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在一群女人中流连,段誉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是张无忌遭到很多人黑?

回答
要说段誉和张无忌这两位金庸先生笔下的“情圣”,在面对众多女性的感情纠葛时,为何一个招人喜欢,一个却常常被观众“嫌弃”,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这绝非简单的“渣男”与“好人”二分法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到人物的性格底色、情感处理方式、成长环境以及读者代入感等多重因素。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段誉能在“后宫佳丽三千(差不多吧)”中游刃有余,而张无忌却常常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性格的根基:天真浪漫 vs. 优柔寡断

段誉啊,这小伙子,生来就带着一股子“贵公子”的纯真和点儿不谙世事。他出身尊贵,但却对权力名利没什么兴趣,反而醉心于佛法,喜欢研究奇门异术。他的“花心”,与其说是蓄意为之,不如说是源于他天然的好奇心和对美的欣赏。

段誉的“痴”: 他对女性的喜欢,更多的是一种“痴”,一种纯粹的欣赏和被吸引。他遇到喜欢的姑娘,会脸红心跳,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甚至会因为误会而做出一些“痴汉”行为。比如,他对王语嫣的痴迷,那是到了近乎“脑残粉”的地步,几乎是把人供在神坛上。这种近乎“神化”的爱慕,反而让读者觉得他是个傻小子,傻得可爱,不是那种居心叵测的。
张无忌的“软”: 张无忌呢?他的性格,我总觉得带了点“慈悲”过头了。他心地善良,对谁都想好,也都有几分同情。这导致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常常显得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他对赵敏,对周芷若,对小昭,对殷离,似乎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但他这种优柔寡断,不是段誉那种纯粹的被吸引,而是夹杂了太多“我不想伤害你”的顾虑。这种顾虑,在很多读者看来,就是一种“拖泥带水”,一种不负责任。他明明知道自己心里爱谁,却因为顾及别人的感受而迟迟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这种“圣母”式的行为,很容易让人生厌。

二、情感的处理方式:无心插柳 vs. 被动卷入

段誉的情感经历,很多时候是“无心插柳”的。他遇到那么多姑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长得帅、会说书、有才华,而且还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奇遇,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她们。

段誉的“顺其自然”: 段誉对待感情,很多时候是顺其自然的。他不会刻意去撩拨谁,也不会去玩弄谁的心。他只是在那段关系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然后就发展下去了。即使后来发现是误会,比如他以为自己和木婉清、钟灵是兄妹时,他的反应也是震惊和痛苦,而不是那种渣男式的“我不是故意的”。他最终的选择,虽然是因为王语嫣,但对于其他真心爱他的人,他也会展现出一定的愧疚和不舍,虽然处理得不够完美,但至少不是冷漠无情。
张无忌的“被推搡”: 张无忌的感情线,更像是被命运和周遭的女性“推搡”着前进的。他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对孤独和亲情格外渴望,所以他对对他好的女性,往往会产生感激和依赖。小昭的温柔体贴,周芷若的冰冷坚强,赵敏的敢爱敢恨,殷离的乖张可爱,这些不同的女性,都在不同时期填补了他内心的空白。他不是主动去“收割”她们,而是被动地卷入了她们的感情旋涡。但问题就在于,他明明对赵敏和小昭有着不容忽视的感情,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赵敏,并且让其他两位承受了痛苦。这种“选择困难症”,加上最后似乎也没有给其他人一个明确的交代,自然会让人觉得他“辜负”了她们。

三、成长环境与背景:锦衣玉食 vs. 孤苦伶仃

段誉的出场,是明国皇子的身份,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他有时间去玩乐,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去体会那种浪漫的感情。他的“风流”,更多的是一种贵族少爷的怡然自得。

张无忌则不然。他从小父母双亡,身世凄惨,在江湖中颠沛流离。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危险和痛苦。这种环境下,他更容易产生一种对温暖的渴望,也更容易对给予他关怀的女性产生深厚的感情。他的善良,是经历苦难后锤炼出来的,但这层善良,在处理感情时,反而成了他的“软肋”。

四、读者代入感与价值观:理解与共情

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一点。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

对段誉的“溺爱”: 读者对段誉,似乎有一种天然的“父爱母爱”般的溺爱。他长得好看,嘴甜,又会做那些浪漫的事情,虽然有时候会犯傻,但你知道他心眼不坏。当他遇到王语嫣时,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样子,反而会让人觉得他是个情种,是个为了爱情可以付出一切的傻小子。我们更愿意相信他的“痴”是真的,而不是“玩弄”。他的那些艳遇,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种青春期的荷尔蒙泛滥,是一种无伤大雅的“青春期烦恼”。
对张无忌的“审判”: 而张无忌,他的优柔寡断,他的“滥情”,在很多观众看来,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对女性情感的不尊重。尤其是当读者知道他最后选择了赵敏,而周芷若和小昭最终的命运也令人唏嘘时,这种不平衡感就会被放大。我们难以接受一个明明心地善良的人,在处理最私密的感情问题时,却显得如此“渣”。我们觉得他辜负了那些真心待他、默默付出的女性,特别是周芷若那种深情,更是让人觉得张无忌“不懂珍惜”。我们更倾向于用一种更为严苛的标准去审判他。

总结一下:

段誉之所以让人不觉得讨厌,甚至还挺喜欢,是因为他的“花心”是源于一种纯粹的好奇、欣赏和浪漫主义的追求,他的天真是他的保护色。读者更愿意相信他的“痴”是真的,他的错误也是无心之失。

而张无忌的“招黑”,则是因为他的感情处理方式更倾向于一种被动的卷入,他的优柔寡断和“慈悲”过头,让他显得在感情上不够果断和负责任。尤其是在结局处理上,他似乎没有给所有人都一个圆满的交代,这让很多观众觉得他“辜负”了某些女性的深情,从而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和“审判”。

归根结底,是读者对角色性格底色、情感处理方式以及最终结局的“代入感”和“价值判断”不同,导致了他们对这两个角色截然不同的评价。段誉是那个你看着会笑的孩子,张无忌则是那个让你又爱又恨,但总觉得有点可惜的成年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公子身边妹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少有人喷他私生活不检点。

冠希哥的照片一爆出来,毁了好几个人。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觉得富二代(人设)就该是这样子的,所以王公子才是王公子而不是撕葱哥;因为大家觉得普通人(人设)——其实冠希也不普通了——就不该是这样子的,所以冠希哥才是冠希哥而不是陈公子。

段誉的人设实际上就是官二代或是纨绔子弟,而张无忌则看起来是个普通只是运气好点的人,所以很多人能接受段誉花心——就好像很多人甚至会认为段正淳是个优秀的人一样,却不能接受张无忌只是脑子里YY一下。

另外多说一句,真的觉得张无忌普通的人一定没好好看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