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合资车是在国内生产的为什么比国外同样的车还要贵?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事儿,为什么明明在国内生产的合资车,有时候反而比它在国外老家的亲兄弟姐妹们还要贵呢?这事儿呀,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不像咱们买个菜那么简单,涉及到不少门道儿。

首先,得明白“合资车”这个概念。它不是一辆车从头到尾都在中国造出来的,也不是原装进口到中国来卖。它是中国本土的车企和外国汽车品牌联手,在中国设厂生产的汽车。这种合作有各种形式,有的是技术引进,有的是品牌授权,有的是共同研发,但核心都是在中国落地生产。

那么,为什么国产合资车会比国外同款贵呢?我给你掰开了说:

1.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结构不同

你说都在中国生产,原材料不应该一样吗?很多时候,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核心技术的“溢价”: 国外品牌之所以愿意跟中国合作,是因为它们有成熟的技术、品牌、研发能力和设计经验。这些东西不是白给的,中国车企需要用钱来买,或者以利润分成的方式来支付。这些“技术费”、“品牌使用费”或者“管理费”,最终都会摊到每一辆车的成本里去。你可以想象成,外国品牌把它们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打包卖给你,这个打包费自然不便宜。
国产化率的影响: 合资车虽然在中国生产,但不可能一夜之间所有零部件都用中国的。一开始,或者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关键的、核心的零部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关键部件、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等,还是会从国外进口。这些进口零部件,本身就有国际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国外生产商的利润。一旦这些核心部件依赖进口,那么国产合资车的成本就很难和完全本土化生产的国外车型持平。
零部件供应商的成本: 即使是合资车厂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其供应商的成本构成也可能与国外不同。比如,国内的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人工成本等,可能就存在差异。

2. 市场策略和品牌定位

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成本说了算,市场和品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特色”的配置: 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合资车在引进国外车型时,经常会进行一些“本土化”的配置调整。比如,在中国市场,大家普遍喜欢更丰富的内饰配置(皮座椅、大屏幕、全景天窗等)、更好的隔音效果、更舒适的悬挂调校,甚至更注重车内空气质量。这些额外的配置和调校,无疑会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而国外市场的同款车型,可能配置就相对基础,价格自然就低一些。
品牌溢价和市场竞争: 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本身就带着“洋品牌”的光环,它们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品质、更好的技术和更强的品牌力。车企会利用这种品牌认知度来收取一定的“品牌溢价”。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合资品牌之间,它们会通过不同的价格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有时候,为了维持品牌形象或者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定价策略会更倾向于“稳健”甚至偏高。
“期望值管理”: 当消费者花钱买一辆合资品牌车时,他们往往会将其与同价位的国内品牌车进行比较,同时也期望能获得比国内品牌“更好”的体验。车企也会利用这一点,在定价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消费者“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心理预期。

3. 政策、税收和汇率的影响

这些宏观因素也是推高价格的重要推手。

关税: 虽然是合资车在国内生产,但如果其中有部分关键零部件是进口的,那么这些进口零部件就需要缴纳关税。关税是直接加在成本上的,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同时期、不同品类的零部件,关税税率也可能不同。
消费税、增值税等: 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在中国销售是要缴纳各种税费的,包括消费税(通常与排量挂钩)、增值税等。这些税费的计算基数不同,税率也会影响最终的零售价。国外的税收政策和中国的可能不同,所以简单对比税前价格没有太大意义。
汇率波动: 进口零部件的成本、利润汇出等都涉及到外汇,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合资企业的成本。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进口零部件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推高合资车的生产成本。

4. 生产运营和管理成本

在中国设厂生产,也并非完全没有额外的成本。

合资合作的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 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体系的企业合作,本身就会产生沟通成本和磨合成本。比如,决策流程可能更长,需要更多层级的审批。
研发投入: 虽然引进的是国外技术,但在中国本土进行适应性开发、测试、以及根据中国法规和市场需求进行的微调,都需要研发投入。
市场推广和销售网络: 合资品牌需要在中国建立和维护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及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同样会体现在最终售价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

