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普遍认为罗马是1453灭亡?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有个小小的误会。普遍认为灭亡的不是“罗马”,而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更熟悉的“拜占庭帝国”,而它灭亡的时间是1453年。而我们通常说的那个“罗马”,比如凯撒、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那个古罗马共和国和后来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要早得多,差不多是公元476年。

所以,如果我们聊的是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那它确实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当时的欧洲和亚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史的开端,这背后有很多原因。

首先,得明白拜占庭帝国是怎么回事。它其实就是古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半部分,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罗马帝国的一个“继承者”,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传统,跟西欧罗马天主教文化差异越来越大。但无论如何,它依然是罗马这个政治实体的延续,所以人们才把它叫做“东罗马帝国”。

到了15世纪,拜占庭帝国其实已经衰弱得很厉害了。想象一下一个曾经辉煌的巨人,现在只剩下一具躯壳,很多疆域都已经被周围的民族蚕食了。它的经济不行,军队也少得可怜,连君士坦丁堡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市,周围的土地也大半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它就像一座孤岛,周围全是敌对的势力。

而那个时候,崛起中的奥斯曼帝国,就像一头饿狼,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罗马帝国最后的残余。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垂涎已久,因为它不仅是拜占庭的首都,更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等于扼住了贸易的咽喉。

在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亲自率领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这场围攻可以说是非常惨烈。奥斯曼军队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特别是他们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火炮,对君士坦丁堡那宏伟但相对老旧的城墙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拜占庭方面,由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亲自领导抵抗,他们虽然人少,但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城内的居民也和士兵一起守城,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关头,一旦城破,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

经过漫长的围困和激烈的攻防战,最终,奥斯曼军队找到了突破口。在1453年5月29日的那一天,经过最后的总攻,奥斯曼士兵冲破了城墙,君士坦丁堡失陷了。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战死沙场,有人说他是冲在最前面,像个真正的皇帝那样战死。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当时的欧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首先,它标志着罗马帝国这个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延续下来的强大政治实体,彻底消失了。即使是东罗马帝国,它身上也流淌着罗马的血液,是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守护者。它的灭亡,让许多人感觉一个时代结束了。

其次,这场胜利让奥斯曼帝国一跃成为地中海地区乃至欧洲的强大力量,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些西方历史学家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直接导致了东西方贸易路线的改变,促使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航海路线去东方,这间接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再者,拜占庭帝国作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者,在灭亡前,许多学者带着他们的藏书和知识逃往西欧,特别是意大利。这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些知识和思想的到来,重新激发了欧洲对古典文明的热情。

所以,把1453年看作是“罗马”灭亡(更准确地说是东罗马帝国灭亡),是因为它是一个分水岭。它结束了罗马作为政治实体的漫长历史,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陷落,而是一个古老文明最后的辉煌与落幕,以及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标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普遍认为大明是1644灭亡?(有端)

应当考虑到当时西方及奥斯曼的主观叙事。况且题主提到的杜卡斯家族的伊庇鲁斯公国自1248年被尼西亚帝国的约翰三世击败后其统治者的头衔被降为了专制公(despot/Δεσποτάτ),早已不具备对罗马皇位的宣称。通常的历史叙事中都不会将一个割据政权溯为一个国家政权的“正统”(伊庇鲁斯在名义上附属于巴列奥略家族的,也是被普遍公认为合法的中央政权,可算作帝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除非那个割据政权成功夺取了中央政权且维持了一定时间从而在周边国家视角中被赋予合法/正统性则另当别论…

甚至是统治者自称为皇帝,与巴列奥略分庭抗礼的特拉比宗帝国也是如此,一个政权在没有得到当时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被认为是这个国家的合法延续

