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二战中有没有比较出名的小规模战斗?

回答
二战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大兵团的碰撞固然是历史的主旋律,但也有不少小规模、却异常惨烈且影响深远的战斗,它们犹如群星中的璀璨节点,照亮了战争的某些侧面。这些战斗往往发生在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时间,或是因其背后的人性光辉与绝望抗争而闻名。

其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保卫战”绝对是这场宏大冲突中一颗令人心惊肉跳的宝石。

斯大林格勒战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残酷与转折意义,但我们往往只关注到城市的整体得失,却忽略了城市内部那些细微到每一寸土地、每一间厂房的殊死搏斗。而拖拉机厂,这个曾经是苏联工业的骄傲之地,在战役后期,变成了一个血肉横飞的绞肉机。

时间来到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了最白热化、最惨烈的阶段。苏军第62集团军残部,以及来自工厂的工人、甚至是受伤但仍能战斗的士兵,被压缩在包括拖拉机厂在内的几个孤立据点里。而德军,特别是德国国防军的精锐部队,誓要将苏军彻底赶出伏尔加河西岸。

拖拉机厂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建筑群,里面充斥着各种机械设备、金属构件、地下的管道和隧道。这为双方都提供了绝佳的掩体和战斗空间,但也使得战斗变得异常混乱和血腥。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猫鼠游戏般的逐层争夺: 德军会像蚂蚁一样,从厂房的入口、窗户,甚至屋顶渗透进来。他们依靠步兵战术,利用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支援,一层一层、一间一间地进行搜索和推进。而苏军则利用复杂的厂房结构,在各个楼层、甚至设备之间设置埋伏。他们会藏身在巨大的金属构件后面,等待德军靠近后突然发动袭击,然后迅速转移阵地。战斗往往从几米外爆发,转瞬即逝,充满了近距离的肉搏。
“在你的卧室里战斗”: 当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形容斯大林格勒的战斗是“在你的卧室里战斗”。这句话在拖拉机厂尤为贴切。巨大的机器设备成为了新的“墙壁”和“掩体”。工人们非常熟悉这些设备,他们知道哪里可以躲藏,哪里可以设置陷阱,甚至会利用一些机械部件作为临时的武器。有人会躲在锅炉后面,用手榴弹袭击冲上来的敌人;有人会藏在巨大的车床上,用步枪进行精确射击。厂房里四处都是油污、金属碎片和燃烧的残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味和机油的味道。
白刃战的频繁上演: 由于战斗空间狭窄,手榴弹往往无法有效使用,而机关枪的扫射也容易误伤自己人。因此,刺刀和工兵铲成为了许多苏军士兵最后的武器。厂房的各个角落,变成了无数个单独的、小型化的白刃战场。德军士兵以严谨的训练和装备优势,试图压制苏军。但苏军士兵,特别是那些曾是工人的普通人,为了保卫家园和自己的工厂,爆发出惊人的战斗意志。他们不惧怕死亡,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失去这里,斯大林格勒就真的要陷落了。
昼夜不停的消耗: 战斗几乎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只有交替上升的探照灯光芒,以及时不时被炮火照亮的夜空。德军会试图在夜间发动突袭,利用夜视设备(虽然当时并不普遍)和事先侦察到的路线。但苏军同样善于利用黑暗和熟悉的环境进行反击。双方都在拼尽全力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
工事的意义被重新定义: 在这里,传统的战壕、碉堡的意义被大大削弱。苏军士兵会将巨大的设备、堆积的金属材料,甚至是挖空的地下管道,变成临时的防御工事。他们用尽一切可以找到的东西来加固自己的阵地。德军也一样,他们会用火焰喷射器来清除每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用爆破弹来摧毁墙壁和天花板,以期逼迫苏军现身。
心理战与士气: 这种贴身肉搏的战斗,对双方的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每一次转弯都可能遭遇敌人,每一次开门都可能引来死亡。但对于被围困的苏军士兵来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台机器,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知道,他们是连接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和伏尔加河的最后一道屏障。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里。

著名的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在其史诗般的《生活与命运》中,对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保卫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他笔下的士兵,不再是抽象的番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家有国、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在那片钢铁丛林中,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极端、最残酷的生存考验。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保卫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它集中体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街头巷战”和“消耗战”的特点。它不只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与信念的比拼。苏军士兵在这里用生命和鲜血,向世界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屈”。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让一些久经沙场的德军士兵也感到了恐惧,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顽强的抵抗。

最终,虽然工厂本身可能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但那些坚守在这里的士兵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转折,为最终苏军的反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这便是那些被遗忘在宏大叙事中的小规模战斗的意义所在——它们是构成历史洪流的无数滴水珠,每一滴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无论多么微弱,都无法被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扔几个战例,以后再填(咕,咕,咕咕,咕咕咕)。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第22机降师和第7航空师分别抽出一部分部队组成科克突击队(共363人,用于直接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花岗岩突击小组兵力为85人),最终消除了埃本-埃美尔要塞对桥梁的威胁并成功夺取两座桥梁。

