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低估了,美国建制派们努力了几十年才搞出一个“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的忽悠法宝。但也就一半人信了,剩下一半跑去特朗普那边。
特朗普则在很短的时间里,创出了一个新的政治正确:美国优先。这可比LGBT、移民什么的政治正确了一万倍,因为美国优先是和大多数美国人钱包关联在一齐的。
对待移民要美国优先,你得先把美国人自己的就业安排好了才能吸纳移民;对待盟友要美国优先,凭啥美国要出钱保护他们(背后收的铸币税老百姓可见不到),那给盟友钱发老百姓才好;对待金融隐患要美国(现在的美国)优先,明天的风险不能耽误今天享乐;对待中俄要美国优先,不能实质让步妥协。
这个美国优先的政治正确对拜登政府的限制太大了,拜登如果不在处理移民、盟友外交、金融经济、中俄竞争中延续特朗普的政策,那就是“美国不优先了”,美国不优先了那这个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川普的大嘴不说,民主党自家拥护者发现钱包少了也会找拜登玩命。
于是拜登只能在一些边缘话题上搞政治表演,而所有关键性操作几乎就是个“高举反川普旗帜的川普死忠粉”。
那么民主党活跃分子一看,这货怎么和川普操作一样呀?
共和党活跃分子则说,这货太老了连改变川普政策的能力都没有了。
中间人士则想:反正都是这几下子,川普来表现至少有个喜剧效果。
建制派大佬们则在计算,还能有多少投票的阴兵。
如果根据最新的民调,要是重新进行大选的话,特朗普会比拜登要高,拜登的支持率走到现在这个情况,主要还是源于两点:
拜登参加大选的时候,瞄准特朗普抗疫不利的事穷追猛打,获得了大量支持,但拜登上位后,美国疫情并未好转,如今美国疫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目前还在快速增加。
最为明显的就是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续肆虐,至今美国在疫情控制上都没有建树,尽管美国有着很高比例的疫苗接种规模,但是仍然无法抑制疫情的扩散,美国犹如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美国的CPI指数是不断上升,如今美国民众还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一边是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一边是超市货架空空荡荡,如此对比是相当的讽刺。
拜登在竞选期间的承诺已经很难兑现,这是拜登支持率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在特朗普时代已经开始了所谓的“贸易战”,不过最终受伤的是美国自己,因为美国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
10月中旬,美国劳工部发布消息称,美通货膨胀率比去年同期增长5.4%;
9月份全国消费者价格较8月上涨0.4%,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创13年来新高。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不断“放水”,试图通过多印钞票来解决目前的困境,显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战略,美国的通货膨胀就是典型的后果。
尽管特朗普已经在事实上被封杀,但是现在来看,他依然有影响力,10月的一次民调数据显示:
共和党支持者中有80%支持特朗普,民主党支持者中有87%的支持拜登;
在独立派选民中,特朗普以45%的支持率领先于拜登的28%,另有20%的独立派选民表示他们会投票给“其他人”,4%的人表示他们不会投票。
拜登如果真想要给自己政治减压,最好方式就是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解决国内危机方面,以此来重新建立起选民对白宫的信任度,而不是继续挑衅中国底线,给美国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谢邀
这个问题,拜登自己做得不好有一半锅,另一半则要分给美国越来越严重的党派撕裂
的确,无论是拜登号称自己擅长处理的外交政策、疫情处理,还是无法控制的阿富汗撤军、通货膨胀,所有政策都处于乏善可陈、甚至完全不清楚明确政策的情况。
但哪怕如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异常夸张的数据:
民主党选民里,92%支持拜登、6%不支持;共和党选民里,4%支持拜登、94%不支持
我觉得这就和拜登无关了,因为他做什么,都必然会得罪另外一半:
强制戴口罩吧,共和党人不满意,但你不强制,民主党人就要造反了;
对富人加税吧,共和党人说你搞社会主义,但你不加税吧,民主党人说你造成社会不公;
做大基建项目,税收到底是问大公司来征收还是问收益者来征收?
突破债务上限,到底是准备继续印钞还是准备控制通胀?
