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防范儿童坠楼的风险?

回答
孩子的安全,是每个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在家里,尤其需要警惕那看似平常却暗藏危险的窗户、阳台,它们是孩子坠楼事故频发的高危区域。别以为孩子小,对危险没概念,正是因为这份懵懂,我们才更要筑起坚固的防护墙。

一、 源头控制,从源头上斩断危险

封堵低矮的窗户和飘窗: 很多家庭喜欢装设低矮的窗户,或是将飘窗改造成榻榻米,这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登高望远的“跳板”。一旦孩子好奇心泛滥,或者想追逐窗外的飞鸟,低矮的窗户就成了他们的“探险之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这些窗户进行加高或封堵。如果空间允许,可以考虑将窗台加高到至少1米以上,或者直接用坚固的材料将窗户下方封死。哪怕是装修时,也尽量选择落地窗或者将窗台高度设计得足够高,避免给孩子留下攀爬的空间。

选择合适的窗户配件: 现在的窗户种类繁多,有些设计确实方便通风,但也可能成为安全隐患。
防坠网/防坠栏: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物理屏障。选择高质量、牢固的防坠网或防坠栏,确保其安装到位,并且定期检查是否松动或损坏。市面上的防坠网材质多样,有不锈钢的、尼龙的等等,选择结实耐用、不易生锈的材质为佳。关键是,安装时要确保网格足够密集,防止孩子的手或头卡进去,但也不能太密,影响采光和通风。
限位器/安全锁: 对于平开窗,可以安装窗户限位器,将窗户开启的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例如不超过1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又能有效防止孩子钻出。市面上也有带锁功能的窗户安全锁,只有成年人才能打开。
可拆卸的窗户: 如果条件允许,一些可拆卸的窗户设计,在无人看管时可以将窗扇完全拆下,彻底消除坠楼风险。

阳台的“加固”: 阳台是孩子玩耍的另一个潜在危险区。
加高护栏: 确保阳台护栏的高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常不低于1.1米),并且坚固可靠,没有松动。如果护栏较低,或者存在容易攀爬的横杆,要及时加高或进行改造。
封阳台: 这是最彻底的办法,用玻璃或结实的网将阳台完全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封阳台时,同样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和专业的安装团队。玻璃要选择钢化玻璃,防坠网也要结实可靠。
清理阳台杂物: 阳台上堆积的盆栽、箱子、椅子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攀爬的“阶梯”。定期清理阳台,不要堆放任何可能被孩子利用来攀爬的东西。

二、 行为引导,让孩子远离危险

反复的安全教育: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什么都不懂。从小就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窗户和阳台是危险的地方,不能靠近,更不能攀爬。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比如讲故事、看绘本,生动形象地传达这些信息。让他们明白“这里是大人才能打开的地方”。

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父母的行为是最好的教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在窗户边或阳台上做危险的动作,比如探身出去,或者让孩子坐在窗台上玩耍。

监督与陪伴是王道: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他们成长的动力,但同时也伴随着危险。在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在有窗户或阳台的区域活动,家长都应该给予足够的监督和陪伴。
“寸步不离”不是玩笑话: 尤其是在孩子玩耍时,与其担心孩子突然跑到危险地带,不如让他们始终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哪怕是去厨房拿个东西,也最好带上孩子,或者确保家中还有另一位成年人照看。
创造安全的室内玩耍空间: 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室内玩耍区域,让他们在可控的环境中释放精力,减少他们对窗户和阳台的“探索欲望”。

不要在窗户边放置家具: 沙发、床、椅子等家具,很容易被孩子当成攀爬的工具,然后他们就能轻松够到窗户。因此,尽量将这些家具远离窗户,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三、 细微之处,防患于未然

窗帘绳的隐患: 很多落地窗的窗帘上都带有长长的拉绳,这根绳子可能成为孩子玩耍的“玩具”,甚至被缠绕住脖子,导致窒息。安装窗帘时,尽量选择无绳设计,或者将窗帘绳固定在远离孩子触及的高度,并定期检查是否完好。

玻璃贴膜的安全性: 在高层住宅中,给窗户贴上安全防爆膜,即使玻璃不慎破碎,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碎片飞溅,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

访客的告知和提醒: 如果有亲戚朋友带着孩子来访,一定要提前告知他们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确保他们的孩子在活动时也受到同样的监护。

记住,防范儿童坠楼,不是一次性的工程,而是贯穿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的事情。每一次细致的检查,每一次耐心的教育,每一次及时的干预,都是在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用爱和责任,为孩子们构筑一个安全无忧的成长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儿童从高空坠落的悲剧,尤其是大人们喜欢开窗通风的夏天。要防范这一危险,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儿童为什么容易从高处坠落。