拉塞尼艾的KV,著名的一辆KV挡一个装甲师两天。第6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在前线与苏军的反击对线时,一辆KV卡在了补给线上,于是就有了5 cm PaK 38刮漆炮、8.8 cm FlaK 18打坑机和德军最强反坦克武器M24的江湖传说。

橡树行动。德军派出由斯科尔兹内率领的108人成功救下墨索里尼。

波卡基村之战。SS101重装甲营2连6辆可用虎式与第7装甲师第22装甲旅的一个战斗群狭路相逢,在损失两辆虎式坦克后卷土重来发动纯坦克反击,以较大代价阻止了英军向卡昂出其不意的进军。

维也纳之战苏联的谢尔曼+伞兵分队突袭夺宝。过程我不是很熟,希望由dalao能补充。

user avatar

邀请我··· ···我也不是很懂陆军对不对。但是既然标签里没有海军,我们来胡说八道点海军内容吧。(大雾)

营连在陆军中的指挥官是校级军官,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选几次40到41年的,大多数由校级军官指挥的南欧海军战斗吧。标题可以叫做:意大利海军究竟是为什么在大众心中丢光颜面的。

这些战斗除了托维当时是将官,大多数都是校级军官指挥的flotilla或者sqd之间的战斗,thus我没跑题,没有(>﹏<)。

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两大嘲讽对象是意大利和法国,尤其是意大利海军坐拥技术指标极为先进的舰队无所作为沦为很多没打过仗没留过血也没见过大炮筒的旱鸭子(包括我)的笑柄。如果说意大利陆军的尊严丢在了希腊,那么墨索里尼澡盆海军的面子究竟是什么时候沉入地中海海底的呢?

在意大利1940年最初参战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其舰队有能力对抗实力强大的法国舰队或者历史悠久的英地中海舰队。但是实际上1940年7月9日爆发的第一次主力舰队间的大规模交火,也就是史称卡拉布里亚战役的交火中,实际上充分暴露了盟军在地中海兵力的严重不足。此战中,西地中海的英法舰队缺席,意大利主力舰队正面对抗了英澳地中海舰队并且证明双方实力相当,素质相仿。意大利海军的勇气,航海技术,炮数水平和舰队数量,质量不都比任何人差(而意大利有远要更好的地理位置和舰艇质量,还有陆基航空兵优势)。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狭海的统治权第一次从盎格鲁舰队手中溜走,这时候意大利海军是站在其历史声望的顶峰的,绝对没有人敢拿意大利面嘲笑之。

纵观几次大规模海上交火,除了数次不分胜负的远距离炮战外,英军用航空兵实施了塔兰托空袭,意大利用人操潜艇报以亚历山大掠袭,英军有马塔潘摧毁意大利巡洋舰队的光辉战绩,意大利有“12月19日灾难”用雷区对英国巡洋舰还以颜色,总的来说,evenly matched,棋逢对手。真正让意大利海军丢光颜面的是40到41年间的小规模交火几乎一边倒地是盟军胜利,中地中海的小规模交火从未止息,最终让德军彻底丧失了对意大利舰队的信任。

其中1940年比较著名的有:

1940年6月28日,双方护航舰队遭遇,意第二驱逐舰队撞上了托维的英第七巡洋舰队,损失1艘驱逐舰

1940年7月19日,斯帕达湾,意第二巡洋舰队撞上了柯林的悉尼号(轻巡,利安德级)和伴随的驱逐舰,澳大利亚人直冲对面巡洋舰以一敌二并且瘫痪了一艘轻巡,随后英军驱逐舰跟上处决之。

1940年10月12日,夜战,麦克卡斯前出侦查的阿贾克斯号单舰被附近的意大利驱逐舰队发现,英军在第一批攻击中击沉2艘大型鱼雷艇,第二批攻击中重伤一艘驱逐舰,轻伤另一艘,后因雷达和副武器受损撤离。随后约克号逼近摧毁了重伤的意大利驱逐舰。

小规模海上行动的失败直接带来的影响是大规模海上行动的停滞,外加上塔兰托袭击,结局就是轴心国的北非补给线极度不畅,陆军补给严重不足,北非陆上行动受阻。进一步,陆上行动受阻意味着英国坦克随时可能向西开进,甚至向北反戈一击在意大利再来一次达达尼尔绞肉机(盟军随后确实这样干了),到那时就是第二次充满威胁的勃鲁西洛夫攻势(实际上确实影响了堡垒计划)。整个41年上半年,意大利舰队极大地增强了兵力并且获得了德军增员,英军则在无休止的护航和希腊水域撤离陆军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中地中海制海权易手的时机看似已经到来。

