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林妙可的路子走错了,她不应该去考电影学院,而更适合去文工团军艺这种政治任务为主的表演院校;林妙可这些年出现在镜头前的表现都像是慰问演出;有人天生适合镜头前表演,林妙可更适合在领导前表演(不是黑,认真脸)
注册知乎为了写这个。匿名。
就答一次,不更不回复,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林妙可当年是个成绩一般音乐上并无特长的孩子。她妈妈是那种特别想让她出名的那种人,从小就带她无论找关系也好,尽可能的让她多参加各种活动。
这孩子小时候是那种很爱笑爱动的类型,但是从小就特别听话,没什么主见。
但也有闹的时候,毕竟小孩子。她妈妈有时候会很频繁的带她去参加一些她不喜欢的拍摄,有时候也弄到很晚。但是她妈妈不会听她的,会劝她去,给她买宠物啊带去旅游啊什么的,小孩子很容易就听从了。
她的微博是自己和妈妈都有写的。她妈是比较严格限制她上网时间的,所以她其实接触网络不多。
平时她读书也不多,基本都忙着各种演出拍摄。奥运刚结束的时候各种采访,必定被夸,偶尔也会表现出觉得自己好厉害的样子。
奥运前的时候她说过一句让我惊讶的话。
她说"他们说大场面要放录好的声音,所以我要准备口型,这样就不用担心唱不好了。他们说我唱的还要练习,让我听那个女生唱的跟着练,每次去排练放的也是她的声音。"
我感觉不太对头。按理说真要上奥运,那个时间应该练的差不多了。要真有个女孩唱的很标准,干嘛不让她直接上呢。
按她说那个女生不是特别爱说话但是也不是那种特别内向胆小的人,没事的时候会玩手机或者看点什么书。
她小时候被家长教要主动跟人聊,见人嘴甜之类的,可能小女孩也爱打扮爱美,挺喜欢拍照。
后来挺久之后了,她说过她不想拍戏,跟妈妈闹,说不想当演员之类的话,因为她觉得累又难,一遍遍拍。她妈妈就指责她怎么能说这么没出息的话,多少小孩子多羡慕她……
奥运会前她穿的衣服基本上是批发市场买的那种,跟大部分孩子一样普通。她妈妈觉得小孩子长个子衣服没必要买太好的。
她说有一次她妈妈带她买裙子,她看到了一个挺好看的三四百的,她妈妈硬是把她拉走了。
后来她变得没那么有自信了,看到网上有人骂她很伤心,好像哭了挺久。
初中的时候透露过自己不喜欢学理科的东西太难,英语也不好。她基础不好,她觉得考不上什么学校。她妈妈拉她考艺术类的高中,她还觉得自己会不会唱不好之类的,然后突击突击找找关系还是进去了,进校之后还各种参加活动。
感觉她妈妈可能一直跟她说她很厉害之类的话吧,后来她参加各种东西也挺有兴致的。
这种情况下成绩可想而知……
真的觉得她妈妈这种人……挺不配做家长的。
没啥可黑可说的,就很简单,硬件不够
不是因为身高。林妙可身高不到一米六,一米五几左右吧,但这个身高也可以接受。周公子也不高,李小璐也不高,赵丽颖也不高,都和林妙可身高相仿。
但是,林妙可的身材比例不够匀称和协调,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不是胖不胖的问题,赵丽颖刚出老的时候也被人叫是包子,但人家比例匀称协调啊。
也不是因为初试朗诵的不好,那个朗诵视频我也看了,不功不过吧。艺考的朗诵,不要求你能台词功力有多好,毕竟你还没入学,这个时候主要看的是你的气息,声线,嗓音就可以了。至于情绪的理解,以及朗读时断句的水准,反而是其次。
最大的问题还是脸。
林妙可当然不丑,在普通人标准来看也算是娇俏可爱的女孩了。
但是她天生就没有荧屏脸。
第一,圆脸,这样上镜就会显得脸宽并且下巴短。
第二,鼻梁不挺,塌鼻梁,肉鼻头,缺乏立体感。虽然很多人黑黄教主,我不得不说黄教主的挺鼻梁是业内公认的屏幕脸!!
