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要黑传武呢?

回答
关于“中国人为何黑传武”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存在争议的现象,与其说是“黑”,不如说是围绕传统武术(传武)存在着很多批评、质疑、甚至一些负面声音。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

1. 现实武术与影视形象的巨大落差:

这是很多人对传武产生失望感最直接的原因。我们从小看香港武打片长大,《黄飞鸿》、《霍元甲》、《精武门》这些经典作品,里面的武术家个个身怀绝技,飞檐走壁,一招制敌,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当很多人长大后,或者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传统武术练习者和所谓的“大师”时,发现现实与想象差距太大。

表演化与观赏性: 很多传武的套路更注重美感、动作的舒展和连贯,这在表演时很吸引人,但实际对抗时,可能显得不够实用。影视作品往往将这些套路进行艺术加工,加入了夸张的踢腿、腾空、飞跃等动作,营造出超乎寻常的视觉效果。
缺乏实战检验的质疑: 很多传武门派经过几代传承,可能已经失去了在真实搏击环境下的实战检验。有些套路可能更多是为特定场景(如古代冷兵器格斗)设计的,或者在长期的和平年代中被“养尊处优”了,导致其在现代自由搏击、MMA(综合格斗)等规则下的表现不佳。当有人提出“实战不行”的质疑时,很容易引发争议。
“伪大师”的泛滥: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具备真才实学的人包装自己,打着传武的旗号招摇撞骗,用一些表演性的套路和夸张的宣传来吸引徒弟、骗取钱财。当这些“伪大师”被揭穿,甚至与现代搏击选手比赛时被打脸,公众对整个传统武术的信任感就会大打折扣。

2. 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也在改变。传统武术的很多传承方式和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面临着挑战。

军事技术与战争形态的改变: 在古代,武术是重要的军事技能和个人防身手段。但现在,武器装备的进步已经让个人武力在战争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传统的刀枪剑棍在现代社会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体育器械存在。
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有电影、游戏、体育赛事等各种娱乐方式,传统武术在争夺人们的注意力方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果传武不能提供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观赏性/实用性),很容易被边缘化。
教育与文化价值的重塑: 过去,武术是很多男性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一些社会价值观(如“侠”、“义”)。但现在,教育体系和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人认为传统武术的某些观念(如师徒关系、门派之见)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开放精神不太契合。

3. 民族自信与文化的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尤其是在近年来,当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强大,民族自信心提升时,反而会引发对自身传统文化更深入的反思和审视。

“全盘西化”与“回归传统”的争议: 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会觉得西方的东西就是先进的,而一些传统文化被视为落后。随着国家实力增强,一部分人开始反思这种“全盘西化”的态度,强调回归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警惕过度的民族主义和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崇拜,希望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批判性思维的增强: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权威或传统观念所左右。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合逻辑、不符合科学、或者有负面案例的事情,人们更倾向于提出质疑和进行批判。
网络舆论的影响: 互联网使得各种声音都能被放大和传播。一旦出现某个传武大师被批斗、被质疑的事件,很容易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形成一边倒的批评声音。很多“黑传武”的言论,其实就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开来的。

4. 现代搏击的影响与对比:

随着MMA等现代搏击运动的普及,大众有了更直观的比较对象。

清晰的规则和训练体系: 现代搏击拥有明确的比赛规则、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谨的竞技体系。运动员的水平通过一场场比赛直观可见,他们的进步和衰退也清晰可见。这种“硬核”的成果导向,与一些传武“只传不授”、“秘不外传”的模糊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科学训练的优势: 现代搏击的训练更加注重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技术动作的效率。很多传武的训练方法可能相对单一,或者过于强调“内功”而忽略了实际的体能和力量训练。
商业化运作的成功: 现代搏击(如UFC)的商业化运作非常成功,能够吸引顶尖选手参与,产出精彩的比赛内容,并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让人们对比之下,对传武的商业化现状感到不满。

总结来说,中国人对传统武术的“黑”,并非是出于纯粹的恶意诋毁,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理性的审视。

失望感: 源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一些骗子败坏了风气。
质疑: 源于部分传武缺乏实战验证和科学训练。
反思: 源于时代变迁下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以及在民族复兴背景下的自我审视。
比较: 源于现代搏击的清晰可见的成果和体系化优势。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并非所有的传统武术都“不行”。有很多门派依然在认真传承和发展,也涌现出了一些有真才实学、并且能够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相结合的优秀人才。很多人对传武的批评,也是希望它能够走出困境,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推动。

所以,与其说“黑传武”,不如说是在一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复杂的态度:既有怀念和敬意,也有批判和反思。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一个侧面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骗子和爱吹的人多,没法,真要是整体水平高,不至于被跟风黑。

打赢过传武的人骂传武,人家有理由。

至于没和传武打过,甚至没练过的人,他们要黑就和一部分口若悬河的游戏云玩家一个性质,通过贬低别人找优越感而已。

user avatar

中国人为毛要说自己拉的屎是臭的?


