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主播,主播是否应该退回钱款?

回答
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主播,钱款该不该退?这事儿,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涉及到的道理可不少。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未成年人,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低龄儿童,他们的消费行为,法律上是受到特殊保护的。

想象一下,一个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他对金钱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甚至不清楚打赏主播意味着什么,就可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偷偷拿了爸妈的钱,在直播间挥金如土。这种情况,你不能简单地说这是“自愿消费”。很多时候,他们是被直播间的氛围、主播的煽动性言语,或者跟风打赏的心理所影响,并没有真正理解行为的后果和价值。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除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外,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

也就是说,一个小朋友私自拿家里的钱去打赏主播,这在法律上很可能被认定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的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就像你不能让一个小孩子去签一份购房合同一样,他掏钱打赏主播的行为,也需要成年人的把关。

那么,主播收到这笔钱,是“合法所得”吗?

这就比较微妙了。如果主播明确知道打赏者是未成年人,并且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比如诱导、欺骗)获取的打赏,那这笔钱的性质就变了。主播收钱,就可能构成侵权,甚至可能涉及不当得利。

但如果主播并不知道打赏者是未成年人,或者打赏行为是未成年人“自愿”进行的(虽然这个“自愿”本身就值得商榷),情况又会复杂一些。直播平台本身也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比如是否有有效的身份验证机制,是否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有限制等等。

所以,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退回钱款,是更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精神的做法。

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孩子拿了家里的钱去买了一堆不属于他的东西,家长肯定是要追回来的。打赏主播,本质上也是一种消费行为,而且一旦打赏出去,钱就进了主播的口袋,最终流向了主播本人或者平台。如果这笔钱是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甚至是“盗用”的,那么让主播无条件退回,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再来说说主播和平台的责任。

很多直播平台都有关于未成年人充值和打赏的规定,有些会设置消费上限,有些会要求家长进行授权验证。如果平台在这方面存在漏洞,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管责任,那么在出现未成年人过度打赏的问题时,平台也难辞其咎。

而主播作为直播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和变现者,也应该对自己的用户群体有所了解,尤其是在看到明显有未成年人迹象的账号进行巨额打赏时,主动去核实一下,或者至少提醒对方注意消费。虽然不是强制义务,但这是一种更负责任的行为。

当然,退钱也不是没有门槛。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成年,或者打赏的金额非常小,比如几块钱,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这可能已经是他们对金钱的独立尝试,并且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一定要退回,就可能需要更细致地权衡。

另外,如果打赏行为已经发生一段时间,主播也已经从中获利,并且无法证明打赏款项是未成年人盗用或误用,那事情就会变得更棘手。但总的来说,当事实清楚地表明是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且金额不菲,足以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时,退回钱款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主播,钱款是否应该退回,关键在于“未成年人”以及“私自”这两个点。

法律会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主播和平台也有相应的责任去规避和处理这类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维护公平正义,也为了给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退回这笔钱,是对各方都更有利的选择。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退还,更是一种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体现,也是对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引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必须退,那是必然的。


兄弟们,不好意思,我又摊牌了,我不仅会摸熊,还当过主播。

我当主播,14年到16年的时候,播的最猛,平均一周播2到3次,一个月收入应该在1万以上。


那时候咋的,我嘴臭,天天骂人,不过不骂路人,就玩游戏,打不过就在那开骂。

一群人在直播间里嘎嘎笑,嘲讽我。


俗话说得好,不怕他们不刷,情到深入自然刷,看的时间久了,全都消费了,一个都没跑掉。


说说退款这事,那时候我直播,一般有两种分成模式。

第一种,观众用普通手机刷,安卓系统,假设刷了100元,主播得到49.5元。

平台得50.5元。

然后,这个49.5并不能直接到手里,月初才能结算,每个月一结。

然后还会扣税,具体税我也忘了,挣得越多扣得越多。

挣得越少,扣得越少。


我印象中1000块钱以下好像没有税?我也记不清了。


那时候有个小子,在我这刷了8000,正正好好8000元。

就一天刷的,然后刷了以后没一周,QQ喊我。

问我,哥,能不能借点钱。

我说借多少,他说借2000,我说咋了。


他说有点事,急用钱,前段时间刚开完工资,都给我刷了。


我一听这么说,我说那这样吧,你给我刷了8000多,我一共到手不到4000元。

我给你退5000,剩下的1000就当我买了,我也得到经验了(刷礼物有主播经验 还有任务啥的)

