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股票不能碰?

回答
有很多因素可以判断哪些股票不建议碰。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股票类型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说明:

一、基本面严重恶化或存在重大风险的股票

这类股票通常在财务报表、经营状况或行业前景上存在明显的负面信号。

持续亏损且看不到改善迹象的股票:
详细说明: 连续多年(例如3年以上)亏损,并且公司没有明确的扭亏为盈计划或执行效果不佳。
警惕信号:
营收下滑: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表明其产品或服务不再受市场欢迎。
毛利率下降: 即使营收稳定,毛利率下降也意味着成本控制出现问题,或者产品定价能力减弱。
净利润持续为负: 最直接的信号,即使有一次性收益带来短暂的利润改善,但核心业务的亏损依然存在。
现金流为负且恶化: 这是更危险的信号。持续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意味着公司日常经营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需要不断融资来维持,这会对公司的生存构成威胁。
研发投入不足或失败: 如果公司处于技术驱动型行业,而研发投入停滞不前或研发项目屡屡失败,说明其缺乏未来增长的动力。
负债率过高: 持续亏损的公司往往需要通过借债来维持运营,高负债率意味着公司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需要注意的: 少数初创公司或处于行业转型期的公司可能短期亏损,但如果其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强大的技术壁垒或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能获得持续的融资支持,可能仍然有投资价值。但对于成熟行业内的持续亏损公司,风险极高。

财务造假或存在猫腻的股票:
详细说明: 公司可能通过虚报收入、夸大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操纵财务报表,以掩盖真实经营状况。
警惕信号:
异常的收入增长: 收入增长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且缺乏合理的解释(如新产品、新市场)。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远超营收的增长幅度,可能意味着公司将产品卖给了关联方或者难以收回的客户。
存货大幅增加且周转率下降: 说明产品销售不畅,积压严重。
关联交易频繁且不透明: 尤其是与控股股东或关联公司进行巨额交易,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或资产腾挪。
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过高: 如果公司频繁进行高价并购,形成大量商誉,一旦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将面临巨额的商誉减值风险。
现金流与利润不匹配: 利润很高,但经营性现金流却很差,甚至为负。
审计报告出现非标意见: 如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这表明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存疑。
分析师和媒体的负面报道或调查: 虽然不能尽信,但对于某些知名分析师或有公信力的媒体的负面报道,需要引起重视。
需要注意的: 识别财务造假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细致的研究。除了上述信号,还可以关注公司的股权结构、高管变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一旦发现财务造假,公司股价很可能大幅下跌甚至退市。

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客户或供应商的股票:
详细说明: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高度集中于某个产品、某个客户或某个供应商,一旦这个单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对公司造成毁灭性打击。
警惕信号:
产品线单一: 公司几乎所有收入都来自一两种产品,缺乏多元化。
客户集中度极高: 前几大客户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一旦失去大客户,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
供应商依赖度过高: 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可能导致议价能力弱,或者供应商出现问题时,影响公司的生产。
需要注意的: 某些特定行业的头部公司可能因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具有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但仍需关注其客户的稳定性以及是否有拓展新客户的能力。

面临重大法律诉讼、政策风险或行业颠覆性变革的股票:
详细说明: 公司可能因为违反法律法规、环保问题、安全生产事故等面临巨额罚款或经营限制;或者公司所在的行业可能面临颠覆性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变革,导致其原有优势丧失。
警惕信号:
收到监管机构的调查通知或处罚通知: 尤其是在医药、金融、科技等受严格监管的行业。
环保或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可能导致停产整顿,甚至巨额赔偿。
行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如取消补贴、提高税收、实施更严格的监管等。
出现颠覆性新技术或商业模式: 可能让公司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过时。
需要注意的: 政策风险是 A 股和港股等市场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可能出现颠覆性变革的行业,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

