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的遭遇,反映出美国亚裔根本不懂“美利坚基本法”。
作为少数裔,黑人/拉美裔等的态度:我首先是黑人/拉美裔,其次才是美国人,甚至可以是反美的美国人。
而亚裔的态度:我首先是美国人,最好可以不认为自己是亚裔,要比主流美国人还要“美国人”。
也因此,其他少数裔在美国会显得非常团结,或者说最大化地抱团来赢得权益,从传统意义上的“盎格鲁撒克逊后裔”那儿争夺关于什么是美国的话语权。
而这恰恰是从1978年,或者说黑人民权运动之后,少数裔应该遵循的玩法。可亚裔始终要不走寻常路,将“融入美国主流”视为自己的目标。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反而成为美国主流欺压的对象,甚至无法从其他少数裔那儿获得尊重。
作为黑人占据主体的NBA,林书豪却整天遭遇种族歧视,不就是因为后面没有一个“你敢惹我,我就敢掀桌子”的亚裔群体支撑吗?你敢说新冠是“非洲病毒”或者“墨西哥病毒”试试?
分分钟肖华狗头都给人砸了。
以今天刚看完的《论美国的文化》为例,美国对于族裔融入国家的态度是:
说白了,美国不反对抱团,甚至你越是抱团得厉害,在美国拥有的曝光度就越高,越不敢有人轻举妄动,哪怕是总统。
两个非常鲜明对比案例:
这是拉美裔
这是亚裔
一旦亚裔从思想上放弃了争夺文化立场的主动权,那么在其他族裔以及美国“主流”社会眼中自然就是:嗯,我们口头上同情你,但不会真正尊重你。
所以,靠着林书豪一个人单枪匹马去争夺权益,乍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除了不痛不痒的道歉声明,啥也改变不了。
甚至会进一步助长亚裔在美国被欺压、处在身份“最底层”的环境。
但尴尬的地方又在于,亚裔成分过于复杂,并且历史太“丰富”。
哪怕都是华人,用繁体字的跟用简体字的,80年代用简体字的跟00年代用简体字的,彼此之间都有可能立场水火不容,很难发出统一声音,在美国本身又是少数中的少数派(而且还不愿意生),当然没有分量可言。
怎么办?其实如果不说亚裔,华人都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背后有一个愈发壮大的母国,以母国作为靠山把腰板挺直了,而不是努力撇清跟“母国”的关系,在美国现行游戏规则下,反而可以让其他族裔和社会“主流”不敢轻举妄动。
但绝大多数美国华人之所以成为华人,恰恰是用脚对母国投了反对票,放弃了不被歧视的资本。
所以,就跟光着屁股、被盖世太保驱赶到一间房的犹太人那样: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今天是洗澡,而不是毒气。
我说各位球迷,少煽情了,那套“只要肤色一样就是自己人”的错觉还没消失吗?我看了都无语。
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他是美国人,他的心归属于他的祖国,所以,虽然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虽然他知道只要他点头,马上就可以摆脱种族歧视,下面这张照片里的待遇(你们看了是什么感受不用我多说)他可以很容易地继续享受,虽然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回国会面临着什么待遇,但他还是回去了。
他是个好人,是个爱国者,也是有信仰的人。——只不过确实不是自己人。他今天说这些,也只是他的祖国的内政而已。
所以收起你们天真幼稚的共情,贴再多图写再多文青体,我看着都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笑话。
美国时间2月12日,中国的大年初二。就在不少NBA球星在社交网络上发出“春节快乐”的庆祝信息时,勇士却在官方推特上发布了一篇措辞严肃的声明:
“金州勇士队谴责在旧金山湾区发生的可怕的反亚裔暴力事件。随着我们继续创造有意义的、持久的变化,我们也将关注为我们当地的亚洲社区提供即时支持的组织。”
随后,勇士介绍了数家社会非营利机构,包括社区关怀、平权行动倡议和法律援助,全部与保护亚裔美国人——特别是华裔——权益有关,帮助亚裔“自救”。
但令人难过的是,为勇士G联赛球队披挂上阵的林书豪还是在不久后遭遇了严重种族歧视,在比赛中被人辱为“新冠病毒”,让他本人无比愤慨。在他公开控诉之后,才引来了联盟的调查。
确实,这个春节对湾区乃至全美的亚裔而言,都太过艰难。
