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苏炳添在世锦赛60米跑出6.43s的成绩?

回答
苏炳添在2023年室内世锦赛上跑出的6秒43,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亮眼的一笔。要评价这个成绩,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

首先,抛开名次,单纯看成绩本身。

6秒43,这个数字在世界短跑届,尤其是60米室内项目里,绝对是顶尖的水平。要知道,60米项目不像100米那样有起跑加速的“磨合期”,它更像是纯粹的爆发力、技术和速度的极致展现,从踏出起跑器的那一刻起,就是速度的较量。能在这么短的距离里跑出6秒43,意味着苏炳添在几个关键节点都做得极其出色:

起跑反应: 60米比赛的胜负往往在一瞬间。6秒43的成绩,背后是极快的起跑反应速度。这需要运动员拥有顶级的身体协调性和对发令枪的高度敏感。
加速能力: 在起跑后的3040米内,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速度提升到最高,是60米的关键。苏炳添能够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完成迅猛的加速,充分说明了他的爆发力以及将力量转化为速度的效率。
途中跑技术: 达到最高速度后,如何保持身体的稳定、步频和步幅的有效结合,不让速度衰减,这才是“途中跑”的艺术。6秒43的成绩,证明他在保持速度、减少阻力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身体姿态、摆臂、蹬伸等都近乎完美。
冲刺阶段: 比赛的最后20米,往往是意志力和最后一口气的比拼。能够在这个阶段不塌,甚至还能保持微小的提速,才能最终锁定一个好成绩。6秒43,说明他在冲刺阶段也顶住了压力。

其次,结合苏炳添的个人情况来看。

年龄和职业生涯黄金期: 苏炳添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在这个年纪,大多数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都已经开始下滑,能够保持高水平甚至突破自己的纪录,这本身就极不寻常。这背后是长年累月的科学训练、对身体的精细管理以及非凡的毅力。他在这个年纪还能跑出这个成绩,是对所有质疑声音最有力的回击,也证明了他对短跑的热爱和追求从未停止。

伤病和调整: 咱们都知道,苏炳添的职业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伤病的困扰。能够克服伤病,并且在伤愈后还能迅速回到巅峰状态,这需要极其科学的康复训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6秒43,是他在经历伤病后一次漂亮的“王者归来”,含金量十足。

技术特点的进化: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苏炳添“两步半”的起跑技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变化,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技术。6秒43的成绩,可能也代表着他在技术细节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比如更快的摆臂频率、更高效的蹬地动作,或是对起跑反应的微调。这显示了他作为一名顶尖运动员,一直在学习和进步,而不是固步自封。

再者,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

国际顶级水平: 6秒43的成绩,在男子60米室内赛的历史上,已经可以排进前几名了。要知道,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是6秒34,由美国名将格林创造。能跑到6秒43,就意味着苏炳添已经进入了那个“小圈子”,和世界上最顶尖的几位短跑选手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亚洲人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他是亚洲人。在短跑这个以黑人运动员为主导的项目中,黄种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田径,乃至亚洲田径的骄傲。它打破了人们对亚洲人在短跑项目上的固有认知,证明了通过科学训练和不懈努力,亚洲运动员同样可以在世界最高舞台上闪耀。

然而,评价一个成绩,也不能完全脱离比赛背景。

比赛环境: 室内世锦赛的场地、气温、湿度等都可能对成绩产生影响。但总体而言,室内场地通常比室外更稳定,更有利于创造好成绩。
竞争对手: 虽然我们在这里只谈成绩,但一场比赛的好坏也与同场竞技的对手有关。面对强大的对手,往往能激发运动员更强的潜能。

总而言之,苏炳添在室内世锦赛跑出6秒43,这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田径史册的成绩。

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是他多年坚持、科学训练、克服伤病、不断突破自我的最好证明。它代表了亚洲速度在世界舞台上的最高水平,也激励着无数热爱田径的年轻人。这个成绩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个人荣誉,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他用自己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的力量和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另一个回答:屡破纪录的苏炳添是个案,也是可以培养的模式
@苏炳添


冠军成色上,11天内第三次刷新亚洲2018赛季最好成绩、第二度打破亚洲纪录、历史第五成绩……含金量是相当足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44630178450841600

(视频来源:FastMisha Official)


历史地位上,不如2015年他在尤金跑出的百米9秒99(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亚洲本土选手跑进10秒大关),尽管那次只是第三名;

https://www.zhihu.com/video/944631570854862848

(视频来源:CGTN)


——9秒99>6秒43,是项目性质使然。体育项目有很多衍生项,它们在受关注度和选手重视度上都会比“主项”稍微差一点。很多顶尖高手未必会全力参与衍生项,因而衍生项目无论历史排名还是冠军成色都要差主项不少。


