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会确认拜登胜选,如何看待特朗普总统任期以「乱局」结束?

回答
特朗普总统任期以“乱局”结束,美国确认拜登胜选,这一结果并非突兀,而是其四年执政风格和政策的必然延续,也反映了美国社会深刻的撕裂和挑战。从多个维度来看,特朗普的任期确实留下了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乱局”。

一、权力交接的混乱与挑战

最直观的“乱局”体现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尽管美国国会已经正式确认拜登的胜选,但特朗普及其团队仍在进行一系列法律挑战和公开声明,指责选举存在舞弊。这种公开质疑选举结果的行为,不仅在程序上造成了混乱,更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法治基石造成了冲击。

质疑选举公正性: 特朗普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提起了数十起诉讼,试图推翻选举结果,但绝大多数被法院驳回。这种不惜一切代价质疑选举合法性的做法,在美国现代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动摇了选民对民主进程的信任。
煽动性言论与政治极化: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频繁使用“假新闻”、“政治迫害”等词汇,将任何对其不利的信息都定性为敌人攻击。这种言论不仅加剧了政治极化,也让许多原本可能存在的妥协与和解变得更加困难。
对传统政治规范的挑战: 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现任总统不承认败选,不配合权力交接的平稳进行,这本身就是对美国政治传统和规范的重大挑战。这使得整个过渡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感。

二、美国国内政治的深度撕裂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民粹主义色彩,他善于利用和放大社会矛盾,将政治对手描绘成敌人,将不同政见者视为“人民的敌人”。这使得美国国内政治的裂痕在他任期内不断加深,甚至撕裂。

政治身份的强化与对立: “特朗普支持者”与“反特朗普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近乎身份认同的对立。政治立场不再仅仅是政策分歧,而是上升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冲突。这种深层对立使得沟通和理解变得极其困难。
媒体生态的分裂与信息茧房: 特朗普政府对传统媒体的攻击,以及社交媒体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媒体生态的分裂。支持者倾向于相信特定媒体和信息来源,形成了所谓的“信息茧房”,进一步巩固了其固有认知,阻碍了理性讨论。
社会公平与权利议题的争议: 从非法移民的强制遣返、家庭分离,到对待少数族裔的言论和政策,再到对“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强硬回应,特朗普政府在社会公平和权利议题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三、国际关系与全球秩序的动荡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他对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的蔑视,也给全球秩序带来了显著的动荡,可以被视为其任期“乱局”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贸易摩擦: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提高关税,退出TPP等贸易协定。这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体系,也引发了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对盟友关系施压与多边机制的削弱: 特朗普政府质疑北约等传统盟友关系的重要性,要求盟友承担更多责任,甚至威胁退出。同时,美国退出了伊朗核协议、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协议,削弱了全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加: 特朗普政府在朝鲜问题、中东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有时表现出不可预测性,增加了地缘政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四、对美国制度和价值观的冲击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任期最大的“乱局”可能在于他对美国制度和价值观的冲击。

对法治的挑战: 尽管许多法律挑战最终失败,但总统本人对司法机构、情报机构、调查部门的公开质疑和攻击,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公众对这些机构的信任。
对民主程序的破坏: 如前所述,对选举结果的持续质疑,以及其团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推翻结果的行为,是对民主程序最直接的冲击。
对美国软实力的损害: 过去,美国常常以其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吸引世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言论,在许多国际观察家看来,削弱了美国的这种吸引力,损害了其软实力。

如何看待?