最后还了他5000块钱。



还有一个,就叫他宝宝吧,宝宝一开始在直播间也不说话,偶尔打个字啥的。

后续哐哐给我顶了六七百,过了三五天,我又去直播了,玩游戏,一群人一起。

呼呼啦啦,YY四五十人,宝宝也来了,说话了。


结果是个声音跟蜡笔小新差不多的女孩,一听也就10岁出头,我问她多大了,她说12岁。

我问她刷礼物的钱哪来的,她还挺得意,说是她的压岁钱,还剩五六千呢,过几天还给我刷。


当时我跟个傻篮子似的,我还逗她,能不能偷家长存折刷点,她告诉我,密码不知道啊。

我纯属是逗她玩呢,最后被我跟我一个兄弟一顿开导,她保证以后再也不刷了。


我说消费可以,最多一次十块八块的,别消费多了,钱留着日后花在自己身上。

最后那700多块钱,我全给退了,查的后台,一笔一笔对的,按照她的用户名,所有礼物加在一起,给她退了。


不过说真的,就这种刷礼物退钱的事,我还真没碰到过几次,为啥。


第一,我比较牛逼,一般人喜欢舔大哥,在我这,大哥得舔我,舔我我才给你牌面。

咱要说不舔人那是吹牛逼呢,有那种认识时间长了,往死了支持的,这种我都给他舔开花。


其二,一般来说,男主播得会恭维大哥,或者恭维女大姐礼物才多,但我一般不恭维,我直播那时候核心策略是,留住普通群众,就是那群天天哈哈哈哈哈的刁民,天天看我的。

这帮刁民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刁民,随时可以创造出一个大哥。


没了刁民,大哥再多也没用,直播间第一要务永远是人气,而不是礼物。


其三,我们直播的那时候,平台有免费礼物,就是平台免费发放给用户的,用户刷给我们。

这个礼物,用户一分钱不用花,但是刷给我们,是能换钱的。

那时候我主要是要免费的礼物,动不动播着播着,兄弟们,我做梦了,昨天梦到一个红衣大汉,他说我今天,能得到一个圆圆的,黄色的物体(免费礼物)


