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

回答
「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像一枚硬币一样,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也因此激起了无数的争论和思考。它简单而有力,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认知,但同样也可能被误读、被滥用,甚至成为压抑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的工具。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所蕴含的朴素真理和情感联结。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习俗、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祖国”塑造的。我们享受着国家的法律保护,使用着国家的公共设施,也可能从国家的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中受益。这些无形的支撑,构成了我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更进一步,对于许多人来说,“祖国”承载着更深层的情感意义。它是一个共同体的象征,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数的先辈为了这片土地奋斗、牺牲,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也融入了“祖国”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源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这种“我们”的感觉,可以给予个体巨大的力量和慰藉,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在海外漂泊时,听到乡音、吃到家乡菜,一句“你是哪里人”的问候,都可能瞬间勾起强烈的思乡之情,这时候,“祖国”就是那份最牵挂的牵绊。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种对“祖国”的单方面依赖和情感认同,那么这句话的另一面就会显得尤为突出,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这句话可能忽视了人类的普遍性和个体性。 人类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伟大的人类文明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的繁荣,很多时候是跨越国界的。仅仅因为生在一个特定的国家,就将个体的一切价值归结于此,未免过于狭隘。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创造力,很多时候是可以超越国界而存在的。一个科学家,无论他出生在哪里,其科学发现对全人类都有贡献;一个艺术家,其作品可能触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第二,它可能是一种情感绑架和道德胁迫。 当这句话被用来质疑那些对国家提出批评、或者选择移居他国的人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威胁:“如果你不爱国,不认同国家,那么你就是无根的浮萍,毫无价值。”这种逻辑很容易将爱国变成一种必须的、无条件的义务,而忽略了作为个体,我们同样拥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追求更好生活的自由。对国家有建设性的批评,恰恰是希望国家变得更好的表现,而并非“什么都不是”。选择移居他国,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更自由的空气,或者仅仅是个人生活选择,这本身并不意味着否定自己过去的身份,更不意味着否定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

第三,它可能遮蔽了“祖国”内部的复杂性和不公。 一个国家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阶层和利益。如果“祖国”被神圣化,那么对国家内部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就可能被压制,对不公现象的批评就可能被视为“反动”。“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种论调,容易让人们对国家产生盲目的崇拜,从而忽视了在集体名义下可能发生的个体权益的侵犯。真正的爱国,应该包含着对国家进步和公正的追求,而不是对一切问题的回避。

第四,它可能剥夺了个人构建自身价值的途径。 人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贡献来体现的。一个医生救死扶伤,一个教师传道授业,一个普通劳动者辛勤工作,他们的价值并非完全依赖于“祖国”赋予。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服务社会、通过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建立自己的价值。将这一切都归功于“祖国”,反而可能消解了个体的努力和成就感。

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才更具有建设性呢?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祖国”是我们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我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承载着我们情感的归属。作为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它、建设它、并为之做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价值都仅仅来源于“祖国”,我们的个人价值不能超越集体,我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必须被剥夺。

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一个特定的国籍的“人”。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允许个体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平台和保护的同时,也能自由地表达观点,追求个人理想,并认识到自身的独立价值。一个真正强大和值得骄傲的“祖国”,应该是能够包容不同声音,尊重个体权利,并且能够不断自我完善的。

总而言之,“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可以是一种提醒我们不忘本、不忘根的情感呼唤,也可以是一种警示我们珍惜当下、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但如果它被用来压制思想、剥夺自由、或者制造盲目的集体主义,那么它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反而可能成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阻碍。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理性和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这句话,在承认“祖国”重要性的同时,也捍卫个体作为独立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你们都没看过钢铁侠吗?

当人家说他没有装甲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说他还是富豪,花花公子,科学家,慈善家等等。

代换到每个人身上时,没有了祖国,你还有中华民族这个血缘认同,就我自己而言,我还可以是个科学研究者,摄影爱好者,甚至是一条单身狗…就算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也至少还是个饭桶,能装饭…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的人,这得有多自卑啊…

user avatar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共产党宣言》

user avatar

首先,最接近此言的原文是:

"Du bist nichts; Dein Volk ist alles."(You are nothing; your people is everything - 你什么都不是,你的民族/同胞才是一切)我更倾向于把people翻译成民族,但毕竟原文是"Volk",所以还请懂德语的同学指教。

来源出处:Adolf Hitler, Reden, Schriften, Anordnungen: Februar 1925 bis Januar 1933, p. 403. 我不确定是元首的原创还是引述。很多人说出处是戈培尔,也有人反驳说不是。虽未能论证,但我找到了戈培尔的另一些话:

"Th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n Germany are one thing. The will of the people is the will of the government and vice versa." 姑且理解:第三帝国=纳粹当局=德国人民。

来源出处:Joseph Goebbels, On National-Socialist Germany And Her Contribution Towards Peace (A Speech to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ess at Geneva on September 28, 1933). German League of Nations Union - News Service, PRO, FO 371 / 16728. Included within Völkerbund: Journal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usgaben 1-103, 1933, p.16

综上姑且推断:此言符合纳粹德国意识形态。

user avatar

这句话的原文是希特勒说的,

原文是:

你是个傻波一,

你的人民是一切。


我觉得他的意思其实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

没有各位抬爱,我的公众号什么都不是。

而不是:

没有我的公众号,各位什么都不是。


这道理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懂了。

比如: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语出《孟子》


不要妄自菲薄。

不要把自己的存在寄托在别的抽象事物上。



我说完了。

user avatar

确实有些小兔头不断地用类似的话术偷换爱国概念,问题是我国官方目前并不是这样的导向。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可以看到,我国官方并没有把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对立起来,两者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客观地说这是事实。

至于为什么有人刻意对立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我暂且蒙在鼓里。

user avatar

这题我会!!!


