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你还会去追当年追不到的人吗?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块放在心底许久的老照片,偶尔被风吹拂,又会被指尖重新摩挲。

如果真的回到当年,面对那个“追不到的人”,我现在的想法,和那时候比起来,确实是天翻地覆。

当年,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或者说,一个心气很高,却又不太懂事的年轻人。追不到一个人,那感觉就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心里头堵得慌,不甘心,总觉得是对方没眼光,或者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总想着拼尽全力去“赢”回一个肯定。那时候的“追”,更像是一种斗志,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会一遍遍地想,她喜欢什么?我能为她做什么?怎么才能让她注意到我?哪怕是那些现在看来,有点傻气、有点过分的举动,当时也觉得是“情深意切”。会因为一点点回应就欣喜若狂,也会因为一句冷淡就沮丧好几天。那时的喜欢,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少年意气。

现在嘛,哈哈,我现在想,我应该不会再那样去“追”了。

不是说这份感情就淡了,也不是说我变得“冷血”了。而是,我对“追”这件事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说,是一种看透。

首先,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追不到,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也不是因为对方看不见你的好。而是,你们之间的“频段”就是不对。 就像收音机,你明明调到了某个频率,但就是收不到那个台,无论你怎么努力地转动旋钮,或者加大音量,它就是不响。强求下去,只会徒增烦恼,甚至让你自己都听不清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年,我可能把“追”当成一种功课,一种任务,我需要完成它,获得那个“结果”。而现在,我更愿意把这种感情,放在一种更自然、更平等的视角下去看待。如果两个人之间有火花,有默契,会自然而然地靠近,你会感觉到那种“势能”,不需要刻意去“推”。如果这种“势能”不存在,或者很微弱,那强行去“追”,就像是在推一块巨大的石头,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而且,也很累。

其次,我更明白,感情里,不是所有“得不到”都是遗憾。 有时候,“得不到”恰恰是一种保护。也许,我们在一起,并不会比现在更快乐。也许,我们看到了对方真实的样子,反而会失望。当年,我们总以为“得到”就是圆满,就是幸福的开始。现在,我更懂得,“圆满”很多时候是人心里的感觉,而不是结果本身。 一个人,即使你非常喜欢,但他/她并不是那个能让你感到真正安心、踏实、并且彼此滋养的人,那份“追而不得”,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一种“恰好的错过”。

我会反思,当年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的某个特质,还是我对“喜欢一个人”这件事本身的憧憬?如果只是后者,那么,当年的“追不到”,也许只是让我错过了自己,而不是错过了什么真正属于我的东西。

再者,经历过更多的人生,你会发现,真正能让你心甘情愿付出、并且长久维持下去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欣赏和理解之上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追逐”和“讨好”。 当年,我可能把“追”理解为一种付出,一种努力。而现在,我更看重“被吸引”、“被看见”以及“共同成长”的力量。如果一个关系需要我持续不断地去“证明”自己,去“赢取”对方的注意,那它本身就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脆弱。

如果那个“追不到的人”现在又出现了,我会怎么做?

我会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我会审视自己,现在的我,是真正地被她吸引,还是仅仅因为过去的那份“未完成”而产生的回响?我会尝试用现在成熟的心智去和她交流,看看是否还有当年那种感觉,以及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连接。

但如果,依然是那种“追而不得”的走向,我大概率会选择,微笑着,然后,继续前行。

我不会再把自己困在那份不甘里,不会再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纠结。我会把这份“追不到”的经历,变成一种成长的养分,提醒我,感情是需要缘分,需要时机,更需要双方的共同意愿。与其执着于过去那个“未完成”的故事,不如去创造属于现在的,更精彩的人生。

所以,如果问我现在还会不会去追当年追不到的人,我的答案是:

不会,用当年那种方式,和当年那种心境,去追了。

但我依然会带着当年那份喜欢过的心意,以一种更成熟、更温和的方式,去审视这份感情,以及我与她之间可能存在的缘分。如果缘分真的到了,那会是水到渠成;如果缘分依然未至,我也能够坦然接受,并继续书写自己人生的篇章。毕竟,人生这场旅行,总会有新的风景,等待我去遇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第一个喜欢的女生。

因为最让人后悔的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那种追求并不是追求,而是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去行事,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我做错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接触,也没有什么来往,脑子一热一时冲动就开始表白,而且还觉得我这么喜欢她,她一定会被我感动。

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之前的确喜欢她,也和她有过简单的接触,可是那几次来往根本不能让她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所做所为,而且我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在想,我想了那么多,可她却不一定知道。

