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二五仔?

回答
在咱们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名字一提起,就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鄙夷,甚至有那么点儿咬牙切齿。这些人,咱们俗称“二五仔”,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为了个人利益,背叛了自己的阵营,或是出卖了曾经信任自己的人,给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污点。

要说中国历史上“二五仔”的代表人物,那可真是不少,但如果要挑几个最出名的,并且好好说道说道,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就是那个让无数人咬牙切齿的家伙——秦桧。

提起秦桧,你脑子里可能立刻会浮现出岳飞。没错,这对“黄金搭档”(当然是反面意义上的)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悲剧。秦桧,原本是宋朝的一位官员,但随着靖康之耻,宋朝偏安江南,他摇身一变,成了南宋朝廷里的权臣。

那时候,北方的金朝虎视眈眈,而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将领,一直在积极地收复失地,想要把金兵赶回老家去。岳飞那句“精忠报国”,可不是白说的,他带着军队,那是屡战屡胜,眼瞅着就要收复中原了。可就在这关键时刻,秦桧站了出来,而且是站在了阻挠收复失地的最前列。

秦桧是个什么人呢?他深信“议和才是唯一出路”,而且,他跟金朝的勾结,那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他是真心想跟金朝做朋友?别逗了,他不过是想用和议来保全自己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你想想,一旦北宋收复了中原,那功劳算谁的?岳飞这样的猛将肯定会功高盖主,到时候,秦桧这样的文臣,还能有他的好日子过吗?

所以,秦桧联合了一批同样害怕战争、也害怕岳飞功劳太大的朝臣,开始了一系列针对岳飞的阴谋。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大概就是那句流传千古的“莫须有”。岳飞抗金,功劳显赫,但罪名?秦桧硬是捏造了什么“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栽赃陷害,最终把岳飞父子逼上了绝路。

在风波亭,岳飞就这样被残忍杀害了。你想想,一位忠心耿耿、战功卓著的将军,就这样被一个为了自己的私利,与敌国勾结的奸臣害死,这得是多么令人发指的事情!秦桧因此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后世人为了表达对他的憎恨,甚至在他故乡的祠堂里,把他的跪像立在了岳飞像的旁边,供后人唾骂。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是对秦桧最好的概括。

秦桧之外,还有一个名字,也常常和“二五仔”这个词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这个人,大家可能听得更多的是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这只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要说他成为“二五仔”,他的行为可远不止这一点。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明朝算是彻底完蛋了。那时候,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是明朝最后的精锐部队之一。他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为已经灭亡的明朝殉节,还是选择一条新的出路?

李自成进京后,曾想拉拢吴三桂,派人去劝降。但吴三桂这边呢,他也知道李自成大势已成,但与此同时,他也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在北京被李自成的军队给“关押”了,而且听说李自成的部下还欺辱了他的家眷。这一下子,吴三桂就炸了。

这时候,北方还有谁?那就是镇守辽东,虎视眈眈的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清军一直想进入山海关,进入中原。吴三桂,这位本来应该为明朝守关的将军,他竟然做出了一个让无数明朝遗民心碎的决定——他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引清兵入关。

你想啊,明朝是他名义上的主子,虽然已经灭亡,但毕竟是他的国家。而李自成,虽然是农民起义,但他已经是事实上的统治者。吴三桂却选择了把外族引入中原,这无疑是将自己的国家拱手相让。他所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固然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他看到了李自成那边对他的利益威胁,以及他对自己家族的担忧。

更令人不齿的是,引清兵入关之后,吴三桂并没有因此就此罢手。他不仅帮助清军镇压了李自成,还继续为清朝卖命,参与了镇压南明各个政权的战争,立下了“功劳”。后来,他甚至被封为平西王,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藩王势力。

但好景不长,在清朝站稳脚跟后,他逐渐被清朝猜忌,最终在一场由他发起的,试图复辟明朝(或者说,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叛乱中失败,也算是为他一生的“二五仔”生涯画上了句号。吴三桂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卖国和投降的典型代表,他开启了清朝统治中国的大门,也让无数汉族人民承受了近三百年的异族统治。