第三,双目间距大。
对比别的巴掌脸尖下巴女星就算了,拿一个公认的圆脸女星来比较吧。
赵丽颖。
也是圆脸,但是赵丽颖的鼻梁还算挺,鼻头也没有林妙可这么大,在屏幕里看上去就会和谐很多。鼻梁挺,就在外型上就可塑性强多了,鼻梁挺可以化浓妆后显得人成熟一些,或者更英气一些。
一个塌鼻梁,加上肉鼻头,怎么化都是娃娃脸,想靠化妆来弥补,难度很大了。
而且,赵丽颖虽然也是圆脸,但是人家脸小,是小圆脸。
脸小太关键了。
而林妙可是圆脸,但是她脸不够小,而且双目间距还有点大(比较演员而言),普通人无所谓,上镜就比较难,当演员,戏路太狭了,最多演女儿或者邻家小妹什么配角。
女演员,最好不要是娃娃圆脸,如果是娃娃脸圆脸,那么就最好脸不能大,不要是塌鼻梁。
林妙可几样弱点都占了,祖师爷不赏饭吃啊……
娃娃脸的女演员,都有一个注意点,就是发型都不弄全刘海,不要把额头盖住,否则会显得脸更短。
比如赵丽颖(抱歉又拿包子妹妹举例。)基本出镜都是露出额头的。
而林妙可平时的各种形象都还在用齐刘海,典型的得罪造型师的模板。
是不是让人看起来显得脸宽而且脸短??
明白了吧?
这次艺考是把额头亮出来了,显然得到懂行的老师指点过。
但不幸的是……她的发际线有点高,而且脑门宽,露出额头后显得脸部比例不协调了……显得脑袋大身子小。
如果上面这张还不明显的话,那么看看下面这张
唉,真心话,就是祖师爷不赏饭。
蟹腰
我备考北影那年就是奥运会那年,是趁着奥运余温,看着开幕式回拨,听着那首《歌唱祖国》踏进考场的。不管是林妙可还是考北影,对我来说都是距今八九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看着当年的奥运小女孩踏进了和我当年同样的考场,就像经历了一个轮回。说没有感触也是骗人的。所以突然邀请到我,我就去看了看视频,有几点想法:
小时候真的是一副小精灵的模样。
然而现在,这孩子虽然看着仍然是喜庆,但比起小时候发自内心的机灵,我现在更觉得她的笑容是长在脸皮上的,没有了过去那么多的灵气。
附上上文提到的几个视频:
↓这个是完整版的林妙可王俊凯考试现场的视频,还附带有同考场的其他同学的表演
https://www.zhihu.com/video/999938605019639808↓这是考场外采访林妙可的视频,就是那个被评价为“矫揉造作”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99939106478141440
奥运会前后,杨沛宜是一副天然呆的小孩模样,憨厚、开朗、无忧无虑。但因为两颗门牙而没上成奥运。
09年的时候,也就是奥运会刚过,气质就发生了变化。变得好像成熟,淡定,但也同时忧郁了很多。
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跑题了。题目问的是林妙可,为何要提杨沛宜?但我想说的是,林妙可和杨沛宜都是代唱事件的受害者。而且多年来还在承受着二次伤害。而如何评价林妙可,就要去评价让她们变成这样的那些人,那些事。
杨沛宜承受着被人冷漠的委屈和对自己外貌上的打击和否定,一步一个脚印苦读。林妙可承受着被人辱骂攻击和对自身实力的否定,靠自己赖以生存的笑脸和天真保护自己,潜意识里不愿放弃这些东西从而停止了成长。
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实实在在的造孽!
有人说为了国家脸面,唱个双簧怎么了。说这话的,如果真是个天理不容的丑八怪,说这话倒也算了,但杨沛宜是这样啊:
请问,哪里丑了?好好画画妆梳个头,穿个漂亮小裙子,不也很美吗?就算少两颗牙,又有谁家小孩不换牙呢?有丑到不能去登奥运的台的地步吗?觉得洋大人会因为一个缺牙的小孩看扁你们全国的人,到底有多自卑?
再去听听林妙可的歌,如果林妙可真的就是一副乌鸦桑,唱歌跑调到九霄云外倒也罢了,但她唱歌也是这样的呀。
林妙可《我们是阳光下好少年》MTV. http://www.iqiyi.com/w_19rrd2mk8d.html
虽然比不上杨沛宜天籁之音,但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声音吧,有难听到不能上奥运吗?