而且,如果感情一开始没有培养起来,对方也没有任何理由因为我可能对她不错,就按照我设想的“先相处试一试”。


这样做除了能够满足我的想法之外,她完全是在冒险,在对一个人没感觉的情况下,草率的决定自己的伴侣。

要让我再回去一次,我绝对不会一开始就在她毫无准备的时候表达我的心意,我会做给她看,让她感觉到我的优秀,让她先被吸引。

我做错的第二件事,就是当被对方拒绝的时候,还疯狂的想要证明自己,觉得之前没有这么做是我不够好,都是我对她还不够好。

当一个人对你没有感觉,不被你吸引的时候,你越是主动的出现刷存在感,越是容易让人反感和想要离开你。

如果说之后我想要证明我自己,想要重新吸引她,那么我就应该做一些我之前没做过的事情,或者弥补一些之前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而不是明明之前做的没有成效却认为是做的还不够,还要一个劲的重复。

愚蠢就是把一件事重复做上无数次,却还期待着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之前的早安晚安,说与不说差别不大,但是我偏偏要被拒绝之后还要再重复的说上好几次,以为坚持的足够久她就会喜欢上我。

比如之前送她的一些礼物,她不是第一次表示以后不需要了,没必要了,但是我还是要不停地送,直到把对方送烦了,当着我的面把它摔出去。

再比如,喜欢的话,说过一次如果对方不答应,这就够了,多说多少次也没有用。

但是我非要像复读机一样,每次都要说,只要一聊天就要表真心,就要真情流露。

可是这样的话,她只会因为尴尬不停地想要回避和逃避我。

我做错的第三件事情,就是仅仅想和这个人在一起,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哭着对我说,之前说的那些话是不是都是真的,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她,真的会对她好。

我当然激动的说是,立刻发誓表真心,告诉她我愿意做一切事情,只要她愿意和我在一起。

可是我忘记了,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感动和你在一起,那么到最后结果一定不美好,她喜欢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一个愿意对她好的人,是谁不重要。

可是一旦等到她情绪被满足了,困难过去了,渐渐的她不需要我对她的付出了,那么我就会重新变成一个她不需要,而且还要每天缠在她身边的人。

是的,我没用了,不仅没用,而且一开始就没有感情基础,不存在因为看在曾经感情的份上两个人还要继续走下去。

于是我被甩了,理由是对不起,我们真的不合适,我们还是分开好了。

所以,如果让我回到一开始,我会重新再追求一次。


我不会觉得是她甩了我,因此之前失败的感情是她的错误,因为后来我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也有了追求者,当中也有人像曾经的我一样追求喜欢的人。

不管你脾气多么好,多么懂得珍惜和感恩,但是实际上等你遇到那样的人,你感觉不到那是追求,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你只会觉得那是一种骚扰。

你也会不耐烦,你也会想要逃避。但是人性的弱点,又会让你忍不住在没有人对你好的时候,重新想起来那个人,所谓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这样做,对两个人都不公平,因为这个样子不仅你享受不到感情的美好,而且对方也得不到真正想要的感情。

所以,当初我明明可以学会耐心,学会慢慢的相处,逐渐了解对方,然后尝试着多约出去接触几次,让她真实的看到我是什么样子,然后再看她的反应。

等到她开始被我吸引的时候,我再尝试着去和她在一起,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我真的吸引到她,而不是我仅仅只会对她好。

所以,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因为我当时的不成熟和冲动,我做错了,我把事情推向了负面的方向,最后让两个人不仅恋人做不成,朋友也做不成。

