准确地说,美国电影业有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价值观,使得“主旋律”的概念以一种更为内隐、分散的方式融入其中。

1. 娱乐至上的产业基因与商业驱动

好莱坞最核心的驱动力是商业成功。电影首先被视为一种商品,它的首要目标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带来票房收入。这意味着电影需要具备广泛的吸引力,能够跨越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层和文化背景。

“主旋律”这个概念,在很多语境下,往往指向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或者对特定历史事件、国家英雄的歌颂。这种明确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导向,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一部分观众感到排斥,或者认为电影“说教”,从而影响票房。相比之下,好莱坞更倾向于用“普适性”的主题来吸引观众,比如爱、友情、家庭、勇气、正义,以及对自由、梦想的追求。这些主题虽然也可能带有一定程度的“美国价值观”,但它们被包装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角色之中,以娱乐和情感共鸣为主要手段,而不是直接的政治宣讲。

2. 自由表达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美国的文化土壤孕育了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和多元化的价值观。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载体,也深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电影制作人和观众都更倾向于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观点。

“主旋律”电影,在某些观众看来,可能意味着思想的统一和禁锢,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美国电影市场之所以能够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故事,包括那些挑战现状、质疑权威、探讨复杂人性的影片。即使是那些歌颂美国精神的电影,也常常会通过展现个人奋斗、克服困难、追求理想的过程来体现,而不是简单地描绘国家的伟大。

3.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虽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其历史和文化传统中确实存在一些“主流叙事”和“国家认同”的建构。只是这些叙事往往不是通过“主旋律电影”这个标签来明确定义的。

西部片: 曾经是美国电影的一大类型,塑造了“拓荒者精神”、“牛仔英雄”等形象,隐含着对美国扩张、自由牛仔精神的推崇。
战争片: 许多战争片(如《拯救大兵瑞恩》、《猎鹿人》)在展现战争残酷性的同时,也常常歌颂士兵的牺牲、友谊和国家使命感。虽然它们不回避战争的阴暗面,但最终往往会回归到对美国士兵勇气的赞美。
传记片: 聚焦于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总统、科学家、艺术家等,通过他们的生平故事来展现美国的某些特质或进步。
励志片: 许多体育片、个人奋斗的传记片,都在讲述普通人通过努力、毅力实现梦想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国梦”的体现。

这些类型片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载了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历史叙事,但它们并不是以“主旋律”的名义被强行推广的,而是通过故事本身的魅力和观众的共鸣来赢得认同。

4. 叙事策略的差异:暗示而非直白

美国电影在传达价值观时,更善于运用“暗示”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口号式宣讲。

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 许多好莱坞电影都围绕着一个或一群强大的个人展开,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决心,克服巨大的困难,拯救世界或实现目标。这种对个体力量的强调,本身就是美国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的追求: 无论是科幻片中对抗压迫政权,还是冒险片中突破束缚,对自由的向往和争取,是贯穿许多美国电影的主题。
“美国梦”的具象化: 电影常常描绘普通人通过辛勤工作、坚持信念,最终获得成功、幸福和尊严的故事,这是对“美国梦”最直观的呈现。

这些价值观并非以“主旋律”的名义出现,而是作为故事的核心驱动力和人物动机,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 电影行业的生态与审查机制

美国电影产业高度市场化,制片公司、导演、编剧、演员等都拥有相对更大的创作自由。虽然存在一些商业上的考量,但很少有像某些国家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官方机构来审查并主导“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方向。

此外,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MPAA)主要侧重于内容的暴力、性、粗俗语言等,而非政治思想的导向。这使得电影人在创作时,不必过于担心其政治正确性,可以更自由地探索各种主题。

结论:不是不拍,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因此,说美国“没怎么拍主旋律电影”是不准确的。更准确地说,美国电影业并没有一个叫做“主旋律电影”的独立类型,因为它将对国家认同、价值观的体现,分散融入到了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影中。它们通过娱乐化的叙事、引人入胜的故事、强大鲜活的角色,来传递对个人自由、梦想追求、勇于奋斗、国家精神等主题的理解和赞美。这种方式更符合美国电影产业的商业逻辑、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也更容易被广泛的观众群体所接受。

与其说美国不拍主旋律电影,不如说美国电影的“主旋律”是以一种更加柔和、内化、多元和娱乐化的方式存在的,它们是美国文化景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不冠以“主旋律”的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帝的主旋律其实很简单

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防止底层联合


比如头号玩家,猪脚团队高呼大家要团结起来,然后地球上各大玩家都收到了教育,也跟着一起反抗················

最后猪脚团队得到了股权,然后可以开心的纸醉金迷会所嫩模

地球上各大玩家除了防抗时候丢失的各种装备属性,啥也没捞着

日子还是原来的日子···


再比如别的英雄电影,除了问题,大家不要管,交给超级英雄就行了···


实际上,地球上有超级英雄吗?