一切都是矛盾的,只要你做了一个政策,或者不做一个政策,你的支持率就必然是涨一部分、跌一部分。
这个也印证了之前的一个看法:拜登上台,得到了很大一部分“我很讨厌特朗普换条狗都行”的共和党人支持。
这些人投票给拜登,不是因为支持他,只是因为他不是特朗普。
现在真的政策做起来了,不好意思,我还是要反对你的,因为你是民主党。
美国反对美国,莫过于是。
拜登政府现在状况不妙,中国在和拜登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不用着急了。
我以前就建议过,如果拜登政府上台6个月而不能明显缓和中美关系,中国就应该在中期选举前拒绝和他交易。现在我还是持这个态度。但在这态度之上,我建议再加上一条:中国可以一方面拒绝和拜登政府进行实质上交易,但一方面仍然对拜登政府的团队做出一个承诺,就是只要拜登政府不干出更恶劣的明显恶化中美现有关系的事情,中国可以承诺在明年中期选举前夕不对美国进行狙击。
什么是狙击?至少可以包括经济狙击和外交狙击两种手段。
经济狙击是指综合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在选举之前抱着杀敌1000自损800的态度,给美国制造很大的经济问题从而拖累拜登政府的选举。
由于在疫情中中国克制住了搞一些激进经济手段的冲动,现在的政策余地比较大。中国内部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民众凝聚力很强,民心民意可用。而且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比美国好。这就使得中国在“两败俱伤但伤美国更深”的经济狙击对策选择上比美国有大得多的纵深。
其实去年疫情期间我就建议中国对川普进行经济狙击,但没有被采纳。
经济狙击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打击了对方,而且在于感知到对方选举失利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去抢攻,从而让世人看到中国有“利用经济手段来强力干扰美国国内大选”的意志和能力。
除了经济狙击,外交狙击也是可以考虑的。这样的代价可以小得多,如果保守一点的话可以用外交狙击而不是经济狙击。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在美国大选前一个星期强行关闭美国驻香港的领事馆,全部美方外交人员驱赶走。这样的话拜登政府即使作出强力回击也势必在美国国内遭到铺天盖地的对华软弱导致被中国欺负的指责。这会拖累他的选情,至少会大大影响拜登政府的形象。
那中国对拜登团队承诺不主动狙击又是何目的?一方面就是在中美不进行实质交易的情况下以此为威慑,避免拜登政府主动升级对中美关系的破坏。我认为这种狙击的威胁还是震慑力比较强的。另一方面一旦拜登政府硬着头皮继续实质性破坏中美关系,那么中国自然也要言出必行兑现狙击的承诺。而由于拜登政府的选情本来就不好,在狙击之下大败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样的话也算是中国给美国的对华强硬派一个严厉的教训。
56%的支持率,下降到44.7%的支持率,本质上是 “不要懂王好不好” 的支持率,下降到 “稀宗好不好” 的支持率。有这跌幅,也算正常。
真正令人惊讶的是,直至今日,竟然依然能有44.7%的美国人,表示依然支持稀宗。
先后搞出了懂王和稀宗,也算是美国这四年一次的电视民粹真人秀的真实水平体现了。但凡搞个欧洲或日本或我朝的推举制度,也不至于如此丢人现眼。
不过这倒也不那么重要。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行政首脑的权力上限,确实可以达到迪克切尼的程度,但下限,确实是随便拉条狗也可以 — 毕竟,整个美国联邦政府,也只不过是美国国家权力主体下的众多权力工具之一。
只要资产阶级专政和全球剥削体系依然貌似稳固,那就万事大吉。
某些大V在口胡美国政治之前最好还是google一些最基本的数据。比如 @安好心 这种说什么换川普上来支持率肯定更高的,一看就是连538都没看过就来对着一个完全不熟的领域信口开河的。
这两张图是从50年代以来历任美国总统的支持率和同期的拜登的对比(绿色线是拜登,黑色线是其他总统)。可以看到哪怕拜登跌到了现在这种程度,他的支持率还是高于同期的川普(整个川普任期内他的支持率就没有超过一半过)。
