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带T,国产车与合资车差距那么大?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确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是“T”,国产车和合资车开起来、用起来,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差距不小。这背后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涉及的学问可深着呢。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几个大家都能感受到的点,深入聊聊。

1. 发动机“T”的内在功力:排量、技术路线与调校

首先,这个“T”不是简单地往发动机里塞个涡轮就完事儿了。这里面水可深了。

涡轮增压器本身的技术差异: 涡轮增压器,简单说就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带动一个叶轮,这个叶轮再带动另一个叶轮,然后把新鲜空气强制压进发动机。但涡轮增压器有很多种,比如单涡轮、双涡轮、可变截面涡轮(VGT)等等。合资品牌,尤其是德系、日系,在涡轮增压技术上积累的时间长,专利技术多。他们可能更早地掌握了高精度加工、耐高温材料、高效叶轮设计等关键技术。
举个例子: 同样是1.5T,有的涡轮响应快,低扭充沛,动力随叫随到;有的可能要等到转速上来了,涡轮才“觉醒”,低速时甚至比自吸车还肉。这就跟涡轮的尺寸、形状、响应速度、以及发动机与涡轮的匹配度有关。合资品牌可能在涡轮的选型和发动机的匹配上,更懂得如何兼顾动力、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本体技术: 涡轮只是一个“外挂”,发动机本体的功力才是根本。合资品牌,尤其是那些有百年历史的发动机制造商,在铸造工艺、材料科学、燃烧技术、冷却系统、点火系统、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控制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比如缸体缸盖的强度和散热: 涡轮增压会使发动机内部压力和温度升高,对材料要求更高。合资品牌在铝合金的配比、铸造的致密度、缸体加强筋的设计上,可能更成熟,能承受更高的压力。
燃烧室的设计: 燃油雾化、混合气形成、点火时机,这些都是影响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合资品牌可能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专利和优化经验,能让每一滴油燃烧得更充分,动力释放得更高效。
NVH控制: 涡轮工作时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噪音和振动,如何通过优化发动机结构、隔音材料、声学调校来抑制这些不适,是合资品牌比较擅长的。很多国产车在NVH方面,虽然进步很大,但与顶级合资车相比,还是能感受到细微的差异,比如高速时发动机的噪音会更明显一些。
发动机管理系统(ECU)的调校: 这是最能体现“功力”的地方。ECU控制着喷油量、点火时机、涡轮压力等一切与动力输出相关的参数。合资品牌可能在这方面有更精密的算法和更丰富的实车调校经验。
动力输出的线性: 合资车的动力输出往往更线性、更平顺,你能感觉到动力是随着你踩油门深浅一点点释放出来的,没有突兀的爆发,也没有恼人的迟滞。
燃油经济性与动力的平衡: 很多合资车在追求动力的情况下,燃油经济性也做得不错,这背后就是ECU精密的管理。国产车可能更倾向于将动力参数调得比较激进,以给人“够劲”的初印象,但长期驾驶可能会觉得不够细腻,或者油耗偏高。

2. 变速箱:动力传递的“拐点”

发动机出力了,得通过变速箱才能传递到车轮上。变速箱的好坏,直接影响着“T”的体验。

AT变速箱的技术门槛: 很多合资品牌,特别是德系和日系,在液力变矩器式自动变速箱(AT)领域有非常成熟的技术。AT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可靠性和高扭矩承受能力,一直是其优势。
换挡平顺性: 合资车的AT换挡,你可以几乎感觉不到,或者只感受到轻微的动力中断。
换挡逻辑: 合资车的变速箱电脑(TCU)能更智能地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路况、车速来预测你的意图,并做出最合适的挡位选择。
可靠性和耐久性: AT变速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非常成熟,在可靠性和耐久性上更有保障。
双离合变速箱(DCT)的差异: 国产车现在很多也用双离合,但早期的一些双离合(特别是干式双离合),在低速蠕行、起步、换挡的平顺性上,以及在高负荷下的可靠性上,确实不如一些成熟的湿式双离合或AT。
干式双离合的“顿挫”: 干式双离合因为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在理论上是很好的,但由于离合器片工作在空气中,容易过热,在低速频繁启停时,容易出现顿挫感,甚至过热保护。
湿式双离合的优化: 湿式双离合将离合器浸泡在油液中,散热更好,平顺性也更好,但成本更高,传动效率略有下降。
CVT变速箱的调校: 很多日系车喜欢用CVT,以追求极致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但CVT在急加速时的“打滑”感,以及响应速度,也是一些人诟病的地方。合资品牌的CVT,在模拟换挡、响应速度上,可能做得更到位。