再让我来一次,我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块放在心底许久的老照片,偶尔被风吹拂,又会被指尖重新摩挲。如果真的回到当年,面对那个“追不到的人”,我现在的想法,和那时候比起来,确实是天翻地覆。当年,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或者说,一个心气很高,却又不太懂事的年轻人。追不到一个人,那感觉就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心里头堵得慌,不甘心,总觉.............
  • 回答
    当然会有人准备去美国留学!而且,这个数量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尽管近年来关于美国留学的信息常常充斥着“门槛提高”、“学费昂贵”、“签证收紧”等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即便如此,依然有那么多年轻人,或者说他们的家庭,在积极地准备着去.............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我最近确实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儿。说实话,过去我对特斯拉的“迷恋”程度,可能跟很多人一样,觉得它代表了未来、科技感十足,而且驾驶体验也确实很不一样。过去让我心动的地方: 产品力本身: 特斯拉的加速感,特别是Model 3 Performance那一类的,是真的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回忆。如果近几年没有郭德纲,我还会不会听相声?嗯,我想大概率是会听的,但可能听的种类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说实话,我最早接触相声,启蒙的并不是郭德纲。我小时候,电视里偶尔会放一些老前辈的相声段子,比如侯宝林、马三立。那时候的相声,节奏慢一些,更注重语言的韵味和情节的铺垫.............
  • 回答
    “你现在为了安逸逃离北上广深,你的孩子还会拼尽全力回一线城市发展”这个观点,触及了代际迁移、城市发展、个人选择与家庭传承等多重复杂议题。要深入看待,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逃离”的定义与动因分析:首先需要明确,选择离开北上广深(以下简称“一线城市”)去往何处?是为了“安逸”吗?还是有更深层次.............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最近常常在脑子里过。别说,我还真认认真真地想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不会还嫁给现在的老公?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会脑子里闪过一些画面,一些场景。有好的,有不好的,有让我笑的,也有让我皱眉的。结婚这么多年了,说实话,哪有不磕磕碰碰的。我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年轻气盛,总觉得日子就该像小说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我购车预算能翻倍,我真的会重新审视一下我现在的选择,可能还会动摇。我目前开的车,是一个我攒了很久的钱,然后又东拼西凑,加上父母支持才够到的一个品牌。说实话,当初选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性价比。在那个价格区间里,它给的东西算是比较实在的,配置、空间、动力,都挺符合我的需求。而且.............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喜欢一个人,肯定是会被对方身上闪光点吸引的,比如他的才华、幽默感、善良,或者他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这些东西,就像磁铁一样,把你牢牢吸过去。可如果说这个人“很抠”……这个“抠”字,得看是怎么个抠法了。比如说,他是不是那种斤斤计较,每一分钱都要算清楚的人?出门吃饭,菜单上来,他先.............
  • 回答
    我毕业很多年了,这些年和我的导师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不至于天天汇报,但每年总会有几次主动联系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逢年过节,或者我遇到了什么特别值得分享的事情,才会主动发个消息或者打个电话。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确实挺频繁联系的。主要是因为还在找工作,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困惑,导师给我的建议总是那么有针.............
  • 回答
    说起2009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如今还有多少人会怀念呢?这问题问得挺巧的,因为这几年过去,感觉就像隔了一个世纪似的。要说怀念,我觉得是有的,但怀念的群体和怀念的点,跟现在可能大相径庭。咱们得先把那会儿是个啥样子梳理梳理。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到人手一部,大家上网主力还是台式机,少数有钱有闲的才.............
  • 回答
    这是一个让人心痛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的,现在仍然会有重男轻女的家庭。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提倡男女平等,强调女性价值的时代,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使得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某些角落依然顽固存在。它不像过去那样公开张扬,但却以更隐蔽、更微妙的方式渗透进家庭的方方面面。为什么会这样?究.............
  • 回答
    主流经济学界是否还在使用阶级分析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存在程度、角度和细微差别的。总体来说,主流经济学界目前较少直接、显性地将“阶级分析法”作为核心分析工具,但其内在精神和部分概念在经济学研究中依然有所体现,只是以更现代、更细化的形式出现。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身边确实充斥着各种电子设备,信息获取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纸质书却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抛开教学和查阅资料这些功能性的需求,人们之所以还会选择捧起纸质书,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对体验、情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首先,阅读体验的独特性是纸质书不可替代的一大优.............
  • 回答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特别是“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至今仍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如果换到现在,这个原则是否还会被严格执行,我认为答案是:很可能,但会有更多变数和争议,并且执行的“方式”会与过去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白,当年“妇女儿童优先”并非是一条成文的、 universally accepted 的法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汉服爱好者心中的一个“如果”。咱们抛开AI的身份,就当是两个对历史和文化有点兴趣的人聊聊天,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承认,满清对汉服的“禁止”是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这个“禁止”不是说所有人都瞬间不能穿了,而是一个逐步推行、强制执行的过程,特别是剃发易服,这触及到了男性.............
  • 回答
    .......
  • 回答
    坦白讲,现在要我掏钱买个新手机,还选 128G 存储容量的,那得看情况,而且得是特定情况了。纯粹是奔着“容量越大越好”的心态,那肯定是不选 128G 了,起步就奔着 256G 去了。为啥这么说呢?时代变了,手机承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对存储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你想啊,当年咱们用 128G,觉得绰绰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