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加个滤镜,强化下刻板印象,就有那味了...
(图片是之前收集的,知乎水印已去,图侵删ʘᴗʘ)
应该是街道杂物少,占道摆放少。
欧美日执法方面,相信大家都有耳闻了。
咱们这边,街道上总是有各种摆放物。又是自行车,又是路边摊。经常说是执法,收完钱就又可以摆放了。
当然,有利必有弊。
欧美日提高了摆摊的成本,断了很多人的生计。反而导致了很多流浪汉的产生。
先看下面这张照片,是大阪繁华区梅田的一个小公园,自然形成的一个吸烟角。看看这遍地的烟头,饮料瓶,这很大阪。脏不脏?当然脏乱差,日本也有这样的不上照的地方。不过这也算我见过的很差的街景了,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所以出现在朋友圈的概率也不大。
下图是我在日本某乡下拍到的磨刀老头,这在国内的城市里也很少看到了。可以看到裸露的土地很少,要么有铺装要么有植被,所以扬尘比较少。
所以为什么日本显得干净?主要有两个原因。
有人到日本后,会发现忽然眼睛看得清楚了,这就是空气好的缘故。空气好也会让光照变强。俗话说灯下出美人,那是因为美人需要朦胧美,但是风景则需要高光强调。光照强的时候,画面显得明亮,干净的地方更会获得高光。所以显得干净。
2. 灰尘少
扬灰少,自然就会显得干净。城市里有铺装的道路,那么乡下呢?看下图,看似裸露的土地上几乎都有一层淡绿色的植被,所以灰尘也很少。而且日本有地利,环海,没有沙漠。日本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年间平均湿度60%以上,夏天更是75%以上,所以灰尘也少。
我儿子来日本玩,也发现日本的车都闪闪发亮,也是因为灰尘少的原因。
补一张照片,近日凌晨摄于住处阳台,正是朝阳喷薄欲出之时。非高档住宅区,杂乱的电线也有点煞风景。但整体上,建筑物式样和外立面比较统一,再加上空气好,还是显得干净通透。
另外,日本自由行或者跟团行都很方便,百闻不如一见。
坐标日本。
如果要找,在日本同样能找到不干净,缺少通透感的地方。
但也客观地说,在这里随手一拍,并且不美图,拍出干净,有通透感的照片,更容易,容易得多。没必要为了防喷,或所谓的自尊心,非找“日本也有不干净”的证据照。
这是随手一拍的公寓垃圾房
众所周知,日本在垃圾分类上,做得早,分得严
我们国内不是也已经开始了嘛,从上面发布的规定,到变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再过几年,在普通公寓新村,看到干干净净垃圾房,也将会成为理所当然的简单事。
这是随手拍的身边一事:某天突然天上直升机,地上救火车警车。跑去外面一看,原来几个熊孩子在河边玩,其中一个掉河里,被救了上来。警察大叔们在问话,熊孩子一边喝着果汁压惊,一边在老实回话。
通透的原因,是天空显得高吧。
拍照这块地方,几十年前也是有名的工厂集中区,人称“川崎国”。虽然最近20年,附近工厂搬的搬,拆的拆,早不是工厂区了,但“川崎国”这个贬称,直到今天仍健在。大多数不了解现况的日本人,以为这里还是乱哄哄脏兮兮,满街靠干体力活儿吃饭的。
我们国内整治污染的力度已经很大了,但做什么事,不可能一口气儿吃成个胖子。现在,与别国有差距,坦然正视;将来,距离越来越小,自信向前。
这是日本建造、修缮建筑物时的常见场景:表面遮盖了一层东西
从里面看。这样,灰尘不容易到处飞散
一般建筑工地会挂上“告知四邻”的牌子,上面写明几号到几号,做什么工程。
噪音大的工程,表面遮盖上“防噪音布”。
减少城市里的灰尘土,这些措施应该起了很大作用吧。
别国先进的,值得学习的,没必要因为所谓的自尊心,为了否认而否认。古人早就教导我们:师夷长技以制夷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评论里有提到国内建筑工地使用的绿色遮挡,如果是安全目的话,日本这边叫安全シート,长这样,一般是白色的,用在工地围墙上。
评论里提到的绿色网,网眼有大有小,会不会是这种?按照店家的产品分类说明,确实同为绿色网,但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盖土的,阻燃的。专业说法好像是:二针密度;三针密度;四针密度;六针密度
防尘的,网眼很密实(六针),并且明确说明如何防尘的工艺原理。
不过,二针密度和六针密度的绿色网,单价相差近10倍。成本摆在这儿,施工单位在选用哪种绿色网上,出现有的用六针,有的用二针。胖友们路过时,有的看到网眼大,有的看到网眼小,也就很正常了
因为不同国家因为气候、阳光、纬度等多种原因,即便是同样的风景建筑,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下列这组图片就来自“调色偏见 —— 好莱坞电影中的全世界”
仔细一想,每个国家还真是都有自己所对应的滤镜,那这不同风格的“滤镜”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影响最大的就是气候,例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对比,沿海地区降水量大、湿度高,灰尘不容易在空气中漂浮,而是彼此团聚在一起沉落在地上,随着与雨水一起冲刷掉。而像内陆地区,降水和湿度明显都差很多,灰尘形成的漂浮物一直在空气当中,阳光无法很好的直接穿透,一部分阳光被灰尘阻挡,另一部分阳光被以漫反射的情况发散开。
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因为阳光减少,色调单一、饱和度差。再加上被摄物体在灰尘阻碍下变得模糊,边缘轮廓不清晰,对比度也变差。