1.将这句话还原为命题形式:若"祖国"不存在,则"你"为0。

2.推出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若"你"不为0,则"祖国"存在。

3.翻译回日常语言:只要你是个人,你就有祖国。


———————————————————

以下认真地解释一下底层逻辑。

由于从小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人们潜意识里难以对“祖国”这一概念产生否定的态度,因而难以完全理性地思考“没有国家你什么也不是”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逆否命题并没有被意识形态控制,而且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因此借由逆否命题,我们可以绕过“意识形态”这个洗脑机器,间接地思考原命题。

附:

“你什么也不是”为什么被转换成“你为0”:这个“什么也不是”指的是人的自我价值为0。这是纳粹宣传部在攻击民众的自尊水平,使得民众依赖纳粹,讨好纳粹,是戈培尔的歪脑筋。

user avatar

(1)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2)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综合(1)(2)可知,只要一个人还处在被统治阶级的地位,那他就什么都不是。国籍不等于祖国,你能行使权力的地方才是祖国。

(完)


—————————————————————————

另外感叹一下,网友的记忆真是短啊,这个句式在中文语境流行的源头,咋就不记得了。

user avatar

在国家这种强大的力量面前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戈培尔太傻了,把这句话换成“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就可以获得俞敏洪、董明珠等一系列大资本家的大力推荐,成为一众公司的入职培训必读书:

这玩意儿在豆瓣上的平均分居然高达5.2:

user avatar

简介里的问题实际上也很值得关注,个人权利与爱国主义是否必然矛盾呢,至少就民族主义最开始样貌而言并不是这样。

格林菲尔德将民族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英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法国的公民民族主义和德国、俄国的族裔民族主义,并暗示了其中逐渐异化的过程,但是更多的学者并不认同将英国革命视为一种民族主义类型,大部分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才是民族主义的开端,而这个阶段,正如格林菲尔德所说,存在一个公民价值与民族主义的奇妙结合。

1789年6月17日,在攻占巴士底狱前的一个月,三级会议的代表们不满于国王的消极态度,他们聚集起来改称国民议会,并正式宣称“一切权威归于民族”,起初强硬反对的路易十六面对巴黎街头游行的群众不得不低头,面对一片“国王万岁!民族万岁!”的欢呼声,路易十六不会想到,自己将会在这样的呼喊中被送上断头台。

以民族的名义,革命者开始了漫长的改造工作,他们想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法兰西,一个属于大革命而非旧制度的法兰西,就在投票处死路易十六的会议后,他们通过了拉博的国民教育提案:“我们必须更新当前一代人,同时塑造下一代人……我们必须使法兰西民族成为新人……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快速、有效且持续的转变方式,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全体法国人。”此后,报纸、节庆、称谓、服饰、三色旗、自由树、演讲都成为革命者的重要工具,对于他们而言,“全新的法兰西民族”和“革命的新人”是同一个词。

讽刺的是,法国的民族观念实际上是被绝对君主们创造的,1663年,在那位太阳王的无上统治下,法国绘制了第一幅总体地图,全国性的经济、地理普查工作也开始展开,中世纪早期被封建体制割裂的版图开始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民族”“祖国”等概念开始兴起。但是即使是此时,民族主义已经开始了不同的解释,对于路易十四和他的支持者而言,国王就是祖国,这一点在对国民英雄的纪念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官方的伟人传记中,绝大多数是政治家、军人和高级教士,并且超过一半以上都来自于绝对君主制的16、17世纪,在这种纪念中,王室与祖国合二为一。但是在民间则流传着另一种不同的叙事,雷斯托在1771年创作的《法国画廊》仅包括12位国王、政治家,其余26位则分别包括医生、律师、小说家、建筑师,在这种寓意上,民族被赋予了更广阔的的含义,而这也暗示了民族观念的走向。