其实,解释这个问题不难——在两党极化越来越强的现在,任何一个总统,都会遭到全国至少40%民众的无条件抵制,此外还有大约10~20%的民众是捏着鼻子投他的,真正无条件支持他的只有少数。拜登执政之初“他不是川普”这一点就足以为他拉来一半的支持率。而随着他任期的开展,川普的威胁不那么重要了,那么人们更多会聚焦于他的在任上的表现,那么本来就不支持他,捏着鼻子投他的人,也自然会渐渐从支持走向反对。
其实,总统选举之后支持率下降在美国政治中(或者说在所有民主政治中)都是常态。而且这个提问也颇有截取信息搞大新闻之嫌——拜登或许是二战以来在执政后第三季度支持率相比执政开始时跌幅最大的,然而像克林顿、福特在执政的前六个月的支持率跌幅比拜登三个季度跌得还要多,小布什执政初的支持率和拜登的走势类似,要是没有911是否会跌得更多也未可知。总之,民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东西,选取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比较,那么得出的结论完全可以是截然相反的。
替拜登说两句话吧。
拜登说实在的,也是冤的很,这里面有几口锅,第一口锅是川宝的。川宝也是个狠人,2018年的时候川宝一直嚷嚷着要降息,天天上推特骂,搞的最后美联储实在招架不住了,在2019年重启降息,其实当时根本不应该降息的,降息当时出来的时候我都惊讶的不得了,我说现在没病没灾的搞降息,万一哪天出事,准备怎么对付?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美联储一口气把利率打到零,2020年又开始狂发债务,债务增幅能增城啥样?2019年美国国债占GDP为107.4%,到了2020年,直接暴增到128%,一口气增加了20.6%,川宝之前还一直哔哔说奥巴马时代国债发多了,按照他这个发法……
川宝留下烂摊子,把所有能用的东西用到极致,拍拍屁股走了,我就想起雍正了,当年雍正也是惨,天天都是996,和官僚士绅斗的天昏地暗,死的时候国库充裕,给乾隆留下一个较好的开局,再看川宝……你说美国国债能不高吗?也就克林顿那会敢还钱,紧缩怨声载道,宽松喜笑颜开,刷刷的印钞票他不香吗?
另外一口锅还是乔曼钦,完全搞不定,推啥法案都是问题,搞的进步派现在怨声载道,天天上推特骂。我都怀疑中期选举的时候,民主党不会翻车吧?
现在就是各方不满意的局面,之所以还能在一起,完全是川宝功劳。其实看2020年的选举就明显感受到民主党都不想选了,硬撑着,谁想疫情爆发, 川宝应对不力,给了民主党个漏,捡漏成了,问题是拜登太老了,掌不住舵。
现在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拜登一个人在当总统,私底下,手下的那群人该干啥干啥,该捞什么捞什么,完全不听话,说话也颠三倒四,前后矛盾,最典型的台湾问题,拜登上CNN表一个态,然后白宫发言人又表一个态,最后美军又表一个态,问题是三个态度都不一样,所以整个人都斯巴达了,您到底是希望传递什么信号?
之前的几次中美见面是明显的协调不畅,虽然大家都在为当时痛斥高兴,但是想想谢尔曼来华,来的完全是莫名其妙,因为来华访问应当是先邀请,对方同意,然后访问,但是谢尔曼给人的感觉就是莫名其妙,访华这么大的事情,没邀请也硬来,这能不吃冷眼么?
我写这篇文的时候,克里还在和沙利文在吵,就是公开的新闻,查得到。
美国商业集团也不满意,一直施压要求解除关税。
在对外关系,欧盟当时是希望川宝下台后,拜登上来好谈,结果拜登上台还是不好谈,所有和欧盟的协议都没有进展,这段时间欧盟不是天然气短缺么?天然气都冲破1000了,普京把全国所有的天然气储备点都灌满了,上电视吆喝:“俄罗斯天然气很多哟,要的话尽快通过北溪二号线,尽快谈价格嘛”,俄天然气把价格从550一路喊到790。
40个欧洲议员呼吁对俄天然气公司调查,说看是不是操纵价格,问题是操纵不操纵,你还能不用气不成?欧盟去找美国做协调,美国有天然气嘛,就在周一,美国全球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奇斯坦说,美国政府没有干涉公司销售,只有俄罗斯可以帮助欧盟。
那美国天然气都到哪去了?
东亚……
还有个印太问题,阿富汗撤军把印度都搞怕了,现在把印度顶在一线……上次哐哐发照片,有没有觉得现在莫迪乖多了?
上头一个昏昏沉沉的总统,下面都是在搞三搞四搞东搞西,都不知道在搞什么,甚至不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从总统到官员,甚至到美联储都是,这次美联储议息会议结论是什么?