二、估值过高且缺乏支撑的股票

这类股票的股价已经远远脱离了其内在价值,未来下跌的风险很大。

市盈率(PE)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且增长乏力的股票:
详细说明: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相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但其盈利增长速度却跟不上,或者增长前景不明朗,那么其股价可能被高估。
警惕信号:
静态市盈率过高: 即用当前股价除以过去一年的每股收益。
动态市盈率(TTM PE)过高且未来盈利预测不确定: 动态市盈率考虑的是过去十二个月的盈利。如果公司未来盈利增长不及预期,动态市盈率也会显得很高。
市销率(PS)过高: 对于尚未盈利或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有时会用市销率来衡量,但如果市销率也远高于同行业,则风险较大。
市净率(PB)过高: 对于资产重于盈利的公司,市净率是重要指标。如果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公司的资产回报率(ROA)或净资产收益率(ROE)不高,则可能估值过高。
需要注意的: 成长性股票(如科技、新兴产业)的市盈率往往高于价值股。关键在于其增长是否能支撑高估值。如果公司能持续高速增长,即使市盈率较高也可能合理。但如果增长停滞,高估值就成了巨大的风险。

股价已大幅上涨且缺乏新增催化剂的股票:
详细说明: 某些股票可能因为市场炒作、概念驱动或者阶段性利好而价格飞涨,但当这些因素消失后,股价就可能面临回调。
警惕信号:
短时间内涨幅过大: 股价在短期内(如几个月内)翻倍甚至更多,且基本面或行业前景没有与之匹配的重大变化。
市场情绪过热: 媒体、散户过度关注和追捧,讨论热度远超公司实际价值。
缺乏新的增长点: 公司主营业务增长遇到瓶颈,或者没有新的产品、技术或市场能够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技术形态出现顶部信号: 如出现头肩顶、双顶等反转形态。
需要注意的: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些股票会走出独立行情,但要警惕追高风险。在卖出时机上,要结合基本面和市场情绪进行判断。

三、行业前景不明朗或存在系统性风险的股票

有些股票虽然公司本身问题不大,但其所处的行业却面临挑战,从而拖累其股价。

处于夕阳产业且缺乏转型能力的股票:
详细说明: 公司所处的行业正在被新技术、新模式所取代,或者市场需求在萎缩,而公司又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转型或多元化发展。
警惕信号:
行业整体营收和利润下滑: 公司业绩也随之受到影响。
技术迭代快,公司技术落后: 无法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产品或服务需求下降: 市场份额被新兴产品或服务挤占。
没有新的增长点或转型计划: 公司CEO或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规划。
需要注意的: 即使是夕阳产业,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或者能够通过技术革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转型的企业。但整体而言,投资这类行业的风险较高。

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巨大且当前处于下行周期的股票:
详细说明: 某些行业(如房地产、重工业、周期性消费品)的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如果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这类公司的业绩和股价都可能受到显著影响。
警惕信号:
行业景气度普遍下降: 如房地产销售下滑、汽车销量不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
公司营收和利润受到宏观经济数据影响出现下滑。
国家或地方出台抑制性政策。
需要注意的: 在经济周期下行时,投资防御性行业(如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可能相对安全。对于周期性行业,需要判断其是否已触底反弹,或者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

四、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或存在重大负面消息的股票

这些股票的风险可能隐藏在公司内部管理或外部事件中。

控股股东股权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的股票:
详细说明: 如果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或者公司缺乏独立董事和有效的监事会,可能导致控股股东滥用权力,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警惕信号:
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 可能说明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或者想通过质押来套现。
频繁的分红或回购政策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 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公司治理结构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
需要注意的: 并非所有股权集中的公司都有问题,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是否健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有重大负面新闻(如诉讼、高管违法违纪、产品质量问题等)且影响深远的股票:
详细说明: 公司如果出现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大范围召回、高管涉及重大违法违纪被调查、或者卷入重大诉讼并可能面临巨额赔偿,都可能对公司声誉和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警惕信号:
官方媒体的负面报道。
监管部门的处罚公告。
公司主动披露的重大风险提示。
需要注意的: 对于一些短期负面新闻,如果公司能够有效解决并恢复正常经营,可能反而成为一个投资机会。但对于涉及核心业务或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的负面事件,则需要高度警惕。

如何识别和避免投资这些股票?