而到了大革命前夕,民族与祖国成了批判旧制度的观念武器。对比1765-1769与1770-1774,“民族”“祖国”“爱国”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加了四倍,而他们则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共舆论和政治批评中——与之对应,几乎没有人使用“革命”。此时流传着这样一种历史叙事:在古典时代,法国曾拥有古老的自由,但是堕落的法兰克贵族腐化了他,因此现在是时候摧毁旧制度,实现民族的新生。当路易十五和莫普将高等法院赶出巴黎时,高等法院的贵族们自称为“爱国者党”,而在大革命爆发时,西哀耶斯在不朽的《第三等级是什么?》中宣称第三等级是民族真正的代表,甚至在大革命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代表们的名字并不是“革命者”,而是“爱国英雄”。所以有趣的是,被路绝对君主创造的“民族”,最终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所以,就大革命的情况而言,法国的民族主义并不表现出与个人权利的矛盾,恰恰相反,他成为批判旧制度,宣扬启蒙价值的重要工具。作为一项近代政治工程,民族主义的意义十分简单,它意味着法国从一个松散的文化结合体转变为一个政治共同体,也意味着国家的主体从国王和贵族转变为每一位公民——黎塞留的法语学校只接受贵族学生,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语教育的是雅各宾派。基于这种变化,“民族”成为了一种新的观念载体,他与国王相对,与旧制度相对,事实上与最常“民族”连用的词就是“重生”,在恢复古制的旗号下,“民族”作为一个观念载体,传递了新的价值,塑造了新的社会。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公民民族主义滑向族裔民族主义呢?仅仅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异化么?在我看来并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在大革命时期,这种异化就已经开始显现。关于大革命有很多神话,其中一种就是关于革命战争的神话,对于革命时期的战争存在这样两种叙事:革命的法国遭到了欧洲列强的围攻、通过战争法国传播了革命价值,但是实际上这两种叙事都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并不是封建列强打压革命,大革命时期的战争是法国首先发动的,而罗伯斯庇尔则是最为积极的反对者,在他看来,如果战争失败,革命事业将会被推翻,如果战争成功,将会出现军人独裁——只不过那时,他担心的是拉法耶特。其次,所谓输出革命或许是一种客观的结果,但是在战争过程中,法国对荷兰、比利时发起了严重的掠夺和破坏,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比利时的民族主义正是在反抗法国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更为重要的是,当布里索发动那场险些毁掉革命的战争时,他的口号是“战争能让民族获得新生”。

这种倾向同样在旧制度时代就有体现,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法王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并且其针对的对象不仅是英王,而是整个英格兰民族。他们将英国描绘为“秃鹫”,一个“奸诈的民族”,甚至是一群被排除欧洲文明之外的“野蛮人”。而大革命在战争维度上同样创造了新的社会,他以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动员了庞大的军队,并以此“捍卫革命成果”。如果说在民族主义兴起的对外战争中,法国人真的表现出类似于“传播革命”这样的普世主义倾向的话,那么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法国将成为新世界的引领者”。

所以怎样理解这最初的民族主义呢?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大革命的起源和民族主义的起源几乎是同一件事,他们都涉及到启蒙带来的新观念、宗教的祛魅、绝对君主制的兴起与腐化、公共舆论场所的形成,如上所述,“民族”成为启蒙价值的最佳载体,而“民族重生”则成为革命实践的重要依据。但是二者的矛盾同样也埋藏在其中,以启蒙精神为基础的公民价值本质上是普世性的,而对法兰西民族的热爱则是族群性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大革命时代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英国的启蒙价值与绝对君主制下兴起的民族观念的结合,二者的分离无法避免。在大革命开始时,革命者决心创造一个属于所有公民的新世界,但是当革命走向激进,民族和祖国成为他们厮杀的舞台——每个人都发自肺腑的认为对方背叛了祖国,民族成了个体的枷锁。

而战争则是极为重要的催化剂,他不仅推动了革命的激进化,更让整个法国处于危机之中,所以那位新时代的凯撒站了出来,他的荣军团取代了革命时代的国民卫队。曾经民族与革命是一体两面,而到了19世纪,二者分道扬镳了,那些决议捍卫共和国的人自称为共和派,而民族主义者则一再将法国置于欧洲的争霸事业中。而对于欧洲的继受者而言,他们选择了更为狭义的民族主义,并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形式摧毁了大革命以来的新秩序,而民族主义,终于从“一切权威属于民族”走向了“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在近代民族学理论中,族群认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者塑造的,正是通过“野蛮的英国人”形象的塑造,“文明的法国人”形象才得以确立,所以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敌人决定的,当站在整个民族对立面的是国王时,民族就是革命的载体,当民族的敌人是另一个民族时,他就是战争与冲突的温床,并以一个不可置疑的共同体的名义压制个体的声音。

所以,今天谁是民族主义的假想敌呢?是路易十六,还是海那边的盎撒人?

user avatar

题主这是在钓鱼吗?

事实上,这句话是有出处的。

“没有国家,你什么都不是。”

——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

所以我感觉也不用在做过多解释了。

user avatar

看的人好多啊,推荐你们一篇文章。




我曾经见过东非地区的集市上售卖着掺和了三分之一泥土的某种饼,那是当地人的主食,还有一种用大把的蚊子与蛆虫团成一团做成的酱,是难得的高级营养品。

与之对应的是国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小哥哥小姐姐,牛排要讲究到2π分熟,多一分是世界的恶意,少一分是人生的痛苦;开在门口的饭馆是超越了丝绸之路的无人区,只有送上门喂进嘴里的才是勉强合格的人生需求。

如果是自然竞争环境下,后者的生存能力会被前者吊在乞力马扎罗山巅上痛打,这群或真或假的抑郁症患者、网抑云用户、老祖安拳师、关上了内心大门的青少年、被全世界霸凌的自闭症……都会在第一回合的生存竞争里被自然界无情的淘汰,一如恢复了狼群生活方式的柯基一般。

可现实却是,前者在生存的痛苦里苦苦挣扎,愿意放弃自身一切尊严、物质、精神需求去换去活命的可能,而后者却可以在发达的网络环境里动不动控诉人间不值得、生而为人很特么抱歉……