游客大减,唐人街在过去一年的经济已经很不景气,而疫情还在肆虐,像以往那样热热闹闹过春节已经不太可能。而在春节前后,湾区发生了多起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性质之恶劣堪称令人发指。
1月,当地媒体公布了一段监控影像,84岁的维察-拉塔纳帕迪晨间在旧金山安扎维斯塔附近的社区散步时,突然被一个年轻男性推倒在地,这导致他随后去世。
还有一段监控,是一位91岁老人在奥克兰的唐人街走路,结果也被人怒气冲冲推倒在地。
这些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熟悉的亚裔社区,在毫无还手之力的年纪遭到这样的对待,引发了舆论的极大愤慨。包括林书豪、吴彦祖在内的湾区名人都声讨了这样的种族主义袭击,吴彦祖还为推倒老人的凶手公开发出悬赏。
据统计,在过去半个月,光是奥克兰唐人街社区就报告了超过20起种族主义袭击,但未被报告的肯定还有更多。
就跟以往一样,面对与种族相关的仇恨犯罪,少数群体除了指望部分自由派媒体或组织(比如勇士)为他们发声之外,在现实中只能自救。
春节期间,平时纽约华裔演员威廉-雷克斯-韩(音)在旧金山唐人街组织起安全巡逻队,给居民发放哨子,遇到危险及时呼救,同时还有一本名为《如何举报仇恨犯罪》的中文小册子。
美国亚裔社区的风声鹤唳,不是这一两天才开始的。
根据纽约警局的数据,2019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报告只有1起;到了2020年增加到20起。根据去年3月成立的“Stop AAPI Hate”统计的数据,到12月底,他们收到了超过2800起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报告,其中71%是言语骚扰;肢体袭击占到8.7%。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妇女遭受肢体暴力的比例极高。
这看起来并不多的数字只是亚裔所面临歧视的冰山一角,反映的现实,仍是在疫情期间亚裔处境的急剧恶化。这意味着亚裔在地铁通勤时、街上散步时、去超市购物时、甚至出门倒垃圾时都可能遭受仇恨攻击。
7月,一位89岁华裔女性在布鲁克林街头遭两名青少年围堵,一人打了她耳光,另一人在她后背点火。
当美国上一届政府公开将疫情称为“中国病毒”和“功夫流感”,并用这类歧视话术振奋其目标选民的时候,亚裔遭到这样的对待根本不是意外。
但也有人指出,亚裔在美国遭受歧视,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别说的好像我们50年来都在这里跟人和平共处,只是新冠病毒来了才开始遭受歧视一样。”
不管是有色人种社区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是造成这种紧张关系的不平等体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35%人口是亚裔、23%人口是华裔的旧金山,种族问题的根源也是由来已久。
加州淘金热将华裔劳工带到这里。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条件恶劣,再加上抢夺工作机会让他们备受歧视,当时的美国社会就已经将传染病与黄种人挂钩了。这种歧视情绪让华裔难以获得医疗服务,不受财产权保护,这才催生了唐人街这样的社区。
19世纪末,旧金山出现数起大规模疫情,包括黑死病、天花和霍乱。这些疾病常见于贫困及工薪阶层(就跟新冠一样,只不过现在受害最深的少数群体成了黑人)。而当时华裔所居住的社区基本没有医疗系统可言,他们去任何一家医院都要走很远,而且由于没有医保的贫困,医院也经常拒绝收治他们。
1873年经济危机后,华裔处境更加恶劣,旧金山唐人街充斥着黑帮和暴力。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把整个社会的愤怒引导到了这一移民少数群体身上。
一直要到二战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力的国际地位上升,美国华裔才有了更多尊严。《排华法案》被《麦诺森法案》废除,一批华裔才得到归化,不再面临随时可能被驱逐的威胁。
在此后的日子里,美国有了平权行动,种族歧视逐渐成为了“政治不正确”,各路有色人种的处境有了好转,但不公正的体制从来没有在本质上得到改变。这也就是林书豪所说的“现实”:四分之一的亚裔都经历过种族仇恨(这是他自己的说法,并不一定有数据支撑)。
