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塔利班阅兵展示美军军备,此前美军方声称喀布尔机场留下的装备都无法使用,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塔利班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类美式军备,确实与美军方此前“喀布尔机场留下的装备大多无法使用”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不少解读和疑问。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无法使用”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 美军方说“无法使用”,很可能指的是那些关键部件被拆除、核心系统被破坏,或者根本性地被有意损毁,导致其无法在短时间内被塔利班修复并投入实战。这是一种相对比较严格的标准,侧重于确保这些装备不会被用于军事目的。

然而,塔利班方面展示的装备,即便其中一部分可能存在技术故障,但只要其基本结构、武器系统(如枪械、迫击炮、部分车辆)尚存,或者可以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获得维修配件,那么在塔利班看来,它们就具备了“可用性”。毕竟,塔利班之前的装备水平远不如美军留下的这些,任何一门能响的炮、一辆能动的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军事资产。

其次,“无法使用”也可能是出于战略考量。 在撤离的紧要关头,美军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尽可能阻止大批量、完整的先进军事装备落入敌手。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有装备进行彻底的拆解和销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美军可能采取了选择性破坏,优先破坏那些技术最复杂、价值最高、最可能被用于颠覆地区平衡的装备,例如无人机、先进的通讯系统、侦察设备等。

而那些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武器装备,比如悍马、卡车、轻武器、甚至是部分火炮,即使被部分损坏或拆卸,其核心部件可能依然完好,或者维修难度相对较低。塔利班方面或许能够通过逆向工程、从其他渠道获取备件,甚至利用缴获的其他国家的类似装备,来修复这些装备。

再者,展示的目的性也很强。 塔利班在阅兵式上展示这些美式装备,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和宣传上制造声势。他们想借此向国内外证明,他们已经能够掌握并使用“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此提升其合法性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打击阿富汗人民和潜在反对派的士气。这种展示,即便装备的完好程度并非百分之百,也足以达到其宣传效果。

此外,装备的后续处理也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美军声称进行了销毁,但现场的混乱情况,以及部分装备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一些“被销毁”的装备并未被彻底报废,或者只是被破坏了某些非关键部件。塔利班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会在撤离后深入研究这些装备,并设法将其修复。

最后,“无法使用”也可能指的是“在美军控制下无法使用”或“短时间内无法投入大规模作战”。 美军离开后,缺乏专业的维护保养、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以及配套的弹药和零部件供应,即便是相对完整的装备,其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塔利班虽然展示了装备,但能否将其真正高效地运用在军事行动中,还需要打上问号。

总而言之,塔利班阅兵式上展示的装备,与美军方的说法之间存在张力,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它反映了“无法使用”定义的模糊性、战场撤离的复杂性、装备处理的局限性以及塔利班利用宣传制造合法性的政治诉求。美军方试图避免“大规模武器落入塔利班之手”的战略目标,可能在执行层面受到了一些现实条件的制约,而塔利班则通过展示有限的可用性,最大化了其宣传效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塔利班还在打五狮川的小马谡德,

如果有空军支援 就能瞬间逆转形式,


但一个是武器和建制都不成体系,

飞机缺乏维护飞不起来,

一个就是 塔利班肯定严重缺飞行员……

寥寥几个会开的 可能也不敢送到前线,死一个少一个。


所以,至少暂时不会对我国边境产生威胁……吧………

user avatar

有答主整理了美军遗留军备,我就不废话了。应该说,接受完美国(和苏联)的“资助”后,塔利班如果在中亚撒野,那五个斯坦是拦不住的……

所以对现在的塔利班得改变下思维,它的强悍是一个事实,从意识形态上念经是没什么意义的。瞧不起他,它又输出战争了怎么办?对大家都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稳住它,利用它。而且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官方就承认它的合法性了。

反过来说,截至目前,塔利班对中国很客气了,处处捧着中国。这两天还对外说“中国是我们的主要伙伴”,说“中国已经准备好投资与重建阿富汗”,说“中国是阿富汗通往全球市场的通行证”,还肯定中国的一带一路,说希望中国帮忙搞采矿现代化什么的。所以说,现在塔利班的路子是清晰的,把基建、采矿这些项目给中国了,其他的像卫生、教育什么的给土耳其。这就是立国的代价。

一份资料:

“欧盟似乎十分清楚,与中国的大规模贸易冲突将会终结欧洲经济绿色方案。中国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而这些产品正是欧盟在未来几年里非常需要的。根据欧盟预测,2030年时自身对钴的需求将增长5倍,对锂的需求将增长18%,想要替换中国供应将非常困难。稀土元素相关的,几乎全面依赖中国——98%的稀土金属都是中国供给欧盟的”。

另一份资料:

“到2035年,由于能源转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能会减少17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减少1920亿美元……特别是,到2050年,俄罗斯的能源转型(如果发生的话)可能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的产量下降72%,天然气-下降52%,煤矿-下降90%。……实现全球碳中和也可能影响俄罗斯的预算和居民收入。根据Sberbank的计算,到2035年,俄罗斯预算因石油和天然气收入不足而遭受的损失可能达到约5万亿卢布,俄罗斯公民的收入将减少到14%。”

上面到底咋想的,由此可见一斑。

user avatar

很简单个道理,美军要平安撤退,必须要塔利班帮忙,不然脸面无存,这里头两边都要讲点脸面,不然不好办。

这些库存军火对塔利班来说就是宝,已经算到塔利班账上了的,如果按撤退常规自毁,那塔利班凭什么放水让你用那么多天机场?还帮你外围看场子,我直接进来宣布接管了怎么滴?

对美国人来说这些军火已经不在账面上了,赶紧平安撤退才是关键,但军火这么凭空完整落到塔利班手里,舆论上不好交代,太难看了。

所以,机场内最后那一大堆飞机,都被象征性“破坏”了一轮,无一完好,场面颇难看,自毁任务那是响当当完成了的,只不过仔细一看,砸烂的都是表面件,不值钱的,核心部件情况未知。

第一次知道,自毁是靠手砸,旁边成箱的手榴弹宁愿移交了也不用。

难道塔利班真的那么老实,说不进来看着你就不进来?难道真的这个事情不是坐在一起联合办公高效协调?真没人提前把这些军火守卫着?

塔利班宣布有缴获,美国宣布自毁任务完成,后续的事谁还会关心?皆大欢喜。

user avatar

美军可能说的没错,所谓无法使用,是从美军角度看,这些装备都无法使用了。

例如装甲车座椅有根螺丝松了,现场又没有维修人员,为了士兵安全,这个装甲车按照美国标准是不能用了,但塔利班军队没那么多要求,能开起来就能用。

再比如步枪准星歪了,美军标准是这只枪无法使用了,但对于塔利班队伍来说,能打出子弹的枪就是好枪。

有时候地主家扔掉的残羹冷炙,对于穷人来说就是过年的大餐。

当然也不排除有很多来不及撤走的没毛病的装备,怕被上级追责,就推脱说无法使用了,没想到塔利班打脸太快,人家用的好好的。

user avatar

比起1975年在越南当运输大队长那次强多了

值得表扬

毕竟那次美国输送给北越的武器还包括

七架C130大力神(这次据说只留下四架),三十六架CH47支奴干(黑鹰能和支奴干比吗?)

几百辆坦克,几百辆自行火炮,上千门牵引式火炮, 以及70架F5 几百架休伊

难道你们不承认美军比上次进步多了吗?


随便列个美军送给北越的大礼包清单

约9万支手枪、

79.1万支M16系列步枪(部分用到现在)

85万余支M1卡宾枪、

约5万挺各类机枪,

M79榴弹发射器约4.7万具(部分用到现在)

80门175毫米自行加农炮

250门155毫米榴弹炮(部分用到现在)

1000门105毫米榴弹炮(部分用到现在)

约250辆M48

约300辆的M41,

M113装甲车约1200辆(部分用到现在)

F5战斗机约70余架、(隶属372航空师,1980年代 在柬埔寨战场很活跃)

各类攻击机约150架、(隶属372航空师,1980年代 在柬埔寨战场很活跃)

UH1直升机430架、(越南空军上尉 乔清陆 驾驶UH1投奔中国,也是国内唯一的一架休伊)

CH47直升机36架、(1980年代 在柬埔寨战场很活跃)