假设一辆车在美国卖2万美元,相当于14万人民币(按当前汇率)。但是,这2万美元可能包含了在美国当地生产的所有成本、美国的人工成本、美国的利润、美国的市场推广费用等。

而同样的车型在中国合资生产,成本构成可能是这样的:

部分核心零部件进口成本(含关税): 可能就占了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比如10%到30%不等。
中国本土生产零部件成本: 可能比美国便宜,也可能因为供应商不成熟而更高。
技术引进费/品牌授权费: 每年支付给国外母公司。
中国本土化的配置升级成本: 大屏、皮椅、更好的隔音等。
中国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管理成本。
中国的各种税费。
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经销商利润。
合资公司自身的利润。

当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再考虑到品牌溢价和市场定位,最终在中国市场上卖的这款合资车,即使核心技术来自国外,但国产化率不够高,或者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做了很多“加法”,其成本和定价,自然就可能比它在国外老家那个配置可能更基础、更直接的亲兄弟要高了。

所以,下次看到合资车在国内比国外贵,别仅仅认为是“奸商”,这背后确实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车型经过充分的国产化改造,并且市场竞争激烈时,也可能出现比国外便宜的情况,但总的来说,上述这些原因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核心技术在欧美日列强手里,所以主要利润上交欧美日列强;

二:万税国和万众国,所以次要利润还要供给天朝以及众多的雇员;