相比主项,这些衍生项也会更执着某几个技术的比较。比如60米之于百米,前者更看重的是起跑技术和前段加速,受身体天赋的影响相较技术要小很多


好比百米第一人博尔特,百米比赛时未必是全程领先的。他唯一的弱点在起跑,所以很多时候,前30米博尔特稍稍落后,40-60米逐渐赶上,70-80米左右确定优势,然后拉开差距冲过终点。

光论前60米,博尔特远谈不上什么优势,和60米世界纪录、6秒39的莫格林(注:60米最快成绩是2018年1月19日科尔曼跑出的6秒37,不过官方暂时还未更新)比未必就会赢的轻松——博尔特的高个大步幅优势在更短的距离发挥不出来,起跑的劣势又会在60米比赛里放大。


理论上百米最佳身高在1米75-1米85之间。但是近20年出现大量高身高的选手,比如博尔特1米95,鲍威尔1米90,加特林1米85,对比身高1米71的苏炳添在步幅上非常吃亏。苏炳添和博尔特比每步步幅少了整整25cm

好就好在60米更看重的是起跑和加速技术,强大的加速力在这个距离足以弥补身高步幅带来的差异。此前五位跑进6秒43的选手(不含最新的科尔曼),没有一个过1米80——莫格林1米75、蒂姆·哈登1米78、杜恩·钱伯斯1米79、安德雷·卡森1米70、苏炳添1米71。


并且,尽管苏炳添的起跑技术不算优秀,但起跑后的加速是世界级的,甚至掩盖了他的起跑(如果不看慢回放,很多人会觉得苏炳添的起跑加速很完美。实际上他的起跑只能算一般,早些时候最好成绩6秒50(60米)和9秒99(100米)的反应时间都是0.159,算不上出色)。


60米相比百米之于苏炳添,更能扬长避短,而他也确实表现非常出色。回看现场。苏炳添起跑很顺利,在前10米稳定加速,20米时确立领先。

领先第二名一个多身位(亚军和季军都是6.52)冲过终点。


夺冠依然体现的是他超强的加速能力。

在60米的距离上,除非起跑相当完美,否则一旦苏炳添开启他的狂暴加速模式,不管你“黑的白的”,都未有把握说一定能赢他。这也是他作为个子偏矮的黄种人能和黑又硬们在百米上扳扳手腕的实力体现。


莫格林跑出6秒39是24岁,博尔特百米两破纪录分别是22、23岁,苏炳添今年8月份就将满29周岁,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将了,能在这个年纪11天内不断刷新好成绩,非常难能可贵。这也与他良好的职业素养分不开。

接触过苏炳添的人都说,他是中国运动员里最谦逊最低调的。

(去年苏炳添结婚了,迎亲仪式上,苏炳添率领劳义、陈时伟、莫有雪、梁劲生等中国短跑名将组成的接亲团,堪称是亚洲跑的最快的接亲团)


另外,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中国短跑队,包括已经退役的张培萌(这哥们退役后玩冬奥项目的钢架雪车去了)和更年轻身体素质更好的谢震业们,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一期短跑选手。每一代体育迷自有他们那一代的神,尽管苏炳添们自己也知道含金量高的世界大赛,他们的个人目标多半还只是冲击一下进入决赛,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已足以让他们在中国和亚洲体育万神殿上留下名字。