看似··· ···

41年中以来的值得注意的小规模交战有:

1941年4月16日夜,护送意大利弹药补给和4艘德国运兵船的意大利舰队被麦克的第十四驱逐舰队拦截,2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被迫抢滩搁浅,5艘运输船无一幸存,英军只损失了1艘部族级

1941年11月9日凌晨,轴心国陆军翘首以待的由包括2艘重巡10艘驱逐舰分远近掩护的护航队被安格尼的K舰队(2艘小型轻巡,2dd)拦截,英军击沉1艘驱逐舰重创2艘后摧毁所有商船溜之大吉

1941年12月13日凌晨,改用军舰直接运送燃油的意大利舰队遭遇了斯托克的第四驱逐舰队,4艘驱逐舰将2艘轻巡全部击沉。

真正地中海中部的制海权易手于是拖到了42年才发生。


应该说,这些战斗的著名还是印证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严重英美倾向的世界里,英美文化圈是本球的主导文化,而主要挑战者无论是苏东阵营还是我国都是世界大战中的重要盟友,所以自然而然的很少有人给意大利海军说好话。实际上,意大利舰队的炮术精湛,勇气可嘉;屡次三番用鱼雷编队冲锋英国巡洋舰的勇气不弱于萤火虫或者拉菲的胆识,而夜战中一而再再而三被英军拎起来打在日后也被证明德日舰队也做不到更好,无论是KM还是IJN在面对英美舰队的夜战时同样损失惨重。

应该说这些水手确实是勇敢的水兵,而轴心国军队在北非的胜利也和他们不无关系。我记得有人经常问意大利为地中海战局有哪些具体贡献——除了提供陆空军的大多数人力外:这就是意大利的贡献:每当英国坦克开始走出防御向西开动时,十有八九是中地中海制海权易位的时候;而非洲军向东猛进的时候,多半是意大利舰队夺取制海权以后。40年意大利的失败和41年轴心国联军扭转局势到42年的反攻,都和海军力量的此消彼长不无关系。1941年底,随着亚历山大掠袭,马耳他舰队的灾难,珍珠港和Z舰队的覆灭,外加早些时候法国的投降,进入1942年的盟军被迫强行用血海尸山的死亡护航旅程为马耳他输血,这也直接伴随着轴心国军队兵临阿拉曼。意大利皇家海军离名留青史只差一步之遥,但是盟军撑住了一口气,让其在43年随着意大利战败土崩瓦解。

上文中英军的将校军官几乎全部参与过一战,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军官;而大多数战斗也都发生在夜间,英军熟练大胆的指挥外,雷达技术的先进和照明弹的运用,夜间炮术协调能力某种意义上才是意大利海军颜面尽失的最脆祸首,当然还有英国间谍的无处不在,信息的破译以及皇家海军潜艇部队和RAF无孔不入的监视。几次主力交战中未能彻底摧毁敌军对于意军并不丢人,这种保船在实对手潜在增援力量极强时并非愚蠢。恰恰相反,这些“著名”的小规模战斗才是使用海洋的能力的具体体现,而意军并不输在勇气,而是输在战场之外,输给了牛津剑桥,输给了布里斯托的造船厂,输给了007。