1. 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 仔细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报、季报)、招股说明书、公司公告等,关注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关键指标。
2. 了解行业前景: 研究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
3. 关注公司治理: 了解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
4. 利用估值工具: 使用市盈率、市净率、 PEG 等估值指标,并与同行业公司进行比较。
5. 警惕市场情绪: 不要被短期炒作和市场狂热所裹挟,保持独立思考。
6. 关注新闻和分析师报告: 阅读财经新闻、专业分析师的报告,但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尽信一面之词。
7. 分散投资: 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中,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8. 设置止损: 如果投资的股票出现不利情况,要及时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

重要提示:

没有一只股票是绝对不能碰的。 任何股票都存在风险,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认识和管理这些风险。
投资决策应基于充分的研究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以上仅为一些通用的警示信号,并非所有符合这些信号的股票都一定不能碰,也不能涵盖所有风险。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 今天看似有风险的股票,明天可能因为基本面改善或行业景气度回升而变得有吸引力;反之亦然。

作为投资者,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持续学习和研究,是避免踩雷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股票不要碰,这些公司都是无主企业,管理团队尸位素餐,就为了混日子吃大户,买了这类股票基本上不会有好收成,而且国企央企的分红也很吝啬,你想用时间换股利都没门。另外还有一条很关键,国企央企还负责接收军转干部,每年都有那么多从军队里退出来的兵老爷需要安置,这些人纯粹就是来混工资的,只拿薪水不干活,也不知道该干啥活,还是铁饭碗,不能裁撤,所以,国企央企要是遇上景气度好能赚大钱,利润都被他们吃光分光了,股民捞不着好处,一到景气度不行,动不动就巨亏,反正老子后台硬,股价跌成狗屎也不要紧。

重组股票不要碰,虽然炒重组是一个长兴不衰的老剧本,但统计起来就会发现,换过名字的股票继续衰落几乎是大概率事件,烂股再换了东家换了名字之后,还会是烂股,我们看看那些烂到退市的股票就知道,很多都是老破鞋了,换了一任又一任新老板,改了一个又一个新名字,最后还是跌破面值退市。虽然也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股票重组之后改天换地的,但概率实在太小了。

user avatar

1.下跌趋势中的票别碰。看周K线,三年线。

2.小票别碰,市值低于100亿的票都可以不看。幺蛾子多。基国上市企业鱼龙混杂,越是小企业,造假越厉害,一不小心就触雷

3.夕阳产业的票别碰,除非已经跌到历史大底。看三年线,均线已经掉头发散向上,形态很漂亮。这个时候会有走出一波估值修复非常漂亮的行情。

那么要拿什么票呢?

1.好赛道。比如半导体,新能源,医药医疗

2.头部企业

3.上升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会连年下降,回落到4%左右。这是未来的常态。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未来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也就是很多行业,就是头部几家企业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除非是新兴高科技行业。

user avatar

这篇回答我花费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把A股中常见的有风险的股票的特征都整理了一下,并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都举了对应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之前真真切切爆过雷的。

只要你把这些能融会贯通,那么A股市场上有问题的股票,基本都不会逃过你的眼睛。而有这些特征的股票,是绝对不建议碰的。

所以,还等什么,点赞收藏学起来。

目录

1. 会计事务所的意见不正常

2. 现金流异常

3.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

4. 不合理的大额存货

5. 不合理的在建项目

6. 不合理的毛利率

7. 小心大额商誉

8. 存贷双高

9. 小心控股股东

以下是正文

1. 会计事务所的意见不正常

正常情况下,财务报表都需要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同时需要给出审计意见,我们可以通过审计意见来判断报表是否有问题,当然,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识别财务风险的技能。

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意见有以下几种:

a. 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人话:报表没有问题,或者报表没有被审计出问题,这个是正常的审计意见,大部分财报都会是这个审计意见。

b.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人话:报表复合标准,并且重大事项没有问题,但是有些部分需要特殊说明,如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等。这个相对上一个就有一定的风险了,大家需要提高警惕。

c. 保留意见。

人话:报表整体还行,但是存在重大过错。这种就已经非常可怕了,建议不要碰。

d. 否定意见。

人话:报表是编的,出了事别找我。

e. 无法表示意见。

人话:他们连资料都不敢让我好好看,我觉得问题很大。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了第一种,剩下的都尽量别碰。比如南京银行的2020年的年报,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种就是OK的,起码在会计审计下是没有暴露问题的。

而像康美医药2018年的年报,就被出具了具有保留意见的年报,随后不久,康美爆出了财务造假的问题,被ST。


2. 现金流异常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同样现金流也代表着企业盈利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进行查看。如果一家企业营收很好、利润 很好,但是就是现金流不好,公司的现金流持续为负,那么可能就是企业的造假。

企业虚增了营收,并虚增了对应的利润,但是因为是虚增的,没有实际的现金流量流进来,所以现金流量表表现的并不好,这个是我们判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另外一方面,假如企业没有虚增营收,是真的现金流不好,那么这家公司也是一家需要远离的公司,因为不论什么原因,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投资者投资也是为了赚钱,你说的再好,结果一年到头赚的都是帐,那么这家企业无论其它的再好,也是有风险的,也不值得投资,我们看优秀的企业,哪一个不是现金流奶牛?

