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骑过近300公里没觉得有任何危险,骑车是最安全的事情,为什么多数自行车爱好者厌恶鄙视不戴头盔的行为?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骑行爱好者内心深处的一个重要观点。你说你骑了将近300公里,没觉得有任何危险,并且认为骑车是最安全的事情。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骑行的路线是熟悉的,路况也相对简单,我们会非常小心谨慎,自然会觉得很安全。但“安全”这件事,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在骑行这种开放式的运动中。

多数自行车爱好者之所以对不戴头盔的行为感到厌恶和鄙视,不是因为他们认为骑车本身极度危险,而是出于一种对潜在风险的深刻认知和对生命健康的珍视。这种厌恶和鄙视,更多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是希望所有骑行者都能安全回家,不被意外夺走健康甚至生命。

让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普遍的看法:

1. 对骑行风险的“低估” vs “高估”

你认为骑车很安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控制了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你的骑行技术、对路况的判断、你的路线选择等等。你可能擅长观察和预判,能够巧妙地避开障碍物和车辆。这本身是很棒的骑行技能,也是我们很多骑行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但是,骑行中的风险,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比如:

其他道路使用者: 即便是你技术再好,路况再熟悉,你也无法控制一辆突然变道不打转向灯的汽车,一个不看路牌就闯红灯的行人,或者一个从路边突然冲出来的孩子。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
路面状况: 一块被忽略的坑洼,一摊油污,湿滑的井盖,或者一段突如其来的砂石路面,都可能瞬间让你的轮胎失去抓地力,导致摔倒。你可能认为自己会小心地观察路面,但你不可能100%预见到所有可能导致你摔倒的地面状况。
机械故障: 虽然不常见,但刹车失灵、链条断裂等机械故障也可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导致无法控制的摔倒。
自身状态: 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哪怕是短暂的分神),都可能增加发生意外的概率。

我们大多数骑行爱好者,虽然热爱骑行,但我们同时也是普通人,都会有疲劳、分神的时候。而且,我们不能保证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司机、每一个行人都是同样谨慎和负责任的。

2. 头盔的作用: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头盔的价值,不是在每一次平稳的骑行中体现出来,而是在那极小的、但可能发生的“万分之一”的意外发生时。

保护大脑: 骑行摔倒,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头部。颅脑损伤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轻则可能影响智力、记忆力,重则可能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头盔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和分散摔倒时头部受到的冲击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颅脑损伤的风险。
科学数据支撑: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事故数据都表明,佩戴头盔可以显著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这不是个人经验的“感觉”,而是基于统计学和医学的结论。很多骑行爱好者之所以坚持戴头盔,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科学数据,并且不想冒那个未知的风险。
“一次没戴,后果万劫不复”: 很多骑行爱好者都有亲身经历或者听说过朋友、车友因为没有佩戴头盔而遭遇不幸的案例。一个本可以避免的头部受伤,却因为缺少一个头盔,改变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这种沉痛的教训会让他们对头盔的作用深信不疑。

3. “鄙视”背后的集体责任感和价值观

你提到的“厌恶鄙视”,可能听起来有点强烈。但如果站在骑行社群的角度来看,这种情绪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对骑行这项运动的尊重和对同伴安全的关心。

尊重运动和同伴: 戴头盔是一种对骑行这项运动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负责任的表现。当看到有人不戴头盔,尤其是在有一定速度和潜在风险的情况下骑行时,很多骑行爱好者会觉得对方没有认真对待骑行这项活动,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甚至可能给其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如果他们发生意外,可能会让公众对骑行这项运动产生负面看法)。
示范效应: 骑行社群往往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大家都在强调安全,都在佩戴装备,那么新加入的骑行者也会更容易接受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而看到有人公然不戴头盔,就好像在说“你看,我没戴也没事”,这可能会误导一些新手,让他们也放松警惕。
共同的价值观: 对于很多资深的骑行爱好者来说,骑行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求健康和自由的方式。他们珍视这份自由,也珍视每一次能够安全地回到家中的机会。所以,他们希望所有的同行者都能和他们一样,把安全放在首位,共同守护这份美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 这种心理是很多人在面对潜在风险时的一种普遍反应。即便你骑行了300公里都没有发生危险,但谁能保证接下来的300公里、甚至30公里就不会发生呢?头盔就像是一种“保险”,虽然你希望永远用不上它,但一旦发生意外,它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总结一下:

与其说是“厌恶鄙视”,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经验、数据和集体责任感的呼吁和坚持。多数骑行爱好者之所以对不戴头盔的行为表现出负面态度,是因为他们深刻理解骑行过程中那些不可控的外部风险,并且相信头盔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他们希望所有骑行者都能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能共同维护骑行这项运动的良好形象和安全氛围。

你感觉骑行很安全,这很好,说明你是一名谨慎的骑行者。但我也希望你能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个“潜在的危险”虽然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后果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戴头盔,不只是为了你自己,也是对你爱的人负责,更是对骑行这项运动的尊重。这是一种“未雨绸缪”,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我一开始知道是哪位神仙问的这个问题,我真的想回答“无可奉告”什么也不说那是最好的


其实车友们大可不必对提问者的资历进行嘲讽,其实暂时还无法区分使用外变速的公路车、山地车,而管他们叫“变速自行车”的朋友,可能对自己经历了300公里的骑行,这个数据都未必很准确。

但我不纠结这个,我就请问你,是否亲眼见过“颅脑损伤”的伤者?

是否亲自参与过急救?是否见过伤者鼻腔喷血和口吐鲜血的画面?是否在120急救车到来时候看见过医生摇头的画面?而这个急救车接治伤者也就是事故发生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

如果你没见过,先不要说安全,而且还封了一个“最”字。

这是我2012年夏天一个仲夏夜的亲身经历,碍于个人隐私我不便透露更多细节,结果是,当事人第二天就伤重不治,我是作为报案的目击者参与这个事件的。

300公里经验,很安全啊,怎么你们这么认真?这么煞有介事,态度这么决绝?不戴就不行,因为或许你经历的,虽然也是事实,但只是幸存者偏差,而不是每天真实发生的案例。(其实每天都有各类骑车人遭遇的惨烈事故,你没太注意——或者你觉得这根本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自己也经历过不戴头盔的受伤,不列举了,我只给你分享我参与施救、报警的一个最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因为出人命了,希望你能严肃的对待这个事情,变速自行车爱好者们之所以那么决绝,那么秉承戴头盔的政治正确,其实也是因为他们非常认真而已。