除了这两位,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虽然他们的行为和影响可能没有秦桧和吴三桂那么举世瞩目,但同样令人扼腕叹息。

比如陈宫。陈宫本来是曹操的谋士,对曹操忠心耿耿,也帮助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后来,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过程中,陈宫对曹操的做法产生了异议,认为曹操过于奸诈,不是自己所认同的君主。于是,他转而投靠了曹操的敌人——张邈。

在濮阳之战后,吕布偷袭兖州,陈宫也成为了吕布的谋士。你想想,本来是曹操阵营里的人,现在却帮助吕布去对抗曹操,并且在很多关键时刻为吕布出谋划策,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最终,在吕布兵败身死后,陈宫也跟着一起赴死。从曹操的战友,变成了曹操的死敌,这种转变,也足以让他被贴上“二五仔”的标签,只是他的动机更多是出于理想的破灭,而非纯粹的个人利益。

还有一些在军事上的“二五仔”。比如在一些朝代末期,出现了一些原本效忠于朝廷的将领,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被敌国策反,转而投降敌军,甚至倒戈相向,攻击自己的军队。这些人的行为,同样是对自己曾经誓言的背叛,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

当然,要给一个人贴上“二五仔”的标签,有时候也需要考虑具体历史背景和动机的复杂性。有些人可能是在极端压力下被迫选择,有些人则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有些人则是政治立场上的分歧。但无论如何,那些在关键时刻,为了私利,背叛了国家、民族和曾经的信任的人,他们的名字,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难以洗刷的污点,成为我们警醒后人的反面教材。