围绕通货膨胀预测的风险偏向于上行,更严重且持续的供应问题的可能性很大。长期通胀预期有可能明显提高,并导致通胀持续上升。
草,鲍威尔上个月还说“通货膨胀是短暂的”,说了大半年了都。
现在美国的问题不光是拜登的问题,是一个系统似乎出了问题,那那都不对劲,甚至连智库都不对劲,彼得森国际研究所都已经开始琢磨把供应链搬到墨西哥-----但凡有哪怕一点点常识,我且不说墨西哥那帮毒贩子怎么弄,墨西哥一共就1.28亿人,给你搞个毛的供应链啊?
美国人不怕死,但是怕苦。
所以美国新冠死70万,行,但是炸鸡涨到两美元,不行。
苦比死可怕,因为死了能上天堂享福,这是一神教徒和东亚人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
还应该加上难民政策前后矛盾,边境管控不力,不仅共和党反对移民的支持者,民主党内支持开放移民政策的基本盘也发生了动摇。
持续发生的枪击事件,让控枪支持者对民主党的承诺失望。
国内通胀无法控制,物流拥堵导致物资匮乏,高油价更是给了共和党,特别是川普攻击执政党的口实。
还有十二月即将再次面临的提高债务上限问题。
结果就是,为了明年的中期选举,民调越是下降,民主党的政策就越会束手束脚一事无成。
明年中期选举,参议院重回共和党掌握已成定局,即便是众议院,共和党很可能也会拿到控制权。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主党议员公开对拜登的政策表示不满了,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党内议员为了选举连任跳船自保。
拜登跛脚鸭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加之拜登接下来的三年任期内很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
拜登多半是会像胡佛一样,被彻底钉在美国历史的耻辱柱上,晚节不保。
民主党也会因此一蹶不振,十几年翻不过身来。
为了报仇,共和党在拜登任内发起总统弹劾的几率大约也是百分之百。
我还是那个观点,
民主党这届总统接得太急,
本来,牢牢掐着众议院,再利用中期选举在参议院里翻盘,彻底掌控国会。
掐着川普的脖子,看着他一事无成地再干一任,让所有问题爆发出来,
民主党就可以以拯救者的身份卷土重来,拥有完整的执政权。
非要这个时候出来接川普的烂摊子,莫名其妙地帮共和党把所有的锅都背了,根本就是短视地找死。
转载自参考消息
让川普利用他自己任内造的孽来攻击拜登,民主党真是活该......
2021这年份,其糟糕状况是对标1929的。
如果这种支持率下跌只是从“二战以来”算起,那证明没啥大问题。
我倒不是觉得美稀宗有什么水平,而是这特殊时期的支持率确实没法反映领导能力。
川宝要是在位,就算支持率好看很多,但那也意味着他整出了更多的活,在下坡路上踩了更狠的油门,挂了最快的档。然后再把烂摊子丢给继任者,哪怕是丢给自己的下一任期,留给未来的自己去解释。
要不是这次病毒爆发太快,川宝险些就成功了。
而美稀宗呢?
选民都直说了,人家选的是个“非特朗普”,而不是具体的人。
尽管如此,拜登依旧是美国历史上得票数最多的总统(同期川宝第二),那么使劲投,还不对着其人格形象投。那自然支持率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还不够快。
他还远远没有能力踩油门,你们喜闻乐见的美国通胀,说实在的算个屁。
再怎么通胀能一年整死七十万?就算能,这油门也不是他踩的。
他折腾不出什么来的。
大问题也不是他折腾出来的。
大的要来了倒是真的。
他最大的作用是屁股,站住了那个位置,不让某些能把自己军方吓到“通敌”的狂人上台。
他承受的压力也不在脑子上,而在于腚,所以.....