有人强调,用缺牙的孩子就是丢脸,你要是领导,你真敢选个豁牙的上去吗?
问的好,在有上面压力的情况下,我也许确实不敢选个豁牙的孩子上奥运,但我更不敢搞出让小孩子代唱这种丑事。你跟我说杨沛宜缺牙是硬伤? 那行啊就干脆让林妙可唱啊。当时林妙可唱歌也没见得硬伤到不能忍(林妙可唱歌时好时坏,水平不是很稳,但她也可以唱好的)。如果真觉得颜值这么很重要,我哪怕完全淘汰杨沛宜,让长得好看的林妙可多录几版唱的好的拿到奥运会上放,拿她自己的声音假唱也好过拿别人的声音假唱吧。
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把孩子唱歌唱祖国这一环节改成别的,或者让两个孩子同台上,解决办法多得是,没人规定那个步骤必须得是一个孩子上去唱。各种大人物要是连这个变通都想不出来,那真是奇怪了。
在这种并非死路一条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代唱,是因为在决策者眼里,孩子的个人感受,心理健康,今后成长,以及社会影响,道德压力,都不被他们当作“代价”。
试想,假如是你想让这位......
去奥运会上领个唱,但你嫌她长得不够好看....
于是想让这位.....
去上面摆个口型。
你敢忽悠前面这位说,你长得不太好看,你别出场吗?
你敢忽悠后面这位说让她唱,但是要跟着录音里别的同志的声音唱,就当是练习?
你敢奥运会完事儿了突然告诉她,刚才的声音不是你的,是另一个姑娘的?
你敢吗?
你不怕这两位大咖怼死你吗?
哦对了,奥运会的时候这位也上去唱了对不?
他长得也算不上好看啊,怎么就不嫌他丑,也去给他找个漂亮的替身帮他对口型呢?
然而孩子就没这个问题呀!好欺负,任摆布,骗她们代唱了她们事后也不能咬你啊。孩子说白了,根本算不上“童星”,他们只是奥运现场万千可以“调度”的道具之一,因此我贪图一个的长相另一个的声音,就拿两个道具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一下,这不是理所应当吗?
所以不敢选缺牙的孩子,因为脸面代价太高,却敢搞代唱愚弄全世界,因为“道德成本低”。亲爱的,这真不叫官僚主义,这就是三观不正。有些人在这事上还是别洗了。
全世界的人都见过孩子,都明白孩子的天真单纯最为可贵,没有谁苛求一个孩子完美。孩子自己本来的面貌,就是美的。奥运会是体育盛会,体育和文艺表演很不一样,文艺表演是皆由“表演”幻化出来的美,而体育则是释放自我、真实和力量的美。所以在这样的场合,自然的、朴实的、纯真的美,未必就比不上光鲜无暇的美。
《歌唱祖国》的环节感人不感人?当然感人。但这个感人是不是只因为林妙可漂亮而感人,或杨沛宜的歌声美妙而感人?恐怕不是。《歌唱祖国》感人是因为祖国的复兴和强盛,以及奥运场面的欢欣和宏大,以及由我们无数中国人内心的自豪汇聚在一起而感人的。在这样的场合,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孩子,发自内心地去歌唱,就足以感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杨沛宜,还是林妙可,都理所应当地可以去歌唱祖国。尤其是这两个孩子都有耀眼的天赋,都有合格地去代表全国人民的资质。她们的缺陷,更是没有大到天理不容的程度,也没有大到会给国家丢脸的程度。
代唱假唱,伤害和物化孩子的行为,玷污了这份神圣和感动。
有人说2008年奥运会就是要给国家长脸的,这是历史使命,一点瑕疵也容不得的。好的,要说面子,不怀好意的西方媒体也许确实会揶揄我们的小姑娘缺牙,以此作为调侃和笑料,但顶多是花边新闻,上不了台面。因为脑子稍微正常的人都知道一个媒体公开取笑小孩换牙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儿。那些洋大叔洋大妈,哪个家里没几个小孩?哪个小孩不换牙?要是取笑我们的小姑娘换牙,不也等于取笑了他们的孩子?这种事能忍吗? 但要说戏弄、雪藏小孩子,诱导她们欺骗,夺走属于她们的荣誉,这可是戳了西方式圣母心的大事(西方人对孩子利益的绝对政治正确大家应该是知道的),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丑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彼时正是米国人特别喜欢有事没事抓我们的”人权"问题的时节,我们出这种事,难道不是送人头送了个正中下怀?!