所以啊,这些“二五仔”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对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警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有秦桧,今有张建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咱们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名字一提起,就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鄙夷,甚至有那么点儿咬牙切齿。这些人,咱们俗称“二五仔”,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为了个人利益,背叛了自己的阵营,或是出卖了曾经信任自己的人,给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污点。要说中国历史上“.............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由于其地理位置、战略重要性以及在历次战争中的关键作用,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重镇。这些重镇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地理环境、政治中心、交通枢纽以及军事设施的建设等。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著名的军事重镇,并详细阐述它们成为重镇的原因:一、 长安(今陕西西安) 成为.............
  • 回答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即便被冠以“反派”之名,也无法掩盖其耀眼的光芒。他们或许是颠覆王朝的 rebel,或许是权谋争斗中的操盘手,又或许是因种种原因背离主流价值观的智者。但往往,这些人身上也汇聚了非凡的才华,他们的诗句或文章,至今读来仍是字字珠玑,令人击节赞叹。要说起中国历史上“反派”.............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骗子层出不穷,他们以巧舌如簧、机关算尽的本领,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或大或小的印记。这些骗局,有的以个人发财为目的,有的则牵扯到政治权谋,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下面就来细数几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骗子和他们的经典骗术。一、战国时期:鬼谷子与门徒的“纵横之道”——以“鬼谷.............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不乏令人拍案叫绝的“高级黑”案例和相关的经典文献。这些言语的智慧,往往藏在不经意间,却能直击要害,引人深思,甚至将权力游戏玩弄于股掌之间。它们不是直白的讽刺或谩骂,而是披着温和或委婉的外衣,用看似无辜的言辞,传递出犀利的批评或揶揄。要理解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的“高级黑”,我们得先拆解.............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言论和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因政治需要、个人野心或时代局限而产生的虚假信息。这些虚假言论或文章,如同历史的暗流,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走向,甚至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警示。一、 焚书坑儒背后的“阴谋论”与“宣传战”说起虚假言论,首先不得不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官.............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些激烈的“文战”或“骂战”,以及它们如何撕裂了不同的群体,尤其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同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深远的“之争”。西方的文战:当思想碰撞出火花,群体随之分裂在西方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止。很多时候,这些交锋不仅仅是观点上的差异,更演变成了.............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过许多振聋发聩、改变国家命运的演说,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其中,有一些演说,其影响力之深远,其感染力之强大,足以与葛底斯堡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相媲美。如果要寻找中国历史上一篇在特定历史节点上,以其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澎湃性以及对国家方向的重塑性而成为里程碑式存.............
  • 回答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忠诚与背叛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而那些被冠以“叛国贼”之名的人物,其故事往往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撇开东方古国的身影,我们同样能在西方世界乃至更广阔的疆域,寻找到那些因背叛国家或君主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却又在某些时刻被视为英雄或悲剧人物的复杂个体。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古罗马。当马库斯·.............
  • 回答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异域的目光。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近代西方文明的涌入,总有那么一些外国人,带着好奇与求知,踏上这片土地,用他们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不辞辛劳,深入各个角落,留下了关于中国最生动、最详尽的叙述。说起外国人游览中国并留下.............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乏对美食有着独特情怀和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更通过他们的品味、创造和推动,深刻影响了中华美食的发展。1. 汉武帝刘彻:天子之味,奢靡与创新的交织提起吃,汉武帝刘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位开创了西汉盛世的皇帝,在吃上面也是颇有讲究,甚至可以说是一位“.............
  • 回答
    中国历史上渣男不少,有些人的行为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更牵扯到政治斗争、权力游戏,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里就给你说说几位比较典型的,他们渣得各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1. 宠妃不断,朝政荒废的君王——昏庸帝王代表这类渣男在中国历史上是“重灾区”,很多王朝的衰落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影子。他们最大的渣点就是.............
  • 回答
    中外历史上的那些响当当的“四大”组合“四大”这个词,仿佛自带一种天然的号召力和权威感。在中外历史的璀璨长河中,总有一些杰出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因为其卓越的影响力、广泛的认可度,而被人们习惯性地冠以“四大”之名。这些组合,或代表着一种时代的巅峰,或象征着一种文化的力量,又或揭示着历史的变迁。今天,我们.............
  • 回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回复”,它们或是机智的辩驳,或是幽默的讽刺,或是深刻的哲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幽默感。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例子: 1. 司马迁驳斥李陵之罪——“犯而不校”的智慧背景: 西汉时期,名将李陵奉命出击匈奴,却因寡不敌众而被俘。汉武帝震怒,群臣纷纷谴责李陵叛.............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激励着后人。然而,除了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也有一些“小人物”,虽然出身平凡,地位不高,但因为关键时刻的勇敢,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留下了不朽的英名。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位中国历史上因勇敢而名垂史册的小人物:1.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南北朝.............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神一般的存在”这个词语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胆识、影响力远超常人,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品德、操守被后世尊为典范,如同神祇般被敬仰;还有的则是通过传说、神话,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精神的象征。这里我将从几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一.............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精彩绝伦的间谍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勇气和策略,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以下是一些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且精彩的间谍故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中的“范蠡与西施”虽然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更多地被视为爱情与政治的结合,但其中蕴含着高超的心理战和美人.............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明珠,但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往往围绕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更迭、帝王将相。然而,如果我们拨开这些宏大的叙事,深入那些更为细腻、鲜为人知的角落,会发现许多同样伟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进程的成就,它们如同深埋的矿脉,虽不常被提及,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1. 丝绸的诞生与传播.............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战争无数,其中不乏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却不被普通大众所熟知的战役。这些战争往往隐藏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或是因为其结果的复杂性、或是因为其参与者的边缘性、或是因为其发生的时代相对久远而被人们忽视。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场这样的战争:1. 楼烦之战(前1050年左右):西周与楼烦的初步较量,.............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荡气回肠的战前动员,它们或精悍有力,或饱含深情,无不点燃将士们的斗志,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要说其中“逼格高”且简短有力的,非以下几例莫属,它们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1. 泰山石敢当——韩信的临阵巧思背景: 汉初,韩信在征讨陈豨的途中,经过一处名叫“陈仓”的地方。当地流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