三:再加上供低于求,根本不愁卖不出去,定价不高白不高。

附言:说合资车毁了我朝车辆工业也不为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事儿,为什么明明在国内生产的合资车,有时候反而比它在国外老家的亲兄弟姐妹们还要贵呢?这事儿呀,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不像咱们买个菜那么简单,涉及到不少门道儿。首先,得明白“合资车”这个概念。它不是一辆车从头到尾都在中国造出来的,也不是原装进口到中国来卖。它是中国本土的车企和外国汽车品牌联.............
  • 回答
    合资车“偷工减料”的现象,这锅到底该谁来背?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中国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一方。要详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偷工减料”可能包含哪些方面。 用料上的简配: 比如座椅的填充物、内饰的塑料材质、隔音材料的使用量,甚至是一些看不见的结构件的钢材强度等等.............
  • 回答
    领克汽车销售不承认自己是国产车,而一再强调自己是合资车,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遇到的一个点。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国产车”和“合资车”到底是个啥概念。 国产车,顾名思义,就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并且品牌归属也主要在中国本土.............
  • 回答
    “最差”这个词,尤其在汽车这样复杂且个性化需求极强的领域,总是带着点绝对和武断。说别克是“最差的合资车”,我觉得有点过于轻飘飘了,甚至可以说有些站不住脚。别克这个牌子,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曾经有过一段相当辉煌的时光。你想想,当年那会儿,君越、君威,还有那个时代的GL8,简直是商务和家庭用车的标杆。它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确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是“T”,国产车和合资车开起来、用起来,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差距不小。这背后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涉及的学问可深着呢。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几个大家都能感受到的点,深入聊聊。1. 发动机“T”的内在功力:排量、技术路线与调校首先,这个“T.............
  • 回答
    合资汽车减配,到底是中方的责任还是外方的责任?同一款车,与海外版不一样,是因为人机料法环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任何一方,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合资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汽车制造中的各种要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合资公司是股权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实体.............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毕竟婚姻大事,谁都想两口子和气,双方家庭也高兴。你女朋友陪嫁的东西这么丰厚,一套价值600多万的房子,还有一辆50万的车,这可不是小数目,实打实地为你们小家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彩礼到底给多少,怎么给才算“合理”,这中间有很多讲究。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核心.............
  • 回答
    卡车司机因北斗掉线被处罚金 2000 元并扣车是否合理,以及货车安装北斗系统的主要考虑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技术应用、行业监管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卡车司机因北斗掉线被处罚金 2000 元并扣车是否合理?关于“卡车司机因北斗掉线被处罚金 2000 元并扣车”的处罚是否合.............
  • 回答
    这就涉及到车辆发生剐蹭后,责任划分与赔偿方式的问题了,尤其是当一方是普通车,另一方是豪车时,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咱们就来详细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首先,要明确一点:交警的责任判定是基础,但它直接决定的是赔偿的比例,而不是赔偿的计算方式。当交警认定双方责任对半(各负50%),这意味着在这次事故中,你和对方都.............
  • 回答
    .......
  • 回答
    行吧,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大众ID.4,小鹏G3i,还有广汽Aion Y,这三个车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再加上要不要让爸妈“贡献”点钱,这事儿就更复杂了。咱们一点点捋清楚,看看哪个更合适。首先,咱们得明白,买车这事儿吧,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尤其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发展是真的快,合资品牌也开.............
  • 回答
    汽车合资品牌引入国内的车型,其中国版配置的决定权,不能简单地用“中资说了算”或者“外资说了算”来一概而论。这是一个高度复杂、动态博弈且涉及多方利益平衡的过程,最终的决定往往是双方协商、妥协,并受到市场、法规、技术以及战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十万左右买车只认合资,这事儿吧,我跟你说,可不只是“冲产品力”那么简单。当然,产品力肯定是重要的一环,但要是你觉得就这么朴实无华地冲着产品力去,那就太小看这部分消费者的考量了。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得一点点掰开了聊。产品力,基础盘,但不是全部。你说十万左右的合资车,像朗逸、卡罗拉、轩逸这些,.............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选择题,手里捏着 20 万,是去淘一辆开过但依旧光鲜亮丽的 BBA,还是直接提一辆崭新的合资品牌车回家?这两种方案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坑”。咱们不如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看看哪个更适合你。一、淘一辆二手 BBA (宝马、奔驰、奥迪)先说优点,也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
  • 回答
    合资车企外资股比限制的放开,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不仅仅是股权结构上的调整,更可能触及到在中国市场行之多年的“合资自主”模式的根基,甚至可能重塑合资车企的研发体系。“合资自主”的兴衰与股比放开的联动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合资自主”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孕育并壮大的。在过去.............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皓影混动和威兰达混动比宋PLUS DMi贵,而且您觉得在外观、内饰和动力上并不占优势,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遇到的困惑。这里我来尝试从几个层面,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希望能让您有个更全面的认识,并且避免AI那种套路化的论述。首先,我们得承认,价格的制定从来都不是单纯基.............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买合资车那些容易踩的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感觉就像是在跟老司机唠嗑,而不是冰冷的AI报告。合资车嘛,说白了就是外国品牌跟国内厂商合作,引进技术、生产线,然后咱们在国内生产销售。这本来是个挺好的模式,能让我们买到相对便宜又靠谱的车。但问题就出在“合作”这个环节,有时候合作得好不好,直.............
  • 回答
    合资车和国产车的价格走势,这确实是近些年汽车市场上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我听身边不少朋友也聊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感觉挺奇怪的,怎么以前觉得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现在为了卖车价格都快“骨折”了,而很多曾经价格亲民的国产车,反而越来越“金贵”了。要说清楚这个事儿,得把几个关键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关于国产车和合资车之间的差距,这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且又充满复杂性的问题。想要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太多维度,而且不同品牌、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方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差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比较性,意味着我们在看它们各自的长.............
  • 回答
    话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前几年,合资品牌那可是稳坐钓鱼台,但近几年,国产车那叫一个崛起,硬是把合资品牌逼到了墙角。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某个主流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合资车企,突然推出了这么一款车,你说会有什么结果?咱们先来设想一下这款车,它得有点不一样,不能还是那些老掉牙的设计和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