所以为了长脸而做出这种事,真的能“有面子”吗?
评论里@ wumiscandy 朋友提到一件事我觉得特别好。说到”在重要场合出现的不完美的唱歌小女孩“,我想到了她:
唱《七子之歌》时的容韵琳。想起她响亮的童音和后面大人的合唱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太壮丽了。容韵琳既不算什么惊天美少女,还有一口含混的澳门口音,歌唱技巧也很直白,算不上高超。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孩和这充满了口音的《七子之歌》打动了无数人。
打动了人的证据是什么呢? 当年我作为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小P孩,这首歌我上学唱、放学唱、时时刻刻都想唱,只要电视上一放这首歌我一定会凑过去跟着唱。我那时候牙都没长齐,跟我说家国大义民族尊严我是一知半解的,天知道我为何一听”一颗芝麻糕,不如一针细“就莫名的激动,整个一小孩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我这个人对时政宣传类、歌功颂德类歌曲向来不怎么感冒,但《七子之歌》是个例外。这首歌到现在为止还常驻我歌单,无论我的朋友多么诧异:“你居然还听这个”,也绝不切歌。因为这首歌即使现在我每次听,仍然会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艺术感染力吧。
而且可以想象,假如唱这首歌的不是这样一个容韵琳,而是一个相貌、口音、歌唱技巧都无懈可击的人,可能效果也不会更好。
说到这,我还想起我进电影学院上艺术概论,第一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的话:
艺术,是关于人的。
张大导的审美和片子一直冲不破国际天花板,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他的片子多有形式美,却缺乏人性美。她觉得小女孩也要挑美丑(奥运会),妓女就应该拯救处女(十三钗),只要没有性关系就是纯爱(山楂树)。也许是他习惯于以旁观的视角去做作品,他对人情的傲视多于温存,在他的理念中,人有等级和标签,没有血肉,只值得鞭辟和讴歌,不值得体谅,所以他的作品总缺点临门一脚的感染力。他的东西,美则美矣,却总是有些简单粗暴。每当你想感动,却总是觉得这感动很粗糙,让人难以下咽。
而这种粗糙也很可能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大批人乃至一个时代的弊病。
而这种粗糙在奥运会表现为:为了屁大点事,在全世界人面前戏弄两个无辜的孩子。不满十岁的小姑娘,一个被剥夺了脸面,一个被剥夺了声音,也剥夺了她们以自己本来的面貌面对世人的权利。小小年纪就被人用这种方式残忍地否定了。在外人眼中,她们一个是”唱歌难听到找人代唱的那个小孩“,另一个是”长得难看到不能在奥运上露脸‘的小孩,永世不得翻身。难怪现在这两个孩子,一个不敢捅破自己才华平平的事实,靠着卖萌掩饰自己;另一个埋头积攒实力,彻底放弃了靠自己的颜面魅力生存的念头,说白了,都是在拼命应对自己当年被否定的部分。
在金陵十三钗里,张导安排十三钗满怀着一腔热血和崇高的心情代替十三个处女受难,没有让她们有任何的不甘和痛苦,甚至没有一滴她们泪水的特写。代人牺牲这件事就这样变得如此轻飘而理直气壮。幸而这是演戏,没有人真的为导演缺席的体谅和怜悯买单。
然而在奥运会上则没这么幸运,不知道张大导是不是忘了这一点:这两个孩子不是在演戏,奥运是她们命运中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没有谁就应该替谁牺牲。
我充分认同张导没有100%决策权,也有背后拍板人的“功劳”的说法。不过也觉得张导的意见很可能也并不怎么和那个“拍板人”相左。也许有个30%度的锐角,但恐怕很可能不是大相径庭。
我们平时拍电影做游戏,哪怕流一滴血,露一个骷髅头,都担心有“政治不正确”,会有不好的社会影响。然而在堂堂百年奥运上,已经是由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官员和最有名望的导演所策划,全国人民的目光注视下,却发生了性质如此恶劣的事情。就说明在这样一个严密的流程中,仍然没有任何人觉得这事有何不妥,这早就说明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地方那种对别人的付出、辛劳和牺牲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仍然徘徊不去。
就这样牺牲两个姑娘的快乐和幸福,仅仅是为了一点大人臆想出来的”脸面“和所谓的“国家利益”,恶心不恶心?要用这样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的社会,又怎令广大的成年人感到善意和慈悲?