我们就以贵州茅台为例,每年都有几百亿的现金流进账,这就是支撑贵州茅台2万亿市值的底气。

3.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

如上文提到,造假的核心目的肯定是为了虚增利润,不然忙活一场干啥。那么抓住这个核心点,我们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按照虚增利润的这一最终目标,对各项目进行查看。

虚增了利润,肯定没有办法分配给大家,又不敢轻易造一些银行的存单收据,因为难度太高,容易被查出来,那怎么办?

造应收账款嘛,我赚了很多钱,但是没有变成现金,是因为我的钱都变成了应收账款。等个几年之后,账款收不回来,这可不怪我,都是客户赖账,要不回来没办法呀。然后应收账款,通过会计手段,进行计提坏账,这样虚增的利润又没了,实现了账面的平衡,完美。

那么怎么判断应收账款的数目是不是合理那?首先要和同行对比,你的应收账款明显比别人高,那就有风险。另外就是和营收不匹配,正常来说,营收和应收账款的增速应该是匹配的,你营收没有增长多少,但是应收账款增加了一大堆,这明显也不合理啊。

4. 不合理的大额存货

虚增的利润有很多去向,和上面的应收账款一样,不合理的大额存货也是虚增利润的常见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在农林牧渔行业更常见,无它,主要是因为你很难查出来,而且,天灾人祸啥的,很容易财务洗澡给糊弄过关。

提到这个,獐子岛表示这题我会。首先是2014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獐子岛集团因此巨亏8.12亿元。一时间,獐子岛因“扇贝跑路”闻名A股。

大家可以看到,在2014年之前,獐子岛的存货常年在20亿以上,2014年实在是憋不下去了,一句冷水异动自然灾害,直接减值3.99亿,这种公司,就问你怕不怕。

但是这还是不终点,2017年,2019年,獐子岛估计重施,再次进行大额资产计提减值,赚的钱还不够资产减值的,这种公司,大家最好离得远远的。

5. 不合理的在建项目

上面讲了通过虚增应收账款和存货来进行财务造假,还有一类常见的财务造假,是需增在建项目,这种比较适合建筑类的企业,在建项目同样存在估值难的问题,导致上市企业选择在这一块做文章。原理和上面的类似,这一类如何判断?可以通过和业内可比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大家同样的资产规模,同样的营收水平,你的在建项目明显比别人高很多,这就比较可疑。另外,虚增的项目由于不能盈利,会固定资产周转率明显偏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可以判断是不是有异常的指标。

6. 不合理的毛利率

上面讲了虚增利润的去向问题,那么虚增的利润来源也是我们可以判断是不是有雷的点。多增的利润,要么就是虚增营收,要么就是虚增毛利率和净利率,我们可以通过同行业中的可比企业来大概判断合理的毛利率,如果明显比可比企业偏高,那我们就要小心了。

虚增利润率的栗子也不少,比如2017年被浑水做空的辉山乳业。辉山乳业的利润率很高,高到什么程度那?主营业务同样为液态奶的行业龙头伊利和蒙牛,只有8.6%和4%,但是辉山乳业居然能做到11%,居然比行业龙头蒙牛高了将近三倍?凭什么?

辉山的解释是,自己打通了上游,成本中一项很重要的原材料是苜蓿草,奶牛吃苜蓿草产奶,然后再加工成液态奶,苜蓿草是重要的草料,草料成本占饲料成本的60%,而饲料成本占养奶牛成本的60%,自己种植苜蓿草,降低成本,这样貌似也说的通。

但是还是有问题,如果这个路子辉山都可以做,为什么伊利和蒙牛这些行业龙头不做?带着这样疑问,浑水进行了草根调研,发现辉山果然是在说谎,它根本没有种植苜蓿草,是从一家名为Anderson Hay & Grain的公司大量进口苜蓿草,当然,进口的成本高于辉山自己生成的种植的成本。

事出反常必有妖,某些时候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像辉山乳业这种,利润率明显不合理的,我们也是要多小心。