他在篮球生涯里遭受的歧视很多球迷已经耳熟能详。他最想就读的家乡大学斯坦福根本没把他的篮球天赋当回事(勇士老板拉科布吐槽称:“这孩子就在你大学街对面,你还看不到他,那就是你的问题了。”);在哈佛打球时,他在球场上听到过来自球迷、球员、教练甚至裁判和媒体的各种羞辱代称;
他一度成为最受球迷喜欢的球星,让尼克斯成为全世界热度最高的球队,可却以令人震惊和迷惑的方式被扫地出门;拳王梅威瑟还批评他抢了黑人球星的风头。
林书豪原本可以为美国篮球带去更多东西,但最后的结果似乎是,种族主义者再次赢得了胜利。
有人也会说既然姚明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可见是林书豪自己不行。就算不去对比两人所处的时代和天赋差异,这一论点也并不能抹去姚明曾经遭遇的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只不过他用智慧化解,用实力说话,而这也是他生涯传奇的重要部分:智慧保住尊严,实力赢得尊重。
至于吴彦祖和其他亚裔演员在好莱坞的处境,比起半个世纪以前的湾区影星李小龙,并没有多少本质上的改变。
在中国,吴彦祖走到哪里基本都能被认出来,都能得到“超级巨星”的待遇,在电影海报上占据主要位置。在他的家乡湾区,他虽然可以享受普通人的平静生活,但事业却很难取得突破,哪怕他出演了60多部作品,在Netflix推出限定剧集,他还是无法被主流好莱坞接受。
“(袭击老人)真的刺激到我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不仅是新冠疫情以来,也是新冠疫情以前,一桩桩其他歧视事件不断叠加的(情绪),我真的无法再忍受了,必须做点什么才行。”
林书豪也说:“我们已经厌倦听到别人说亚裔没有被歧视。我们已经厌倦被告知要低下头,别惹事。我们已经厌倦看到亚裔孩子从小就被人问自己到底是哪来的,我们的眼睛被嘲笑,我们被物化为异域者或天生没有吸引力的人。我们厌倦了好莱坞对我们心理的影响,那限制了我们发展的可能。我们厌倦做个透明人,厌倦了同事对我们的脸盲,厌倦听到别人说我们的挣扎不是真实的。”
林书豪得到了勇士上下和整个湾区的积极声援,然而放眼NBA,参与“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球员那么多,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没关注这件事或是为林书豪说句话——包括在同一天用长篇大论反驳伊布,费了不少心思揪出伊布几年前的小辫子,以及对自己为何关注社会公正娓娓道来的勒布朗-詹姆斯。
林书豪多年来都在强调,亚裔和非裔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少数群体的平权不该独立于彼此,但现实还是令人心凉。
当事情变糟,占主流且霸占社会资源的优势群体(甚至不一定是大多数),绝对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少数群体。大部分时候,人类悲欢并不尽相通。将一个少数族裔“去人性化”的做法在如今比比皆是,因为只有这么做,迫害起他们才能毫无恻隐之心。
有人说“那里的人”都在邪恶图谋主宰世界。有人说“那里的人”全是罪犯和瘾君子。有人说“那里的人”都是恐怖分子。也有人说“那里的人”把病毒带到了美国。
但“没有人是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袖手旁观之后,你永远不知道铁拳何时落在你头上。
受知乎上一堆在美华人的影响,我对美国的华人的好感在不断减少。
美国的族群撕裂已经快到缠斗的境地了,而现阶段美国华人还不能达成什么共识,说再多也于是无补。我可不认为杨安泽会改变思维方式,“成为更好的美国人”呵呵……
中美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美国内部的矛盾也累积到危险的地步了,接下来美国转移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针对中国,这也是美国上下能达成的唯一广泛共识。而华裔目前依然凝聚不起来,可以想见,接下来这些不好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而对于我们而言也未必是坏事,中国目前依然是人才净流出国,中美的科技竞争最后还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美国现在做不好族群团结,必然影响到它的人才吸引力,而亚裔偏偏又是它精英移民的大头,啧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