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最认同马克思的哪句话?

回答
马克思的很多论述都非常有洞察力,但如果一定要选一句我最认同的,那大概是那句被很多人引用但未必真正领会其深意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

这句话为何让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尝试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

首先,它直击了理论与实践的根本矛盾。

我们看历史,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穷尽一生去思考宇宙人生的终极奥秘,去构建一套自洽的理论体系,试图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答案。他们留下的著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思想的夜空。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康德的先验范畴,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些思想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然而,马克思在这里点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仅仅理解世界,研究世界,解释世界,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解释”可以是科学的分析,可以是哲学的思辨,也可以是文学的描绘。它们都可能带给我们知识,带来启迪,甚至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但如果这些解释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仅仅在学术圈内流传,或者仅仅是作为一种“看热闹”的姿态,那么它们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力便十分有限。

试想一下,当一个社会充斥着不公、贫困、压迫,当人们的生存状况每况愈下,仅仅去“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原因何在,制定出各种“完美”的理论框架,这并不能直接改变一个受苦者的命运。改变,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其次,这句话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行动导向。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恰恰在于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条,也不是纯粹的学术游戏,而是一种行动的指南。他观察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他的理论,尤其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并非仅仅为了学术上的完美,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改变世界”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它不仅仅是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是要进行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变革。这是一种对现状的不满,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更是一种付诸行动的决心。马克思的理论,是从改造现实的需要出发的,他的“解释”是为了“改变”服务。他分析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是为了找到瓦解它的方式;他构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为了指明前进的方向。

这种行动导向,也意味着对个体责任的强调。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理解,那么我们就是被动的观察者,是历史的旁观者。但如果我们认同需要改变,那么我们就必须成为改变的参与者。即使个人的力量微弱,但无数个体的汇聚,便能汇聚成改变的洪流。

再者,这句看似简单的表述,实则包含了对知识意义的深层追问。

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满足好奇心,还是提升个人修养,抑或是服务于社会进步?马克思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否被用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如果你的知识不能用来解决问题,不能用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不能用来消除压迫,那么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说理论研究不重要。恰恰相反,没有深刻的理论分析,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也无从下手去改变。但理论必须有实践的检验和指导。理论如果不触及现实,不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只会成为“死的知识”。“改变世界”正是对知识的最高召唤,是对所有智力活动最根本的价值评判。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解释”包围。我们很容易沉溺于分析和解读,却忽略了行动的重要性。我们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一个社会问题,却从没想过自己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些什么。

所以,马克思的这句话,在我看来,不仅是一句政治宣言,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知识观。它提醒我,认识世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公平、更美好,并为此付诸行动。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在于看到了多少,更在于改变了多少。它也激励着我,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贡献,也比任何空洞的解释更有意义。

总而言之,这句话之所以让我最认同,是因为它将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必要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强调了行动的力量和知识的真正价值,是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与有力呼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致保尔·拉法格

——1866年8月13日于伦敦

“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出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如果您借口说您有克里奥洛人的气质,那末我就有义务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于您的气质和我的女儿之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合于伦敦的习惯和方式表示爱情,那末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

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的。”