特朗普总统任期以“乱局”结束,与其说是某种意外,不如说是其四年执政风格的必然投影。他成功地动员了一部分被传统政治忽视的群体,但也通过其激进的言辞和政策,进一步固化和加剧了美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分歧。

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反思契机: 此次选举结果,即便在极度混乱的权力交接中,也依然显示了美国民主制度的韧性。然而,这种韧性并非完美无瑕,而是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特朗普的出现和他的执政,迫使美国社会不得不深刻反思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民主的未来。
“乱局”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确认拜登胜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其留下的“乱局”——政治极化、信任危机、身份认同的撕裂等——不会在一天之内消失。拜登政府能否有效地弥合分歧,重建共识,修复国际关系,将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
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特朗普的任期不仅重塑了美国国内政治,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的美国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是否会回归其传统的盟友体系和多边主义立场,将是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焦点。

总而言之,特朗普总统任期以“乱局”结束,反映了美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化和挑战。承认拜登胜选是美国民主程序的一次艰难运转,但随之而来的如何处理和化解“乱局”,将是美国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内需要面对的关键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什么资格搞太严肃的议论,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晰的,即“星条旗插遍国会山”这场乱局,并没有完全结束,甚至后遗症会更加可怕。

首先,特朗普本人在煽动支持者暴力攻击国家机关后,立即呼吁和平,是直接卖了支持者。从今天起,很难去讲共和党的选民还有多少,下一届共和党能拿到多少票。注意,这已经不关乎特朗普本人了,而是共和党的命运,即使共和党大佬纷纷与特朗普做割裂,但特朗普就是共和党的人,怎么洗也是脏(可以参考苏共20大于60年代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未来民主党要比共和党赢面更大,拜登如果能够撑到第一个任期结束,那么将大概率连任;

其次,也是承接第一点。民主党现在掌控参众两院,是2010年之后未有的事,但一个雷是:2022年美国众议院要重新选举。所以拜登在上台后很可能要用一些手段巩固基本盘,其中几个做法包括扩大最高法院数量,以及将1000万多拉美非法移民合法化。有了这1000万多的新鲜血液投民主党,民主党自然不怕输。而这恰恰跟美国的右派选民意见向左,可以预见美国不但不会愈合,反而会更加撕裂。

再次,继续承接第二点。右派选民看不上共和党,又恨民主党,这时候上来个小年轻,搞搞新思维,画面就好看了。

user avatar

始乱终弃的特朗普,特别不靠谱,是美国之耻。但右翼势力大闹一场是左倾前因的后果。奥巴马同样是政治素人,平庸之辈,只得抓住左派混吃混和,后果就是失衡后的极右反扑。

拜登这个老戏骨,如果做得到左右平衡,社会和解,即便四年一任,也能永垂不朽。

user avatar

未来美国的政权交接出现“乱局”会越来越多。因为川普最多只是乱局催化剂,而远不是乱局的主因。

真正的乱局主因,实际上就是作为以抢劫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一窝土匪 ,在抢劫收入减少后几位当家收益要重新分配时,火并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大当家(金融集团)要自己的那份不能少,因为自己是负责收钱的,保护费收入要过自己手的,钱不够那收保护费的小弟就要减少,收钱的人少了就更收不到钱了。

二当家(军工集团)说自己的那份不但不能少还要增加,因为有钱才能有枪有兵,现在山下几个村子建起了围墙炮楼,不增加人手打不进村子那交钱的就更少了。

三当家(能源集团)说自己那份也不能少,因为你大当家收钱都是通过我参股的几个买卖才洗白的,钱少了那几个掌柜的容易胳膊肘往外拐,洗白渠道没了钱收上来花不出去有啥用。

四当家(科技集团)说我那份还得加上去,山下百姓交钱还不是靠我那门大炮,听说有个长耳朵种地的也开始琢磨起大炮了,我得把大炮弄长点。

五当家(传媒集团)说这么多年你们打过几枪开过几炮呀?还不是我带人把几个村里百姓忽悠的主动给我们交钱。哪有出力的少拿钱这道理,我得多拿一点。

六当家,七当家等也纷纷表示自己那份不能少。

土匪们吵了半天,也没得出个重新分钱的规矩来,都认为自己那份绝不能少,然后各自回寨子改干嘛了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