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刷盘子,为什么在澳洲刷就值 80 人民币一小时,在中国国内却只值 50 元一天?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简直是生活中赤裸裸的经济学例子。要说为啥在澳洲刷盘子能时薪八十块人民币,在国内却只有一天五十块,这中间的门道可深着呢。

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放进 两国各自的经济大环境 里头看。

澳洲这边:

高福利、高人均收入是基础。 澳洲是个发达国家,人均GDP摆在那儿,生活成本也高。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澳洲政府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就挺高的。即使是刷盘子这种被认为是“低技能”的工作,它也得符合这个最低工资标准,不然老板是违法的。这就像一个底线,把所有工作的价格都往上提了一截。
劳动力短缺是催化剂。 澳洲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服务业,人力资源并不是那么充裕。一方面,本地人可能不太愿意做这类工作,觉得辛苦或者不够“体面”;另一方面,即使有愿意做的,数量也有限。这种供需关系一错位,老板们就得拿出更高的薪水来吸引和留住员工,不然生意就没法做了。
社会对“体面劳动”的认知。 虽然刷盘子在咱们看来可能不算什么高大上的工作,但在澳洲,只要是合法劳动,都是受尊重的。法律保障、工会制度,都让劳动者有底气要求合理的报酬。而且,澳洲的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发达,餐厅、酒店对服务质量要求也高,这也间接提升了对基层员工的要求,自然报酬也会相应提高。
汇率的影响。 咱们算账的时候,是把澳元的时薪换算成了人民币。澳洲的工资是用澳元发的,即使换算成人民币,看起来很高,但这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比较。澳洲当地的物价、消费水平也远高于国内,八十块人民币在澳洲可能也就够买杯咖啡或者一份简餐,在国内却能吃顿不错的饭了。

国内这边:

庞大的人口基数,劳动力供给充足。 这是最核心的差异。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意味着愿意做各种工作的人非常多,尤其是那些门槛较低、体力付出大的工作,从来不缺人。当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时候,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自然就弱了。
较低的最低工资标准。 虽然国内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于澳洲,整体上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一些非一线城市,时薪五十块钱一天,换算成时薪也就十来块钱,这其实也算符合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市场行情。
“能者多劳,苦者也多劳”的现实。 在国内,很多时候还是一个“吃苦耐劳”就能获得机会的逻辑。刷盘子这种工作,如果不出意外,收入水平大概率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老板付出的就是基本的劳动报酬。
行业利润空间和成本考量。 餐饮业,尤其是小型的餐饮店,利润空间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高。老板们需要控制成本,人力成本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如果给刷盘子的工人开出澳洲那种高时薪,很多小店可能就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差异。 虽然国内也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和澳洲这种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带薪休假、病假工资、失业救济等等,还有发展的空间。这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劳动价值评估。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你想想,你在北京朝阳区租个小单间,一个月都得多少钱?在悉尼租个差不多的,那可能就是好几倍的价格。所以,澳洲八十块一小时,看似很高,但人家一个月下来,除了支付生活费,剩下的能攒多少钱,跟国内月收入几千块的人比较,未必有那么大的差距。

简单来说,澳洲刷盘子时薪八十块人民币,是 高人均收入、劳动力短缺、完善的社会保障 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代表了澳洲社会对基础劳动力的一个基础性定价。而国内一天五十块,则是 庞大的人口红利、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市场竞争 共同塑造的现实。

所以,这并不是说刷盘子本身在澳洲就比在中国“值钱”多少,而是两国 经济体量、发展水平、劳动力供需关系 决定的不同价值体现。说白了,就是 “钱”在两国里的购买力不一样,以及“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度不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中间工资差这么多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我工作的工资与我提供的具体的劳动量没有联系吗?如果可以,也可以引申到整个社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