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普遍认为三缸比四缸低扭高?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动力表现的直观感受。很多人会觉得三缸发动机似乎比四缸发动机“起步更冲”、“低速更有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扭更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认知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原理和工程考量,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

首先,得明白“低扭”到底是个啥。低扭,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的输出扭矩。扭矩是发动机产生“力气”的根本,它决定了发动机拉动车身、克服阻力的能力。起步、爬坡、超车等需要瞬间获得强大动力的场景,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低扭表现。

那么,为什么三缸发动机在很多情况下会给人低扭更好的印象呢?

1. 排量与燃烧效率的平衡:

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三缸发动机相比四缸发动机,在某些方面会展现出更好的低扭潜力。这里的关键在于燃烧效率和结构紧凑性。

更快的燃油混合与点火: 三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通常是132或123)使得相邻的气缸不会连续点火,而是有一个间隔。这意味着当一个气缸完成燃烧、活塞向下运动时,下一个气缸会相对更早地准备好进行下一次燃烧。这种“接力”式的燃烧,理论上可以在较低的转速区间内,更频繁地产生有效的做功冲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低转速的响应。
单缸排量相对较大: 如果我们比较的是同属小排量的发动机,比如1.0L的三缸和1.0L的四缸,那么三缸的单缸排量会比四缸大。更大的单缸排量意味着单次燃烧产生的能量更多,这对于在较低转速下提升扭矩输出是有帮助的。试想一下,一个1.0L的发动机,分成三份,每份0.33L,还是分成四份,每份0.25L,从“一口气能吸多少空气”的角度看,前者似乎能“吸”得更多,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比喻。
更轻的内部运动部件: 传统上,为了追求平顺性,四缸发动机通常会配备平衡轴来抵消其固有的振动。而一些设计巧妙的三缸发动机,通过精心设计的曲轴、飞轮,甚至特殊的支架、偏心轮等,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自身的振动,从而避免或减少对平衡轴的依赖。这种设计上的“精简”意味着更少的内部运动阻力。活塞、连杆、曲轴这些内部零件的质量和运动惯性越小,发动机就越容易被拉动,自然在低转速时就更“轻快”。

2. 涡轮增压的助力: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强调“高低扭”表现的三缸发动机,几乎都带有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的作用是强制将更多的空气压入气缸,使得在相同的转速下,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油,从而大幅提升功率和扭矩。

涡轮介入的“错觉”: 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排气能量驱动涡轮叶片旋转,进而带动压气机叶片增加进气压力。为了让涡轮在低转速下尽快介入,厂家会采用小惯量涡轮、可变截面涡轮(VGT)或者采用电子涡轮等技术。当涡轮在较低转速时就已经开始“发力”,显著提升进气量,这就使得发动机在这些低转速区间能够输出更强的扭矩,给人一种“起步就很有劲”的感觉。
“小马拉大车”的调校: 很多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排量可能只有1.0L、1.2L、1.5L,但其峰值扭矩和功率输出却能媲美甚至超越一些自然的2.0L四缸发动机。这种“小排量大动力”的特性,在实际驾驶中,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频繁起步、加速时,会让人觉得动力响应非常直接,低扭表现出色。

3. 驾驶感受的主观判断:

除了技术原理,驾驶者对“低扭好”的主观感受也非常重要。

振动感与“力量感”的关联: 尽管现代三缸发动机通过技术手段已经大大改善了振动问题,但在某些特定转速下,依然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振动。而有时,这种轻微的振动会被部分驾驶者解读为发动机在“用力”,从而产生一种“力量感”的联想。这与四缸发动机通常更平顺,振动被很好地抑制,反而可能显得“不那么‘有劲’”形成对比。
灵敏的油门响应: 许多三缸涡轮增压车型在调校上会偏向于更灵敏的油门响应,让驾驶者在踩下油门踏板的瞬间就能感受到动力的涌现,这种“随踩随有”的感受,很容易被归结为低扭好。

4. 历史和技术演进的叠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三缸低扭好”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下小排量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的主流表现。在过去,没有涡轮增压的自然吸气三缸发动机,由于气缸数量少,每一次燃烧的间隔相对较大,而且在低转速时“呼吸”也不够顺畅,通常情况下低扭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不如同排量的四缸发动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和精进,三缸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弥补,甚至超越了很多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普遍认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局限性:

高转速表现: 虽然三缸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可能更有“劲”,但在高转速下的持续动力输出、平顺性和噪音控制方面,由于气缸数量少,其固有劣势仍然存在。
振动和噪音: 尽管改进巨大,但在一些极端工况下,三缸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相比平顺的四缸发动机,还是可能更容易被察觉。
持续高负荷工作的能力: 有些人认为,长期处于高负荷、高转速运转下,三缸发动机的耐用性或散热能力可能不如结构更平衡、气缸更多的四缸发动机。

总结来说,普遍认为三缸比四缸低扭高,并非绝对的原理优势,而是以下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技术调校: 现代三缸发动机普遍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并且在低转速响应上进行了优化。
2. 结构特点: 在同等排量下,可能存在单缸排量相对较大、内部运动部件更轻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在不同发动机设计间差异很大)。
3. 驾驶感受: 灵敏的油门响应和特定转速下的动力涌现,容易被主观感知为低扭好。

所以,与其说三缸发动机“天生”低扭就比四缸好,不如说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经过涡轮增压优化的三缸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动力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低扭好”的印象。 这种印象是技术进步和市场策略共同塑造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排量下,三缸比四缸的最大扭矩高是必然的。

