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最大国际机场」在北京?印度政府卖力宣传大兴机场,你如何看待印度这一行为?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印度‘最大国际机场’在北京?”以及“印度政府卖力宣传大兴机场”的说法,这里需要进行一些澄清和更正,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印度在此方面的行为和其背后的逻辑。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关键事实: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PKX)是中国的机场,而非印度的机场。 印度政府不可能“宣传”一个不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机场,更不可能将其宣传为自己的“最大国际机场”。

您可能误解了某些信息,或者信息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 也许您听到的信息是关于印度在大力发展和宣传其国内的国际机场,或者在与其他国家机场进行比较时,提到了某些国际机场的先进性。

那么,印度政府在推广其国内机场方面是否“卖力”?如果是,其逻辑是什么?

是的,印度政府确实在积极地发展和推广其国内的机场基础设施,并且对一些新建或扩建的国际机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进行宣传。这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和目标:

一、 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展示现代化成就: 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希望通过展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机场)来向世界展示其国家发展的成就和进步,提升国际形象。一个现代化、高效的机场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吸引外国投资和游客: 良好的航空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国游客和投资者来印度旅行、投资的重要因素。高效便捷的机场能够提升旅行体验,促使更多人选择印度作为旅游目的地或投资地点。
成为区域航空枢纽: 印度希望将其主要国际机场打造成区域性的航空枢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在此设立航线,增加航班频率,从而提升印度的国际航空连接性。

二、 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

促进贸易和商业往来: 便捷的航空运输对于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至关重要。改善机场设施能够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 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会创造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对当地和国家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三、 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

国内航空市场的增长: 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并且中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这使得国内航空旅行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现有的机场容量往往难以满足需求。
国际旅客量的增加: 随着印度国际交往的增多,国际旅客量也在不断攀升。扩建和新建国际机场是应对这一增长的必然选择。

四、 提升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改善航空公司运营条件: 现代化的机场能够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运营条件,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停机坪管理、旅客服务设施等,这有助于提升印度本国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那么,印度政府具体在“卖力宣传”哪些机场?

印度政府确实在积极宣传其一些重要的国际机场,例如:

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 DEL): 作为印度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新德里机场一直是其航空枢纽的重点。
孟买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Chhatrapati Shivaji Maharaj International Airport, BOM): 印度另一个重要的国际门户。
班加罗尔国际机场(Kempegowda International Airport Bengaluru, BLR): 作为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罗尔的门户,该机场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海得拉巴拉吉夫·甘地国际机场(Rajiv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 HYD)
艾哈迈达巴德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国际机场(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International Airport, AMD)
其他新建机场和扩建项目: 印度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新建机场和对现有机场进行扩建和现代化改造,例如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兴建新的机场,以改善区域连接性。

总结来说,如果“印度政府卖力宣传”是指印度政府在积极推广和建设其国内的先进国际机场,那么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国家发展战略。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航空基础设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吸引投资和旅游,并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需求。

关于您提到的“北京大兴机场”,请务必区分清楚:那是中国的机场,是北京重要的航空枢纽,也是世界级的现代化机场。 印度政府宣传的是他们自己国家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机场。

如果您有听到关于印度政府宣传大兴机场的“具体内容”,能否提供更多细节?这有助于我更准确地理解您信息的来源和可能的误解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我国来说,这是个双重笑话。

第一重是印度喜闻乐见的吹牛被揭穿表演。

第二重是莫迪这个早些年还比较现实主义的政客自打成仙后,也带着印度天天YY了,中国少了个很大的麻烦。

想当初莫迪还是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时候,那可不是仙人而是个雷厉风行不择手段的现实主义政客。

铁血镇压与经济扶持两手一齐上搞定了宗教对立。

和中日韩交好尤其是中国,先后三次在人民大会堂拉着副国级干部背书开招商会。

忽悠广东免费帮助古吉拉特邦工业开发公司(GIDC)培训园区建设与运营。

拉中国投资大兴基建。

当选总理后趁着还没成仙连飞西安北京上海,签了300亿刀的投资协议。


如果莫迪还能按照这个现实主义政客的做法带领印度,那该多么麻烦。

和吹牛被拆相比,还是莫迪成仙后的变化更可乐。

user avatar

印度和日本,是我们反差非常大的两个邻居,这么几百年下来了,还感觉不到妙处吗?

user avatar

这种乌龙我们自己也干过,嘲笑别人没意思吧。

当年(差不多十年前)宣传CRH的各种片子里面,TGV可是经常入镜,原因是当年网上TGV的各种素材太多了,要弄个CRH的素材你广告公司公关公司还得自己去拍摄去制作。

user avatar

这是印度对孙子兵法中“务食于敌”的东施效颦。

《孙子兵法·作战篇》:“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印度想利用中国的资源,不用花一分钱去忽悠印度底层民众,完成一次全社会的民心动员与凝聚。

