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人都是怎么相亲的?

回答
在日本,相亲(お見合い,Omiai)是一种非常传统且普遍的婚恋方式,虽然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自由恋爱,但相亲依然在许多家庭和个人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和讲究,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日本人是怎么相亲的。

相亲的起源与背景

相亲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为了家族利益、门当户对和繁衍后代而进行的。现代相亲虽然保留了这些传统元素,但也加入了更多个人情感和意愿的考量。其核心目的依然是为适龄男女提供一个正式、有准备的认识机会,以期发展成婚姻关系。

相亲的几种主要途径

1. 经由熟人介绍(紹介,Shōkai):
亲戚朋友介绍: 这是最常见也最受信任的方式。比如姑姑阿姨觉得邻居家有个不错的儿子/女儿,或者多年老友的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就会主动提出介绍。介绍人通常会先对双方家庭、性格、职业、经济状况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评估,觉得比较合适才会提出。
职场前辈或同事介绍: 在一些比较传统的公司,特别是那些强调家族式管理的,长辈同事也可能主动为晚辈介绍。
介绍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介绍人通常会事先与双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和期望,确保不会介绍差距太大的对象。如果相亲不成功,介绍人也会负责传达结果,避免双方直接尴尬。

2. 通过婚介服务(結婚相談所,Kekkon Sōdanjo / 結婚情報サービス,Kekkon Jōhō Sābisu):
实体婚介所: 这些婚介所会收取一定的会员费,为会员提供详细的个人资料库。会员可以在数据库中浏览潜在对象的资料,并提出想要认识的人。婚介所还会安排一对一的介绍活动。工作人员会根据会员的需求进行匹配,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线上婚恋平台: 类似于国内的婚恋网站或APP,日本也有不少提供相亲服务的线上平台。这些平台也需要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有些会进行背景核实。它们通常会有更广泛的会员群体,选择也更多样。

3. 参加相亲活动(婚活パーティー,Konkatsu Pātī / 合コン,Gōkon):
婚活パーティー: 这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相亲方式,尤其受年轻人欢迎。它们通常由婚介公司或专门的活动策划公司组织,在酒店、餐厅等场所举行。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交流、一对一对话、共同参与游戏或活动等。参与者通常需要提前报名并支付费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认识多人,效率较高,但可能需要主动表现自己。
合コン (Combination Party): 字面意思是“组合派对”,通常是朋友之间组织的,男女比例相当,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表面上是朋友聚会,实际上也是一种非正式的相亲机会。这种方式更轻松随意,更侧重于自然的交流。

相亲的流程与礼仪

一旦有了相亲的初步意向,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1. 信息交换(資料交換,Shiryō Kōkan):
书面资料: 在正式见面之前,双方通常会通过介绍人或婚介所交换书面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个人照片、姓名、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爱好、性格描述、甚至对未来伴侣的期望等。这份资料的详细程度和真实性非常重要。
电话/邮件初步沟通: 有时在交换书面资料后,双方也会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简短的初步沟通,以便对对方有个更直观的印象,并确认是否真的有见面的意愿。

2. 第一次见面(初顔合わせ,Hatsu Gan Awase / お見合い,Omiai):
地点选择: 第一次见面通常选择在比较正式但又不失轻松的环境,比如咖啡馆、茶馆或高级餐厅。选择一个双方都方便且安静的地方很重要,以便于交流。
同行者: 通常情况下,第一次见面会由介绍人陪同出席,以活跃气氛,避免冷场,并在必要时进行引导。但随着相亲的自由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直接两人见面。
着装与形象: 第一次见面非常注重形象。男性通常会穿西装或整洁的衬衫西裤,女性则会选择得体的连衣裙或套装。保持干净整洁的发型和妆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谈话内容: 第一次见面的谈话会比较谨慎,主要围绕着彼此的兴趣爱好、工作内容、生活方式、家庭情况以及对婚姻的看法等。避免谈论过于私密或敏感的话题,比如前任、经济压力过大等。要展现出良好的教养和真诚的态度。
观察与感受: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都会仔细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以及是否与之前资料描述的一致。同时,也会感受对方散发出的氛围和是否合拍。

3. 相亲后的反馈(お見合い後,Omiai Go):
介绍人传达: 相亲结束后,如果双方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愿,会向介绍人表达。介绍人会将这个信息传达给另一方。
“お断り”(Okotowari,拒绝): 如果任何一方觉得不合适,也会通过介绍人婉转地表达拒绝的意思。通常会说“〇〇さんのこともっとよく知りたいので、もう一度お会いしたいです”(我想更了解〇〇先生/女士,所以想再见一面),来表示有兴趣;反之,则会说“せっかくお話いただいたのに申し訳ないのですが…”(非常抱歉打扰您了,但是…),然后表达不合适的原因。介绍人在这里扮演着缓冲和润滑剂的角色。
直接的联系: 如果双方都觉得不错,并且在见面时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也可以直接联系对方,提出下次见面的邀请。