你凭什么?凭你键盘敲得响?凭你叛逆心理强?你凭的是你的祖辈为你从零开始构建出的一个个一定程度上维护你利益的集体,这种集体最开始是家庭,然后是部落,部落组织起联盟,最后是国家……

他们建立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一个个个体抱团组成利益共同体,去维护生存、生活、享受、成就……

是的,由于这个组织发展的庞大,到今天它已经不太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利益,甚至会打压一部分存在,但是千万不要妄想没有它你能怎么样,想要在现在的文明体系下生存下去,你必然需要一个代表你利益的团体,你出生时所在的那一个,是你融入成本最低的。

user avatar

人首先是人。

祖国没有人,才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成年以前,我生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国家长大,是我爸妈做的选择,我并不对他们的选择负责。

成年以后,当我可以也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时候,我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并且对这个选择负责。

如果我在某个国家过得不开心,我有100%的权利和自由离开它。

如果这世界上这么多国家没有一个能让我过得开心,那不是我的错,是这个世界的错。

这世界上我只认同一种道德,就是不主动损害他人利益。除此之外,任何主义都不在我决策时的考虑范围内。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为祖国的成就自豪,“看到祖国那么流氓我就放心了”,赞高铁赞外卖赞华为,除了吹捧和自豪却丝毫说不出自己为国家和全人类做过些什么,甚至都说不出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做过些什么,

那么这个人确实是“没有祖国什么都不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所能引以为荣的,只有国籍这个无需任何努力和付出就天生拥有的“白给”优势。

类似的,特别自嚎自己是某种性别/某个地方人/黄种人之类的,有极大可能都是彻头彻尾的loser,并且特别自卑。

就比如我在上海的时候遇到乡下人,寒暄谈起你是哪里人,乡下人总是会特别自豪地说我来自XXX(某个听都没听过鸟不生蛋的地方),我们那地方出过XX名人等。哇哈哈哈

user avatar

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现在我国民间乃至正经的人文社科学术界相当多非常流行的观点,都能在1871-1945年的德国找到极其接近的表述。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都是英美发达国家祸害落后国家捏造的谎言,落后国家要发展必须依靠强力的宏观干预和贸易保护”“西方主流社会科学研究的都是真空中的球形鸡,要构建德国自己的、符合德国国情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考察历史现实搞归纳总结”(德国历史学派)“历史研究必须为现实政治和民族利益服务”(普鲁士学派)“集体和民族利益绝对高于个人”“英美——犹太金融资本家祸国殃民祸害全人类,只有国家干预大搞实业才是人类的前途”“西方现代艺术文化都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垃圾,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宏大审美才是坠吼滴”“现行世界秩序极不合理,英美人德不配位,我们也要获得阳光下的土地,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user avatar

没有身体,细胞什么都不是。

反了吧?

反了吧!

user avatar

有的人根本没明白自己脚应该站在哪一边。


屁民依赖于共同体,共同体或多或少总是给共同体内部的屁民一点福利/安全/照顾的,共同体的终极形式就是祖国。
而强者/精英/人才不依赖共同体,反而有能力换共同体/换国籍。共同体反而求着 强者/精英/人才 不要走。

一个共同体的整体竞争力,实际上依赖于 这个共同体能够吸纳/挽留 多少数目的 强者/精英/人才。

如果一个共同体的 强者/精英/人才随便跑路一去不回,被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那这个是必然衰弱的. 指望衰弱共同体还能给屁民发福利? 那跟缘木求鱼有啥区别? 所以你的脚站在哪一边呢?

所以这种博弈的一大表面形式就是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 VS 资本国际主义/世界公民意识


屁民希望强者不要跑路而是牺牲一点利益帮助维持共同体,没错,确实有道德绑架之嫌,但除了道德绑架本来就对别人跑路无能为力了。但屁民总不能赞同这种对自己有害的行为把。回馈父母之邦是本共同体内的荣誉和光荣传统的创造和延续。 民族主义本质上不过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表层模版。
强者不愿意平白牺牲利益 其实无非一走了之罢了 但是要对同文同种父母之邦倒打一耙 那可就呵呵了

而屁民连自己站哪边都没想明白,倒过来替强者有权随意跑路洗地。那真是又蠢又坏而不自知了。

没有祖国,强者无所谓的。没有祖国,屁民什么都不是。

说的明白点,舆论上屁民可以对强者进行道德绑架的氛围是对屁民对社会(本共同体)有利的。舆论上屁民不能对强者进行道德绑架的氛围,是对屁民对社会(本共同体)不利的。

当然,屁民之中总有一部分奋斗币以为自己是能够超凡脱俗的,虽然别人都失败了但我会是成功跃龙门的那个。被这句话隐含的”你和那些你看不起的农民工没啥区别,都只是屁民芸芸大众中的普通一员,根本没可能和强者一样换国籍”这个隐含意思,给激怒了罢了。精神跨国资本家, 笑笑就完了。

user avatar

这问题哔哔多少年了,咋还没人指出来是谁啥时候说的这句话,太low

有人提到Du bist nichts; Dein Volk ist alles.