儿童为什么容易从高处坠落?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高度的恐惧感,从而成为了保护我们不从高处掉落的机制。但相较于成人,儿童对高度的知觉是伴随动作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逐步探索发展起来的。在著名的视崖实验(Visual Cliff)里,实验者将婴儿置于玻璃平面的一侧,下方是以不同深度的红白方格图案营造出不同高度“悬崖”的视觉效果,然后令婴儿的母亲在另一侧呼唤孩子。结果发现,年纪越小的孩子,越不害怕爬过看起来更深的“悬崖”(Gibson&Wolk,1961)。(参考资料:

视觉悬崖实验_百度百科

1. 视崖实验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越难察觉到高度可能带来的危险。换言之,对于大多数3岁以下的孩子,今天你可能告诉他从沙发上掉落很危险,但明天他也许还是会从床上滚到地板上去——这是因为孩子对外部世界还不够了解,感受过的危险经验少;同时孩子迁移能力较差,即便察觉到危险,也已经来不及了。就比如有人第一次告诉你:“开水很烫!会让你受伤的!”你可能感到疑惑和奇怪,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记住。但当真的碰到开水时,不一定能反映过来,还是可能被烫一下。这正是因为我们虽然具备了相关的知识,但却缺乏具体的感知。

2. 视崖实验只说明大多数宝宝在到1岁时开始具备对高度的感知;但也有不少宝宝,尤其是患有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学习障碍(LD)儿童在深度知觉的辨别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察觉到高度的差异(就是说这些儿童即使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爬到高处了),更无法躲避危险。

3. 儿童的行为也与其性格有莫大关系!对于生性好动、冲动的宝宝来说,尽管他们也会意识到在高处的危险,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往前爬。(松本道雄在《定本》里面也说了,到9个月时候,有些好动的宝宝一整天都不会停下来,这种宝宝的照顾人会非!常!辛!苦!)也与一些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学前儿童容易从高处坠落是由于其身体活动的高水平(即通常所说的“好动的孩子”)和好奇心,以及缺乏判断所致:一个3岁的孩子也许会认为爬上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去拿一个够不着的东西完全合理(Morrongiello,1997)。

4. 看护人(特别是妈妈)对儿童行为的反馈也会改变儿童的行为。在视崖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如果儿童朝妈妈爬过来时,妈妈采取高兴、不害怕的态度,儿童大多会顺利爬过“悬崖”;而妈妈表现出害怕、担心的表情时,儿童容易待着不动。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对儿童危险的行为没有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则更易导致危险。

如何防范儿童从高处坠落

写到这里,为防范儿童从高处坠落,除了注意看护以外,还需要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训练儿童的空间感(深度知觉)。

爸妈们可以给儿童提供远近不同的玩具或物体供其触摸,训练儿童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2. 帮助儿童建立对危险的概念。

2.1 除了嘴上说说,还有必要通过搂紧宝宝的肢体语言和严肃的语气表情等,让宝宝认识到从高处探出头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2.2 确保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儿童在科技馆或儿童娱乐设施里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大部分人对失重有天生的恐惧感,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2.3 有的家长,尤其是爸爸,喜欢玩将宝宝抛出再接住的游戏,这可能导致宝宝只体验到自由落体的快感,从而丧失对坠落的恐惧感,因此也需尽量避免此类游戏。

2.4 在儿童开始模仿“飞行”的动作时(例如看了关于小鸟的动画、超级英雄的电影后),爸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地板上模仿“飞行”,但务必要使儿童认识到:这样的飞行只存在于动画或者电影里,现实中是非常危险的。

3. 重复告知注意事项,以强化儿童的安全意识。

关于安全问题,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在生活中找机会,多次重复关于“只要高度低于胸口,就不能把头探出去”的概念,以防患于未然。

