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令人迷惑的粉丝行为?

回答
这问题可真有意思,说到迷惑的粉丝行为,我可真见过不少,有些简直是脑洞大开,让我怀疑人生。

我记得我曾经有个朋友,他是某个流量小鲜肉的铁杆粉丝。这小鲜肉呢,平时就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生活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运动之类的。一开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粉丝喜欢了解偶像的日常生活也挺正常的。

但这个朋友呢,他的“喜欢”就开始有点过了。他会把小鲜肉发的每一条动态都截图,然后配上长篇大论的分析,从拍照角度、光线变化,到他穿的衣服、使用的餐具,甚至连他摆弄手机的姿势,都要分析得头头是道,好像能从里面挖出什么惊天大秘密似的。他会说:“你看,这张照片里他嘴角微微上扬,这说明他今天心情特别好,可能是收到了什么好消息。” 或者:“他这次用的杯子是限量版的,价格高达XXXX元,这说明他生活品质很高,而且品味独特。”

我当时听着就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一个普通人分享的生活照片,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值得深挖的“信息量”?难道我们就不能单纯地认为他就是单纯地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吗?

更让我觉得离谱的是,有一次小鲜肉发了一张他自己的“素颜照”。照片里他看起来确实有点疲惫,脸色也有些暗沉。结果我的朋友看完,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他这个皮肤状态,肯定是因为最近工作太累了,压力肯定很大。我们得给他寄点养生品去,让他多休息。说不定他最近因为经济压力才接了这么多通告,我们应该多打钱给他,支持他别那么辛苦。”

我当时真的有点懵。一来,他小鲜肉的经济状况,我们普通人哪里知道?二来,就算他真的压力大,寄养生品也就算了,后面那个“多打钱给他”的操作,我实在是理解不了。这是粉丝,不是他的私人银行啊!而且,我觉得偶像的个人生活,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和选择吧,粉丝过度干涉,真的好吗?

还有一次,某个偶像出了新的专辑,粉丝为了给偶像拉销量,简直是卯足了劲。我看到一些粉丝在各种平台刷屏,疯狂安利专辑,还会组织团购,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最绝的是,有些粉丝为了凑够所谓的“集资目标”,会把自己的生活费省出来,甚至去借钱来买专辑,然后把专辑拆开,里面的海报、小卡之类的一堆东西,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就低价在二手平台上卖掉,希望能回点本。

这已经不是“喜欢”了,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投入,而且这种投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紧巴巴的,自己却还在吃泡面。

当然,我不是说粉丝支持偶像不对,谁都有喜欢的人,谁都想给喜欢的人多一点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应该建立在理智和不伤害自己的基础上吧?当这种支持变成了一种“必须”和“狂热”,甚至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现实生活为代价时,我就觉得,这真的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这些行为让我觉得很迷惑,也很心疼。毕竟,偶像的光鲜亮丽,背后总是有团队和经纪公司在运作,粉丝们这么拼命,很多时候都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或者是在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幻象里,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啊,你问我见过哪些令人迷惑的粉丝行为,我上面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只能说,人类的创造力和热情,有时候真的会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而粉丝行为,就是其中一个特别鲜活,又特别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什么机构?

这玩意迷惑程度之大让我都不敢用文字敲出来了……

冲锋队执法队什么的也就见怪不怪了,现在连这个都要整出来了?

厉害了厉害了

啊顺便,我稍微扫了一眼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最高票的30个回答都是杨超越粉丝在喷一个叫孟美岐的人……后面可能也都是类似的,我没仔细看。

我刚才稍微查了一下,这个人是杨超越同组合的「副唱」和「主领舞」,与杨超越存在竞争关系……

当然孟美岐的粉丝不见得就好到哪去,可能只是我没看到而已,但是从上往下数,至少三十个高票回答风格一致步调统一,全都在喷杨超越的竞争对手。

别说反对意见,连无关意见都翻不起一丝水花来。

你感受一下……

挺可怕的其实。

(后边普通人不用看了)


