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4 月 11 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已确认 550 名船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会给美军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罗斯福号航母新冠疫情爆发,无疑给美军带来了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其影响绝非仅限于一艘航母的战斗力损耗,而是触及到人员健康、军事部署、士气心理、战略部署乃至整个军事体系的运作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影响:

一、 直接的战斗力削弱与部署受阻:

航母战斗群瘫痪: 航母是现代海战的核心,其战斗力体现在舰载机部队、导弹系统、侦测能力以及人员的整体协同。罗斯福号作为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其一次性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船员感染,直接导致了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锐减甚至暂时瘫痪。人员是维持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运转的关键,从飞行员、地勤人员到舰上的工程师、医疗人员,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会对整体运作产生巨大影响。
军事部署调整与推迟: 罗斯福号当时正处于亚太地区执行任务,疫情的爆发迫使其不得不中断既定部署,返港接受隔离、治疗和消毒。这不仅打乱了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投送和战略存在,也可能给其他区域的军事部署带来连锁反应,需要其他力量进行填补或调整。
舰载机联队损失: 航母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舰载机联队。如果大量的飞行员、机械师等关键岗位人员被感染,即使航母本身能够进行一定的维护,也无法有效展开舰载机的起降和作战任务。

二、 对美军士气与人员健康管理的长远影响:

士气打击: 一艘核动力航母,是美国海军的象征之一,其大规模疫情爆发对全体官兵的士气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官兵们会担忧自身健康,对未来的部署和安全产生疑虑,这种心理上的不安感会蔓延,影响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
人员健康保障体系的考验: 疫情暴露了美军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舰艇环境中。如何有效筛查、隔离、治疗,以及如何保障高强度军事活动中的人员健康,都成为美军需要认真反思和改进的课题。这会促使美军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能力和公共卫生应对预案。
对未来招募与留存的影响: 如果官兵们对军队的健康保障能力缺乏信心,可能会影响新兵的招募意愿,甚至促使一些现有官兵考虑提前退役。这会给美军的长期兵员补充带来压力。

三、 对美军战略部署与全球军事力量平衡的影响:

区域战略调整: 罗斯福号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是美国在该地区维持军事优势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其暂时撤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和威慑力,可能给地区力量格局带来微妙的变化。其他国家可能会借此调整其战略部署或外交策略。
资源与精力的分散: 为了应对罗斯福号的疫情,美国海军不仅需要调动医疗资源进行救治,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舰艇的消毒和人员的隔离。这会分散海军的资源和精力,可能影响其他领域的军事建设和行动。
对“大国竞争”战略的挑战: 美国当前将战略重心放在与中国的“大国竞争”上,特别是在印太地区。罗斯福号航母作为“前沿部署”的关键力量,其战斗力的暂时削弱,会对这一战略的执行带来直接挑战。

四、 后勤、维护与训练的冲击:

训练中断: 疫情爆发导致了人员的隔离和舰艇的消毒,原有的训练计划必然被打断。航母的舰载机联队需要持续的训练才能保持最佳作战状态,训练的长期中断会影响其战备水平。
维护保障压力: 舰艇的维护和保障工作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协同。疫情可能导致关键岗位人员的短缺,增加维护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可能影响到舰艇的长期维护计划。
供应链与后勤保障的考量: 疫情也可能影响到航母及其舰载机部队的后勤供应,包括弹药、燃料、备件等。在特定环境下,能否及时获得所需的物资,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五、 舆论与国际形象的影响:

负面舆论压力: 罗斯福号疫情迅速发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的讨论,给美国海军乃至整个美军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处理不当,可能会损害其作为世界最强大军队的形象。
国际合作与信任的考验: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美军航母的疫情事件也可能影响到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和互信。一些国家可能会对美军的健康保障能力产生担忧。

总而言之,罗斯福号航母的新冠疫情绝非单一事件,它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危机。它迫使美军深刻反思在极端环境下的疫情防控能力,优化自身的健康保障体系,调整军事部署策略,并在维护全球军事力量平衡和国家战略利益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这次事件的经验教训,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美军的现代化建设和作战指挥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

有影响,但这艘航母出现疫情,对美军影响不大。

美军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纽波特纽斯船厂因为疫情诱发的建造问题,以及因为国内疫情爆发而带来的航母制造产业链问题爆发,诱发航母数量急剧下滑的问题,这很可能在未来10年内让美国航母缩减到9艘以下

美国现在的航母数量是11艘,但福特号不能用,华盛顿号在换料大修(美国每艘航母每25年要进行一次5年左右的换料大修)也不能用,所以实际上是9艘。

这其中,有三艘实际上已经接近了退役时间,分别是75年服役的尼米兹号,77年服役的艾森豪威尔号和82年服役的卡尔文森号。

拿美国之前的航母来算,一般来说,45年~50年是正常服役时间,当然也有只服役40年的,服役50年以上的目前只有一艘(企业号),但是肯定不能作为主要标准了。

卡尔文森号38年,尼米兹号45年,艾森豪威尔号43年,美国之前的计划是2027年之前交付3艘航母(福特,肯尼迪,企业)来替代之前退役的三艘(卡尔文森、尼米兹和企业),但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因为此次疫情的原因,美国航母产业链基本上已经断了,在之前的消息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甚至都已经出现了疫情

美国冷战期间制造航母的速度是3年一艘航母,也就是说,如果疫情因此影响美国航母生产产业链三年以上(一般来说国内如果受影响一年左右,产业复苏就会影响军工两三年),那么美国海军就会直接少一艘航母。

然后因为福特级建造速度不够快(目前是6年一艘,2006年福特开工,11年肯尼迪开工,17年企业开工)的原因,美军接下来航母会越来越少

就目前而言,如果继续维持6年一艘的速度,那么2023年福特级四号舰开建,2029年五号舰开建,2035年六号舰开建,。

PS:虽然目前还没有后续数据,但美帝一艘福特从开工到服役大概是11年

姑且认为到2035年美帝能交付4艘福特,但是美帝到2035年要退役5艘尼米兹,也就是到时候美帝只有8艘航母能用(正常是9艘,但是1艘需要换料)。

这是一切正常的数据

现在未来有两种可能性。

A,美帝加速制造,之前已经提出了加速造航母的计划,就是今年年初,把四号舰命名为了米勒号航母(命名的还就是莫德利,前两天辞职那个),五号舰也提前在2027年开工,然后六号舰2030年开工,强行把航母数量提到12艘。

B,因为疫情原因,建造推迟,由于国内经济在3~5年内很难恢复,军费很难批下来,导致航母制造也被推迟,甚至到了8年一艘航母的地步

除了航母以外问题还有。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是每年3艘的速度下水,巅峰时期81年达到了5艘(平均下来每年3艘),目前交付弗吉尼亚级的速度是3年2艘,过去6年交付了9艘。

俄亥俄级攻击核潜艇的一年一艘,目前哥伦比亚级还没影,第一艘预计要2031年交付。

阿利伯克级建造速度曾经是平均每年3艘,巅峰时期1995年服役6艘(96年服役5艘),现在是2年勉强给一艘。

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下,没有疫情的情况

犹记得2015年左右,所谓“五大霸权”的说法开始在全网流行,即美国推行全球军事存在所关键就是“金融、军事、科技、人才和文化”,但问题在于,你还能守得住吗?

有几本书,挺适合现在的美国看一看。

355艘大舰队?12艘核动力航母?重新开始两洋战略?

这本书还挺好看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