有时候我觉得拜登根本不是什么总统,只是个“非特朗普选项”,是个强制特朗普去度假的按钮。即使特朗普死了,后继某个会用推特大喊“解放三州”的总统也可以被视作“特朗普”。
拜登和特朗普班子的轮换,对华政策没有多少变化,货币政策也不受影响,防疫也是那个德性。
人命关天的大事都不动如山。小事倒是翻天地覆。
但小事毕竟是小事,你允许同性恋成仙也没有用,你把基建的大饼画到外太空也无济于事。
“活命”对于智人来说,总还是有那么一点吸引力的。再怎么糊弄,面对家里有两头牛的时候 难免会醒一下。
时代变成这个揍性当然不全是拜登的错,因为他不配犯下错。只配挨骂。
破坏容易建设难。
大统领挖的坑太多,美国已经骑虎难下。
后退意味着软弱和衰败。
所以只能强撑。强撑又意味着延续大统领的那套,还是一团乱。
伊朗伊朗卡住了,欧洲欧洲卡住了,俄罗斯也一样,疫情、经济、关税无不如此。
七伤拳继续打伤己,收回又没面子。
所以对外只能继续做一个 假装帝国主义!
实际台子已经没什么约束力了。
破屋又遭连夜雨,如此形势偏偏又搞出难民问题。
大统领依靠白皮至上好歹能保住红脖基本盘。
登叔真是基本盘都不知道在哪里。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这届不行,换一届就行了?
大厦将倾,怎么支楞都是错的。
所以说选来选去,能选个啥样啊?
比烂而已!
拜登上台以来干的每一件大事都爆雷,就这样还能有44.7%的支持率?要么是民调数据修饰过,要么就是白左脑残粉多到令人惊讶,要么就是“恐特症”人群立场太坚定。
拜登应该是二战以后这些总统里政绩最差的了吧,说一句文恬武嬉都算给他擦脂抹粉了。
所谓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拜登身为一个总统,在意识形态和军事领域的成绩简直堪称车祸现场。
美国现在撕裂的社会现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意识形态不适应美国社会造成的,总统上台之后按理说都得有个什么口号、精神之类的玩意来团结民众,搞搞意识形态建设,分分敌人朋友,中国电竞战队那帮废物教练还知道拧拧绳呢,结果老拜登除了复读白左经典言论就没别的了,这都不是拧绳了,这是拆台啊,您这还不如一言不发呢。作为意识形态问题的衍生产物,难民问题处理的也是一团糟,要面子没面子,要里子没里子。
军事层面就更别提了,阿富汗撤军全世界就拜登和布林顿觉得成功,本来搞了20年都没搞定阿富汗就够丢人得了,最后这一下连体面的结束都做不到,从结果上说这比越南战争还惨。
然后拜登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挺差的,疫情没控制住,经济也没起色,供应链危机,反正在你能想到的任何方面拜登都没啥拿的出手的成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按照现在的趋势完全看不到拜登政府之后能干的好的任何趋势,所以支持率低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拜登带给人们的岌岌可危感太生动了,以后可怕没人在投票给70岁以上的候选人了。
一一一———————《奏懂王表》——————一一
臣并大小MAGA一亿余人诚惶诚恐,顿首谨表:
今美国,民主失势,白宫国会,群魔乱舞。拜登门前,反对声盛。天下未定,大局难安。此诚美国危急存亡之秋也。
自陛下继承大统以来,而来四岁,承天顺德,御牧万民,励精图治,与敌和谈,美墨修墙,经济腾飞,人无不为王颂也。
然拜登小儿,大选弊之而王。先撤军于阿富汗,后窜稀于白宫前,逢人便跪,遇事便睡,大行苟且之事,大举断袖之风,朝野上下,物议汹然,宗庙有倾塌之危,社稷有倒悬之急。
MAGA有勤农者,有勤商富缠金者,有持枪善武者。王之共和党,民众破亿,百万持枪,枕戈待旦,上下一心,受内外之倾心,汲四方之睽瞩。宜当杀上白宫,与拜登痛陈利害,民主共和各自建国,此天下大定也。
此兹事体大,愿陛下不辜众人之所期,不负万民之所托。南北分治,红蓝分家。止美国之内战,还世界以和平。可发推而召万民,立九鼎而创新国。总统之位,犹为易矣。
谨伏圣听,再拜!