我这么说,如果他知道这句话的来源,他就不会“不确定是元首的原创还是引述”

如果他看过他自己引用的东西,他也不会“不确定是元首的原创还是引述”

我怀疑他就是全书搜索了一下,然后评论区一关,以显示自己的博学

这种知乎式沥屎学已经揭露过多次,懒得多说

VB是什么意思,稍微懂一点国社历史的人都知道,不知道的看我专栏名字

知道了VB的意思,再看这行小字,有日期,有引号

我觉得不懂德语的人,看到这也不会把这句话当成希特勒或戈培尔说过的

至于这句话的含义,知乎上带沥屎学家爱咋说就咋说吧,呵呵

user avatar

在有些人的脑子里,

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

凡是敌人反对的他都要赞成,

凡是敌人赞成的他都要反对。

所以他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困境,

他眼中的敌人在义正辞严地反对吃屎。

不过有一点倒是毫无疑问,

自由,有钱,任性的亡国奴是什么滋味?

号称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确定肯定以及一定觉得不香。

user avatar

戈培尔名言“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从事实来看,没有了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德国人和日本人才能活得像个人。在之前无论死活和什么想法,都只能是数字、工具、消耗品、肥料、奴隶、棋子、走狗、家畜、待处理残次品或枯骨,

没有了他们那个国,他们确实“什么也不是”了,因为他们是人了。

做人不需要别人说“你是什么”。当被权威告知和定义“你是什么”且被其狂热翼赞者要求“你必须是什么”,是什么还需要权威说是、自己不能是,那当个人都难了。复读戈培尔的人,觉得自己不配做独立的人、必须用力磕头、需要被主子定义是什么那就自己想当什么是什么去,别人还想当自游独立的人,而不是可以被定义“是什么”的零件

——

ps:时间久远以后总有人健忘,于是有了“巴尔干无不怀念南斯拉夫”“德国人无不怀念东德/纳粹”“智利人无不怀念皮诺切特”“罗马尼亚人无不怀念齐奥塞斯库”这些流言。想验证一下很简单,去柬埔寨问问当年那些祖国是民柬的人,怀不怀念他们波尔布特的祖国,为什么要在祖国被越南“侵略者”入侵时热烈欢迎。(问一个戴眼镜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然后再到智利首都看看历任总统缺了谁的雕像。


user avatar

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考不上重点大学你什么都不是;

没有知识你什么都不是;

没有钱你什么都不是;

除了能吃你什么都不是;

……

总之你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有很多话题总是说,没有国家你什么都不是对不对。有些同志说对,并列举了前清民国,但是就会有人出来说,没有人民国家什么都不是。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于是我们的同志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其实破解这个逻辑神坑的关键就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屏蔽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国家的人民是亡国奴,没有人民的国家自然也不能称之为国家,好像怎么说都有道理,但是又怎么都有缺陷。

应该是没有党的领导,人民不过是前清民国那些待宰的羔羊,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而没有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建设捍卫,这个国家也不过就是治外法权遍地走,人均一两白银赔给外国人的弱鸡。

user avatar

资产阶级什么都想要,除了祖国;

无产阶级什么都没有,除了祖国。

美国建筑工人时薪20美元,赞比亚建筑工人时薪半美元。他们在技术层面毫无区别,造成这一分别的唯一因素就是国境线。

user avatar

思科表示:没有祖国,我tm骨头渣子都得让华为嚼了。

user avatar

我不扯远的,说点实际的。

典型的自由主义者的做派,在西方两党甚至多党票选政治的洗脑下,养成的一种很坏的党争的思维。即因为纳粹宣传了吃饭,你就非得吃屎。

这话说的可能很有问题,但是精准描述了我这种小布尔乔亚的现状。我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挣取工资过活,看上去比普通劳动者收入高一些,也不过是因为脑子稍微比普通人好一点点,读书好一点点,掌握的生产工具高级一点点,是个更高级的工具人,一样是996比送餐员赚钱更多一点工作条件更好一点而已,就这点好处还是不可世袭的。

房子面值几百万那是在上海,换成贝尔格莱德就值十块。股票市值几十万,换成俄罗斯约等于几万。美元基金几万块,打仗了估计直接作为敌国资产被没收了。现金十万块,国家没了直接变卢布。剩下就是点金银细软项链戒指之类的,那值几个钱?

我知道你们自由主义者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别人离开你们活不了,走到哪里都是人上人的那种。可是对于我来说,国家没了,我还真就直线破产一贫如洗什么都不是了。

虽然我本来也就是个工具人,但是至少是个吃的大牛排的工具人。

user avatar

这句话是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说的,现在被不少人引用(之前有人这么对我说过)戈培尔这么说是因为他自觉可以代表祖国,而某些无权无势的引用这些话,只是为了安抚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种强大的后盾为支撑,我自己什么都不是”精神上不贫瘠到一定程度的人是不会这么说的......