7. 小心大额商誉

这个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商誉,就是在商业并购中产生的,高于被收购标的实际价值的那部分资产。说人话就,假如我要收购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目前的价值只有10亿,我花20亿收购了,多出来的10亿就是商誉。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讲有商誉就一定有问题,因为企业也是在发展中的,目前的价值,或者目前的估值可能并没有合理的包括企业成长的潜力,被收购方往往会进行业绩承诺,承诺收购后的几年,每年交出什么样的业绩。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商誉太高往往就会成为暴雷的点。有一些是业绩对赌期内就暴雷了。还有一些好一点,在承诺期内,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财务修饰,满足条件,等到承诺完成后再暴雷。

目前来看,影视股的商誉仍然是比较高的,前两年万达影视的商誉占总资产的比例还超过40%,这是有点可怕了。

8. 存贷双高

存贷双高指的是企业账上的现金流比较多,但是有息负债也很多,这从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你有那么多的自由现金,为什么还要去借债?要知道贷款的利息是远高于存款利息的,虽然可能也就是一个点的息差,但是乘上几十上百亿的资金,那就是上亿的息差啊,给董事长直接发工资也比让银行赚了说的过去啊,所以,这种情况非常不合理,是我们要警惕的,比如康美药业,前些年持续存在存贷双高的情况,现在发现确实是有问题。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子公司比较多,不同的子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可能差别比较大,有些现金比较多, 有些负债比较多,合并到一起就可能存在这一现象,所以,具体的问题要具体的分析。
9. 小心控股股东

有些控股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成了小金库,时不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很多及时归还了,我们可能都不知道,爆出来的,基本都是无法归还的,近期大热的ST舍得,当初就爆出与控股股东沱牌舍得及关联方存在大额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违规占用资金4.75亿,未按时偿还,被证监会调查。

以上是我列举的一些别财务风险的常见的方法,当然还有一些更难识别的,毕竟上市公司为了伪造财报,连银行网点都敢伪造,所以识别财务风险也不是靠几个简单的指标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大家继续的学习和仔细的研究。

