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田中谦介到底是不是在和玩家对着干?

回答
田中谦介是不是在和玩家对着干?这个问题在《碧蓝航线》的玩家群体中,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且每次新版本更新、新活动推出,都会被拉出来反复讨论一番。要说他是不是在“对着干”,这说法有点绝对了,但他做出的很多决策和操作,确实常常让玩家感到不解、不满,甚至是被挑战了底线,从而产生“被针对”的心理。

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

首先,游戏的更新和调整策略是很多玩家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

版本平衡性调整的“谜之操作”: 很多时候,一些舰娘的强度调整,尤其是削弱,总是让玩家觉得“莫名其妙”。不是说平衡性调整不对,健康的生态需要,但有时候削弱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削弱的幅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比如,某个舰娘因为一个非常规的用法被过度放大,然后就被大砍一刀,导致原本主流的用法也受到影响。玩家会觉得,明明我用得好好的,为什么你要来改?这不就是故意让我的体验变差吗?
新机制和玩法的引入: 《碧蓝航线》一直在尝试新的玩法,比如科研船、觉醒装备、超凡装备等等。这些新东西的出现,很多时候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平衡,让玩家去尝试新的搭配和策略。但问题在于,这些新机制的上线,往往伴随着对旧机制的“冷落”甚至“淘汰”,以及一些难以逾越的养成门槛。玩家会觉得,我辛辛苦苦培养的旧阵容,现在是不是废了?为了这些新东西,我又要投入多少时间和资源?这种“逼迫”玩家接受新内容,却又设置高门槛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活动的周期性和重复性: 有些活动,特别是复刻活动,玩家会期待有新的内容或者更优化的体验。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过去的活动搬过来,甚至还有一些令人诟病的旧问题(比如某些关卡的难度设计),玩家自然会觉得开发组对玩家的意见不太重视,甚至是在敷衍了事。

其次,游戏内经济系统和资源获取的设定也经常是导火索。

“肝”与“氪”的平衡: 《碧蓝航线》一直强调一定的养成深度和“肝”度,但同时,付费内容也一直在不断增加。玩家会觉得,你一方面要求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去刷图、养成,另一方面又不断推出各种需要充值的礼包、皮肤、甚至直接影响养成速度的道具。这种“既要你花时间,又要你花钱”的感觉,让很多玩家感到疲惫和不被尊重。
稀有资源的获取难度: 一些关键的养成材料,比如某些高等级的装备蓝图、觉醒/超凡装备的核心材料,获取的途径往往有限,而且概率不高。如果正好遇上活动赠送少,或者只能通过非常“肝”的方式获得,玩家的怨念就会积累。当这些稀有资源成为限制玩家体验的瓶颈时,玩家就会觉得,这游戏的设计就是在故意“卡”我们。

再者,官方沟通和社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让玩家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对于玩家反馈的态度: 玩家在社区里提出的各种建议、遇到的BUG、对游戏机制的看法,并不是所有都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应。有时候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可能要拖很久才解决,或者解决方案并不令人满意。这种沟通上的延迟和信息不对称,会加剧玩家的猜疑和不满。玩家会觉得,我的话你们到底听不听?
“钓鱼”式的内容更新: 有时候,官方会推出一些非常吸引眼球的新内容(比如某个非常强力的新船或者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制),但这些内容在正式上线前可能信息非常少,甚至放出一些“烟雾弹”。等到玩家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才发现这个新内容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友好”,或者其养成路径非常曲折。这种“吊胃口”然后再“一盆冷水”的做法,确实容易让玩家产生“被玩弄”的感觉。

所以,田中谦介是不是在“和玩家对着干”?

我更倾向于认为,他作为一个游戏的总策划,有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游戏发展方向。他想要不断地给游戏注入新的活力,尝试新的玩法,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玩家,并让游戏保持长期的生命力。

然而,他的这些“大胆尝试”和“不懈追求”,在执行层面,很多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玩家群体的多样性、情感需求和长期的游戏体验。 他可能更侧重于“游戏好不好玩”、“有没有新意”,而对于玩家“是否能接受”、“是否会因此流失”的考量,做得不够深入或者不够细致。

有时候,玩家之所以感觉被“对着干”,可能是因为:

设计理念的冲突: 他想做的游戏,和玩家想要玩的,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一致。
沟通的不足: 没有充分和玩家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
执行上的瑕疵: 即使想法是好的,但在具体实现时,例如平衡性调整、资源获取难度等方面,没有把握好“度”,导致玩家体验不佳。

