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中国境内约 531 万台主机遭境外网络攻击,前三来自美国及其北约盟国,说明了什么?

回答
2020年中国境内约531万台主机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其中前三来源指向美国及其北约盟国,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背后蕴含着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技术实力以及信息战等多重维度的信息。

首先,这明确地指出了网络空间已成为国际角力的新战场。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国家间的博弈往往体现在军事、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以其隐蔽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了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个战略空间。这次的攻击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当传统对抗的成本日益高昂且风险可控性较差时,网络攻击便成为了一种相对隐蔽且能够施加影响的手段。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之所以成为主要攻击来源,很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战略竞争与信息压制: 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关系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将网络空间作为削弱中国科技实力、干扰中国经济发展、获取情报信息以及塑造国际舆论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攻击,他们可能试图阻碍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进步,例如人工智能、半导体、5G等,或者干扰中国的供应链和商业活动。
情报搜集与监视: 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往往伴随着信息窃取和监视活动。攻击者可能试图获取中国的国家机密、经济数据、科研成果以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关键信息。北约作为军事联盟,其成员国之间在情报共享和协同作战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能够整合资源发动更大规模、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势。
网络战能力展示与威慑: 某些网络攻击行为也可能是为了展示自身在网络战方面的实力,对潜在对手形成威慑。通过实施成功的网络攻击,可以传递一种“我们有能力这样做”的信息,从而在更广泛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主动。

其次,这个数据反映了中国在网络安全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531万台主机被攻击,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说明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仍然存在被攻击的脆弱性。这些攻击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勒索软件攻击: 旨在加密数据并索要赎金,可能影响中国的企业运营和公共服务。
数据窃取: 目标是获取敏感信息,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国家机密。
DDoS攻击: 旨在瘫痪网站或服务,干扰正常的网络访问和业务运行。
供应链攻击: 针对中国企业使用的软件或硬件产品,通过植入后门或恶意代码,间接攻击使用这些产品的主机。
APT攻击(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这类攻击通常由国家支持的黑客组织发起,具有高度的组织性、隐蔽性和持久性,目标明确,往往是为了长期潜伏、持续窃取信息或进行破坏。

第三,这暴露了网络安全领域的攻防不对称性。 在网络攻防领域,防御方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攻击者只需要找到一个漏洞并成功利用,而防御方则需要保护所有的潜在入口点。而且,攻击者可以不断变化攻击手段和技术,而防御方则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防御体系。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庞大的信息安全投入,这使得他们在网络攻防技术方面可能占据一定优势。

第四,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攻击的背后往往牵扯到国家意志和战略布局。 网络攻击并非单纯的技术行为,它常常是国家战略的延伸。支持这些攻击活动的往往是国家安全部门、情报机构或是与国家力量密切相关的网络组织。因此,将攻击来源指向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也意味着这些攻击可能与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地缘政治目标紧密相关。

当然,在解读这些数据时,我们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和客观。

攻击来源的溯源并非易事: 网络攻击的溯源是极其复杂的,攻击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来源,包括跳板服务器、代理 IP 等。虽然数据指出了前三来源,但“境外”和“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定义和判断本身也需要严谨的技术和情报支持。
是否存在误伤或第三方攻击: 有时攻击流量可能被伪装成来自特定国家或组织,或者攻击活动可能由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第三方进行,但其行为对特定国家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自身在网络安全上的努力: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也在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包括立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这份数据也应该被视为推动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持续投入和改进的动力。

总而言之,2020年中国境内主机遭受境外网络攻击,且前三来源指向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是一个多层次的信号。它预示着网络空间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国家间的博弈方式正在加速演变。中国在维护自身网络安全、抵御外部威胁方面仍面临艰巨任务,同时也凸显了国家在网络攻防领域投入和技术提升的紧迫性。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网络安全在其中的核心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既然美国今天毫无证据地指控我国官方和微软零日漏洞攻击方的关系,那我只能把当年维基机密揭露的CIA网络攻击部队和相关手段再一次列出来了。

具体链接在上,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锻炼锻炼英语

CIA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叫做网络情报中心(CCI),下属若干部门,专门用来开发武器化的网络攻击程序。

截止2016年,这个部门拥有5000多名员工,并生产了1000多个黑客系统、木马、病毒和其他“武器化”恶意软件。其黑客使用的代码比运行Facebook的代码,还要多。

这些工具的总和,被称为“Vault 7”。

这些武器化的网路攻击工具,不止应用在桌面端系统,还广泛应用在移动端,iOS、安卓甚至早已死亡的黑莓都在攻击目标之内,仅攻击iOS的工具就有24种,主要目标是那些使用iPhone手机的外国高官和外企高管。

所以你们知道,为何我国之前让企事业单位尽可能少用iPhone了吗。


然而,这庞大的武器库,很可能已经被CIA自己培养的黑客泄漏,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黑客攻击手段,包括美国自己受到的攻击,很可能都是CIA自己当年Vault7泄漏的结果。

这个在网络时代,堪比核武器泄漏。


所以,美国到底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们呢?

user avatar

西方国家之所以花大心思来对我国发动网络攻击,是因为西方国家知道,物理上已经没法摧毁中国,美国连阿富汗,越南都打不过,还想通过战争来打中国?


一个大的国家,要瓦解得从内部开始,那么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通过网络进行攻击就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手段。公知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负责的工作是分化国人,让国人免费听从西方国家的指示,让自己从心底相信,只要按照西方国家想要的样子去做,那么就会迎来美好的世界。


说难听点,就是叫你自我毁灭,不给你钱,你还以为自己成仙了。属于邪教国家化的打法。


另一方面,窃取数据,破坏数据,在现在的网络发达程度来说,还没有达到完全乱套的程度,但是要注意,随着以后智能制造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出现,越多基础设施智能化,物联之后,就有越多的数据进入主机,而这些基础设施会影响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被网络攻击,就可以真的引起混乱。


西方国家采用这种方法,无非就是打不过,我从内部来搞你,让你崩溃罢了。因此下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之际,我国得先占据数字产业的优势和行业标准,才能完成翻盘,然后转过头来,用自己的优势去将美国给弄死,否则,又是像现在一样被美国锤,虽然美国打得不怎么样,但是很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