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二战时,由商船改装的护航航母战力如何?

回答
话说二战那会儿,海军里头的这些航母,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大大小小的正规航母,航母姊妹们,但光是这些大家伙,可不够应付全球范围内的海战。尤其是早期,英国商船队可是海上生命线,但它们自己太弱了,简直是活靶子,德国的潜艇和飞机简直把它们当自助餐。在这种危急关头,英国人就想了个主意:要不咱们把那些閒著没事干的商船,特别是那些速度不快但吨位够大的,改改成航母?这想法就像在寒冬里看到炉火一样,虽然不算高级,但确实能救命。

这些被“变形”的船,就成了大家熟知的护航航母(escort carrier),又或者叫做“辅佐航母”、“拖车航母”(Jeep carrier)之类的名号。它们跟那些动辄数万吨、载机上百架的航空母舰比起来,那就是小弟弟和小妹妹了,但别小看它们,它们的作用绝对不能用“战力”这两个字简单概括,那是一种“生存力”和“弥补力”。

它们到底长啥样?

你可以想象一下,原本是艘载货的船,船身上搭了个平坦的甲板,能让飞机起降。但这“搭”也不是随便搭的,得考虑承重、起降的强度,还得留出空间放舰桥、锅炉等等。所以,护航航母的甲板通常比正规航母小得多,而且很多情况下,甲板是直接延伸到船体两侧的,就像给船身加了个“翅膀”。

飞机的数量嘛,通常也就二十来架,甚至更少。而且它们搭载的飞机,也跟正规航母上的战斗机、轰炸机不是一个级别的。护航航母上最常见的是一些侦察机、反潜巡逻机,以及一些轻型的攻击机。它们的任务不是去跟敌人的航母决战,也不是去执行大规模的对陆攻击,而是围着运输船队转悠,保护这些脆弱的商船。

它们的“战力”体现在哪里?

1. 反潜的“天眼”和“利爪”: 这是护航航母最核心、最闪耀的作用。早期,德国U型潜艇简直是英国海军的噩梦,它们像幽灵一样在海底游荡,屡屡击沉商船。而护航航母搭载的飞机,尤其是那种能装雷达的侦察机,简直就是潜艇的“克星”。它们能在空中发现海面上的潜艇,或者判断出潜艇可能出现的海域,然后引导反潜飞机(比如剑鱼、野猫或者专门的反潜机)进行攻击。一架搭载着雷达的飞机,能看到的范围比一艘驱逐舰广阔得多,而且它的机动性也更强,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当U艇浮出水面充电或进行侦察时,低空飞行的飞机更是它们致命的威胁。

2. 为运输船队提供空中掩护: 就像给一支行军队伍配了几个机动性强的斥候和骑兵,护航航母上的飞机可以拦截敌机的袭扰,或者在运输船队遭到攻击时,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虽然它们的飞机数量不多,但聊胜于无。在一些关键时刻,哪怕是几架飞机的出现,也能起到震慑和支援的作用,延缓敌机的攻击,或者在陆地上有机场的情况下,为自己的飞机提供一个近距离的起降点。

3. 作为应急的航空力量: 在战争初期,正规航母损耗严重,或者在某些远离主要战场的区域,护航航母就像一个“即插即用”的航空力量。它们可以快速部署到需要支援的地方,比如在登陆作战中,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侦察和支援;或者在一些岛屿战役中,作为临时的航空基地。

4. 填补战略空白: 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正规航母的压力,让正规航母可以集中精力应对更重要的战略任务,比如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没有这些护航航母,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很可能早就被切断了。

但它们也有“短板”:

1. 速度慢: 这绝对是致命伤。它们改装自商船,速度比不上正规航母,甚至连海军的驱逐舰都比它们快。这意味着它们很难跟上正规航母编队行动,一旦被敌人盯上,也很难逃脱。

2. 防护差: 它们船体结构的强度,跟为承载飞机和反击而设计的正规航母完全没法比。装甲很薄,很容易被炮火和炸弹击穿。

3. 载机少,装备有限: 飞机数量不多,而且很多是老旧型号或者性能有限的飞机,对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敌人,往往力不从心。