因为最大扭矩是看单缸容积的,三缸自然比四缸容积大。

做成一个缸的话,扭矩无敌。

但最大扭矩和动力响应不是一个概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动力表现的直观感受。很多人会觉得三缸发动机似乎比四缸发动机“起步更冲”、“低速更有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扭更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认知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原理和工程考量,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低扭”到底是个啥。低扭,简单来.............
  • 回答
    谈到“北上广”,上海在很多人心中确实被贴上了“排外”的标签,这与其他两个城市相比似乎更为突出。这背后并非没有缘由,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排外”这个词的语境。它更多地指向一种文化上的隔阂感,一种不易融入的体验,而非绝对性的歧视或拒绝。在上海,“排.............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很多玩家在玩射击游戏时都会遇到的困惑。明明现实世界里三连发(Burst Fire)是个很实用的模式,怎么到游戏里就经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设计上的考量和权衡,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游戏里的枪械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性、平衡性.............
  • 回答
    说《三国杀》蜀国武将普遍较弱,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也触及了很多老玩家的心。要说“普遍”二字,还得结合不同版本和时代的背景来看,但整体而言,很多人会觉得蜀国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其他势力,这并非空穴来风。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不带AI味儿,就当咱们几个老玩家唠嗑。1. 牌差与过牌能力的.............
  • 回答
    日本战国时代和中国三国时期,都涌现出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若仔细比较两国政治格局和其中的角色,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战国的大名,其“四维”(通常指智谋、武勇、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似乎普遍更高,而三国时期则存在不少被后世认为是“低能”甚至“昏聩”的诸侯。要解释这一点,需要从多方面因素入手,深入剖.............
  • 回答
    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海湾石油富国(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虽然经济富裕,但往往不被归类为“发达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涉及多个维度,不仅仅是经济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总收入的质量、创新能力、制度的成熟度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综合表现。以下.............
  • 回答
    关于印度大城市雾霾严重与第二产业(工业)“不发达”之间的矛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背后隐藏着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关键点。很多人直观地认为,雾霾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标配”,工厂冒着黑烟,那不就是工业发达的证据吗?所以,当听到说印度工业不发达,又看到它严重的雾霾,会觉得有点“违背常理”。但实.............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有个小小的误会。普遍认为灭亡的不是“罗马”,而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更熟悉的“拜占庭帝国”,而它灭亡的时间是1453年。而我们通常说的那个“罗马”,比如凯撒、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那个古罗马共和国和后来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要早得多,差不多是公元476年。所以,如果.............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生化环材”等学科常被认为是“灌水”高发区,而医学领域似乎受到的质疑相对较少,即便有影响因子虚高的讨论,也多是针对特定期刊或领域,而非普遍的群体性现象。要详细解释这个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科研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的差异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都普遍存在的观察和讨论。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海外博士普遍“水平更高”,即使他们的日常科研时间看起来比国内博士要“轻松”不少?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辛苦”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里谈论的“水平高.............
  • 回答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但他们在文学地位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时代背景、创作主题、社会影响、文学风格以及学术研究的广泛性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时代背景与历史定位的差异1.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18811936)诞生于清末民初,正值中国社会.............
  • 回答
    印度人普遍认为中国是敌人,这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来剖析。历史的阴影:边界争端与战争创伤首先,最直接且最深刻的因素莫过于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1962年中印战争。 边界划定上的分歧: 自英.............
  • 回答
    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健品是骗人的,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交织着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社会环境以及消费体验等多种复杂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信息爆炸时代的“去信任化”是根本原因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无比多元,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球迷圈里从没停歇过。要说大家为什么普遍觉得詹姆斯比伯德更伟大,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俩人都是各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都是那种能改变比赛、影响球队的超级巨星,但仔细对比一下,詹姆斯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走得更远一些。首先,咱们得说统治力的时间长度和全面性。伯德那绝.............
  • 回答
    大家普遍认为迪亚波罗打不赢大多数替身使者,这背后确实有着相当充分的理由,并且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说法,而是基于《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中替身能力设定的详细解读。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迪亚波罗的核心能力“绯红之王”以及其他替身使者们五花八门的强大能力入手。迪亚波罗的“绯红之王”:并非无敌的“预知”.............
  • 回答
    网上关于四川和山东哪个“更好”的讨论,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咱们先不纠结GDP这个数字,单看大家的热情和口口相传的感受,会发现四川似乎更能打动人心。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层面的原因,GDP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GDP的数字游戏,和真实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山东人均GDP是四川的1.75倍.............
  • 回答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日元韩元“不值钱”?货币组成和心理落差在作祟提到日元和韩元,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不值钱”的印象,仿佛它们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普遍认知并非空穴来风,除了货币本身的组成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与日韩经济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货币组成:数字背后是不.............
  • 回答
    刘德华作为香港影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演艺生涯可谓辉煌灿烂,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角色,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然而,在一些观众和评论家眼中,他的演技确实存在一些普遍被提及的短板,也因此常常被拿来与梁朝伟、刘青云等演技派相提并论,并且在“演技”这个维度上,舆论普遍认为他略逊一筹。要详细分析刘德华演技的主要.............
  • 回答
    关于刘德华唱功与张学友的比较,这确实是华语乐坛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甚至争论不休的焦点。要详细地聊这个,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刘德华唱功“差”在哪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尤其是在比较两位天王巨星的时候。刘德华的唱功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风格和受众的,他能红.............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智商、学科选择以及大众认知之间的复杂关联。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聊聊。关于智商超高的人为何普遍研究数学或物理,而较少研究文学历史?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普遍”或“很少”来一概而论,但确实存在一种倾向。1. 学科本身的特性与智力需求: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