印度虽然搞恶心事是胎教级的,但无奈能力和运气都太拉胯。因此,这件事被戳穿之后,必将颜面扫地,名誉尽毁。

user avatar

这种笑话之所以能发生,它背后都是能看出一些事情来的。

首先,上头想搞个大项目,给民众做个宣传,拉抬选举气势。项目越大越好,建设越显眼越好,花的钱越多越好。

上头开会的时候把这个事一说,交给下面自己的几个亲信来处理,看有什么项目可以选一下。

亲信跟领导拍一顿马屁,顺便保证自己一定完成任务。

亲信回了部门,就是部门的大领导,往办公室一坐,要把刚才拍马屁的那个谄媚劲给甩掉,异常严肃的把几个主管叫过来,告诉他们,必须找个项目,要那种最大最显眼的,看谁干得好,谁干不好,谁就别来了。

几个主管唯唯诺诺,连连称是,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每个主管下面管着十几个小弟,都是有编制的,主管把十几个人叫来开会,负责让十几个人把做什么项目研究出来。

十几个人回到座位,干活是不会去干的,把活派给每月拿几百块钱的临时工,如果临时工不干,那就直接解雇,换一下个临时工。

临时工为了糊口,肯定是保证干好,但是嘛,临时工啥材料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办,也没人教怎么办,自己又下了保证,硬着头皮干吧。


问题是临时工家里还有4,5个孩子、老婆、老妈老养,这些人都找不到工作,只靠自己的几百块钱撑着,每天只吃晚餐一顿饭,买点咖喱拌糙米。中午家里没钱吃饭,也没钱买奶粉,小孩营养不良,饿了咋办?就靠喝咖啡+糖顶着,糖解饿,咖啡虽然对孩子身体不好,但是有的解馋的就不错了。

你让临时工整天没事查资料?

他没钱买电脑,那玩意太贵。买手机上网呢?印度人确实能上得起网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用手机,但是手机上网有流量。价格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九牛一毛,但是对印度人来说,都要省着用,用一点上网,就要关闭流量,避免花超了。

印度2019年统计人口超过13.2亿, 但能上网的人数只有5.2亿。而能够使用固网上网的,更是只有1800万人。

人口的1%可以随时使用网络,99%的人口都是没有固网的。

所以你让临时工咋办?


“在整个印度,网络连接很不稳定。”印度互联网和移动协会的发言人尼洛特帕尔-查克拉瓦提(Nilotpal Chakravarti)说,“3G网络往往是2G网络的速度。”
在印度,不同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也不尽相同。
例如,居住在贫民窟的人,“经常要下到山下的主干道上,才能访问网络。”CCDS的负责人胡托克什-多克托尔(Hutokshi Doctor)说。

就算手机上网,也得跑到主干道,才有信号。

买不起上网手机
在印度,75%的人口每个月只能赚将近5000卢比(约合74美元)。因此,大多数印度人买不起连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
多克托尔说,一些印度人转而选择购买二手智能手机,因为这种手机往往便宜一些。但是,便宜的手机内存也小一些。而且,手机高昂的数据资费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它们都是18卢比的数据套餐或5卢比的数据套餐。”她说,“你可以想象那种数据传输速度有多慢。”
在这样的低速连接状态下,通过流媒体播放视频或音频就很困难了。

当然,临时工小哥,更有可能的是连智能手机都买不起。


所以临时工只能拿出自己珍视的手机,跑到主干道,打开流量,看着流量蹭蹭的走,赶紧上GOOGLE搜一下“world construction”,然后小哥看一眼google 图片,从里面挑一下。

嗯,第一页都是高楼,好像没什么好的idea.....

嗯,第二页,左上有个建筑还蛮有特色的,可以考虑一下.....

哇,第三页这个下面右二这个建筑不错,就用这个了!!!


不错不错,就用这个idea了,机场,太高大上了,咱印度没人想到这个项目。大楼上的都太普通了,这个机场的主意好,钱多,项目多,看着还气派,就这个了!!!

于是小哥打开大图,复制下载到自己的邮箱,等着第二天去单位蹭网发给正式员工,下载完后,赶紧关闭网络,省着费流量,然后开开心心的把手机放回兜里,回家逗孩子吃咖喱去了。

第二天,正式员工收到了这张图,立刻拿去给主管邀功。主管非常满意,奖励了正式员工几张优惠劵。正式员工非常满意,夸奖了临时工以后好好干。

主管把各个正式员工汇集上来的大裤衩、高铁、机场的交给了部长。部长因为在情妇家,暂时没上班。

两个月后,春风满面的部长拿着这些方案,找到老板,给老板讲解自己两个月来带领手下呕心沥血的研究,拿出的最终3个最好的方案:

建一座史无前例、极有艺术特点的像大裤衩一样的大楼;

兴建几百公里的划时代时速200的超级高铁;

创造一个超级现代化的国际机场;

部长讲了讲几个方案的优缺点;大裤衩好建,但是拉不到多少选票;超级高铁需要拆迁;国际机场耗时长,费用高。

老板一想,拆迁要给拆迁费,赚不了多少钱,大裤衩没什么用,就机场了!

