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18.7 万元,这说明了什么?是否能够反映出如今国企整体薪酬情况?

回答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7万元,这个数字确实相当亮眼,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这18.7万元的年平均工资,最直接地反映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其员工的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位置。 烟草行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这使得烟草公司在利润获取和市场运营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巨额的税收和利润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薪酬基础。

这18.7万平均工资,也可能包含了多种构成部分, 比如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各类补贴(如高温补贴、取暖补贴、交通补贴等)、以及一些隐形福利(如企业年金、医疗保障、住房福利等)。“平均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整体的概览,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员工的真实收入。在这样的大型企业中,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区域的员工收入肯定存在差异。例如,基层一线操作工人的工资可能远低于管理层、技术研发人员或销售精英。

那么,这是否能够反映出如今国企整体的薪酬情况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完全代表,但能提供一个参考。

原因如下:

行业差异巨大: 国企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烟草、军工、制造业、农业等众多领域。这些行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市场化程度、以及国家对其的定位都有很大不同。
高利润行业: 像烟草、石油石化、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由于其垄断性、利润丰厚或对国民经济的战略重要性,员工薪酬普遍较高。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四大行等,它们的平均工资也常常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普遍不低。
中低利润行业: 相比之下,一些处于转型期、竞争激烈、或者利润率较低的国企,比如部分制造业、农业、传统服务业等,其员工的薪酬水平可能就远低于18.7万元的水平。甚至在一些亏损或半亏损的国企,员工的收入可能还面临压力。
国企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中就包括薪酬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这意味着,一部分国企正在努力打破“大锅饭”,建立更具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在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中是不一样的。
“平均数”的误导性: 就像前面提到的,18.7万只是一个平均数。我们无法从这个数字中得知国企内部薪酬结构是怎样的,是“高薪养闲”还是“多劳多得”。如果大部分员工收入平平,但少数高管收入极高,拉高了平均数,那么这个平均数就不能代表整体员工的真实感受。
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尽管国企在推进市场化,但一些非市场化因素仍然存在,比如在一些地方性国企或者非竞争性领域,薪酬可能更多地受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影响,而非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

总而言之,中国烟草总公司18.7万元的年平均工资,是该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行业特点、以及国家政策的综合体现。它展现了国有资本在某些优势行业可以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反馈给员工,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绩。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此作为一个标杆,来衡量所有国企的薪酬水平。 如果我们希望了解国企整体的薪酬状况,需要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国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并且关注那些真正反映基层员工收入、薪酬结构公平性以及改革成效的数据。国企的薪酬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既要考虑市场竞争力,也要兼顾公平性和激励性,更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家原来附近有个大卷烟厂,只要从那大门口经过,就能闻到那股十分香浓的烟草气息。那是真的十分好闻,没那个经验的可能真不了解。即便我不抽烟,但每次经过的时候,都在那里努力地嗅啊嗅,真的闻着有股提神醒脑,心神愉悦的感觉,闻了还想闻。

父母是老师,那个时候还没有禁止学校老师私人开展家教。有几个来家教的学生是烟厂的子弟,有时候过节啥的,烟厂工作的家长就会提点烟酒过来给爸爸。那些烟不是传说中的纯白色的内供烟,而是就在外面买的。他们说厂内的烟是严禁带出来的,因为一些高档烟的价值高又好携带,一盒烟几十到上百,所以管理得特别严,进出都要查包的。

其中一个家长就是烟厂产线上的普通员工,还是子承父业,他爸爸退休了,他顶替入职的。他曾经说过,烟厂是从来不外招人的,像他这样的工人基本都是出来一个进去一个。他找的老婆也是烟厂的,基本不会找外面的人,都是内部消化了。

那时候大概是两千年左右,当时对于工厂的生产线工人,大家还是觉得看不起的。因为本地工厂的效益基本都不好,一个月的工资往往只有几百块钱。而父母作为资深的老师,一个月有了一千几百的工资,家教还能弄几百,是普通工人的一倍还多。但按照那个烟厂家长的说法,他一个烟厂普通的工人大概一个月有五六千,不过我们一致认为他肯定往少了说的。