很正常。
在一个国家有内忧外患的时间点上,需要一个一言九鼎的人。他说出的话,绝不允许有任何更改,而且要能够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
拜登是两党妥协的产物,大家推选他上台,完全是觉得老特搞事太狠,大家都没钱赚。于是大家认为当前的重点是先让老特滚蛋,但是又都不想让对方的人上台,于是推出一个人来作下过渡,等老特滚蛋以后再说。
拜登的优势就是够糊涂,上课以后什么事都说了不算,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傀儡人物。也正是因为如此,拜登的任务实际上是什么都不做,学万历在后宫睡觉。
他并不是美国需要的那个人,但他是两党需要的那个人,民调当然不会高。
看来拜登印钱印的太慢了,老百姓不满意,要加大力度啊。
川普再疯,好歹健康得不行,精力无限。
拜登的话,我觉得大部分人,即便是支持民主党的人也会担心他能不能扛到下一个任期,这里不是说去世,就是指身体状况不再允许。
还有美国的通胀一直下不来,这个是民众最直接感受到的。虽然这个也不能赖拜登,而且消化通胀需要时间,但是民众并不买账,这等于逼着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勒紧裤腰带。
再加上阿富汗的狼狈撤军,基本上算是颜面扫地了。
虽然换成川普,也未必就会比拜登强,但是最起码阿富汗撤军可能会稍微体面一点。
怎么说呢,还有至少两三年的窗口期,同志们仍需努力。
知乎你可以啊,现在还有什么是能说的啊?我上的是知乎还是推特啊?
政治上的老油条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看看拜总统的一系列骚操作,就能看出这和稀泥的本事已经和出天际。
比如,一方面说要改善中美关系,另一方面又疯狂地搞军事恫吓。
一方面说贸易战让美国受伤,另一方面又迟迟不肯降低关税。
一方面孟晚舟都放了,转过头来就又搞个美英澳联盟把核潜艇技术转移给澳大利亚。
……
政治老油条的常规操作就是两边都讨好,两边都获利,小心翼翼地完全平衡木。
这套手法在太平盛世是升官发财,谋权牟利的不二法门。也就是不轻易表态,不轻易站边,尽量不承担责任,事事都留后手。然后游走于各方势力,成为那个能够跟所有势力都说上话,能调和矛盾,取得共识的唯一存在。
这套操作绝非凡人能够掌握,属于是绝对的技术活儿。用好了确实能够弥合矛盾,达成共识。
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适用范围是各方势力尚未分裂到你死我活的时候。也就是说,当矛盾激化,水火不容,大家都要掀桌子的时候,两边讨好就意味着两边背叛,其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这正是拜登面对的困境!他的一系列操作并没有弥合矛盾反而让两边觉得他不够坚决。进而使得他在两边都失分。
对内对外都是如此,比如释放孟晚舟本来是中美关系改善的一个契机,顺势往前推两步,中美就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国内反对声音喧嚣之上,老头子转过头来就又开始打台湾牌。
再比如,预算法案本来是老爷子的主打,结果现在缩减了一半,反过来又让党内的激进派极为不满……
所以这种和稀泥式的政客,最大的缺点就是瞻前顾后,没有魄力。而美国当前的情况恰恰是需要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者来强势领导。而这其实是拜登所不具备的。更关键的是,美国当今国力确实不如从前,影响力更是极速下降,以前一两句话能摆平的事,现在提着银子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比如最近跟东盟会议,美国拿了1.3亿美元还要分四期,东盟一年的GDP都四万亿美元了,这点儿钱就跟打发叫花子一样。
如果拜登失败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和稀泥”此路不通,未来的美国总统将会吸取教训,用更加极端的方式只维护和讨好自己的基本盘。党争和分裂将会进一步白热化。我们可能将会看到一个摇摇摆摆的美国,每四年就折腾一次,越折腾越不满,越不满越折腾。
必须要说,尽管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尽管这个情况还会维持很多年。但是美国自我认知却出现了错乱。自己已经没有100的势力,分明只有70的力量却还要摆出100的架子。
这种认知错乱把美国的决策空间给彻底封死,妥协会失去选票,不妥协会让局势恶化最终失去选票,长痛还是短痛都是要痛,但是拜登却不想痛。
笑死了,川宝要是过两年再上演个王姐归来,还不把各国人民大牙笑飞了。
但讲道理这很多锅真轮不到睡王背,睡王也是惨,搁我们这他这岁数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这边还得去金毛那千里送屎丢人现眼,还要替川宝和手下不着四六的同僚背各种黑锅,实惨了。
北朝鲜,苏联,Vietnam人:
什么是支持率?
苏联笑话一则:
“伊万诺维奇,你经常读《真理报》吗?”
“当然,不然我怎么知道我过着幸福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