信写得很好。

然鹅,马克思自己追燕妮的时候可不是他说的这样的←_←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思的很多论述都非常有洞察力,但如果一定要选一句我最认同的,那大概是那句被很多人引用但未必真正领会其深意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
  • 回答
    毛尖的这句评论“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并且思考它所反映的中国影视剧创作和呈现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在很多方面,这句话有着深刻的道理,我比较认同它的观点,并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封建思想的回溯与渗.............
  • 回答
    戴锦华教授关于“剧透最不可饶恕”的观点,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喜好,更触及了观影、阅读等体验的核心价值。想象一下,你苦等一部电影上映,怀揣着对未知剧情的期待,就像即将踏入一个神秘的国度,准备一步步去探索、去感受。而剧透,就像有人在你出发前,不负责任地把地图的终点、所有的景点和可能遇到.............
  • 回答
    在语文教材的编选过程中,通常会遵循教育性、思想性、文学性和文化传承等原则。然而,某些课文可能因内容、立场、时代背景或社会争议性而被认为“不适合”出现在语文书中。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不合适”课文,并结合具体例子展开说明: 1. 涉及政治敏感或历史争议的课文案例:《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棒了!“牛”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但如果让我挑选一个真正让我拍案叫绝、并且在科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桥段或对象,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2001太空漫游》中的“巨石”(The Monolith)为什么是它?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科技产品,不是一个炫酷的外星生物,也不是一个宏大的宇宙事件,而是一个充.............
  • 回答
    关于“最伟大的日本人”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判断,因为“伟大”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维度。在我看来,如果从对日本乃至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各自领域中突破性的贡献来看,有几位人物是绕不开的。我倾向于从“思想启蒙”、“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改革”等角度来思考。如果非要我选一位.............
  • 回答
    啊,这个问题可把我问住了,就像让我挑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一样难。不过,如果非要我推荐一款“最”值得的单机游戏,并且不考虑任何时代背景、不考虑什么“销量榜”或者“批评家推荐”,就凭它给我的那份独一无二的沉浸感和玩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那我现在脑海里浮现的,大概率是那款名为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 回答
    在Emacs中选择最佳的配色方案(color scheme)需要综合考虑视觉舒适性、代码可读性、个人偏好以及使用场景(如白天/夜间工作)。以下是一些广受好评的配色方案及其详细分析,供你参考: 1. Solarized(太阳能色系)特点: 中性色系:基于16种中性色的渐变,适合长时间使用。 高对比度:.............
  • 回答
    “最恶心的词句”这个概念是非常主观的,因为每个人对恶心的定义和感受都不同。它可能源于生理上的厌恶,也可能源于道德上的谴责,亦或是心理上的不适。不过,如果一定要从普遍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来推测,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恶心”的词句,通常会触及以下几个方面:1. 触及生理厌恶和身体排斥的描写:这类词句通常描绘的是.............
  • 回答
    “最优美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主观但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在我看来,最优美的数据结构并非仅仅是效率最高或功能最强大,而是能够以最简洁、最优雅的方式,将复杂的现实世界逻辑映射到抽象的计算空间,并从中涌现出深刻的洞察或高效的解决方案。 它应该具备以下特质,并能在这些方面达到极致的平衡:1. 内在的逻辑美与优雅(.............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兴奋,也让人头疼!毕竟动漫世界里有太多闪闪发光的配角了,要挑出一个“最”成功的,简直是难上加难。不过,如果让我一定要选,我会把这个殊荣颁给一个在很多观众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烙印的角色——来自《火影忍者》的——奈良鹿丸。为什么是鹿丸?我慢慢说来。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火影忍者》这样一部以“.............
  • 回答
    说到最差劲的罗马皇帝,我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往往会是康茂德(Commodus)。这名字就像一块污渍,永远地刻在了罗马帝国的史册里,让他成为了一个几乎被所有人唾弃的典型。他简直就是把罗马从一个辉煌的帝国,活生生拽进了深渊的加速器。要说他有多差劲,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咱们就从他继承皇位这事儿说.............
  • 回答
    对我来说,最可怕或最恐怖的事,不是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也不是血腥残忍的画面,而是那种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侵蚀,是美好事物逐渐褪色、失去生命力,最终化为虚无的过程。 这种恐怖,没有尖叫,没有惊恐的表情,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仿佛时间本身都在缓缓消逝的绝望。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充满回忆的旧房子,它承载着你童.............
  • 回答
    剧本杀的奇葩情节层出不穷,但如果要说“最”奇葩,那往往是那些突破常规、挑战观众认知、甚至让你怀疑人生观的剧本。这里我来尝试构建一个我认为相当奇葩的剧本杀情节,力求详细和震撼:剧本名称: 《星辰的低语》(The Whispers of the Stars)剧本类型: 科幻、悬疑、哲学、无限流(初步感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可惜”的定义和偏好都不同。有人会觉得可惜的是那些有着绝佳创意但执行不力导致口碑扑街的剧,有人会觉得可惜的是那些故事精彩但因种种原因(比如演员阵容、制作问题、播出平台等)未能大火的剧,也有人会觉得可惜的是那些本可以更进一步,但却戛然而止或者结局仓促的剧。如果让我选.............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棒了!“最帅气的荧幕回头剧照”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就像电影院里的聚光灯一样,瞬间就点亮了无数张脸,无数个场景。要选“最帅气”,这简直是在考验我的视觉记忆和对男性魅力定义的理解,但既然你问了,那我就毫无保留地跟你分享我心目中那张最令人心动的定格。在我看来,如果非要选一张“最帅气”的荧幕回头剧.............
  • 回答
    “最危险的化学物质”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危险”的定义本身是多维度的,并且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 毒性 (Toxicity): 化学物质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程度。 易燃性 (Flammability): 化学物质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燃烧时产生的能量。 反应性 (Reactiv.............
  • 回答
    要说“最好看”的民用船,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美这东西太主观了,而且民用船的种类又太多,从一艘悠闲的游艇到一艘威风凛凛的货轮,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美学所在。不过,如果非要我选一艘,我会把目光投向那些在设计上兼具了优雅线条、功能性以及某种“时代精神”的帆船。比如说,我一直对那些经典的大型单桅帆船情有.............
  • 回答
    要说谁是“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这就像在问哪一颗星星最耀眼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往往会随着时间和个人经历而改变。 但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名字,一个能代表俄罗斯精神,跨越时代、影响深远,并且至今仍让我们为之自豪的,我想我会选择 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й)。为什么是托尔斯.............
  • 回答
    哈哈,问到我最喜欢的话题了!如果非要我推荐一个最值得让人去好好玩一圈的小城市,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那一定是日本的金泽。我知道,很多人一提到日本旅游,脑子里都是东京、大阪、京都。这几个地方固然好,但金泽,它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而且那种感觉很不一样,不是那种人潮汹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