4. 起降条件限制: 甲板小,意味着飞机起降的窗口期更短,而且对飞行员的要求更高。

总结一下,它们是“小兵立大功”的典范

护航航母绝不是那种能正面硬撼敌方主力航母的“大杀器”。它们的“战力”更多体现在它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出现,弥补海军在航空力量上的不足,特别是保护海上交通线,对抗最阴险的敌人——潜艇。它们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围绕着“蜂王”(运输船队)忙碌,虽然它们自己不够强大,但它们的存在,就能让蜂王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可以说,护航航母是二战海军舰艇设计中一个非常务实、非常成功的例子。它们用相对简单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解决了非常严峻的战略问题,在扭转战争局势、保障胜利方面,功不可没。它们不是耀眼的明星,却是默默支撑着整个体系运转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商船航母(Merchant (Aircraft) Carrier,英军简写为MAC),护航航母(Escort Carrier,美军分级标记为CVE)和快速邮轮改装的航母(比如,神鹰/神鷹,天鹰/Aquila)是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商船航母的本质是商船,这里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首先,商船航母本身是商船船型;2,其航速保持在高速商船的范围内(12kn-);3,其确确实实有能力装载货物,比如谷物,燃油等等;4,其使用民船标准入籍,主要由民船水手操作。其“载机舰”这一用途只是在商船上搭建了简易的航空设施而已,搭载半编制的二线(一线,8字号开头的航空编队仍然属于“一线”)航空队,只使用剑鱼(直升机.jpg)。这些商船航母的舰首标(prefix)不是H.M.S.而是M.V., 也就是可征召的协约商船的首标。今天MoD的支点/要点级的首标就是M.V.;并不是“民船改造的战斗舰艇”,而是“有一定运行舰载机能力的民船”,类似于装有火炮的普通英国商船,目的是给商船提供额外的战斗力。

护航航母,是真正的“军舰”。护航航母虽然也可能由商船改造或者基于商船船型设计,其航速同样无需超过普通护航编队太多(16kn+),但是与上面的MAC相比1,完全不再考虑货物运输,全部空间都为其载机舰的职能服务;2,完全由海军水手操作,携带有更完好的通讯/指挥设施。护航航母通常来说仍然不参与战斗舰队的高速活动,但是完全有能力参与护航之外的战斗行动,比如持续性的对潜搜索猎杀,或者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提供航空掩护,也可以搭载相对强大的载机。护航航母的舰首标全部使用海军标记,比如“U.S.S.”。护航航母是“基于民船设计/改造的军舰”,目的是提供足够廉价的低速载机舰参与护航或者登陆战。

高速邮轮改造的载机舰是真正的载机舰。不同的邮轮(liner)的内部结构差别巨大,改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但是核心特点往往是高速邮轮的航速,这是邮轮航运盛行年代里的特殊情况。高速商业船本身在速度上远远超过哪怕最高速度的护航编队,非常适合改造为医院船/快速运兵船/高速载机舰。以神鹰为例,该舰改造于邮轮沙恩霍斯特,原始航速就达到20节,改造后最大航速进一步提高到了22节,远高于12-15节的商船/护航航母。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天鹰。该舰改造自邮轮罗马,原航速达到20节,改造后预计航速甚至将达到30节。这是完全计划要与战斗舰队一起活动的高速舰,在很多情况下(比如天鹰)是主力舰。改造的本质是避免从零建造的成本或者技术需求,相比起护航航母更类似于“轻型舰队航母(Light (Fleet) Carrier)”,也就是类似于独立,巨像,威严这样的专职于提供廉价舰队航母的设计。