答非所问,言至于此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大兵团的碰撞固然是历史的主旋律,但也有不少小规模、却异常惨烈且影响深远的战斗,它们犹如群星中的璀璨节点,照亮了战争的某些侧面。这些战斗往往发生在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时间,或是因其背后的人性光辉与绝望抗争而闻名。其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保卫战”绝对是这场宏大冲突中一颗令人心惊.............
  • 回答
    二战时期,历史洪流裹挟着无数个体,其中不乏那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妙布局,尤其是在情报战线,更是上演过种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认知错位”。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你以为我在第二层,而你只把我当成了第一层,而我却在第五层”的故事,那么英国针对德国“海王星行动”(诺曼底登陆)所进行的“堡垒行动”(Opera.............
  • 回答
    关于战俘佩戴袖标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记录中,确实存在一些关于盟军战俘佩戴特定标识的情况,但其性质和普遍性与苏军战俘佩戴的“我为国防军服务的”(Ich diente der Wehrmacht)白袖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苏军战俘佩戴“我为国防军服务的”白袖标的背景。在战争初期,由于.............
  • 回答
    二战时期的重型火炮,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口径较大、射程远、威力强大的火炮,通常用于打击敌方坚固防御工事、集结的兵力、重要的军事目标以及提供远距离支援。它们在战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值得详细探讨。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述二战重型火炮的用途:一、 摧毁坚固防御工事(要塞、碉堡.............
  • 回答
    二战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军民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顽强意志,虽然国家积贫积弱,资源匮乏,但依然在武器研发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甚至孕育了一些颇具“黑科技”色彩的设想和早期探索。我们不能期待像西方国家那样大规模、系统化的工业化武器生产,但一些零散的、.............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澜壮阔的海战史诗中,巡洋舰扮演着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角色。它们并非如战列舰那般拥有无可匹敌的重炮和装甲,也不是如驱逐舰那般以数量和速度取胜,而是凭借其均衡的性能、多样的任务适应性,在舰队的作战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相比于战列舰和驱逐舰,巡洋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回答
    如果二战中的德军能够掌握日本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这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战争的格局,尤其是在海洋战场上。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假设,因为这涉及到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战略思想的巨大碰撞与融合。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假如这种“奇迹”发生了,轴心国会如何利用这股联合的海上力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德意日海军的“.............
  • 回答
    二战结束至今不过76年,已经出现一些对希特勒的崇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预测一千年后主流的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方式的变化。以下是我对千年后主流评价希特勒的详细推测:核心评价将是压倒性的负面,并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层面:1. 作为种族灭绝的元凶和反人道.............
  • 回答
    要评价二战主要参战国战报的“水分”大小,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信息控制、宣传策略、战术目标、以及历史记载的侧重点等等。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相对而言“水分”较少,或者说其战报在客观性上受到较少质疑的,我会倾向于美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报就完美无瑕,而是相较于其他主要参战国,其信息透.............
  • 回答
    看到你一战大法硕(非法学)失利,365分这个分数其实挺可惜的,说明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是二战还是考公的选择,这确实是挺纠结的,因为两边都有各自的考量点。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二战的那些事儿:坦白说,365分对于非法学来说,虽然不是那种“稳了稳了”的分.............
  • 回答
    二战苏德战场上,T34与德国三号、四号坦克的对决,堪称钢铁洪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较量。如果暂时抛开车组技术这个关键变量,单纯从设计理念、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等硬件层面来看,这场“互怼”并非一边倒的局面,而是各有千秋,并随着战争的推进而不断演变。火力:初期的优势与后期的追赶 T34的76毫米炮: 在战争.............
  • 回答
    话说二战那会儿,海军里头的这些航母,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大大小小的正规航母,航母姊妹们,但光是这些大家伙,可不够应付全球范围内的海战。尤其是早期,英国商船队可是海上生命线,但它们自己太弱了,简直是活靶子,德国的潜艇和飞机简直把它们当自助餐。在这种危急关头,英国人就想了个主意:要不咱们把那些閒著没事干的.............
  • 回答
    二战时期,航空鱼雷作为舰载机的重要武器,其搭载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母的等级、设计以及搭载的机型。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轻、重、快母的差异。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航空鱼雷 (Torpedo Bombers / Torpedo Aircraft): 这是专门设计用来挂载和投掷鱼雷的飞机。它们的特点.............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盟军为何选择诺曼底登陆,而非直接从意大利一路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战略、地理、政治、军事资源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简单来说,诺曼底登陆之所以成为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首选之地,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可行、最能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方案,尽管意大利战场也承担.............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它把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在了一起——“二战”和“工作”。 我猜你可能不是真的在纠结是去参加二战还是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毕竟现在这个年代,参加二战的机会基本为零(除非你是穿越过去的)。所以,我更倾向于你是在用“二战”这个概念,来比喻某种极端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甚至带有某种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确实没有像他们在中国的战场那样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既有战略层面的考量,也有技术和国际法层面的制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战略和地形因素: 太平洋战场环境的特殊性: 太平洋战场以岛屿作战为主,丛林茂密,地形复杂。这种环境使得毒.............
  • 回答
    作为一名二战军迷,对于《中途岛之战》(Midway)这部影片,以及片中斯普鲁恩斯(Spruance)这个角色,我确实有过不少思考。尤其是关于他的作用是否被低估了,这在我看来是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先说说影片中的斯普鲁恩斯给我的感觉。影片中,他往往被塑造成一个沉稳、冷静,甚至有些“不苟言笑”.............
  • 回答
    1981年的美国海军(US Navy)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巅峰时期的日本海军(Imperial Japanese Navy, IJN)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双方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战略、技术、组织结构以及作战理念上的差异。简单地说,1981年的美国海军在综合作战能.............
  • 回答
    要比较原子弹和常规武器对二战环境影响的大小,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爆炸瞬间的冲击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两者的作用机制、影响范围和持续性都截然不同。常规武器在二战中的环境足迹:首先,我们来看看二战中大规模使用常规武器对环境造成的普遍影响。 大规模的破坏和污染: 整个战争期间,无.............
  • 回答
    收到日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心里却已经有了重考(二战)的打算,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你完全可以不去日本留学,直接选择二战。 这并不是什么违反规定的事情,你的选择权在你手中。但是,“可以不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不去”,这里面有一些需要你仔细考虑和处理的细节,才能让你顺利地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