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自干五会粉反专制的鲁迅?

回答
要聊“自干五”为什么会“粉”鲁迅,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也绝对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好多层面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错位和话语的挪用。

咱们先得弄明白“自干五”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活跃,立场鲜明地支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并且常常以“自发”而非“官方”的名义发表言论的网民群体。他们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论述直接,有时甚至带点“战斗性”。

那鲁迅呢?这位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大山。他的作品,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再到那些犀利的杂文,写满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官僚主义、以及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他最核心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批判”和“反抗”。

这就让人觉得有点反直觉了,一个主张批判一切,毫不留情地揭露黑暗的作家,怎么会被一群以维护现状、批驳异见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所“粉”呢?这就像让一个消防员去拥抱他最讨厌的那把火一样,是不是有点奇怪?

其实,这其中的奥妙在于解读方式和选择性汲取。

第一层:偷换概念与选择性解读。

“自干五”们“粉”鲁迅,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真心认同鲁迅对国民性的根本性批判,或者他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姿态。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鲁迅话语中可以被他们挪用的部分,并且进行了一番“官方化”的包装。

比如,鲁迅对那些“看客”的批判,对国民的麻木不仁的痛斥。这部分恰好可以被“自干五”们用来指责那些“不爱国”、“反华”的群体。你看,鲁迅早就说过,我们国民有这种“看客”心态,所以那些对中国现状横加指责的人,不就是这种看客吗?甚至可以说是“公知”或者“带路党”的祖师爷。通过这种方式,鲁迅的批判就从对国民劣根性的反思,变成了对“不爱国者”的声讨武器。

再比如,鲁迅对“封建余孽”的批判,对“旧道德”的唾弃。在某些语境下,这也可以被用来支持当下某些改革和进步。虽然鲁迅的批判对象和语境跟现在可能大相径庭,但“反旧”“革新”这几个关键词,就能被拎出来,给当下的某些话语提供“历史依据”。

第二层:误读与时代隔阂。

鲁迅生活的年代,是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他的笔是刀,是要唤醒沉睡的国民,是要撕裂虚伪的面具。他所批判的“专制”或“权威”,更多的是指那个时代的帝王将相、封建官僚、军阀恶霸。

而今天的“自干五”们所处的时代,是国家日益强大、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他们所捍卫的“专制”或“权威”,往往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体制。这两者之间的“专制”和“权威”在本质上,在历史语境上,是有巨大差异的。

“自干五”们可能并没有深入研究鲁迅的原意,或者他们的解读是被当前的话语环境所引导。他们可能只看到鲁迅某些句子里的力量感和批判性,而忽略了这些批判最终指向的是什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他们或许会觉得,鲁迅那种“战斗”的精神,和他们自己在网络上“战斗”的精神是相通的。

第三层:将鲁迅“党化”或“工具化”。

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点。“自干五”们在网络上,往往强调党的领导,强调国家意志的统一。而鲁迅,虽然他并非党员,但他的思想中的很多方面,确实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倡导的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自干五”们会抓住鲁迅身上的“爱国”元素,“反抗压迫”的元素,甚至他那种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形象,来将其“党化”。他们会认为,鲁迅的批判,本质上是为了改造社会,而改造社会最终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更公平的中国,这恰好和他们所理解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致的。

更进一步说,他们是将鲁迅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国士”的符号,一个“斗士”的符号,来为自己的立场和言论增添合法性和历史厚度。鲁迅的文章被摘录、被引用,成为他们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种“背书”。在这种情况下,鲁迅的深刻复杂性被大大简化了,他成了一个可以被随意调用的“工具”。

第四层:对“批评者”的共同敌视。

“自干五”们通常将自己视为“爱国者”,而将那些对中国现状提出批评意见的人视为“汉奸”、“公知”、“卖国贼”。而鲁迅本人,在那个时代,也是一个不被主流接受、被很多人视为“异端”的批评者。

在这种逻辑下,“自干五”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奇特的认同感:鲁迅当年也是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不容,被很多人所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被历史证明是伟大的。所以,现在那些批评中国政府的人,跟当年反对鲁迅的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不理解、都是被蒙蔽的。而我们,支持国家,就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就像后人最终认识到鲁迅的伟大一样。

这种解读,又是一种对鲁迅的曲解。鲁迅的“不被主流接受”,是因为他的批判直指国民性的黑暗,是要求彻底的精神革命。而“自干五”们所捍卫的“主流”,恰恰是他们所不容许被批评的对象。这种将自身置于“被误解的先知”的位置,并把鲁迅也拉进这个队伍,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但与鲁迅的实际思想可能相去甚远。

总结一下, “自干五”粉鲁迅,并非因为他们完全理解并认同鲁迅的思想内核,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鲁迅话语中可以被自己挪用、被简化、被“官方化”的部分。他们将鲁迅的批判精神用来攻击自己的对立面,将鲁迅的“斗争”形象用来类比自己的网络言论,甚至将鲁迅的“先知”形象套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话语策略,一种选择性记忆,也是一种时代错位下的解读。