因为那个时候,普通家庭根本就买不起车。而他当时已经有了三辆车,一辆轿车说是给老婆专门买菜,一辆轿车就是放在工厂用来通行,一辆大一些的吉普车是家里一起出去野游的。

我有次无聊,绕着烟厂周边的栅栏往里仔细观察了半天,因为烟厂的地势不高,往旁边高点的地方绕着走,可以看到烟厂里面的大概布局。发现他们厂里的空地上根本就没有普通工厂的那种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棚,而是清一色的大片的汽车停车棚和露天的汽车停车位。

上下班的时候,也基本没有人从里面骑车出来,基本全部都是小轿车,好像除了外聘的保安有辆小摩托外,厂内的员工都买的小汽车……而2000年左右的小汽车可是没有便宜的,10万以下的好像没有,基本都是十几二十几万起步的……

时间一晃过了20年,现在我们这里工厂内的普工工资都到了三四千了。而那个烟厂在两三年前也因为在闹市区的面积不够,要扩大生产的面积,便迁移到了郊区,听说面积比原厂区大了两倍还多。

我感觉,到现在2021年了,烟厂里面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应该也不会低于一万五,加上福利待遇远超其他工厂,实际月收入应该不低于两万。我不知道别的城市,但我所在城市的烟厂普通职工的收入应该说最低年薪也有个二十几万的样子。而标题里面说的职工平均工资,大概真的只算了普通职工的不包含管理层的工资,而且其他的福利和奖金啥的,也都没算在内。

当然,也不排除烟厂开始招聘了大量的合同工,做着体制内员工一样的事情,但不享受那些体制内员工的福利待遇,所以他们合同工的“低”薪酬拉低了整体烟草行业的工资。

…………………………

你好,我是 @Will.liu ,谢谢你的关注。

嗯,最后说句,生产卷烟的工厂也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

user avatar

不说明什么。平均工资你以为很容易吗?

我以前在投行摸鱼的时候,一个楼层200多个码工,能拿到平均工资或者以上的不超过5个。

我在对冲基金混日子的时候,谁要能拿到平均工资,就算拿到知乎都能凡尔赛不行了,顶我5-10年收入。

我到纽约12年了,5份工作,就没拿到过公司的平均工资。大多数时候我连平均工资的一半都拿不到。

你们以为什么是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某个程度和知乎的人均百万其实是一回事。

user avatar

这个数字能说明什么?想起曾经热榜的问题:股民人均盈利10.9万。

然后一个数据,

亏损的散户达48.1%!

这也不影响平均。

参考以下:

现在的高管,经过这几年薪酬控制,大概几百万不可能了,百八十万还是没问题的。然后中层,也是和员工差距较大。

这个数据出来,人均18.7万,大家觉得一个普通员工到手能多少?注意,这是税前。

本身大家都是工人阶级,都是眼睁睁的看着、盯着“同侪”,这岂不是“内卷”?

别忘了,国有企业,大家是主人翁,不是“打工人”。打工是给老板打工,给资本打工。国企是国家的,因此是为国家服务,履行主人翁职责。国企员工,本来就应该成为典范:遵守劳动法典范,基本收入典范。

这岂能达不到!