这也是雾霾天,永远都是灰蒙蒙的,色调、饱和度、对比度、清晰度均非常低。
这是一张青岛的风景照,我只降低了图片的饱和度、对比度、亮度,是不是就觉得雾霾现象现象更加严重了,画面一点通透感都没有没了。
有趣的是,灰尘、水雾漂浮在空气中,再来上一束特别强的阳光,就能观察出更加明显的阳光散射“丁达尔效应”
除了气候这一众人皆知的原因,还有一个大家非常容易忽视的关键点,不同国家地区看到的太阳光是不一样的。
下图是各国对光源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亚洲国家、南北半球、太平洋周边国家,都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光源有不同的要求。而这些都是为了尽量模拟出当地太阳光。
不同的光中,色温不同,色谱范围不同,太阳角度不同,那阳光照射到物体再返回到人眼,所看到的画面也必然不同。
光源名称 | 灯的类型 | 色温 | 颜色指数 | 内容及用途 |
D75 | 过滤钨灯 | 7500K | 95+ | 模拟北上天空日光,符合美国视觉颜色评定。 |
D65 | 过滤钨灯 | 6500K | 95+ | 模拟平均北天空日光,光谱值符合欧洲、太平洋周边国家视觉颜色标准。 |
D50 | 过滤钨灯 | 5000K | 95+ | 模拟中午天空光,在形象艺术中颜色品质、一致性好。 |
D75* | 含荧光的平均日光 | 7500K | 94 | 美国视觉颜色标准,模拟北天空日光。 |
D65* | 含荧光的平均日光 | 6500K | 93 | 欧洲、太平洋周边地区视觉颜色标准,模拟平均北天空日光。 |
D50* | 含荧光的平均日光 | 5000K | 92 | 模拟北天空日光,在形象艺术中颜色品质、一致性好。 |
CWF | 美国商业荧光 | 4150K | 62 | 典型的美国商场和办公室灯光,同色异谱测试 。 |
U30 | 美国商业荧光 | 3000K | 85 | 稀土商用荧光灯,用于商场照明。等同于TL83。 |
TL83 | 欧洲商业荧光 | 3000K | 85 | 稀土商用荧光灯,在欧洲和太平洋周边地区用于商场和办公室照明。 |
U41 | 美国商业荧光 | 4100K | 85 | 稀土商用荧光灯,用于商场照明。等同于TL84 。 |
TL84 | 欧洲商业荧光 | 4100K | 85 | 稀土商用荧光灯,在欧洲和太平洋周边地区用于商场和办公室照明。 |
Inca A | 卤钨灯(白炽灯) | 2856K | 95+ | 同色异谱测试的典型白炽灯,家庭或商场重点使用的光源。 |
Horizon | 卤钨灯(白炽灯) | 2300K | 95+ | 模拟早晨日升、下午日落时之日光,同色异谱测试。 |
WWF | 美国商业荧光 | 3000K | 70 | 典型的美国商场和办公室灯光,同色异谱测试 。 |
UV | 紫外光 | BLB | N/A | 用于检视增白剂效果、荧光染料等。 |
MV | 高强度商业灯 | 4100K | 70 | 水银灯,用于一些商场、工厂、街道照明。 |
MH | 高强度商业灯 | 3100K | 65 | 金属卤化灯,用于商场。 |
HPS | 高强度商业灯 | 2100K | 50 | 高压钠灯,用于工厂。 |
因为当地阳光的不同,也慢慢影响到了对室内光源的选择,仔细观察欧洲、亚洲、美洲,对自己室内光源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
我是纺织品化学工程师,这种现象也给我们工作带了非常大的困扰,举个栗子:因为不同国家的光源无法做到统一,一个美国客户拿了一块红色面料做为目标样品让我们生产,然后我们把这块红色布生产出来后,用中国的光源看是一样的,但是送到美国后,客户发现这个红色不是红色,是橙色,那这笔订单就是不合格的。
这个现象也在我们业内称之为“跳灯现象”,同样的颜色在不同光源照射后,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
光源所含的光谱范围和衣服上染料所能发色的化学基团,彼此都会相互影响。最大的差异就是有荧光增白剂的衣服。我拿两张荧光增白剂含量不同的纸来做个试验。
可以看到,本来差异比较小的两张纸,在紫外线照射下,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异了。而真实的生活世界,不同的颜色、染料、光源、材质多种因素影响下,每个国家地区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滤镜。
为了让颜色更加丰富的体现出来,商场里的模特样衣和试衣间里的光源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商场光源大多是:垂直照度充足、显色性佳、阴影较弱、立体感强的光源。在看样衣试衣服的时候觉得很好看,再导购一通“彩虹屁”下买回去一看,结果发现并没有在商场时穿的感觉了。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是发生在人像拍摄中,例如下面这张照片
以为是游戏世界中,用了垃圾显卡,阴影没有渲染出的图片吗?
其实这是正午太阳直射下的夏威夷
两个纬度差异越大的国家,这种照片拍摄出的感觉相差也越大。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每个国家真的是有不同的滤镜。
因为你看的都是晴天大太阳地儿拍的照片。
下次你搜“日本阴天”你就没通透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