3. 底盘与悬挂:支撑起“T”的操控感

一个强劲的“T”动力,需要一个扎实的底盘来支撑,才能让你感受到它的真正威力。

底盘的整体性与扎实感: 合资品牌,特别是欧洲品牌,在底盘调校上非常注重整体性。你可以感受到底盘连接紧密,路面信息反馈清晰但不过于颠簸。
转向的精准度: 车辆的转向手感,是直接影响驾驶体验的关键。合资车的转向往往更精准,回馈力道适中,指向性清晰,让你敢于在弯道里“走得更快”。
悬挂的支撑性与舒适性: 高低配车型可能会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合资车的悬挂在支撑性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它们能在过弯时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也能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过滤掉大部分不适。
国产车的进步与挑战: 国产车在底盘调校上进步非常快,很多新车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与一些底盘“功力深厚”的合资品牌相比,可能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如高速变道时的稳定性,或者连续弯道中的循迹性,还有提升空间。有些国产车的底盘可能偏向于“软”,牺牲了一部分支撑性来换取舒适性,或者调校得比较“硬”,路感过于清晰,影响了舒适性。

4. 平台化与模块化:研发的“加速度”

合资品牌,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的跨国车企,拥有成熟的平台化和模块化造车理念。

成熟的平台: 很多合资车是基于经过市场检验、优化迭代了几代的平台打造的。这意味着在动力总成匹配、底盘结构、车身刚性、NVH控制等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降低研发成本与周期: 平台化可以大大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和成本,让它们能够更快地将成熟的技术应用到新车型上。
国产车的“摸索”: 国产车虽然在某些领域发展迅速,但整体而言,在平台化和模块化方面的积累还在起步阶段。很多时候,新车型可能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或者借鉴现有成熟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匹配或优化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5. 品牌积淀与用户口碑: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差距”

除了硬核的技术,品牌积淀和用户口碑也是影响大家感受的重要因素。

长期的市场验证: 合资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检验,它们的产品在可靠性、耐用性、保值率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消费者购买合资车,往往是对其品牌价值和长期使用体验的一种信任。
用户反馈的迭代: 合资品牌会根据用户的长期反馈,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微调和优化,这种持续的改进过程,让它们的产品越来越成熟。
国产车的“追赶”: 国产车品牌的用户基数在不断扩大,用户反馈也越来越丰富,它们在学习和改进的速度上非常惊人。但很多时候,消费者在同等价位下,还是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不出错”的合资品牌,这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对未知风险的规避。

总结一下,为什么国产车带T和合资车差距会那么大?

这不仅仅是“T”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 “T”技术与发动机本体、变速箱、底盘、整车调校、平台化开发以及品牌积淀 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合资品牌拥有更长的技术积累、更成熟的平台化开发、更精密的调校功力以及更经受住市场考验的产品。它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相对均衡且优秀,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就是更平顺、更线性、更舒适、更可靠的驾驶体验。

而国产车,虽然在近年来的进步堪称“神速”,很多方面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部分合资品牌。但要说在“T”的整体体验上,要完全赶上那些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有着几十年深厚底蕴的合资品牌,还需要时间,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用户反馈的深度挖掘。

所以,下次你开一辆国产“T”车和一辆合资“T”车,感受到的差距,其实是整个汽车工业体系多年积累下来的“内功”差异。不过,你也能看到,这个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缩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扭矩平台或功率平台都是削峰的结果,削的越多,平台越广。

所以,你说的不同发动机的“最大扭矩”,都是一个数值吗?

而且,看这个参数意义不大,这是试验室数据,正常开车是非常难达到这种工况点的。

做发动机试验时,发动机在台架上直连电力测功机。在试验人员把发动机节气门全开后,转速不会一下就稳定在1000多转的。都是通过测功机慢慢加负载,把转速憋到目标转速,比如1250rpm 稳定后读取扭矩。