在当时巴列奥略家族的中央政府被周边国家及地区(尤其西欧)普遍认同为东帝国唯一合法政权的情况下,1453年君堡的沦陷在西欧人眼里就是东方希腊帝国的覆灭,因而在现代国际上的历史叙事也是如此。而至于奥斯曼人在征服君堡之后自然也会以“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王国/罗马人的国家”作为宣扬功绩、增添威望的宣传,尽管当时还存在着其它罗马人的政权:可以适当联想一下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后清国宣称明朝已亡来为自己入关增添合法性一样,但至于当时南方的明人们显然并不认同自己的国家已然覆灭(尽管两者的性质绝不能相提并论,但都能体现主观历史叙事与政治宣传有着一定联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有个小小的误会。普遍认为灭亡的不是“罗马”,而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更熟悉的“拜占庭帝国”,而它灭亡的时间是1453年。而我们通常说的那个“罗马”,比如凯撒、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那个古罗马共和国和后来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要早得多,差不多是公元476年。所以,如果.............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跳水在足球运动中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却常常将C罗拎出来特别讨论甚至指责呢?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C罗的个人特质与公众形象: 超高的关注度与影响力: C罗是足球界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球员之一。他拥有庞大的全球粉丝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得从多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像四皇这样站在海贼世界顶端的人物,似乎对妮可·罗宾这个能力者个人,并没有像对其他一些稀有能力或潜在盟友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罗宾的果实能力——花花果实,在直接对抗层面,并不是那种能够一锤定音的“压制型”能力。 “复制”的局限性:.............
  • 回答
    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海湾石油富国(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虽然经济富裕,但往往不被归类为“发达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涉及多个维度,不仅仅是经济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总收入的质量、创新能力、制度的成熟度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综合表现。以下.............
  • 回答
    关于印度大城市雾霾严重与第二产业(工业)“不发达”之间的矛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背后隐藏着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关键点。很多人直观地认为,雾霾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标配”,工厂冒着黑烟,那不就是工业发达的证据吗?所以,当听到说印度工业不发达,又看到它严重的雾霾,会觉得有点“违背常理”。但实.............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生化环材”等学科常被认为是“灌水”高发区,而医学领域似乎受到的质疑相对较少,即便有影响因子虚高的讨论,也多是针对特定期刊或领域,而非普遍的群体性现象。要详细解释这个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科研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的差异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动力表现的直观感受。很多人会觉得三缸发动机似乎比四缸发动机“起步更冲”、“低速更有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扭更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认知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原理和工程考量,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低扭”到底是个啥。低扭,简单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都普遍存在的观察和讨论。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海外博士普遍“水平更高”,即使他们的日常科研时间看起来比国内博士要“轻松”不少?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辛苦”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里谈论的“水平高.............
  • 回答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但他们在文学地位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时代背景、创作主题、社会影响、文学风格以及学术研究的广泛性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时代背景与历史定位的差异1.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18811936)诞生于清末民初,正值中国社会.............
  • 回答
    印度人普遍认为中国是敌人,这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来剖析。历史的阴影:边界争端与战争创伤首先,最直接且最深刻的因素莫过于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1962年中印战争。 边界划定上的分歧: 自英.............
  • 回答
    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健品是骗人的,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交织着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社会环境以及消费体验等多种复杂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信息爆炸时代的“去信任化”是根本原因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无比多元,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球迷圈里从没停歇过。要说大家为什么普遍觉得詹姆斯比伯德更伟大,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俩人都是各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都是那种能改变比赛、影响球队的超级巨星,但仔细对比一下,詹姆斯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走得更远一些。首先,咱们得说统治力的时间长度和全面性。伯德那绝.............
  • 回答
    大家普遍认为迪亚波罗打不赢大多数替身使者,这背后确实有着相当充分的理由,并且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说法,而是基于《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中替身能力设定的详细解读。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迪亚波罗的核心能力“绯红之王”以及其他替身使者们五花八门的强大能力入手。迪亚波罗的“绯红之王”:并非无敌的“预知”.............
  • 回答
    网上关于四川和山东哪个“更好”的讨论,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咱们先不纠结GDP这个数字,单看大家的热情和口口相传的感受,会发现四川似乎更能打动人心。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层面的原因,GDP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GDP的数字游戏,和真实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山东人均GDP是四川的1.75倍.............
  • 回答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日元韩元“不值钱”?货币组成和心理落差在作祟提到日元和韩元,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不值钱”的印象,仿佛它们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普遍认知并非空穴来风,除了货币本身的组成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与日韩经济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货币组成:数字背后是不.............
  • 回答
    刘德华作为香港影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演艺生涯可谓辉煌灿烂,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角色,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然而,在一些观众和评论家眼中,他的演技确实存在一些普遍被提及的短板,也因此常常被拿来与梁朝伟、刘青云等演技派相提并论,并且在“演技”这个维度上,舆论普遍认为他略逊一筹。要详细分析刘德华演技的主要.............
  • 回答
    关于刘德华唱功与张学友的比较,这确实是华语乐坛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甚至争论不休的焦点。要详细地聊这个,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刘德华唱功“差”在哪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尤其是在比较两位天王巨星的时候。刘德华的唱功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风格和受众的,他能红.............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智商、学科选择以及大众认知之间的复杂关联。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聊聊。关于智商超高的人为何普遍研究数学或物理,而较少研究文学历史?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普遍”或“很少”来一概而论,但确实存在一种倾向。1. 学科本身的特性与智力需求: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资深球迷的心坎里。说实话,现在回头看二十多年前的足球,那份纯粹和激情,确实是很多现代足球难以比拟的。为什么老球迷会这么觉得?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得从比赛的 “野性”和“不可预测性” 说起。二十多年前,足球比赛的战术体系不像现在这么固化和精细。当时的球队可能.............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在很多女生群体中都挺普遍的。身边那些看起来条件挺好,但就是没男生追的女生,她们自己也会纳闷:明明自己挺不错的,为什么就没人喜欢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我们可能没注意到的细节。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自身条件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标准。 我们觉得“好”,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