现在的结果我们也都看到了,两个姑娘的人生都因此永久地被改变了。她们的内心 多多少少都留下了因为奥运会造成的“工伤”。
不把人当人,尤其是不把孩子当人。这也是国耻,这就是造孽。
对不住了小粉红们,我不觉得这话说的重。
至于造成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张大导,不好意思至少在这件事上我真心不想要友善度,只想送他一句王O蛋。
如果这事还有背后的人在拍版,让张导接锅,不好意思,也是王O蛋。
如何评价林妙可?我的评价就是她也是和杨沛宜一样可怜的姑娘。如何评价林妙可无缘北影?这真的只是她坎坷成长路上的又一次挫折。如要骂人,她身后有太多该骂、可骂的人。完全没必要揪着她一人不放。
幸而听说她南艺的初试还是过了。只是希望这孩子今后能遇到好的契机,找回自我,承认自己也是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安安静静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真正能成长起来,也不枉这些年受的委屈。
有人说,同情一样是一种消费,并指责我不应该写这么长的文同情她们,也许有道理吧。公道话说得太公道了,势必会有人猜测你是为了沽名钓誉才这么公道。有些人这么多年了对恶意消费她们的行为不以为意,却认为别人以善意看待她们是别有用心。因为在他们眼里,人和人之间互相嘲笑毁谤才是常态,凡有人说正直话,必定是闹鬼了,要不就是别有所图。
然而假如没有人站出来说话,无端的辱骂和无端的崇拜皆是主流。 假如要不消费,最好的方法是让这些孩子归于凡尘,归于沉寂。请问这些年,世人有做到这一点吗?
我可以不“同情”她们,那么请问大众会放过她们吗?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林妙可、杨沛宜,还包括今年成为了我们学弟的王俊凯,觉得这些年轻的弟弟妹妹们真可爱。尤其是他们也走进了我们当年的战场,也许今后会和我们一样留下同样的回忆和青春,就觉得真是神奇。
杨沛宜能扛住委屈修炼成一枚美少女学霸,王俊凯从毛头小偶像成长为翩翩少年。林妙可其实也还足够娇俏和可爱,尽管已经有些疲劳,但其实挫折没有磨掉她最好的一面,我对她真心偏见不起来,只希望她能一直这么可爱,也希望她来日方长。难道我真的是已经变成老阿姨了,看到活泼的孩子就觉得自己也有变年轻。然而我也是90后啊喂!
总之还是希望他们一切都好吧。
最新更新:事隔十年,张导迟来的道歉
在张导道歉后,网友也总算是放了林妙可一条生路,也开始纷纷反省自己对林妙可不是。
看来人们会不会宽容弱者,还是要看着强者的脸色来的。
最新更新2:随着上大学,杨、林两位姑娘最近都在真正以自己的身份重回大众视线。近期林妙可在微博上po自己上大学后的近况,杨沛宜改换了时尚的发型,做起了美妆博主。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两个孩子都在摆脱当年被大人摆布的印象,林妙可的言行和神态让人觉得越来越稳当大方了,杨沛宜则变得更加古灵精怪,自信活泼。一个不再是卖萌小甜心,一个也不再是文弱乖乖女。
年轻人真是神奇的存在,即使经历了这么多恶毒和恶心的事情,她们仍然能不畏惧风雨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希望她们都能摆脱那些被大人、家长、网友强加和塑造的东西,找到真正的自我。
评价啥啊,林妙可身上的黑点太多了。小时候太漂亮,奥运会一票而红,后来曝光是代唱。日后又长残了,成绩也不好了。吃瓜群众一片高潮,有了一种出了恶气的感觉,别人家的孩子终于失败了。鼓破万人捶嘛,可以理解。
不过劝大家也积点口德,人家毕竟还是18岁的小姑娘,也没过过正常人的童年,家庭教育也存在问题,她的人生还有许多可能性,性格就是作了一点,也没干啥伤天害理的事,被全国人民和各种营销号拿来炒作,过分了。
这一页就翻过去吧,让她长大吧。
妙可虽然北影,央音落榜了,但是还有中戏,南艺进入复试了啊,其实已经不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