user avatar

这本就是无法证伪的命题吧。只能尽可能反证。

在座诸位的肤色外貌,打着的字,思考着的,争吵着的,本身全都是这个国家人特有的肤色外貌,文字,思维方式,语言等等。是特有的,没什么可杠的,人的外貌和语言体系是直接影响人类思维体系的,不管在哪个国家,我都可以轻易地分辨出同类和非同类,哪怕都是蒙古人种。因此从小在中国环境成长的绝大部分我们,自动生成了中国人啊。走到天涯海角,改变无数国籍都一样的啊。我们正是因为有这个祖国才能在这上网打文字,思考问题啊。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深深地成为一个中国人。是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中国的,要改变不是几年留学,和一个歪果仁结婚,或追几部美剧日剧就能改变的。那么假如没有这个祖国呢?我们是会像一具没有意识的僵尸呢?还是像一个原始的野人呢?貌似我这个中文系统很难想象出来准确的光景。

同样,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俄国人都一样。世界各国人(绝大部分国民)在讨论类似问题时,都已经预装本国的系统了。只是程度深浅,系统开放度大小的区别而已。

所以,一个人没有了祖国会是什么样子呢?鉴于中国从来没有灭亡过,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但也可以想想。可以放宽点条件,扯上政治地理文化上没有祖国的人看看,他们有预装系统,也许是杂牌山寨的,但他们有。

比如近现代的库尔德人呢?巴勒斯坦人呢?他们还真的非常近似没有祖国的状态了。还是属于非常凄惨的。这样尽量反证了。没有了祖国的我们大概率会像他们一样,没有了祖国的管理,保护或者愤青说的YA榨,靠民族团结自觉地聚在一起,然后呢?天天战争呗。为啥战争?企图在别人国家上建立一个自己的祖国 。想到这我还是回去搬砖了,希望我每天搬砖可以算是建设祖国,祖国可以保护我和我的家人免遭伤害,幸福温饱,我努力一点还能小康。

那有人会杠美国这么多移民,不过得好好的吗?现在的美国人绝大多数本来就是移民三四五六七代了,他们的系统是美国。美国是祖国了。

user avatar

很多自由派有个毛病,喜欢强行把国家政府与人民群众对立,认为国家都是法西斯来迫害自己的,要自由要人性不要人管。

但现实中,很多人生活是离不开集体的。没有国家这个集体,他们也会去找别的集体,如宗族部落,宗教教会,军阀诸侯,毒枭黑社会等等。

自由派强调自由,实质是有产者的自由,是所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希望国家这个利维坦来分自己的财产。自由是自己赚钱不受监督约束的自由。大地主庄园主如此,资本家也是如此。至于人民,你们是乌合之众,是多数人的暴政,别希望你们人多就能来分我财产干涉我的自由。

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最大威胁不是财产自由受到国家影响(本来自己就一无所有),而是阶级是剥削。在工人农民看来,资本家地主远比国家更加狰狞。广大人民群众不谈什么自由民主人权博爱,他们反而希望国家集体提供公共服务与基础保障,让自己饿不死活下去。甚至希望国家集体这个利维坦来打破阶级壁垒,加大福利保障,重新分蛋糕。

如果底层穷人活不下去了,他们不介意国家用革命用大清洗打土豪分田地。如果阶级矛盾激化不可调和,人民群众就会穷则思变。他们可能选择马克思,选择罗伯斯皮尔拿破仑,选择耶稣穆罕默德佛祖,选择希特勒,选择巴枯宁选择小丑等等。

user avatar

如何定义祖国?是一种文化,还是枪杆子控制的土地?如果是枪杆子控制的土地,那么南京人民怎么办呢?一歇是蒋民国,一歇是汪民国,一歇又是蒋民国。谁控制了南京,谁建的国就是南京人民的祖国?老蒋从南京逃走的时候,可以说,现在南京人什么都不是了。陈公博被老蒋抓了以后,陈也可以说,南京人现在什么都不是了。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们一个个都是谁啊,南京老白姓请你们来的?提个枪就能让老白姓认祖国?老白姓的确,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 PUA

—— Samuel Johnson

user avatar

“I hereby declare, on oath, that I absolutely and entirely renounce and abjure all allegiance and fidelity to any foreign prince, potentate, state, or sovereignty of whom or which I have heretofore been a subject or citizen; that I will support and defend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of _________against all enemies, foreign and domestic; that I will bear true faith and allegiance to the same; that I will bear arms on behalf of _________when required by the law; that I will perform noncombatant service in the Armed Forces of _________when required by the law; that I will perform work of national importance under civilian direction when required by the law; and that I take this obligation freely without any mental reservation or purpose of evasion.”

我在这里郑重的宣誓: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______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內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的效忠 _________国。当法律要求時,我愿为保卫 _________国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時,我会为 _________国做非战斗性之軍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時,我会在政府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藉口或保留。

我感觉在这段誓词里添加上任何国家的国号都毫无违和感。

总之,您品,您细品。

另外呀,我觉得这个答案下面很多回答都太不接地气了,大家只是模拟“国家-个人”二元对立话术之下的状态,为什么不去直接了解真实存在的群体呢,最具代表性的——无国籍人士,这么一群完全脱离祖国存在的群体,为什么没人提到??