各类运输机约166架

还有近千艘大大小小的舰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塔利班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类美式军备,确实与美军方此前“喀布尔机场留下的装备大多无法使用”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不少解读和疑问。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无法使用”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 美军方说“无法使用”,很可能指的是那些关键部件被拆除、核心系统被破坏,或者根本性地被有意损毁,导致其.............
  • 回答
    中国与塔利班的关系是复杂且多维的,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和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总体而言,中国对塔利班的态度较为务实,既不完全支持也不完全反对,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现实情况采取灵活立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政治立场1. 2001年之后的立场变化 2001年阿富汗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在阿.............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潘杰希尔省已被完全占领”这一消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阿富汗局势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含义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潘杰希尔的战略重要性1. 地理与军事位置 潘杰希尔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靠近首都喀布尔(约200公里),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其地理.............
  • 回答
    塔利班高层在被问及女性执政时“当场笑出声”的事件,以及他们对女性的态度,都反映了塔利班政权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视性认知。要理解塔利班为何如此歧视女性,以及他们统治下女性权益的状况,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具体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塔利班为何对女性充满歧视?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深受其对伊.............
  • 回答
    阿富汗局势深度解析:塔利班宣称控制总统府后,“考验”与“未来”的多重解读2021年8月15日,随着阿富汗总统加尼逃离喀布尔,塔利班迅速宣称已控制总统府,标志着其在阿富汗的第二次掌权。然而,正如塔利班发言人所言,“新政府的考验刚开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当前阿富汗局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塔利班的胜利并.............
  • 回答
    塔利班称中国为“伟大的邻国”,并誓言与其紧密合作,这一表态释放了多重且复杂的信号,既有对国际关系的现实考量,也包含着塔利班巩固政权、寻求合法性以及稳定阿富汗局势的战略意图。从塔利班的角度来看,释放的信号主要包括: 寻求国际合法性与承认的策略: “伟大的邻国”: 这是塔利班对外示好的一.............
  • 回答
    塔利班于2021年8月15日重新掌控阿富汗后,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这标志着阿富汗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1. 名称的象征意义与历史延续性: 塔利班政权的原名: “阿富.............
  • 回答
    塔利班,简单来说,是一个伊斯兰主义的武装组织,起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区,在1990年代中期兴起,并于1996年至2001年间统治了阿富汗。2021年,他们再次夺取了阿富汗的政权。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塔利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解:1. 塔利班的字面意思和起源: “塔利班”(Taliban) 这个词.............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已控制阿富汗85%的领土,这一说法在2021年8月美国及其盟友撤军前夕,是塔利班迅速扩张的叙事核心。然而,事实情况比这个数字复杂得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动态变化。以下是对当时情况的详细分析:塔利班声称的“85%领土控制”的背景和实际情况: 定义模糊的“控制”: 塔利班所谓的“控制”.............
  • 回答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这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和现实考量。对于当地群众而言,留下来还是离开,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没有绝对的“更好”选择,只有不同情况下的权衡。我们从塔利班的立场、民众留下的原因、离开的风险以及他们面临的生活变化等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的原因:1..............
  • 回答
    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海巴图拉·阿洪扎达(Haibatullah Akhundzada)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一直非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他在2022年11月在坎大哈的一次集会上首次公开露面,这次露面本身就传递了多重信号,并且他发表的讲话内容更是为外界理解塔利班的意图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下是阿洪扎.............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将在公共场合禁止音乐,并援引“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这一理由。这个说法背后涉及复杂的宗教解释和历史渊源,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持有相同观点。以下将详细解释塔利班的这一立场及其依据:塔利班的立场与历史背景塔利班是一个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Sharia)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他们统治阿富汗的时期(.............
  • 回答
    塔利班将喀布尔的妇女事务部改为“劝善惩恶部”的举动,对于阿富汗的女性来说,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一个简单改变,它更像是一个冰冷而沉重的警示,预示着未来道路上的重重阴影。这个名称的更换,承载的是塔利班意识形态的核心,也直接指向了他们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控制方式。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劝善惩恶部”这个名字本身.............
  • 回答
    塔利班执行极度严苛的女性政策,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政治考量。首先,也是最核心的驱动力,源于塔利班的核心意识形态。塔利班是基于一种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法解释(主要来源于普什图瓦利习俗与某些德奥班迪派的教义.............
  • 回答
    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令人痛心的破坏事件。要理解其背后原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禁绝偶像崇拜”这一层面,那只是表面的一个理由,更深层次的动机涉及政治、宗教以及塔利班自身的意识形态构建。表层理由:对偶像崇拜的极端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偶像崇拜的禁绝,是伊斯兰教法中一个非常重.............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担忧。塔利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推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塔利班“势如破竹”的深层原因:1. 美军撤离的真空与阿富汗政府的脆弱根基: 美国的战略重心转.............
  • 回答
    苏海尔·沙欣,这位塔利班的外交嘴巴,最近抛出的一句“多哈会谈成果积极,希望未来继续举行”,看似简单一句陈述,实则背后蕴含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辞令,更是塔利班在这个复杂局面下,试图塑造自身形象、推进自身议程的策略性表达。首先,他强调“成果积极”,这无疑是在给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国内传递.............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近期发布的关于全面禁止使用外币的禁令,无疑给这个本就脆弱的经济体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项决策的出发点,从塔利班的角度来看,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并试图重塑一个以本币为主导的经济秩序。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其影响是复杂且极具破坏性的,短期内弊大于利的可能性极大。首先,我.............
  • 回答
    塔利班计划集结精锐部队,对潘杰希尔省发起最后进攻的消息,无疑释放了一个多层面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信号,它不仅关乎阿富汗国内的权力格局,更可能对地区稳定和国际关系产生涟漪效应。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行动宣告,而是背后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从塔利班内部的稳定和统治合法性角度来看,这次进攻表明.............
  • 回答
    塔利班,一个在阿富汗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的组织,其性质复杂且争议性极高。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它的起源、发展、意识形态、统治方式以及国际社会对其的定性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塔利班的起源与崛起塔利班这个词在普什图语中意为“学生”或“寻求者”。它的出现与阿富汗国内的动荡局势密不可分。上世纪八十年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