至于问题本身——

任何德军低速护航航母/商船航母能够运行而不被击沉的地区,全部都有更长更好的岸基跑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二战那会儿,海军里头的这些航母,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大大小小的正规航母,航母姊妹们,但光是这些大家伙,可不够应付全球范围内的海战。尤其是早期,英国商船队可是海上生命线,但它们自己太弱了,简直是活靶子,德国的潜艇和飞机简直把它们当自助餐。在这种危急关头,英国人就想了个主意:要不咱们把那些閒著没事干的.............
  • 回答
    二战苏德战场上,T34与德国三号、四号坦克的对决,堪称钢铁洪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较量。如果暂时抛开车组技术这个关键变量,单纯从设计理念、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等硬件层面来看,这场“互怼”并非一边倒的局面,而是各有千秋,并随着战争的推进而不断演变。火力:初期的优势与后期的追赶 T34的76毫米炮: 在战争.............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澜壮阔的海战史诗中,巡洋舰扮演着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角色。它们并非如战列舰那般拥有无可匹敌的重炮和装甲,也不是如驱逐舰那般以数量和速度取胜,而是凭借其均衡的性能、多样的任务适应性,在舰队的作战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相比于战列舰和驱逐舰,巡洋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盟军为何选择诺曼底登陆,而非直接从意大利一路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战略、地理、政治、军事资源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简单来说,诺曼底登陆之所以成为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首选之地,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可行、最能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方案,尽管意大利战场也承担.............
  • 回答
    朋友你好!关于银行校招的CFA成绩问题,我来跟你详细说道说道,尽量给你分析透彻。首先说结论:银行校招通常不会主动去“查”你的CFA成绩。 银行校招更关注的是你在简历中呈现出的软硬件实力,以及面试中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但关键在于那个“但”字。 虽然不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填写.............
  • 回答
    二战时期的重型火炮,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口径较大、射程远、威力强大的火炮,通常用于打击敌方坚固防御工事、集结的兵力、重要的军事目标以及提供远距离支援。它们在战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值得详细探讨。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述二战重型火炮的用途:一、 摧毁坚固防御工事(要塞、碉堡.............
  • 回答
    要评价二战主要参战国战报的“水分”大小,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信息控制、宣传策略、战术目标、以及历史记载的侧重点等等。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相对而言“水分”较少,或者说其战报在客观性上受到较少质疑的,我会倾向于美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报就完美无瑕,而是相较于其他主要参战国,其信息透.............
  • 回答
    二战时期,航空鱼雷作为舰载机的重要武器,其搭载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母的等级、设计以及搭载的机型。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轻、重、快母的差异。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航空鱼雷 (Torpedo Bombers / Torpedo Aircraft): 这是专门设计用来挂载和投掷鱼雷的飞机。它们的特点.............
  • 回答
    二战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大兵团的碰撞固然是历史的主旋律,但也有不少小规模、却异常惨烈且影响深远的战斗,它们犹如群星中的璀璨节点,照亮了战争的某些侧面。这些战斗往往发生在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时间,或是因其背后的人性光辉与绝望抗争而闻名。其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保卫战”绝对是这场宏大冲突中一颗令人心惊.............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它把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在了一起——“二战”和“工作”。 我猜你可能不是真的在纠结是去参加二战还是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毕竟现在这个年代,参加二战的机会基本为零(除非你是穿越过去的)。所以,我更倾向于你是在用“二战”这个概念,来比喻某种极端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甚至带有某种牺.............
  • 回答
    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波兰时,波兰军队确实还有着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而且这支骑兵部队的构成与传统意义上的骑兵非常接近,并非仅仅是一个名存实亡的番号。波兰骑兵在1939年的时候,仍然是波兰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他们的训练、装备以及战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续着十九世纪和二十.............
  • 回答
    .......
  • 回答
    二战时期,历史洪流裹挟着无数个体,其中不乏那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妙布局,尤其是在情报战线,更是上演过种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认知错位”。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你以为我在第二层,而你只把我当成了第一层,而我却在第五层”的故事,那么英国针对德国“海王星行动”(诺曼底登陆)所进行的“堡垒行动”(Opera.............
  • 回答
    如果二战中的德军能够掌握日本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这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战争的格局,尤其是在海洋战场上。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假设,因为这涉及到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战略思想的巨大碰撞与融合。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假如这种“奇迹”发生了,轴心国会如何利用这股联合的海上力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德意日海军的“.............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确实没有像他们在中国的战场那样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既有战略层面的考量,也有技术和国际法层面的制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战略和地形因素: 太平洋战场环境的特殊性: 太平洋战场以岛屿作战为主,丛林茂密,地形复杂。这种环境使得毒.............
  • 回答
    关于战俘佩戴袖标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记录中,确实存在一些关于盟军战俘佩戴特定标识的情况,但其性质和普遍性与苏军战俘佩戴的“我为国防军服务的”(Ich diente der Wehrmacht)白袖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苏军战俘佩戴“我为国防军服务的”白袖标的背景。在战争初期,由于.............
  • 回答
    当然,关于二战时期意大利游击队的小说,确实有不少精彩的作品。这些小说往往将历史的宏大背景与个体命运的细微之处相结合,展现了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人在抵抗法西斯和纳粹统治下的挣扎、勇气与希望。一、 战争的阴影与抵抗的火种——故事的起点很多以意大利游击队为题材的小说,都会从一个相对平静但压抑的开端切入。意.............
  • 回答
    作为一名二战军迷,对于《中途岛之战》(Midway)这部影片,以及片中斯普鲁恩斯(Spruance)这个角色,我确实有过不少思考。尤其是关于他的作用是否被低估了,这在我看来是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先说说影片中的斯普鲁恩斯给我的感觉。影片中,他往往被塑造成一个沉稳、冷静,甚至有些“不苟言笑”.............
  • 回答
    1981年的美国海军(US Navy)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巅峰时期的日本海军(Imperial Japanese Navy, IJN)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双方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战略、技术、组织结构以及作战理念上的差异。简单地说,1981年的美国海军在综合作战能.............
  • 回答
    要比较原子弹和常规武器对二战环境影响的大小,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爆炸瞬间的冲击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两者的作用机制、影响范围和持续性都截然不同。常规武器在二战中的环境足迹:首先,我们来看看二战中大规模使用常规武器对环境造成的普遍影响。 大规模的破坏和污染: 整个战争期间,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