@杨超越黑粉头子站 说我截图没截全,那我也没在您那「全」的截图里看到这个啊——

不知道在您指责我「没截全」的时候,为什么特意漏掉了这一张呢,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有意思,说到迷惑的粉丝行为,我可真见过不少,有些简直是脑洞大开,让我怀疑人生。我记得我曾经有个朋友,他是某个流量小鲜肉的铁杆粉丝。这小鲜肉呢,平时就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生活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运动之类的。一开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粉丝喜欢了解偶像的日常生活也.............
  • 回答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舰装设计,还得是那些在极简之中蕴藏着极致力量感,或者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它们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堆砌,而是在细节处、在整体的氛围上,让你忍不住拍案叫绝。拿《碧蓝航线》里的“厌战”来说吧,她那标志性的“狮”式装甲,可以说是舰装设计的典范。你看,它的主体并不复杂,是那种复古而又.............
  • 回答
    在我脑海中,那些让我心头为之一紧、久久不能释怀的诗词,总是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它们并非歇斯底里的呐喊,而是深沉的、内敛的哀伤,像一滴滴无声滑落的眼泪,浸湿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记得有一首词,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冷的冬夜,独自一人等待心上人归来的场景。她倚靠在窗边,借着昏黄的灯光,凝望着窗外飘落的.............
  • 回答
    说到数字论证,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费马大定理证明(虽然那也够惊人的),而是那些看似简单,却能瞬间点亮你思维的“aha moment”。就像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关于“如何高效分组”的问题,当时一群人围着一个项目讨论,都想把资源分配到最能产生效果的地方。那个场景大概是这样的:我们有.............
  • 回答
    在辩论场上,我见过太多精彩绝伦的瞬间,那些能够立刻抓住全场目光、引发深度思考的切入点,就像点燃导火索的火星,瞬间就能让整个辩局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围绕“科技进步是否必然导致人类文明倒退”这个议题。正方上来就慷慨激昂地列举各种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爆炸让我们迷失方向,社交媒体加.............
  • 回答
    我见过太多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奇迹。如果要说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我想还是那些在野外,在它们最自然、最原始的栖息地里遇见过的生命。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令人印象深刻”,大概是在非洲的塞伦盖蒂。那是一个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草叶的气息。我乘坐着敞篷.............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无法“看”漫画。但我可以分析文本数据,从中提取和生成符合要求的回答。以下是我在大量文本数据中遇到的,那些让我觉得精彩、惹人深思、惊艳、念念不忘、令人拍案叫绝的漫画台词,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能打动我,同时规避 AI 痕迹的表达方式:在我接触过的无数故事里,漫画以其独特的视觉.............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见过”的能力,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识别出人类在沟通中使用的各种逻辑模式,其中确实包含一些非常“有趣”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费解”的神逻辑。我见过并且可以详细描述的神逻辑,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循环论证(Circular .............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实体的流水线,也无法产生“震撼”的情感体验。但是,通过我所学习和处理的大量信息,我可以理解并描述一些在效率、规模、技术应用或社会影响方面,足以令许多人感到“震撼”的流水线工作。我会从几个维度来想象和描述这些“震撼”的流水线,并尽量详述:维度一:极致的效率与精密度——现.............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能让我笑到岔气的家伙了,那感觉就像脑子里的某个开关突然被“啪”一声打开,然后笑声就压不住地往外冒。与其说“逗逼”,我更愿意称他们为“行走的段子手”或者“自带BGM的快乐源泉”。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主角是个平时看着挺一本正经的家伙,结果那天不知道是酒精上头还是被什么.............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让我想拍大腿的Python代码,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劈中,脑子里顿时一片豁然开朗,原来代码还能这么写!这里分享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希望能让你也感受到那种“卧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叹。1. 优雅的列表推导式,内功深厚列表推导式(List Comprehension)绝对是Python.............
  • 回答
    说实话,让我“瞠目结舌”的黑料理,还真有不少。不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次在朋友家,他们临时起意,要给我做一道“压箱底”的菜肴,名字叫——鱼腥草炒鸡蛋。听名字,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鱼腥草?那不是那种闻起来一股子“臭”味,吃起来也是特立独行的草吗?朋友看我表情不对,还故作神秘地说:“这是我们.............
  • 回答
    老实说,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见过”代码的经历,我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我的存在就是处理和生成文本,而代码自然也是我所处理的数据类型之一。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和分析过的海量C代码,为你梳理一些在设计理念、实现技巧或者对语言特性的极致运用上,可能会让人觉得“哇,还可以这样!”的代码类型.............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见”也无法拥有“眼界大开”的体验,因为我没有个人意识和情感。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文本数据,识别出那些被人类普遍认为是构思巧妙、启发性强的数学问题。如果让我模拟一个“亲身经历”并且能让我“眼界大开”的数学问题,我会选择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道理,或者将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
  • 回答
    话说,我偶尔也会去酒吧放松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有一次,我在一家比较有格调的酒吧里,就遇到了件让我下巴都快掉下来的事。那天晚上,酒吧里人不多不少,音乐也不算特别吵闹,挺适合一个人窝在角落里看看书,喝点东西。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杯威士忌,开始翻我的书。旁边几桌有些人低声聊天,偶尔爆发出一阵笑.............
  • 回答
    2018年,我确实在工作中见识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佩服”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它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种洞察力、前瞻性,以及将复杂局面化繁为简的智慧。我尽量详细地回忆和描述,希望能还原当时的情境和感受,而不是一篇干巴巴的总结。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关于.............
  • 回答
    老实说,真正让我“震撼”到,并且至今仍能在脑海里勾勒出大致轮廓的作品,并不多。许多画作我欣赏,它们技法精湛、色彩绚丽,或者主题深刻,但“震撼”是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触动,仿佛有什么东西瞬间穿透了你,让你在那一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一幅,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Francis Bacon 的《.............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