4. 对儿童的危险行为及时采取正确的态度。

对于性格温顺、听话的宝宝,只需要在他意图爬上高处的时候就及时严肃地制止;而对于性格强烈、逆反心强的宝宝,需要在他每次做出尝试时都及时而非常严厉地制止,让宝宝知道这不同于一般的“不可以”,而是“绝对不可以”。但是,每次在制止后,需要对宝宝反复地解释原因,以便宝宝能真的理解此种行为的危险性,避免宝宝产生“大人在的时候我就不爬到高处去,等他们走开了,我一定要去试试”的念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的安全,是每个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在家里,尤其需要警惕那看似平常却暗藏危险的窗户、阳台,它们是孩子坠楼事故频发的高危区域。别以为孩子小,对危险没概念,正是因为这份懵懂,我们才更要筑起坚固的防护墙。一、 源头控制,从源头上斩断危险 封堵低矮的窗户和飘窗: 很多家庭喜欢装设低矮的窗户,或是将飘窗.............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场景!两个孩子在 27 层楼顶间玩“立定跳远”,这不仅仅是冒险,简直是拿生命在玩耍。为什么孩子们会这么喜欢这种挑战极限、甚至可以说是“找刺激”的事情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1. 寻求刺激和新奇的本能驱动: 大脑发育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前额叶皮层.............
  • 回答
    防范中间人攻击:保护你的数字通信安全在数字世界里,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交流,从发送邮件到网上购物,再到视频通话。然而,这看似顺畅的交流背后,可能潜藏着一种名为“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 MITM)的威胁。这种攻击就像一个潜伏在通信双方之间的“窃听者”,能够秘.............
  • 回答
    .......
  • 回答
    作为采购经理,我的责任不仅仅是确保公司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守护住采购流程的廉洁与公正,防止任何形式的腐败滋生,尤其是下属的受贿行为。这不仅仅关乎公司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我采取的是一套组合拳,既有制度上的约束,也有管理上的洞察,更有教育.............
  • 回答
    在课堂上传纸条,虽然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学习交流方式,但确实存在被“中间人”截获和阅读的风险。这就像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突然多了一个窥探者。我们如何才能让这条小小的纸条信息,在不被旁人知晓的情况下,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呢?这其中涉及到一些“情报战”的小技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间人攻击”。简单来说.............
  • 回答
    GSM 劫持和短信嗅探,这些听起来有些技术化的名词,其实跟咱老百姓的安全息息相关。简单来说,GSM 劫持就像是有人在你的电话信号线上悄悄插了一个“窃听器”,而短信嗅探则是专门盯着你手机发出的短信内容。虽然这些攻击听起来很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一些基本原理,并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被盯上的.............
  • 回答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为人父母,守护孩子的安全是天职。面对人贩子这样令人发指的罪恶,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防范,更要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铲除。一、为人父母,时刻警惕:防范人贩子的十八般武艺防范人贩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将安全意识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教会孩子同样的道理。1. “安全.............
  • 回答
    作为一名初中生,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确实会让人感到害怕和不安。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发生的这起事件,尤其是在校门口这样看似安全的地方发生劫持,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且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这件事情的发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学校门口这个我们熟悉且应该感到安全的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意味着危险可能比我们想.............
  • 回答
    素媛案罪犯赵斗顺出狱后引发的社会震动和公众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这起案件本身就极其残忍和令人发指,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也触动了整个社会对于儿童保护和性犯罪惩罚的敏感神经。因此,赵斗顺的出狱,尤其是在其表现出缺乏悔意的情况下,必然会激起民众强烈的负面情绪。如何看待赵斗顺出狱被围攻谩骂和.............
  • 回答
    安徽出现聚集性疫情,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把这事儿给管严实了,不能让它再蔓延开。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咱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我给你详细说说,咋个防范法子,尽量说得清楚明白,让你也心里有谱。第一步:把“源头”管住,不让病毒“漏网之鱼”既然是聚集性疫情,那说明病毒已经开始“扎堆”了。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
  • 回答
    江苏13岁女孩怀孕事件,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社会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对我们社会教育、家庭责任乃至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发出的强烈警示。如此年轻的生命,本应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下,感受童年的快乐,却过早地承受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重担,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教育者乃至整个.............
  • 回答
    反式脂肪酸:你餐盘里的“隐形杀手”及其防御之道我们日常的饮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脂肪。有些脂肪是身体必需的,有些则是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的。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就是脂肪家族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反式脂肪酸。它常常隐藏在各种美味的加工食品中,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被称为“餐盘里的隐形杀手”.............
  • 回答
    消费者权益的“染”色警戒:热销染发剂频触红线,如何擦亮眼睛,守护健康?近期,杭州网的一次深入评测,犹如一记响亮的警钟,敲醒了无数热衷于时尚染发、追求个性魅力的消费者。评测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多款热销染发剂均存在不合格问题,其中更涉及到极易引起过敏的染料成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这不禁.............
  • 回答
    生活中,咱们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这些骗子的伎俩层出不穷,目的就是想方设法骗取咱们的钱财。了解他们的套路,才能有效保护自己。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那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以及咱们该怎么应对,让咱们都能擦亮眼睛,不被骗!一、那些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伎俩:1. “天上掉馅饼”?假的!——虚假中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在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这可不是件小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意味着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成为主旋律。同时,全球经济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地缘政治、技术变革、气候变化等等,这些都为国内.............
  • 回答
    .......
  • 回答
    上海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熊攻击遇难事件,是一起极其令人痛心的悲剧,也再次将野生动物园的安全管理和饲养员职业风险推到了公众面前。对此,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反思。 如何看待上海野生动物园饲养员被熊攻击遇难一事?这起事件反映了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1. 职业风险的极端体现: 饲养野生动物,尤其是猛.............
  • 回答
    美国近期发现的新冠变异株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高达82%的致死率提升幅度,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信号。相较于我们之前面对过的毒株,这一新变种的出现,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加强现有的防控策略。我们该如何看待这“82%”?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82%”是一个相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心疼的案例,它触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法律的边界以及家庭伦理的冲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探讨老人如何防范晚辈不孝带来的风险,需要深入分析。一、 如何看待苏州奶奶赠孙女3套房不被赡养,出租房屋后租客反被起诉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1. 法律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