正常开车,至少要3000rpm才能达到最大扭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确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是“T”,国产车和合资车开起来、用起来,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差距不小。这背后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涉及的学问可深着呢。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几个大家都能感受到的点,深入聊聊。1. 发动机“T”的内在功力:排量、技术路线与调校首先,这个“T.............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同样是作为中国两大经济中心,上海和北京在周边地区的发展模式上,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以“环上海”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同繁荣,另一个则是“环北京”的贫富差距,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带有“贫困带”的标签。这背后原因复杂,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一个同事传话过来,让你“不要太实在”,这其中门道可多了去了,绝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透的。我好好跟你掰扯掰扯,看看他到底想让你往哪个方向去想。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太实在”这三个字。在我们日常的语境里,“实在”是个褒义词,意味着真诚、靠谱、有担当。但在这句话里,加上了“太”字.............
  • 回答
    关于战俘佩戴袖标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记录中,确实存在一些关于盟军战俘佩戴特定标识的情况,但其性质和普遍性与苏军战俘佩戴的“我为国防军服务的”(Ich diente der Wehrmacht)白袖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苏军战俘佩戴“我为国防军服务的”白袖标的背景。在战争初期,由于.............
  • 回答
    关于“电网”与“公务员”在知乎等平台上的评价差异,这一现象背后涉及社会认知、职业特性、政策环境、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职业特性与社会认知的差异1. 电网行业:技术型“苦力”与稳定性矛盾 工作强度高:电网从业者(如电力工程师、运维人员)需长期在高压、高温、高风.............
  • 回答
    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和对古希腊史的质疑为何存在不同舆论反应的现象,需从历史学、文化心理、学术传统及全球话语权结构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探讨: 一、概念辨析与背景差异1. “中华文明西来论”的争议性 核心观点:部分学者(如郭沫若早期提出“殷商西来说”)曾认为中华文明受中亚或西亚影响,.............
  • 回答
    法学博士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观点分歧,绝非简单站队,而是源于他们对法学理论、刑法目的、人权保障、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因素的深刻理解和不同侧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分歧: 一、 对刑法目的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刑法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法学博士们首先会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同的理论对刑法目的的.............
  • 回答
    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在芯片研发领域,尽管都属于中国科技公司,但它们所收获的评价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累与技术底蕴: 华为海思:沉淀二十余载,行业领军者。 起步早,目标明确: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马云和雷军都曾是备受瞩目的中国科技巨头,但公众对他们的态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他们的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的看法、个人风格以及公众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马云:从“人民的希望”到“资本的.............
  • 回答
    《小时代》和《红楼梦》同样描写了奢侈华美的生活,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小时代》常被诟病“装逼”,而《红楼梦》则被赞誉为经典。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价值观的差异 《小时代》: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其核心是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名牌崇拜。故事几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非常普遍。首先,要明白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种“绞尽脑汁,百般尝试也不得其法”的感受。很多有成就的算法工程师,他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智力或天赋之别,而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经验积累以及解决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跨文化沟通、工作文化差异以及个体认知偏差等多个层面。同样是“刷碗刷三遍”这个行为,为什么在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那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核心原因:文化价值观和期望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工作”、“完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和创作上的深层原因。与其说美国穿越剧“想不出未来”,中国穿越剧“想不出历史”,不如说这是两国观众的文化偏好、社会心理以及影视产业发展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反思与科幻的沃土美国人偏爱往未来穿,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解读: 对未来的乐观与探索精.............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对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其中的“味儿”给咂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看东西,尤其看地域,往往带着自己的“滤镜”。这个滤镜,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媒体宣传以及过往的经验塑造的。为什么东北是“苦寒之地”?—— 根植于历史与.............
  • 回答
    说到王源和欧阳娜娜,大家对他们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人红是非多”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我们对“学业”、“艺术”、“明星”这几个概念本身复杂的情感投射。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抛开他们本身,我们得先看大家对“伯克利”的期待和理解。伯克利音乐学院,在很.............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古代姓氏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简单来说,秦始皇是嬴姓的直系后裔,所以他直接以嬴为姓。而赵国之所以以赵为氏,是因为赵国国君的祖先在早期确实是嬴姓,但他们以“赵”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氏,并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以赵为氏的赵国。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和演变过程: .............
  • 回答
    统一北方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历史上北方的统一政权往往难以长久。后赵和前秦的短暂统一,与北魏近一个世纪的统治,这其中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 政治制度、军事策略、民族融合程度、经济基础以及统治者的能力和眼光 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原因: 为什么后赵和前秦的统治都不长久? 后赵:后.............
  • 回答
    南通模式和衡水模式之所以在受到的抨击程度和原因上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模式的核心与出发点差异: 衡水模式(“应试教育的极致”): 其核心在于将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首要目标,并围绕此目标进行极致的训练。这包括大量的刷题、反复的模拟考试、严苛的时间管理、高度集中的课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简单来说,比斯开湾沿岸(主要是法国西部)缺乏大型城市,而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却拥有许多大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经济活动重点的侧重所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普遍。虽然都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演义类作品,但《三国演义》和《军师联盟》在受众接受度和评价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时代背景与创作初衷的差异 《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小说,历经民间流传和不断加工,其创作初衷带有强烈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