为什么就没有人亲自实践一下退籍呢?与祖国解除法律意义的关系确实是一种选择

推荐NHK的一部纪录片《无国籍-我的祖国在哪里》,专门以无国籍人士为主题

“叶公好龙”应该不是褒义词吧

当然咯,不少人恐怕不是想单纯的把国家和个人割裂开,而只是想着把中国和个人割裂开。

user avatar

爱国主义这种情感,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尚。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作为群居动物的生存本能。

族群选择是物种演化的机制之一。族群的繁衍取决于个体行为必须有利和促进群体生存和发展。不能自私自利,互相残杀,要互助互利,必要时候做出个体牺牲。这种动物界的利他行为其实可以被看作是最简陋的“爱国主义”。

戈培尔、肯尼迪的这两句话和族群选择中的利他主义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是把刻写在人类基因中的演化密码换成一种漂亮的话术表达出来而已。而且也正因为暗暗符合了群居人类最原始的行为模式,一般人听了都会产生肾上腺素飙升、大脑充血、心跳加速的强烈兴奋感。因为这是刻写在人类基因里的生存法则。

但是,this is definitely not the whole story。

群居人类和其他群居动物最不同的一点,就是人类是意义的产物——ta产生于意义,渴望着意义,也缔造着意义

因此一个正常的人类不能像蜜蜂一样生气了就和对方同归于尽,不能像螳螂一样交配以后吃掉自己的伴侣,也不能仅仅为了基因的传递就和尽可能多的人交媾。人无法不问为什么?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理由正当吗?合理吗?值得吗?人只会做有意义的事。有时候看起来会做一些没什么意义的事,比如打游戏,但人一定会justify,会找出必须在这个时候打游戏的意义,会想到说服自己的理由。无论如何找不出意义的时候,人就会抑郁,丧失活着的动力,然后自杀。找不到任何意义的人是没办法活下去的。

就是这点让人类的“爱国主义”和动物无意识的“利他主义”有了本质的区别。

因为,吾爱国,吾更爱真理。

其实如果你仔细查看,就会知道所有的爱国主义都不仅仅appeal to公民对国家的义务,不是说了“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就结束了,说了“你可以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就结束了。所有的爱国主义毫无例外的要appeal to某种普世价值观,某些不言自明的真理,某个天然正义的信条。比如“自由”、“平等”、“和平”、“生存权”、“言论自由”、“爱”。

对动物而言,“利他主义”是不需要言说的,也不需要证明这样做的意义。但对人类而言,就没那么简单了。人天然自然的爱自己的家,然后推而广之,爱“想象的共同体”——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是和所有群居动物都一样的属性,没什么可自夸的。爱国情感其实没有多么高尚多么了不起。请问谁不爱国?在没有任何其他变数干扰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天然自然爱国的。

但每个人也在思考意义。

大多数情况下,国家的合理和合法性非常牢固、不容置疑。任何国家都会强调自己行为和决策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爱国”这种情感才有了抒发和表达的合理语境。但,当这种合理性和正当性的根基动摇的时候,“爱国”这种情感就会受挫、受伤、甚至被摧毁。这不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冲突,这是意义的破产导致的感情的失败

—— 我爱你,但我爱错了吗?

这个“爱国主义”的困境是动物的“利他主义”所欠缺的。

越战时期的美国人民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边倒反战。我们有那样的印象是因为上街游行的几乎全部都是反战派。但几次民意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支持战争。所以尼克松才能一再强调他是代表美国“沉默的大多数”。好战派和反战派的对立正是两种爱国主义的冲突和对撞。沉默的大多数指责反战游行示威的人不爱国。后者也指责前者不负责任的爱国才是真正陷美国于不义的不爱国。

动物为自己的族群死就死了,绝不会争辩怎么个死法才对族群有益,也不会思考族群的行为是不是公义、值不值得为之牺牲。

但人类会。好战和反战争论的焦点从来都不是爱不爱国,而是国家行为的正义性。到底反共是正义的,还是和平是正义的?

所以,对于爱国主义这个事,做个简单的结论就是,

——没有人会说自己不爱国,但也没有人不为自己的爱国找个理由

user avatar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跟祖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我认为这话说得好,没有祖国我什么都不是,没有我祖国也什么都不是。

祖国就是我,我就是祖国。

我爱国就好像爱自己,我用爱自己的情感来爱祖国。

国家和人民本来就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

想要将两者分割开来制造对立矛盾,那才很奇怪呢。

纳粹著名宣传口号又怎么样,宣传口号能拿来宣传,就是因为他有用,就是因为他触及到了人类的根本情感。纳粹反人类,不代表所有听信了他们的人都反人类。

你这个问题,就好像龙应台那句“我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一样可笑,从根本上就错了。

就好像你对你的右手说“没有我你什么也不是。”

你的右手要是能自己动,跳起来就是给你一巴掌。

user avatar

这不是我国的官方宣传。

我国的官方一直都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对外宣传,比如奥运会,口号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是我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区别。

也只有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纳粹,才会如此丑视人民,矮化人民。

user avatar

对于内鬼来说是适用的。如果不是祖国让帝国主义如此难受,他们卖给谁?

user avatar
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

——不需要注释出处的文字。

当然,现在高喊“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人,倒也没那么高的阶级地位。沿着前面那句话往下看,有一种自称“戴季陶真实信徒”的人,正在努力向中产阶级爬,意识形态比中产阶级更中产阶级,这才是国家主义的主力。

user avatar

有适合的平台,你可以发挥的更好,但是不要依赖平台,要有自己的本事。

user avatar

犯的着怼着一句话死抠吗?