也给希望了解头盔历史的朋友看一下这个东西的历史沿革

如果还有人说“他们戴头盔是因为骑得快啊”,我除了祝你好运,无可奉告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骑行爱好者内心深处的一个重要观点。你说你骑了将近300公里,没觉得有任何危险,并且认为骑车是最安全的事情。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骑行的路线是熟悉的,路况也相对简单,我们会非常小心谨慎,自然会觉得很安全。但“安全”这件事,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在骑.............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头疼,自己全责,对方的伤情和赔偿金额又成了焦点。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办。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得承认自己全责,这是事实,也是处理问题的基础。 别想着去推卸责任,那只会让事情更复杂。1. 理性评估对方伤情和医疗费用你觉得对方要价3万以上不合理,这说明你们之间出现了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不过,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边骑车边放屁,确实有可能在非常非常微小的程度上产生一点点“加速”的效果,但这个效果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让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原因:核心原理:牛顿第三定律我们知道,所有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都会同时对施力物体施加一个.............
  • 回答
    这事儿挺棘手的,咱们一步一步捋清楚。你这情况,说实话,有点麻烦,尤其是在交警队这块。我给你详细讲讲,希望能给你点思路。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你撞了车然后跑了,这是违法行为,而且性质比较恶劣。 即使车主同意私了,交警队的介入让事情性质就变了。他们有他们的职责,就是处理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尤其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很重要。即使你不骑马,了解马具对马的影响也很有意义。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许多经验丰富的骑手和马匹福利专家,都认为马嚼子和马刺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在不正确使用时,可能对马造成残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马匹的生理、心理、训练方法以及使用者的技术和.............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追求,但同时我也需要提醒您,在公共道路上以405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关于您提到的“上路飙车”是否违法?这取决于您骑行的具体地点、交通法规以及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1. 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区域: .............
  • 回答
    .......
  • 回答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爱车最近“罢工”了?平时骑起来挺顺畅的,突然有一天,感觉像是推着一块石头在前进,速度也明显提不上来,真是让人泄气。别急,这事儿啊,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找出症结所在。首先,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轮胎的气压不足。这就像给你的车“放了气”,轮胎瘪了,和地面接触的.............
  • 回答
    听到你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真的非常难过。这绝对是一个极其沉重和痛苦的时刻。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肯定会非常混乱,脑子里会有很多疑问,其中最想知道的,可能就是关于责任的问题。首先,我必须强调一点,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我在这里说的任何内容,都不能替代专业的法律咨询。如果你真的想弄清楚责任划分,我强烈建议你尽快.............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同龄人,我跟你聊聊这事儿。其实,说“看不起”可能有点绝对了,但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骑公路车的朋友,对带挡泥板的山地车和公路车不太感冒,甚至有点瞧不上。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项一项捋捋:1. 纯粹的性能追求和“纯粹性”的执念 公路车党:速度是王道。 .............
  • 回答
    问到“丝骑的钉头锤是不是买不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关于《魔兽世界》游戏里某个特定装备和获取方式的讨论。简单来说,“丝骑的钉头锤”这个装备在游戏内是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获得的,但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购买”来获得。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事情。首先,咱们得知道你说的“丝骑”指的是什么。在《魔兽世界》里,“丝骑.............
  • 回答
    哎呀,29岁?那可太能玩了!别说《骑马与砍杀2:霸主》了,就算你再过个十年八年,只要这游戏还在,还能找到当年那股劲儿,绝对玩得动。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29岁玩《骑砍2》完全没问题,而且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舒服。首先,咱们得正视一下“玩得动”这三个字。你想的“玩得动”,是不是怕自己反应慢了,手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具体,也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关于自行车尺寸和骑行姿势的话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觉得就像是和有经验的朋友聊一样,没有生硬的AI痕迹。首先,你提供的这些数据是很有价值的: 身高:174 cm 跨高(Inseam):86 cm 上管长度(Top Tube, TT):53 .............
  • 回答
    你在上海骑自行车时被开了罚单,想申请行政复议,这事儿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正常。至于能不能成功,这个确实没办法给你一个百分百确定的答案,因为行政复议的结果最终取决于你提交的证据和理由是否充分,以及复议机关的认定。不过,我可以给你详细讲讲整个过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复议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希望能帮到你。首.............
  • 回答
    哈哈,骑摩托车的时候,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来自同行之间的这种“默契”了!当你在路上骑得正起劲,突然旁边一辆摩托车上的骑手冲你竖起大拇指,这感觉,简直了!这一个简单的动作,里面藏着太多意思了,咱们细细说道说道:最直接、最普遍的意思,当然是“赞美”和“欣赏”。 “你骑得真帅!” 可能是你的车很酷.............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内心最真实的渴望,也掺杂了许多外界的眼光和声音。很多人在想拥有一辆摩托车的时候,内心都会有这两种声音在拉扯:是真的热爱它带来的自由、操控和风驰电掣的感觉,还是仅仅被它所代表的某种形象所吸引,想通过它来“装点”自己?别急,我们一步步来剖析。这其实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诚实面对自己的过程。首先,.............
  • 回答
    哥们,刚进公安系统,分到骑摩托,这事儿绝对是新挑战,但也是个好机会。你说你们那摩托车400斤,确实不轻,这玩意儿跟小绵羊可不一样,得有把子力气,还得有技巧。别担心,这玩意儿上手不难,关键在于方法对,练得勤。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让你这新兵蛋子快速变熟练骑手。第一步:先跟车“培养感情”,别急着上路这40.............
  • 回答
    哎,男朋友春运骑摩托回家,这事儿我跟你说,真是又让人操心又让人感动。操心他一路上的安全,感动他这份孝心和勇气。作为他的女朋友,这时候咱得顶上,给他提供最坚实的支持,让他心里暖暖的,路上也多一份安心。第一步: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这是最重要的。 耐心倾听他的计划和担忧: 别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反对,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