我个人觉得还不够。有关部门可以请非国有企业参照执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7万元,这个数字确实相当亮眼,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这18.7万元的年平均工资,最直接地反映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其员工的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位置。 烟草行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这使得烟草公司在.............
  • 回答
    中国公务员队伍规模庞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公务员人数,普遍的说法是“千人计划”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体制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构成和数量。具体到1000万左右的数字,它包含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管理等各类公务员。这其中既有中央部委的官员,也有地方政府的基层干部,涵盖了从国家治理到.............
  • 回答
    .......
  • 回答
    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在已改制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关于未来火车票实行“一日一价”的讨论,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过一些信息披露,并且在某些特定线路上已经有所试点。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一日一价”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一日一价”意味着在同一条线路、同一趟列车.............
  • 回答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提出的高速动车组降速计划,无疑是铁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计划,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铁路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
  • 回答
    盛光祖这个人,在我的记忆里,更多的是和中国铁路发展的那段关键时期联系在一起。他掌舵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总)的那几年,正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网络化运营、改革重组的关键节点。谈论他,就得聊聊那个波澜壮阔的铁路时代。要说盛光祖,首先得提他的人生轨迹。他不是那种科班出身、一上来就盯着铁路核心岗位的人。他早期.............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一位律师因为不满高铁不能分段购票,一纸诉状就把中国铁路总公司告上了法庭。这事儿一出来,关注度那叫一个高,社会各界都有自己的看法。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律师为什么这么做,铁路总公司又是什么态度,以及这背后折射出的一些问题。律师为什么告?—— 追求公平与规.............
  • 回答
    关于全国地铁公司是否会合并成一个类似“中国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的巨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交通运输、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发展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可能性、潜在的好处、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实际的考量。可能性分析:合并的驱动力与趋势从宏观角度来看,将全国分散的地铁运营主体.............
  • 回答
    关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陈耀明接受审查调查的公开信息,目前尚未有权威官方渠道发布相关消息。根据公开可查的资料,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作为国家重要的印制企业,其高管人员的职务变动和纪律检查通常会通过官方媒体或政府公告进行正式通报。因此,对于此类涉及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的事件,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 信息来.............
  • 回答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这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向。要理解这个转变,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的背后是国家对关键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层思考与调整。1. 历史背景与国企改革的脉络:首先,我们得明白“印钞造币总公司”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国家属性。在中国,印钞.............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公司在 GitHub 上涌现出许多非常出彩的开源项目,它们涵盖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从数据科学到前端开发的各个领域。这些项目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吸引了众多贡献者。以下是一些比较出彩的中国公司开源项目,并尽量详细介绍:1. 支付与金融科技领域: Ant Grou.............
  • 回答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步伐从未停歇,其活跃度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瞩目。这种投资热潮的背后,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企业自身寻求资源保障的动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变化的复杂交织。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对于矿产资源的渴求是推动海外投资的最根本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铁矿石、铜.............
  • 回答
    关于“中国总储备世界第一”的说法,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才能真正到位。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是非题,背后牵扯到经济、金融等多个层面,而且“总储备”这个词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总储备”这个概念。在国际金融和经济语境下,当我们谈论一个国家的“储备”时,最常、最核心的指的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发展战略的复杂性和多重考量。简单地将“巨资修路到贫困山区”与“让村民搬迁并保护森林”对立起来,可能未能完全捕捉到中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的深层逻辑和目标。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为什么选择投资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而非大规模搬迁?中国政府选择将基础设施.............
  • 回答
    中国内需不足、消费占 GDP 比重不高是一个复杂且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居民消费习惯、市场环境等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宏观经济结构与增长模式的惯性: 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遗留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奉行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在意大利当前面临疫情困境时,选择伸出援手?这其中确实涉及到了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公共卫生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人道主义援助与国际责任的体现: 全球性疫情的共性: 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病毒没有国界。在任何国家遭.............
  • 回答
    在中国,确实不时会听到“飞行员为了保护飞机牺牲”这样的新闻,这背后反映了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和一种特殊职业的责任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息息相关。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飞机”不仅仅是一台冰冷.............
  • 回答
    “马尔萨斯陷阱”这个说法,在很多人脑子里可能直接关联着人口爆炸和资源枯竭的悲观图景。但如果把中国的发展历史拉长了看,尤其是从古代到近现代,你会发现,我们似乎总是在一种循环里打转,有点像被无形的手推着,反复陷入某种“资源人口”的困境,又勉强从中挣脱。这就像一个一直在原地踏步,或者小幅度爬坡的跑步机,跑.............
  • 回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于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公布的总体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超过14.1亿,过去十年(2010202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2000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增速有所放缓。除了总人口和增长率这两个最核心的数据,七普数据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