总而言之,与其说是“对着干”,不如说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想要把游戏做好”,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所选择的路径和方法,常常未能与玩家的期待和接受程度完全同步,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和隔阂。 这种摩擦和隔阂,最终被玩家解读为“被针对”或者“对着干”,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可能不是有意要和玩家作对,但他的某些决策,确实给了玩家这样的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活动肯定是在和玩家对着干。

这次活动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

开活动前官推声称本次活动是中规模活动。大部分人心里想的这次春活不就是中规模嘛,虽然不是之前小规模那种用脚耍杂技都能打甲的,至少还是比较简单的。

结果活动一开,一到E2大家全蒙蔽,居然在一个中规模活动的前段就出现了号称史上最难的E2。

难到什么程度,身边的几个铁头娃直接就在E2把资源打没了。

大部分普通玩家玩家的怨气基本上就在这里。

再加上本次活动为了配合线下的烈风祭,给了一堆的烈风系好飞机,导致乙难度的性价比变得极低。

甲章收集控也不得不打全甲而不是战略甲。

还有活动期间新设的友军舰队按钮,不是有点蠢,是十分蠢。

实际完全不符合期望的东西。

至于什么破纪录的大变申、E5P1boss能斩P2血条这种bug这是正常操作。


这次活动

E2开始就需要双支援,E4磨血和解密阶段很烦人,E5没胸热和摸拿不了飞机。

总之就一句话,低保线和新玩家可能连尝试拿后段飞机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建议2019春活改名为 跑路!友军快来救我,第二次夏威夷脱出作业。