本文的最后,我把上面提到的券商内部的培训资料公布给大家,大家自己去下载就好了,整理资料和文章不容易,请点赞、关注哦,感谢大家的鼓励。



以上是我写的股市分析的一部分内容,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完整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很多因素可以判断哪些股票不建议碰。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股票类型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说明:一、基本面严重恶化或存在重大风险的股票这类股票通常在财务报表、经营状况或行业前景上存在明显的负面信号。 持续亏损且看不到改善迹象的股票: 详细说明: 连续多年(例如3年以上)亏损,.............
  • 回答
    要说股四头肌肌腱和跟腱哪个更“强大”,其实这是一个有点偷换概念的问题。肌腱本身没有绝对的“强大”与否,它们的功能和承受的负荷不同,所以它们被设计成适应各自的需求。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它们的功能: 股四头肌肌腱(Quadriceps Tendon):这个肌腱连接的是我们大腿前侧最主要的肌肉群—.............
  • 回答
    确实,股票和基金这类波动性较大的投资,对于刚起步或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上班族来说,确实会带来不少压力。幸运的是,理财的道路并非只有“炒”和“亏”,有很多稳健的选项,能帮助你在不冒太大风险的情况下,让辛苦赚来的钱慢慢增值。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和你详细聊聊那些适合上班族的低风险理财方式,保证听起来就像老.............
  • 回答
    好家伙,想入“股市江湖”,从零开始,这劲头可嘉!别急,没人天生就是股神,咱们一步一步来。这就像学一项新技能,总得先知道工具有啥用,怎么握,然后才能去创造。炒股也是一样,你得先武装好自己,才能去战场上“搏杀”。第一步:放下“赌徒”心态,建立“学习者”心态首先,得明确一点:炒股不是赌博,不是看谁运气好。.............
  • 回答
    全球货币大放水,房子和股票却不涨,这确实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为什么“货币大放水”不一定导致房子和股票上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货币大放水”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各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QE)、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回答
    爱美客被誉为“女人的茅台”,并成为两市第三只千元股,上市不到半年上涨8倍,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涨幅和估值水平表明市场对其未来增长前景给予了高度认可。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爱美客是谁?为何有“女人的茅台”之称? 爱美客公司简介: 爱美客科技股份有限公.............
  • 回答
    美债收益率上蹿下跳,股市情绪多空博弈,未来走向仍扑朔迷离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成为市场的焦点,这种波动不仅影响着债券市场,更在悄无声息间牵动着全球资本的神经,特别是对股市的影响。美债收益率的攀升,尤其是在关键期限国债上,通常预示着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乐观,但也可能意味着通胀压力抬头,或是美联储.............
  • 回答
    蚂蚁集团的上市发行方案一经公布,立刻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这次A股的发行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拟发行不超过16.7亿股,更引人注目的是,高达80%的战略配售比例,这背后透露出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一、 巨额发行规模与战略配售的高比例:市场格局的深刻影响首先,16.7亿股的发行量,意味着蚂蚁集团上市后将成.............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触及了中美两国在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物价以及储蓄理念上的显著差异。美国人收入高且物价相对较低,但他们“不存钱”的说法需要更细致地解读,并且“除了股票”之外的消费去向也确实是很多人好奇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美国人收入高,但“不存钱”是一种误解,更多是消费结构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库克那封信,以及它背后到底反映出了些啥。这事儿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报调整,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这事儿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当然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遭遇了瓶颈,甚至出现了下滑。库克在信里也点明了,“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未达预期”,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想想苹果在中国市场过去几年的风.............
  • 回答
    鲍威尔的鹰派言论,无异于给原本就风声鹤唳的美股市场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市场之所以反应如此剧烈,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因为他明确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为了压制顽固的高通胀,美联储不仅会继续加息,而且可能会比大家预期的更激进、更持久。首先,短期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股的抛售压力加剧。大家想想看,过去一段时间.............
  • 回答
    恒大地产董事长职务的变动,确实是一个牵动着不少人心弦的消息。虽然恒大官方的回应强调“不涉及管理架构和股权变动”,看似平淡,但背后隐藏的信息和潜在影响,值得我们仔细梳理和深入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卸任”的性质。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管理层人员调整,而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集团创始人许家印,从其最核心的地产.............
  • 回答
    京东在盘古大观举办的股权众筹发布会,绝对是一场信息量十足的盛会,聚焦了众多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目光。抛开那些官方的辞令,咱们来聊聊这次发布会里那些真正值得我们细品的“干货”和亮点。这场发布会,亮点不止一个“盘古大观”首先,选择在盘古大观这个地方本身就透着一股“不一样”的味道。这地方,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建.............
  • 回答
    这几天的A股市场,尤其是今天,又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焦。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点点缩水,心里难免会冒出“为什么总是跌,A股是不是生病了?”这样的疑问。 如果用“生病”来比喻,那A股确实显得有些“不太舒服”,而且这场“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治好的,病根也着实有点深。为什么总是跌跌不休?“跌跌不休”这个词用得.............
  • 回答
    .......
  • 回答
    寻找能够持有十年的股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回报丰厚的任务。这需要对公司、行业以及宏观经济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以下是我认为值得考虑的因素以及一些可能符合这些标准的股票类型和具体公司(请注意,这并非投资建议,您需要自行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核心原则:为什么一些股票值得长期持有? 持.............
  • 回答
    在谈论“哪些股票值得持有十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核心事实:没有任何一支股票能够打包票保证十年后的表现一定亮眼。 投资市场的变化是动态的,公司的基本面、行业趋势、宏观经济环境都可能发生我们现在无法预见的重大改变。任何信誓旦旦地说“这支股票十年后必定翻倍”的说法,都应该打上大大的问号。然而,.............
  • 回答
    预测股票市场在2022年会大涨哪些具体股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任务。任何试图给出确切答案的说法都可能是不负责任的。股票市场的表现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公司自身基本面、投资者情绪、地缘政治事件以及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然而,我们可以从宏观趋势和一些可能受益的行业或领.............
  • 回答
    2022年,我个人对以下几个方向的股票比较看好,并会详细说明我的理由。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些仅代表我个人当时的判断,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 专注于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一直在加速,尤其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我认为,202.............
  • 回答
    2021年已经过去大半,回顾上半年市场表现,不少板块和个股已经充分展现了增长潜力。展望下半年,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资金流向,我们可以尝试梳理出一些在未来有望迎来显著上涨机会的领域和具体股票。一、 科技创新驱动,关注硬科技赛道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时期,以人工智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