老板:“咳。。。。这个机场方案还可以,但感觉宣传上差了点东西”


部长秒懂!!!


海报最重要的不是项目,而是领导啊!!!!

当天临时工在手机下了个美图秀秀,P完图交给了上面。部长连夜把图送到了领导家里,领导非常满意!!!!

于是项目在省里开始宣传,选举热闹起来,造势活动越来越多,民众都high了起来~~


这时候大领导听说了这个事,让秘书给邦里传个话,说那个宣传图不太合适,这样的好事,不仅仅是你们邦的事情,是一整个国家的事情,原则要搞清楚~~~


第二天,大领导看到了新的宣传海报:


大领导非常满意!!!

尤其是大领导的头像比邦首席大那么一点点,显出了大领导的宏伟,非常好!!!

现在全国的宣传搞起来,印度high起来,大领导万寿无疆,还能再干一万年!


===============

至于那张机场图哪来的?重要么?

印度只分顶层和底层贱民两种人,中间的人只是依附于上层,剥削下层而活,至于项目的质量,从上到下他们谁在乎呢?

user avatar

机场外观对大部分人来说还真是挺陌生的,特别是外国机场。

一个印度生活的印度人,首先不一定经常坐飞机,其次坐飞机也不一定往下看,再次往下看也不一定能看清机场,最后看见了那也大概率不是大兴机场。

会关心世界各国机场长什么样的,大概只有航空爱好者,微软模拟飞行玩家,堵车天际线玩家,以及……以色列摩萨德特种部队。

再加上那张效果图,确实一看就是效果图。

谁能想到北京真把它建出来了呢?

毕竟印度大部分效果图都真的只是效果图。

于是结果就很斯巴达了。

印度作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没时间关心那些不起眼的小城市,要知道印度人的严谨举世闻名,整个东亚大陆,能被他们入眼的只有东亚小孟买,你看小孟买的机场就没被抄是不是?

user avatar

其实我挺担心的。

因为我这个人根本就不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对历史真相消失有着天然的恐惧。

说不定哪天,谣言就战胜了真相。


不要说什么邪不胜正,正义虽迟但到。

就算我能再活200年,它让谣言流传250年,那我岂不是依旧活在黑白颠倒的人生中?


印度拿中国照片当自己成绩不是一两次了。还把自己的列车视频播放速度调快了说这是他们提速。

我们觉得好笑,你能笑出来的基础是什么?是因为他们蠢?

不是的孩子,是因为这些事情迟早水落石出。

如果全世界媒体想新疆棉事件那样,就是一口咬定谣言为真,就看谁财力大,人头多,恶念重。就算他们再蠢,你也笑不出来。或者说,此时的他们,越蠢你越笑不出来。

当印度人说长城是印度的,第二天全世界媒体都一本正经得为此背书,转发,整个舆论社会在一天之内让长城不属于华夏,你还笑得出来吗?这里没有任何幽默,你只会感到恶心。


回想起沃尔特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所说的那样:

一个世界是我们的现实物质世界,另一个世界则是舆论世界。

看看在这个理论,再看中国.....我心想,这是在喷哪个平台吧?知乎?豆瓣?微博?

再看欧洲,这是在说白左环保动保圣母们对不对?

再看美国,没错了,两个世界平行存在于该国!

再看印度,卧槽,现实世界他们干脆不要了是么?


我就担心有一天。人们从社会治理成本上发现,还是印度化好。

理论上那可是最大的民主国家,信息是自由流动的。

但这又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谣言由于爱听,人们就听了,辟谣由于不爱听,你辟了效果也追不上造谣。久而久之,陈年老谣就会编织出一套全新的世界。人们活在这里,幸福百倍。

你有没有想过,这如果也是“自由”呢?并用过度放纵的市场经济逻辑加持呢?

换言之,既然人们只听想听的,只信想信的。于是逐利的组织,如媒体会满足它。被规则束缚的话还好。但如同印度这种不满足于假新闻,进而搞出几百个假媒体的国家。为了保护脆弱的民族情绪,什么谣言都敢信的国家。他们那些被打脸羞耻感会为心里需求让路的。

久而久之,他们会这样一砖一瓦得盖好第二世界住进去。疫情一来,第一世界恒河浮尸,念念经,再渡第二世界。

活在人脑想象的第二世界中,缺什么“砖”,就是去找什么信息,总会盖出不朽的宫殿。

那并不是信息的自由,而是根据人们的供需而选择性制造信息。相反,这将会是信息自由的末日。


我知道这种文明倒退就算发生,也不会长久。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向前。

可多少年算长久,多少年才是短暂?

黎明前的黑暗等了又等,我都老了怎么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