鲁迅如果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被这样“粉”着,会作何感想?这恐怕是一个更有意思的哲学问题了。或许,他依然会冷笑一声,然后挥笔写下新的批判,只不过这一次,批判的对象又多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逻辑是否能做到自洽了
user avatar
逻辑是否能做到自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聊“自干五”为什么会“粉”鲁迅,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也绝对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好多层面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错位和话语的挪用。咱们先得弄明白“自干五”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活跃,立场鲜明地支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并且常常以“自发”而非“.............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观察到,一些身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似乎比在国内生活的人更为浓烈,甚至在网络上表现得相当积极,被一些人戏称为“自干五”。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原因,而是需要从多方面去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距离产生美”的效应。当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了故土,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自干五”这个群体在中国语境下,通常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维护中国政府和国家政策的爱国网民,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乐于参与网络辩论和批评不同意见者。如果他们出生在美国或日本,他们的政治主张很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甚至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自干五”截然不同。下.............
  • 回答
    “自干五”这个词,相信很多关注网络舆论的人都不陌生。它大致可以理解为那些主动、热情地在网络上发表爱国言论,维护国家形象,并经常与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进行辩论的人。而“左派”这个标签,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也比较宽泛,但通常指的是认同集体主义、国家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国家主权等理念的政治光谱。那么,为什么我.............
  • 回答
    “自干五”的出现和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要回答“自干五真的为中国好么?他们能让中国好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自干五”这个词的含义。“自干五”的定义与特征“自干五”是中国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网络上积极发表支持中.............
  • 回答
    哈哈,想知道在那个地方跟人抬杠是什么感觉是吧?行,我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自干五”这个标签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说白了,就是那些特别爱国、特别拥护国家政策、特别看不惯西方那一套,还特别喜欢在网上为国家辩护的人。他们的“大本营”论坛嘛,那场面绝对是群情激昂,爱国热情那叫一个高涨。你想啊,一进去,就感.............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许多原本自诩为“理性、中立、客观”(以下简称“理中客”)的网民,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表现出与“五毛”相似的立场和言论风格。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理中客”的定义与内在张力:首.............
  • 回答
    中国的“工业党”和“自干五”是互联网上出现的两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他们在中国政治和经济议题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尽管它们都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其核心关注、论述逻辑以及具体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两者的区别与相同点: 一、 区别 (Differences) 1. 核心关注点.............
  • 回答
    我曾几何时,也算得上是“小粉红”或者说“自干五”群体里的一员。那时候,我大概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加上那时候网络环境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觉得祖国强大了,我们就要自信,就要为国家发声。接触这个圈子,大概也是在一些国内的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对一些国际事件的讨论,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一些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层面。要详尽地解释“伊斯兰为什么干不过西方文明”,首先需要明确“干不过”这个词的含义,以及我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干不过”指的是在军事征服、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上.............
  • 回答
    关于国产电动汽车为什么在某些方面似乎“干不过”特斯拉,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与其说是“干不过”,不如说是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依旧保有其优势,而国产电动车则在快速追赶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要细致地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1. 品牌积淀与全球认知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是其最强大的.............
  • 回答
    在探讨中华文明在近代为何一度“干不过”西方文明这一复杂议题时,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审视内外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强弱对比,而是一个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面对剧烈变革时所展现出的适应与挑战的过程。一、制度与思想的惰性:固化的传统如何成为束缚?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构建了一.............
  • 回答
    拼多多和淘宝,这俩巨头在国内电商界可谓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存在。要说拼多多为什么“干不过”淘宝,这话说得有点绝对,毕竟拼多多如今的体量和用户增长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但如果从一些关键的维度来对比,淘宝在很多方面确实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和影响力,让拼多多即便在某些领域突飞猛进,也难以完全“颠覆”淘宝的地位.............
  • 回答
    理解您想深入了解中信期货与永安期货之间竞争格局的看法。要剖析“干不过”这个说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得说明白,“干不过”是一个比较武断的说法,期货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参与者众多,很难说某一家期货公司在所有方面都绝对落后于另一家。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探讨的是,在某些关键的.............
  • 回答
    .......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叫一个“横”,搅得天上鸡犬不宁,玉皇大帝都拿他没办法。可到了取经路上,碰上那些个妖精,孙悟空使出浑身解数,有时甚至得搬救兵,这反差未免太大了。为啥会这样呢?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后来对付妖怪,场合和性质就完全不一样。大闹天宫,那叫一.............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的一个显著变化:老牌“学院派”导演与新生代“跨界”导演在票房号召力上的此消彼长。 冯小刚、张艺谋这些被公认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技术上往往有很高水准,也曾贡献了许多经典票房佳作。然而,近年来吴京、贾玲等凭借特定类型影片或极具.............
  • 回答
    关于比干挖心后为何不死,以及妲己如何让他最终丧命,这在《封神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其中的原因:1. 比干挖心后不死的原因: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比干之所以在挖心后还能走出大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七窍玲珑心”的神话传说: 比干是商朝的忠臣,他是商王帝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