“为什么中国人要黑自己的传武呢?”

呵呵

明目张胆的不谈事实谈屁股,请提问者提高一点自己的格调

不讲事实讲立场,强行吹捧,和反串黑无异,得到的只能是羞辱。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人最忌讳的是吹牛。

足球踢成那样,你见过有人骂蹴鞠的吗?

武术好坏没大所谓,中国人最见不得的就是吹牛逼,你有本事瞎显摆人家都不待见你,没本事还吹牛更招人恨。


其实细想起来也挺搞笑的,人家吹牛到底关你什么事呢?

user avatar

黑个毛球,多了解一些前因后果再来说话,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们对之前发生的很多事情不了解,对前因后果一无所知,就你们这波传武的猪队友出来,能不招黑?

中国MMA圈里,一堆人之前都有传武学习的背景,我N个老师都跟传武圈,特别是中国跤的圈子有各种关系,就从社交的角度上看,犯的着黑传武?

徐胖多次说了,是针对假传武,特别是那种扯着传武旗帜,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师承关系的,各种意淫的人或团体。

比如说,赵某龙!

很多事情就是从赵某龙的那档XX真功夫节目里出来的,节目里就包括了雷雷等一批假大师。

他们在节目里意淫用所谓的缠丝劲,去破解巴西柔术,后来徐胖暴打雷雷,也是因为雷雷发了一个视频,说要破解柔术裸绞。

一群完全不懂柔术,没练过柔术的人,去挑战一个百年来一直在公开挑战全世界武术而且罕有败绩的巴西柔术,你知道我们是多么的愤怒-----不----开心嚒^_^ 。。。

事情就是这么来的,所谓的黑传武,请你们用屁股多去思考一下,也请多参考一下各种事实,要不你们可以考虑把黑传武的各种事实摆出来,我觉得这么聊还靠点谱。

---------------补一个我和传武圈聊天的事情------------

前两天遇到某所谓太极拳大师,我跟他的学生笑谈,练太极拳呀,就得好好看金庸小说,这样才容易找到(yiying)高手的感觉。此大师立即反驳,说不能看金庸小说呀,金庸小说可害人,里面描述的太极拳武功,根本不是一回事,骗了很多人哪。

我一听觉得大师很牛逼哪,还是很理性的嘛。

然后他开始给学生说,这个练功呀,要分内功和外功。。。。

晕死,讲了一堆和金庸小说里一样的武道。。。

原来他没看过金庸小说。。。

这就是很多所谓传武圈的现状。。。

这种意淫体质,招黑

user avatar

黑不黑武术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它是否尊重生理学和力学等相关的科学原理。

先说科学性:

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的关节活动幅度不可能超出他自身的生理解剖极限,而某样武术却告诉我通过它的什么柔骨功可以做到。这个就是不科学,是与科学基础矛盾的地方。

在我们看来,早先传武很多看似很神奇的东西,什么金钟罩劈砖踩鸡蛋等等,都可以用很简单的力学原理解释,而从中诞生的铁砂掌啊戳脚啊寸劲啊相对都是不复杂的训练成果。

再说关联性:

传武某弟子踢腿很厉害是否跟他打架很厉害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上,是我最反感传武弟子以及李小龙的狂热粉丝的原因。李小龙踢腿快跟李小龙能打赢某冠军或者打趴下二十个人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个答案当然是没有,所以在某样追星情绪的带动下,某些传武弟子在宣传上逻辑是不对的。

最后一个就事论事,传武里面很多合理的力量性敏捷性功能性的训练方式,一直对现代搏击的发展贡献居功至伟,我馆很多训练内容都是传统里提出来的。之所以讨厌或者黑传武,是某些人把原本可以很清楚很简单讲出来的科学论,用“经脉”、“意”、“气”等神学论表述,不说人话又夹带自己狗屁不通的神学理论,想正常讲话都很困难,怪不了大家黑。

user avatar

天做孽,尤可恕。自做孽,不可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497746918231654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