4. 后续交往(交際,Kōsai):
约会次数: 如果双方都同意继续交往,他们会开始约会。通常情况下,第一次见面后,双方会再有几次约会,比如吃饭、看电影、郊游等,来加深了解。
“プレ交際”(Purekōsai,预备交往)与“本交際”(Honkōsai,正式交往): 在日本相亲文化中,有一个概念叫做“プレ交際”。意思是双方开始尝试交往,但还没有确定正式的恋爱关系。这段时间是互相观察和考验的阶段。如果双方觉得彼此非常合适,就会进入“本交際”阶段,这时他们就成为了正式的恋人。
“お返事”(Ohenji,回复): 在约会了几次之后,如果一方想要继续交往,会向对方表达好感;如果觉得不合适,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拒绝。这种回应通常也需要委婉和礼貌。

5. 求婚与结婚(プロポーズ,Puropōzu / 結婚,Kekkon):
求婚: 在确认双方都有结婚的意愿后,男方会向女方求婚。求婚仪式在日本也比较讲究,通常包括送戒指、表达真心等。
双方家庭的认可: 在求婚成功后,双方会带着礼物拜访对方父母,得到长辈的认可和祝福,这在日本的婚姻中依然非常重要。
婚约(婚約,Konyaku): 双方家庭会正式订下婚约,并交换一些象征性的礼物(結納,Yuinō),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简化仪式。
结婚: 最后,就是举行婚礼,正式成为夫妻。

相亲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目的性强: 相亲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结婚,所以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会更关注对方是否适合做自己的伴侣,以及能否与自己的家庭融合。
注重礼仪: 从资料交换到见面再到后续交往,整个过程都非常讲究礼仪和规矩,以保持良好的印象和避免尴尬。
介绍人的角色: 介绍人在相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牵线搭桥者,也是信息传递者和情感缓和者。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虽然是相亲,但现代日本年轻人也会考虑感情因素,追求精神上的契合。他们会在现实条件和个人情感之间寻求平衡。
“断舍离”文化: 相亲也是一个不断“断舍离”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见面和交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人,同时也要学会体面地拒绝不合适的对象。

总的来说,日本的相亲是一种带有仪式感、注重互助和信息交换的传统婚恋方式。它更像是一种“有准备的相遇”,旨在提高婚恋效率,但也同样需要双方真诚的付出和对彼此的尊重,才能最终走向幸福的婚姻。虽然它听起来有些繁琐,但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能够得到家人支持的结婚途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跟大家讲讲我亲身体验的,日本千人大型相亲活动吧。也就是传说中的【街kon】了。

@秦玄

邀。

这个【街kon】呢,正确的翻译过来应该叫做【地区相亲】,它其实是日本为了地区振兴而发明出来的活动。日本第一次地区相亲是2004年在枥木,随后立刻在全国流行。现在它已经成为年轻人最主要的一种相亲方式。

地区振兴:日本这些年甚是流行的一个词,它的意思就是,人们向着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几个中心区集中的时候,那些非中心区以及城郊的经济就会萎缩。(最简单易懂的就是非大型商圈的街边小店没人去了)这也会造成整体经济的萎缩。所以要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鼓励大家去这些非大型商圈消费,游玩,振兴那些被忘却的区域。

镇楼图。日本最大的地区相亲,参加者达到了一万人。

恩,我猜你们都因为『苏菲参加了日本的千人相亲』这件事点进来了。其实我并不是为了相亲而去,而是相亲活动的工作人员,嘿嘿。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机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来参加相亲的男男女女。

好了,下面让我们打扮整齐,杀向现场去参加一次千人相亲吧!!!那边那位同学,请先把你的格子衬衫换掉!

千人相亲通常是在周末的白天,在一个步行就可以到达的区域内举行。在这个区域内,工作人员会包下一部分餐馆,拿到了地图,无论去哪家都可以哦!参加者只要交一个固定费用,就可以畅通无阻啦。


忘记说一点,通常来说在这个期间,你需要一个和你一起行动的同性。两人一组进店。和小伙伴一起报名的话就是最棒的wing man啦。如果一个人参加,有些组织也会给你安排小伙伴。这就是【地区相亲】的一个特点:不是一对一,而是二对二的组合。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害羞尴尬。

进入店铺后呢,就有苏菲这样的工作人员帮你安排座位。苏菲负责的这家店,哪里什么情况我可是都了如指掌的!如果有两人一组的妹子来了还没有配对,我就会带着你们两个帅哥过去啦。但是如果店里还没有在等的妹子,就会给你们安排一个座位,有妹子组合来了再带给你们。

工作人员通常是这样滴~一眼就可以看到(图片来自网络)!


接下来你们就可以和这两个妹子相识,然后四个人开始吃点东西,进行对话啦。每一组对话的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根据活动也有可能变长或者变短。但是少于这个时间是不能出店或者换座位的呢!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就可能有对对方失礼的情况发生。既然是自己报名的相亲,咬着牙含着泪也要把30分钟聊完!