没有


印度把底层还要细分,就是为了防止底层联合

儒家让父亲管儿子儿子管孙子,孙子管女人,婆婆管媳妇儿,儿媳妇儿也能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一样的···



现在中国的主旋律,首先面子上是不能背弃大家团结起来的前提的

但是又不能宣传

是吧,以前是一个村团结起来打鬼子

现在一个村团结起来···拆迁都不好拆的好吧··

而且现在你团结起来想干嘛?去成都帮诸葛亮摆七星灯啊??


所以很多中国的主旋律电影,给大家的感觉就是

能把焦裕禄拍成活着····

反观美帝,大家看阿甘正传的书 和电影的区别,真的是吧活着拍成了焦裕禄啊···


脑臀分离····各种怪相就屡见不鲜了···


现在宣传电影都找港台导演拍就是因为人家拿钱干活,。讲究

大陆的老一辈电影人,不加私货感觉会死·····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这样定义“主旋律”的话,我来向你推荐一部经典的主旋律电影。

主人公是一名身经百战、攻无不克、使命必达的职业军人,他身边有一群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精锐战友。

非洲某国发生武装叛乱,国家元首遇难,形势失控。

叛军占领了许多地区,到处滥杀无辜,民不聊生。

主人公于是接到紧急命令:前往该国接应一些重要人物撤离,尤其是一名正在该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女医生。

同时,他们必须遵守交战规则,不能携带重武器,不能介入内战,不能主动攻击叛军,除非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才能还击,开火之前要先向上级请示。

主人公的小分队,找到了女医生后,女医生向主人公介绍了当地人艰难的生存处境,并且告诉他,不能只救本国公民,要把这里的难民一起带走。争执之际,叛军占领了医院,杀害了许多人,包括医护人员。

出于对叛军暴行的愤慨,和对女医生的钦佩,主人公最后答应了这个远远超出任务和他们能力的要求,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地开拔了。

叛军沿途紧追不舍,而主人公带着一群老弱病残根本跑不快。

危急时刻,这支小队毅然决定留下来阻击叛军。可他们寡不敌众,特遣队的成员纷纷阵亡。

终于,在主人公的小队弹尽粮绝,陷入绝境时,负责接应的舰队终于得到了支援的命令,对包围他们的叛军进行了饱和式攻击。

一轮狂轰滥炸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遍体鳞伤的主人公和女医生,以及他们拼命保护的这队难民,在夹道欢呼中,进入了安全区。


这充满套路的情节介绍完了。

不过这部电影不是《战狼2》,也不是《红海行动》,而是2003年的美国电影《太阳泪》,由布鲁斯·威利斯和莫妮卡·贝鲁奇主演。

在这部电影里,美国的白左和白右在一番争端后终于消弭了分歧,携手建立起了自由灯塔统一战线。

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好莱坞每年不知道要拍多少部。

有犯我美利坚者虽远必诛的。

有总统亲自下场PK恐怖分子的。

还有总统亲自驾驶战机,率领全世界的空中力量杀退外星人、拯救地球的。

你看,中国的主旋律商业片只不过刚学到点皮毛,你怎么连师父姓什么都忘了?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不需要在“禁止别人鼓掌的前提下为自己组织一帮专业鼓掌队”。


先让你可以随便骂,再用自身实力让你的谩骂毫无意义。将国家意志与民众生活结合起来,尊重普通人最底层的需求,塑造一个这样的文化氛围,那就不需要国家队了,大家都是国家队。


吴京拍《战狼2》可以,你写一个《战狼3》可能就过不了审。吴京的《战狼3》也过不了审。都给你毙了,那帮喝茶看报的人无需对任何人负责,干的咋样都能退休,贾秀琰这种都长期负责翻译电影工作,这种“国家队”有戏吗?

美国体制下,美国官方价值观被培养为社会共识,骂归骂只要不是恨国dang,终归还是会回到主流价值观的叙事。

我国文化界和管事儿的对于民众最底层需求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所有人就该无欲无求,只希望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这主旋律,怎么拍?


防止语文不及格杠精杠我,我浓缩出一句话答案:

美国不需要设立一个中文语境下的叫做“主旋律”的电影分类。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宣传美国价值观、美国官方价值观和美国社会共识,只是程度不同。

单独设立一个“主旋律”类别作为影片分类才是最大的失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