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禁忌”,什么能过什么不能过,90%来自于揣摩上意,9%来自于夹带私货,真正的成文规定恐怕还不到1%。
关键还是作品内核——内核没问题不说为所欲为,自由度还是可以的。随便找一个小策划她们都会告诉你说奇幻魔幻怪力乱神穿越涉黑必死无疑,但占尽了上述元素的《寻梦环游记》审查的时候是全票秒过。还有同时早恋穿越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民国加出轨的《海棠经雨胭脂透》,等等等等。
所以还是要回到故事本身,思考作为创作者究竟想传递点什么?总局天天喊“小大正”,可不是让大家去列队感染脑炎无为而治的(喂)作品基调只要摆正了,具体手法就没有绝对。适当回避风险当然没有问题,但若是为了遵守各种揣摩来的“禁忌”,提前挨个挨条的给自己挂一身的铁链子,我觉得很多时候这就是舍本逐末。
烫染,一个事情能成,既要看历史的进程,也要看人为的努力。几年前开始待审电影就经常被以各种手段送达天听,一步到位。这种情况下显然故事的内核和立意就更为重要了。
对于高赞回答,我有异议。
1万赞的回答,在知乎意味着100万的阅读量,需要在真实性上对用户负责。
我特意去搜索了一下锵锵三人行的视频,看完发现,李成儒老师并不是这个意思。
李成儒的原文如下,全手打,好累(括号部分是根据我的理解补充)
梁文道说(大意):
电视是在满足人的欲望,七情六欲。人的欲望很多,很杂。本来对应我们各种想象、欲望、口味的剧呢,应该很多元化。有爱情、小清新、历史穿越,甚至鬼故事。但现在这些欲望都不能拍,都不被满足。完成观众欲望的剧种就只有抗日剧来完成。
李成儒:
您刚刚说的这个,确有这个情况。一波一波的。
曾经我亲身体验到的一个事儿,涉案剧。
因为我是《重案六组》火的嘛
突然间,05年上半年间,有文件:涉案剧不能上黄金档,或者是(涉案剧在)各大卫视台不能上黄金档。
特别可笑的理由:青少年犯罪率在增大(加),是看这个(涉案剧)看的。
这是非常错误的,现在的网络比我们电视剧领域(的影响)要大多了。而且涉案剧都是弘扬警察的正能量,抓那些犯罪分子。
(据说理由是)说你们容易暴露我们公安的侦破手段。其实这没有必要,你什么侦破手段,全世界都是通用的排查法,然后是动用一些高科技,探头、车牌、犯罪动机、时间地点,有没有作案时间。没有什么新鲜的,破案其实并不难。
可笑的事情就发生了,这牵涉到你不在卫视黄金档播,买片子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于是,很少再拍涉案剧了。
截止到去年才发现,这个文件压根谁也没见着。就这么一说,这文件在哪儿呢?这文件没有。
所以去年,我们的《清网行动》在央视一套播出了,接着湄公河大案。
你说奇怪不奇怪?以讹传讹就能传成这样。
可能是在会上,某位司长或者某位领导,讲一讲。或者还不是主抓电视剧的司长,也许是公安部门的某个领导。
然后就被影视公司放大了——它可能没拍涉案剧,它可能拍的是家庭伦理剧,它就更把这个事放大,来停止涉案剧。
要不,我比现在还火啊。从05年到现在10年,涉案剧很受影响。
原视频我也搬过来,大家可以听听。前面有一些铺垫讨论,可以从9分钟开始听起)当然后面聊抗日神剧,也挺有意思的)。
李成儒绝对不是说「资本造谣作祟」。意思转述后,完全不同。
我理解大家不喜欢资本。
但在互联网上口嗨「资本作恶」,是不是成本最低的获赞方式?
@江牡丹 您好,和您探讨一下。
我看过你在知乎创作过的优秀内容,金庸相关的,被收录到知乎日报中,我也给您点过赞。
但是,诚心希望了解这个「某些影视公司故意造谣,导致禁播」是否还有更多信息来源?
如果还有其他来源,我给您道歉;
如果没有,就是这个视频里的内容,我认为您的转述有失实之处。
我也恳请您思考一下万赞回答的影响力。
望指正
李成儒曾经在《锵锵三人行》讲过一个“笑话”,
当年《重案六组》大火之后,刑侦剧大火了一阵,他也接到了不少的邀约,
不过突然一纸令下,“上面”有指导意见,不允许在卫视台播出涉案剧,
尤其是刑侦剧,
不能在卫视台播出,涉案刑侦剧没有收视,没有收益自然就没人拍了。
李成儒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十分渴望见到那封几乎可以说,断绝了他主角生涯的官方文件。
但是多年之后,直到刑侦局再次登上各大卫视,
他也没有找到当年那封,不允许卫视播出刑侦局的官方文件,
甚至连一封指导意见,或者哪怕一句公开官方讲话都没有。
他终于搞清楚了,
原来是因为某几个影视公司眼热,
自己没有刑侦剧在手,为了抢夺上卫视的机会,才炮制了这么一个“谣言”出来。
资本为了利益,利用媒体合伙炮制编造谣言,嫁祸甩锅官方,老手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