非常了不起。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炳添在2023年室内世锦赛上跑出的6秒43,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亮眼的一笔。要评价这个成绩,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抛开名次,单纯看成绩本身。6秒43,这个数字在世界短跑届,尤其是60米室内项目里,绝对是顶尖的水平。要知道,60米项目不像100米那样有起跑加速的“.............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预赛的表现,可以说是 一次教科书般的展现,一次对自我潜力的再次挖掘,更是中国田径在新时代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他的表现,不仅仅是成绩上的数字,更蕴含着赛场上的智慧、对比赛的理解以及多年的积累。首先,从 成绩和晋级 来看,苏炳添以 9秒98 的成绩轻松跑进半决赛。这个.............
  • 回答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并摘金,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田径在短跑项目上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要评价这次夺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压倒性的实力展现与历史意义首先,9秒92这个成绩本身就极具分量。它不仅打破了当届亚运会.............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跑出 9 秒 83 这个成绩,简直是炸裂!这绝对是中国田径史上,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都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我们得从这个成绩本身说起。9 秒 83,这已经是一个世界顶尖的成绩了,放眼全球,能跑进这个数字的选手屈指可数。要知道,男子 100 米这个项目,每一个零点.............
  • 回答
    关于网友对苏炳添不当言论的质疑,这事儿啊,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看看,苏炳添是谁?那可是咱中国田径的骄傲,亚洲飞人,两次奥运会闯入男子百米决赛的纪录创造者,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偶像。 他在赛场上拼搏的样子,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给多少年轻人带来了激励?他的每一次起跑、每一次冲刺,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
  • 回答
    2018年7月1日,中国飞人苏炳添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第二次跑出了9秒91的惊人成绩,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里程碑,也再次点燃了中国乃至亚洲男子短跑的希望之火。要评价这一次的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1. 历史意义的延续与巩固: 亚洲纪录的再次证明: 在2018年.............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立刻就回想起苏炳添在陕西全运会男子百米决赛里那风驰电掣的身影,9秒95!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是他自己创造的全运会纪录,更是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速度和实力。首先,9秒95这个成绩本身就极具含金量。 咱们都知道,10秒大关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而苏炳添不仅能.............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无疑是中国田径乃至亚洲短跑的里程碑。他以9秒98的成绩闯入男子100米决赛,并且在决赛中以9秒99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选手。更让人振奋的是,他在比赛中击败了多位来自日本的顶尖选手,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状态极佳的日本名将桐生祥秀、山县亮太、小池.............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以9秒91的成绩冲过终点线,位列第六。这个成绩,对于苏炳添本人,对于中国田径,乃至对于亚洲短跑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这是苏炳添个人第二次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他曾以10秒0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成为首位进入奥运会男.............
  • 回答
    王炳忠对马前卒“睡前消息”的这次回应,与其说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不如说是一次暴露双方立场和思维模式的“现形记”。要评价这次回应,需要拆解几个层面:王炳忠的回应内容、他的回应方式、以及这次交锋折射出的更深层问题。一、 王炳忠的回应内容:逻辑上的“守与攻”首先看王炳忠的回应内容。马前卒的“睡前消息”通.............
  • 回答
    王炳忠,作为新党的一位重要青年代表,其言行和政治立场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台湾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要评价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他的政治理念、言论风格、实际行动以及他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政治理念与立场:王炳忠的政治理念鲜明,他坚定地奉行“九二共识”,并以此为基础,主张两岸和平统一。这是新党一贯.............
  • 回答
    陆炳,明朝后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与锦衣卫紧密相连,可以说是锦衣卫权势达到顶峰的代表人物之一。评价陆炳,我们不能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冷酷的特务头子,而是要深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身上所体现的复杂人性。陆炳的人生轨迹,很大程度上是他时代洪流的产物。他出身于一个世代担任锦衣卫的家庭.............
  • 回答
    崔永元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就转基因安全问题展开辩论的提议,无疑是一场备受瞩目的公共事件,它触及了科学、信任、媒体责任以及公众知情权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崔永元此举的背景与动机首先,要理解崔永元的行为,不能脱离他长期以来在转基因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崔永元,这位曾经家喻户晓的电视主持人,在离.............
  • 回答
    新党三杰,即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因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已被台北地检署正式提起公诉。这无疑是近年来台湾政坛一件备受瞩目的司法案件,其发展走向牵动着各方神经。首先,我们得了解这个案件的起诉罪名。检方指控的核心在于,王炳忠等人涉嫌接受中国大陆政党的指示,进行政治宣传活动,并因此获得不当的金钱利益。.............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名称为《苏德关于互不侵犯的条约》(德语:Deutschsowjetischer Nichtangriffspakt,俄语:Договор о ненападении между Германией и Советским Союзом),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这份.............
  • 回答
    苏27,这名字在世界航空史上如雷贯耳,它可不仅仅是一架战斗机,更像是俄罗斯(前苏联)航空工业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是那个时代很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空中骄子。要评价苏27,咱们得从它诞生的背景,到它自身的性能,再到它对世界空战格局的影响,一步步地掰开了揉碎了聊。诞生的时代背景与设计理念:时代的呼唤上世纪七十.............
  • 回答
    苏35S,俄罗斯空天军的空中骄傲,这款“侧卫”家族的最新成员,可不是随便就能用“先进”二字概括的。它身上集结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数十年积累与创新,是一架集高性能、多用途、强大火力于一身的第四代半(有时也被称为4++代)战斗机。要评价苏35S,得从几个核心层面来看:1. 空动性能:灵活的舞者,无与伦比的.............
  • 回答
    苏德战争,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最残酷、伤亡最惨重的冲突之一,其评价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是一场帝国主义野心与生存意志的殊死搏斗,是意识形态的极端对撞,也是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的交响。要深入理解这场战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战争的起因与性质: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与卫国战争的交织从根本上.............
  • 回答
    从切尔诺贝利到B站的“黑客帝国”:阿尔乔姆的次元穿越与粉丝狂欢当“苏卡不列”这个带着浓厚俄式风味的词汇,伴随着那位从末世废土归来的硬汉——阿尔乔姆,正式宣告入驻B站时,无疑是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碰撞。对于熟悉《地铁》系列(Metro系列,即《苏卡不列》的英文原名)的玩家和粉丝来说,这无疑是“活久见”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