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火就开火,想停火就停火。
我想开火你必须挨打,我想停火你必须也停火不能报复。
巴以开火还是停火,是美国和以色列说了算的,和巴勒斯坦无关。
像不像小时候那些欺负人的同学?先把你打一顿,你反应过来开始找东西反击了,他把老师叫来了——”老师你看,他正准备打我呢!“
这种事情,我的立场就是,支持停火,支持1967年联合国决议,希望能在1967年联合国决议的边界线上实现停火。
谢邀
拜登及其领导的美国政府,其实在整个巴以冲突过程中心态变化很简单。
姑且可以理解为——
1:默许狗子(以色列)咬流浪汉(哈马斯)——当然,就事论事,如果从火箭弹砸向以色列全境算起,这次是流浪汉先踩了狗子的尾巴。不过在此之前,狗子也朝流浪汉狺狺狂吠了(阿克萨清真寺事件)。
2.发现自己的狗链子不紧、想把流浪汉咬死,而且有些不听自己话了,自然不想看到太血腥的场面。然而,围观群众(中俄等其他安理会成员)讨论了一下想上前喝止拉住,美国又说,我不同意,这是我的狗子,你们别碰,我拉得住(所谓的自行外交努力,然后在安理会一票否决阻挠联合声明,三回啊三回)。
3.狗子实在太凶,赶紧喂点骨头(卖些军火)讨好一下,然后摸摸头搔搔下巴顺顺毛挠挠肚子说说软话(其他外交渠道乃至拜登本人的发声):你看,你也报了仇啦,那流浪汉被你咬得半死不活啦,我们放他一马回家好不好啊?
——目前为止,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说到底,拜登不想看到巴以全面开片,他可是有着战略重心东移、撤出中东,并拉拢盟友集火对付中俄的“长远大计”。此时以色列要是惹出啥大乱子,不符合美国除了小部分军火商以外大多数势力的利益。
然而,他就是不想让安理会来发声敦促停火,一定要把这份国际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何况,现在安理会的轮值主席国还是中国。
以上
军火卖出去7个亿美元,美国挺高兴。
哈马斯领导被堵在地道里一勺烩,以色列挺高兴。
哈马斯亟需回血养伤,也乐意停火。
既然大家都这么高兴,那就停火吧。
至于老百姓,反正说了也不算,那就忽略吧。
讲和跟上面这个事都是一个逻辑的结果,我把那个回答摘录在下面。
以色列采取了蚕食策略。
这一策略往好了说非常有效,往坏了说也真是非常阴毒。
以巴在巴勒斯坦这个区域虽然是宿敌,但由于以色列在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军事,所以以色列主导着整个地区的局势发展方向。
换言之,他并不担心夜长梦多之类的意外出现,因为时间站在他这一边。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稳扎稳打消化土地。
所以,每次冲突以色列虽然都是获胜,但它也不贪,不多占领太多的土地。
该谈判谈判,该退让退让。
以色列的这一策略给冲突降温和国际社会调解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沟通环境,甚至因为哈马斯的挑衅,以色列还会在国际社会中营造出一种受害者的形象。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且不说两边的战损比如何,就说冲突结果,每次冲突过后以色列都会扩大一点点土地,然后就会在占领区建设定居点,而当地的阿拉伯人则面临被驱逐。
等大家都适应了,以色列就再重复一边上面的蚕食流程。
于是不知不觉之中,以色列已经从建国时的56%的领土(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以色列地区的土地一分为二,56%划给了犹太人,44%则归属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到现在几乎全部囊括巴勒斯坦,而国际社会则多出了流亡在外的500万难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