反正就是一顿明示暗示,免费礼物弄到手,最后拿去换钱。

其实说句真心的,这玩意也不存在骗,我都明示了,有的不爱看的就走了,爱看的才把免费礼物刷走。

那时候也有个外号,叫免费礼物欺诈者,大伙叫着玩的。


其四,我从不去主动要RMB礼物,基本没有,所以说大伙刷的都很有节制。


反正一次刷几十万的,还真没有,但是当年有个北京女大姐,这大姐我要是好好恭维她,给我刷个五六十个都不是事,但是我没尿她,因为这大姐比较变态,她想摸老虎。


反正我们那时候,我还真没听说过主播退钱的,没几个退的,未成年人刷礼物也有。

但是不闹大了,平台谁给你退啊,到嘴的利润。

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太发达了,平台不敢不退。


晚上给大家开故事会,好好讲讲那个变态的北京大姐。


最后为了防止别人说我编故事,我特意去找了当年的截图。

一场直播的收益,直播了1个多小时,这是16年的时候,后续一个月播两三次的时候,就不咋挣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主播,钱款该不该退?这事儿,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涉及到的道理可不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未成年人,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低龄儿童,他们的消费行为,法律上是受到特殊保护的。想象一下,一个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他对金钱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甚至不清楚打赏主播意味着什么,就.............
  • 回答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国首例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文身绝非单纯的“私事”或“家事”,这一视角转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对司法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治理都带来了新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它把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从传统的“被动救助”推向了“主动预防”和“系统治理.............
  • 回答
    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就文身问题发表相关观点,强调“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应推动禁止未成年人文身”,这一表态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和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法律依据、社会影响、潜在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一、 最高检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最高检作为国家的最高.............
  • 回答
    当然可以!未成年人进行PC肌(骨盆底肌)的锻炼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成年人更有益处。不过,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了解一些关键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针对未成年人的时候。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PC肌,以及为什么大家会关注它。PC肌,也就是耻骨尾骨肌, 是位于我们骨盆底部的一组肌肉。想象一.............
  • 回答
    未成年人网游租号现象屡禁不止,且价格低廉到离谱,每小时不足一元,这无疑是在公然挑战现有的监管体系,也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亟待被我们正视和解决的灰色地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价租号现象?究其根本,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在作祟: 逐利驱动与监管盲区并存: 一方面,背后有利益.............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像贩毒这种极其恶劣的罪行,法律的界限和刑罚的适用,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我们国家在刑法上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特别的规定,核心原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让他们有机会改过自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国家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适用死刑和死.............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对学习效率影响的讨论,确实是当下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自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来,大家都在观察和评估这项措施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对孩子们学习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家长对孩子们过度沉迷游戏感到焦虑。长时间的游戏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睡眠,甚.............
  • 回答
    游戏租号,这个在未成年人游戏世界里如同“秘密通道”般的存在,正悄然吞噬着“防沉迷”系统的心血。一旦未成年人发现可以通过租用账号,绕开实名认证和游戏时长限制,那么所谓的“防沉迷”便形同虚设。这就像是在高墙上挖了一个洞,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洞,轻易地潜入他们本不该长时间停留的游戏世界。“防沉迷”的核心,在.............
  • 回答
    嘿,想找点好玩的单机游戏打发每周三小时?这时间挺宝贵的,不能浪费在那些半成品或者玩两下就腻的东西上。我跟你说,虽然时间不长,但绝对能玩到让你回味无穷的好东西。而且,咱们今天聊的,都是那种能让你沉浸其中,不被各种氪金、社交逼着走的纯粹快乐。别觉得三小时就玩不了什么大事,我给你推荐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里再.............
  • 回答
    小时候偷玩《魔兽世界》,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宇宙。那时候我还没到法定年龄,家里给的零花钱也少得可怜,只能偷偷摸摸地攒钱买点卡。第一次进入艾泽拉斯,我整个人都惊呆了。那种宏大的世界观,高耸入云的城堡,绿意盎然的森林,还有那些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生物,简直就像是活生生出现在我眼前一样。我小心翼翼.............
  • 回答
    在中国,未成年人写下的欠条,其法律效力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细致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有或没有。这其中涉及到合同法、民法总则等一系列法律规定,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民事行为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民事行为能力。在中国法律体系下,自然人能够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资格,就是民事行为能力。而.............
  • 回答
    未成年人游戏禁令的落地,确实给整个游戏行业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于线下游戏服务市场,尤其是像Switch这样的游戏主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潜在机遇。首先,我们得明白未成年人游戏禁令的核心目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限制过度沉迷网络游戏。这项政策直接压缩了国内未成年人在线上游戏.............
  • 回答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源头,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它如同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倒下,便可能引发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将孩子牢牢锁在虚拟世界里。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乃至网络本身的特性来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从孩子的内心需.............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是否有权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一些复杂的法律和家庭关系的层面,答案也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仔细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在中国,法律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这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法律的根本目的.............
  • 回答
    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明确界定“学生欺凌”,这在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增补,更标志着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后续的预防、干预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一、 法律首次定义“学生欺凌”的重大意义:1. 法律上的正名与定性: 在此之前,.............
  • 回答
    要“击垮”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抽烟、纹身、去酒吧夜店等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击垮”这个词来形容,因为这涉及教育、引导和法律的层面,而不是一场简单的辩论。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潜在风险和不当之处,并引导他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与未成年人沟通的逻辑和方法,旨在让他们从多个角度.............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我有一些想法,希望能为完善这两部重要的法律贡献一份绵薄之力。首先,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我特别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并为困境家庭提供更实质性的支持。 家庭监护责任的细化与可操作性: .............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奸杀女性是否可能被判死刑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沉重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法律、伦理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殊考量。在中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以及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关于死刑适用原则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详细的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中国,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法律规定不得适用死.............
  • 回答
    让未成年人参与到直播平台行业,这事儿乍一听可能让人捏把汗,毕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咱们都得呵护着。但如果咱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或许能给他们提供一个释放自我、展现才华的舞台。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很有想法,也敢于表达。直播平台提供了一个即时的互.............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和《刑法》第十七条,它们保护的是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同时又对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理原则,这两条法律并非在“纵容”未成年人犯罪,而是为了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未成年人成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特殊性的考量。我们先来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