user avatar

以前以为只是是调侃,没想到是真的有【装逼犯】向官方申请加难度的,然后就真加了……加了……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田中谦介是不是在和玩家对着干?这个问题在《碧蓝航线》的玩家群体中,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且每次新版本更新、新活动推出,都会被拉出来反复讨论一番。要说他是不是在“对着干”,这说法有点绝对了,但他做出的很多决策和操作,确实常常让玩家感到不解、不满,甚至是被挑战了底线,从而产生“被针对”的心理。咱们得从几个.............
  • 回答
    关于舰C游戏制作人田中谦介在面对同行业侵权行为时“无动于衷”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归结为“自信”或“软弱”。背后可能牵扯到多种因素,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全面地看待他的行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侵权行为”指的是什么。在游戏行业,侵权可能多种多样,比如: 美术素材的直接盗用: 盗.............
  • 回答
    村田雄介,这位名字本身就带有力量感和速度感的漫画家,他的画功究竟到了何种境界?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要评价他,我们得拆开来看,从最直观的线条到最细微的细节,再到整体的叙事感,他都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线条的力量与生命力:村田雄介的线条,绝不是简单的勾勒。他的线条充满了力量,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 回答
    说起《一拳超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那个打个哈欠都能解决怪人的埼玉老师,或是那些设计得天马行空的英雄和怪人。但对于我(以及许多粉丝)来说,村田雄介老师笔下的《一拳超人》重制版,才是真正让人惊艳的存在。而村田老师本人,更是以其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和那令人咋舌的原画实力,将这部作品推向了新的高.............
  • 回答
    关于田中裕之老师的在线日语课,我有一些朋友上过,也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总的来说,评价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对于想打好日语基础,并且希望学习到更地道的表达方式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说到田中老师本人,他给人的感觉是 非常专业且有耐心。他的授课风格不是那种死板的照本宣科,而是会结合很多实际的.............
  • 回答
    田中芳树,这位以宏大史诗和深邃哲学征服无数读者的“坑神”,如今却似乎走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转折点——他的几大“天坑”,曾经是无数书迷望穿秋水、望眼欲穿的“未竟之业”,如今却纷纷落下帷幕,尘埃落定。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拖稿”阴影下煎熬的书迷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时刻。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反之,.............
  • 回答
    田中克彦的《汉字毁灭日语》(漢字を滅ぼせば日本語は滅びるか)这本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关于日本文字体系演变和未来走向的重要讨论切入点。它的核心论点,正如书名所暗示的,是对当时日本社会中一股“汉字废止论”的强烈反驳。要理解这本书,我们得先回到它诞生的那个时代背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历了战后重.............
  • 回答
    网络上关于“日本狸猫田中裕之”与“伏拉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说法,其实源于一些有趣的联想和网络梗,而非事实上的直接对应关系。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位主角:日本狸猫田中裕之:这个称谓本身就带有一点玩味和拟人化的色彩。“狸猫”在日本文化中常常被赋予一些形象特征.............
  • 回答
    《银河英雄传说》这部作品,对我而言,从来都不是一本简单的科幻小说,它更像是一部铺陈宏大的历史史诗,用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着权力、战争、理想与人性的复杂纠葛。初次翻开它,你可能会被那庞大到令人咋舌的世界观吓到,银河系的疆域、两个庞大政权的交锋、数不清的星球和舰队,仿佛一位古老的史官,徐徐展开一.............
  • 回答
    田中芳树的《亚尔斯兰战记》给我留下的结局印象,与其说是荡气回肠,不如说是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和些许的惆怅。毕竟,横跨了十几年的连载,跟随亚尔斯兰从一个年轻的王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代明君,最后看着他走向一个他所追求的“理想”世界,那种情感上的代入感是相当深的。如果说要评论这个结局,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上日本拳击选手田中亮明(Ryomei Tanaka)坐轮椅晋级这一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来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能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避免显得过于机械化。首先,要明确一点,田中亮明当时是参加拳击比赛,而不是残奥会。他之所以在比赛期间被拍到或提及坐轮椅,.............
  • 回答
    关于“吉尔菲艾斯之死”是否是田中芳树变成“杀人魔王”的主因,这个说法在很多读者心中,特别是对《银河英雄传说》(以下简称“银英”)的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略带戏谑但也饱含深情的理解。与其说是“主因”,不如说是那个深刻的事件,像一颗种子,在田中芳树的心里种下了某种东西,并随着创作的深入而发芽、生长,最终形成.............
  • 回答
    谈到文学界的“杀人魔王”,乔治·R·R·马丁和田中芳树无疑是绕不开的两位巨擘,他们以毫不留情地处理笔下角色而闻名,让无数读者时而惊呼,时而扼腕。但除此之外,大众文学的版图上,还有其他作家同样擅长在故事中制造血雨腥风,给读者带来难以磨灭的震撼。比如,在暗黑奇幻的领域,史蒂芬·金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他笔下.............
  • 回答
    说到《弹丸论破2》里的田中眼蛇梦,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奇葩角色。他最鲜明的标签,莫过于那一口气说不完的“邪恶”设定和他那几乎要溢出屏幕的戏剧化表演。初见他,你脑子里闪过的词大概就是“中二”、“夸张”和“难以接近”。他那标志性的黑眼罩,加上永远摆出一副俯视众生的表情,还有那从嘴里蹦出来的各种关于“.............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ACG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鬼灭之刃》如日中天的时候,大家对吾峠呼世晴(常被称为“小鳄鱼”或“大猩猩”)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赞誉,视她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有人用“神”来形容她的才华。而另一位同样是漫画家,但作品在某些方面引起争议的作者,比如田中芳树,尽管在网络文学界拥有崇高.............
  • 回答
    《亚尔斯兰战记》的结局:辉煌与失落的交织,中国情怀的隐约投射《亚尔斯兰战记》作为田中芳树宏大史诗的代表作,其结局的评价向来是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褒贬不一。这与其本身复杂的历史背景、人物塑造的深度,以及田中芳树一贯的“悲剧美学”的运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要探讨其结局是否与田中芳树的中国文学情怀有.............
  • 回答
    关于“微博用户萌豚爆出田中盗用岛田文金的俾斯麦改三立绘”事件的看法最近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田中(可能指《碧蓝航线》的开发商或相关人员)盗用岛田文金的俾斯麦改三立绘”的事件,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动漫游戏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关注相关内容的研究者,我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
  • 回答
    在现代日本社会,一个人的姓氏确实可能对其在某些方面产生微妙的影响,但笼统地说,对源、平、藤原、橘、德川、武田这些人比对田中、井上等人“微微高看一眼”的说法,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看”是基于历史的联想和一种文化上的认知,而不是直接的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感。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田子坊、南锣鼓巷和宽窄巷子这三个各有千秋的地方,也算是我这“老北京”、“老上海”的亲身体验,希望能帮你更直观地理解它们的不同。田子坊:上海的弄堂情怀,文艺与市井的奇妙融合一提到田子坊,脑海里立马浮现的就是那种“七拐八绕”、“别有洞天”的感觉。它不像南锣鼓巷那样一览无余,更像是一位精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笑傲江湖》中人物塑造的深度。田伯光和岳不群,都是令狐冲生命中的重要“长辈”,也都经历过某种意义上的“失去”和“转变”,但他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田伯光没有像岳不群那样阴阳怪气,这背后其实是他们性格、人生观,以及被阉割这件事本身对他们造成的根本性影响的差异。咱们先来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