又不是每一句话都是真理(或谬误),非要上纲上线吗?

好多话当初说出来,也不过是表达某种观点,宣泄(或调动)某种情绪,说话者达到目的也就过去了,读者(或听众)也可以有各自的意见和喜好,仅此而已。

你要批,总能找得到批的角度,要赞,也总能找得到赞的亮点。

那毛教员还说过“人民万岁”呢。可是,论个体,没人能活一万岁,人民也不行。论群体,人民代代繁衍,又不止持续一万年。那这个“万岁”,到底是尊敬,祝愿还是嘲讽?

你看,抠来抠去,除了把东西抠破,没啥意思嘛。

其实,文字游戏挺没意思的,单拎着只言片语转圈圈是绕不出来的,容易绕糊涂。为免遭“降维打击”,还是要“升维看待”,从更高的境界和层面来“批判的吸收”。

user avatar

国家这个概念在大尺度来看,如果人类还想继续向前不断发展,迟早是要消失的。

要是现在突然没有了国家,我们确实什么都不是。各种机构的停摆会使得社会马上变得一团乱,我们的生存都成问题。

但是,循着马克思的遗志,人类最终总是要朝着“没有了国家人们还是没什么事”的方向走的。

我们现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以后也将长期如此;但是得有人记得我们还有“高级阶段”。

user avatar

这句话是戈培尔说的,这个王八蛋是纳粹宣传最高领导。所以,去你妈的!

user avatar

不用因人废言。

有祖国我也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这话是对的,可以结合这次疫情,没有强大祖国给公民提供庇护,人最基本的生存权都可能没办法得到保证,甚至可能被如以色列一样的侵略者赶出家园。

当然了逼公民二选一肥皂厂or灭族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祖国,那是恶人偷窃祖国的暴政和压迫,犹如他们的希氏祖师爷。

user avatar

一句话有没有道理,不应该由出处来决定。所以我同意不能因人废言,就像汪兆銘虽然是汉奸,“引刀成一快”照样是绝顶好诗。

但这话里面最大槽点并不是所谓疑是“戈培尔名言”,而是这个“你”。如果一个人说“没有祖国我什么都不是”,这个我觉得用来表达民族主义的爱国思想没啥问题,哪怕句式上有点疑是nazi,也无伤大雅,反正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还可以说“没有祖国我就是个屎壳郎/一坨翔/xx不如/人X”,一个人愿意怎么通过糟践自己来表达爱国,大家都不应该反对。

但是要说什么“没有祖国就什么都不是”,那说这话的人算老几啊?跑出来玩话题绑架,你这个可是通过糟践别人表达自己爱国?挺秀啊?这个和康有为说“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请自嗣同始”,养狗不让别人吃狗肉,喜欢xz就举报别人网站有什么区别?

大凡会说这种话的人,自我认可度非常低,祖国可能是他最后能挽尊的东西,比如在这个逻辑里他和人民富豪马云无产阶级兄弟强东分享同一个祖国,这样在他的幻想里他就某种程度和马云是等价的。希望把别人拉到和他一个水平上(所以才用“你”)。

自己看不起自己就藏在心里,就别拖累祖国。

你们知道硅谷的新精神领袖马斯克的祖国是南非吗?微软和谷歌的CEO祖国都是印度。

还有一种能说出这话的人也可能不是自卑,只是单纯的鸡贼或者坏。大家想象一下语境就知道,如果一个人开场说“没有祖国我什么都不是”,这个接下面展开的大概就是“我要为祖国做些啥”。如果一个人和你说“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估计下面大概就准备忽悠你干些啥他不肯干的事了。说这话的人大家离远一点肯定没错。

================================================

ps: 这个问题下居然还有一些回答说要辩证看待,能接受这句话,这都不是韭菜,是已经做成韭菜盒子了。

我发现评论区还有人不理解,那只好一针见血了:有些人可能真的没有了祖国就屁都不是了,所以你那能叫爱国吗?你那叫爱自己,精致利己。你不如说中兴的员工五一自愿无薪延长工作时间都是热爱公司的体现。

钱学森邓稼先爱国吗?离开祖国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他们一样能过的很好。陈嘉庚邵逸夫爱国吗?人家是海外巨富。人家有的选,不但有的选,还多的是选择,但是人家还爱国。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世界上也只有一种真正的爱国主义,就是你在很多甚至更好的其他选择中仍然热爱祖国。

你们要把流氓和爱国主义正确的区分开来。整天宣传:没有祖国你就什么都不是的,其实和黑社会恐吓平民老百姓有什么不同?也对,原作者戈培尔就是这么个货色。

别整天拿廉价的利己主义内核包装上爱国主义来搞自我满足。

我为啥反对这种“除了祖国就一无所有”的爱国叙事,就是这帮流氓无产爱国者的爱国成本太低,万一哪天敌人让这些廉价精神爱国者发现除了爱国以外他们还可以有些别的(比如敌人给的大房子),那么这帮人可能分分钟就叛变了。还是早点纯洁队伍更好一点。

其实看看近代史就知道了,建立新中国的那些人,出身里真-无产阶级并不多,有时候背叛自己阶级的才是真坚定。那些整天忽悠你说属于一个阶级的,可能不过是待价而沽等招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