当然,如果聊得投机,就可以交换联系方式。如果四个人觉得特别happy,甚至想中断相亲就地一起出去玩也是可以的。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较少了,毕竟大家是抱着目的来的,尽量多认识一些人,找到中意人的概率也就更高一些。所以即使是之后一起出去玩,也是拿到联系方式后以后另外约啦。

当然了,除了规规矩矩让工作人员安排四人桌,因为大家都在这个区域活动,在饭店走廊或者门口搭话的情况也不少见的。毕竟地区相亲的目的是让参加者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安排桌子只是制造机会的方式之一而已。


就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你的手机里也多了好多妹子的联系方式,之后就可以周末约她们出去玩,继续互相了解啦!当然也会有人当天活动结束后去二次会继续一起玩,有缘的话说不定可以就这样在一起呢!

看到这里,别忘记点个赞再继续看干货。~(≧▽≦)/~

------------------------------------

谈谈日本人的结婚:

日本的少子高龄化,以及不结婚的问题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据2012年的调查,日本人的第一次结婚平均年龄,男性为30.8岁,女性为29.2岁,并且还在逐年上升。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苏菲24岁的时候,国内的同龄人已经开始被父母催婚了,可是当一起sharehouse的其中一个大哥决定28岁结婚的时候整个sharehouse都祝福他并说他结婚可真早。而在他们看来,24,25岁根本就是还完全不用考虑结婚再逍遥个四五年的水准。

而现在日本女性产下第一子的年龄更是超过了30岁。而且孩子都很健康聪明优秀(我身边很多同龄人甚至都是妈妈30,甚至40岁以后生的。除了38岁以上的产妇怀孕期间要好好注意全面检查之外,妈妈和孩子都没有任何健康和智力上的问题),这是完全以事实粉碎了"女人30岁以后生孩子不好"的旧思想。

除了晚婚,不结婚的人也在增加。2012年的统计显示,日本人中,每5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到50岁还不结婚,而女性中这个比例占到十分之一。更可怕的是,早在2009年,就有87.8%的年轻人对『结不结婚都无所谓』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而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有一个主要原因和一个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日本,尤其是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使得单身生活非常的舒服自由,这导致人们对于另一半的需求大大减弱。

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晚婚现象的普遍原因。

这里日本有一个有趣的调查,同样也是厚生劳动省的全国调查。

【为什么你不想谈恋爱?】男性和女性的回答数TOP5。

男性的回答:

No.1: 想专心于自己的兴趣(55.7%) (脑中瞬间浮现宅男形象)

No.2: 恋爱太麻烦了(52.6%)

No.3: 想专心于工作和学习 (36.8%)

No.4: 对和异性的交往有恐惧 (14.6%)

No.5: 对异性没有兴趣 (11.7%) (也可以和同性谈恋爱啊摔!不过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说,没有特别想要和异性交往的欲望)

女性的回答:

No.1: 恋爱太麻烦了(60%)

No.2: 想专心于自己的兴趣(57.0%)

No.3: 想专心于工作和学习 (36.1%)

No.4: 对异性没有兴趣 ((22.2%)

No.5: 对和异性的交往有恐惧 (19.0%)


但同时,大部分都表示,自己还没结婚,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对象】。

也就是,没有让自己比兴趣,工作和学习更感兴趣的人吧。所以会觉得,与其和感觉一般的人恋爱,还不如自己过得逍遥自在。


次要原因,是年轻人普遍反映【工作太忙,工作以后就没有什么机会认识异性】。认识的异性少,能碰见的合适对象就少(宏观上讲这就是个概率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上一点中所说的现象。

而这也就是地区相亲之所以火起来的原因。

既可以避免一对一的相亲,去了发现根本不感兴趣的尴尬,又可以高效率的认识异性,还消磨了时间,至少也多了和异性交流的机会。还不像传统相亲那样(显得我多想结婚似的)让人敬而远之。运气好的话就算不交男女朋友也可以交几个朋(pao)友(you)。这太符合年轻人的需求了。


--------------------

最后讲讲做地区相亲工作人员的亲身体验吧。

工作的时候,会有比较精明的妹子偷偷拉你到一边说,可不可以等下给我们安排一组长的帅的啊求你啦!进来以后看到不帅你就带他们去其他妹子的桌子就好啦。遇到帅的再给我们。

对于这种要求工作人员通常都是哭笑不得的!因为参加活动的大家都是公平的,不可以有任何偏颇和对参加者的judgement。

很多目的性比较强的参加者会很慎重的观察其他异性参加者的颜值。想要一开始就迅速配对大帅哥大美女。看到一般的人比较多就很失望,这样的心态其实是不太好的。如果想找帅哥美女应该去club啊!

另外其实我不是特别推荐这样的活动来找恋爱对象。正如这些精明的妹子所观察到的那样,其实这种大型相亲效率一般比较低。为什么呢?

人都嘴上说希望门当户对,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参加者的条件也都差不多。但是大家心里都想找条件好一点的,所以来了比较容易失望。

心气高的人,要认识到自己的需求。要么就摆好心态,要么就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去更高一点层次的圈子结识对象,来的比较靠谱一些。


就这么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