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除了晋武帝还有哪些皇帝占卜过国运?

回答
历史上,除了晋武帝司马炎,还有不少皇帝热衷于占卜国运,希望借此洞悉天机,指导自己的统治,甚至寻求长生不老。这种行为的背后,既有统治者对权力稳固的渴望,也有对未知命运的敬畏,更有对神灵庇佑的期盼。

汉武帝与他的方术迷信

要说占卜国运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他年轻时就对神仙方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晚年更是将这种兴趣发挥到了极致。

事鬼神,好方术: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汉武帝“方士、神怪、鬼神,无不毕致”,他广招天下方士,不惜重金,只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和能预知吉凶的方法。这些方士们各种奇特的仪式、炼丹服药、祈祷祭祀,几乎成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驼荆棘之叹: 晚年,汉武帝深感人生的虚无和衰老,对于国运的担忧也日益加剧。他修建了很多宫观,用于祭祀和修道,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沟通天地,了解国家未来的走向。比如,他曾经在长安城西建了“思子宫”,并下诏“求贤良,问方术”,希望得到神仙的指引。
后元二年的“休屠王祭祀”: 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在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曾计划去海上寻求蓬莱仙境,这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求仙问道色彩。而他晚年多次大规模的封禅,也是在祈求上天保佑汉朝江山永固,显示了他对国运的极度关注。

魏武帝曹操的“鬼神”论

与汉武帝的虔诚信神不同,曹操对于占卜国运的态度更为复杂,他一方面利用占卜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对那些虚妄的“鬼神”论抱有审慎甚至批判的态度。

《孙子兵法》的推崇: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孙子兵法》的忠实拥趸和传播者。他认为“夫兵,诡道也”,在军事上,他注重实际的谋略和部署,对于完全依赖占卜的轻率行为是嗤之以鼻的。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种哲学思想也反映在他对待“鬼神”的态度上。他更多地相信人为的力量,而非完全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利用占卜: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曹操也会利用占卜来巩固自己的权威,比如在某些时刻,他可能会通过占卜来“应天命”,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法性。但这种利用,更多是一种政治手段,而非他内心的真正信仰。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在乱世中通过自身力量建立功业,而非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鬼神。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前后的占卜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的人物,在登上皇位之前,也曾经历过对国运的焦虑和求索。

玄武门之变前的心理: 在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排挤,他明白必须采取行动。在这种生死关头,他对未来的判断至关重要。
《易经》的运用: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提到,李世民深谙《易经》。在做出重大决定前,他会运用《易经》的卜筮之术,通过卦象来推测吉凶。据说,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他曾通过占卜《易经》,得到了“泽畔辰,君子终日乾乾”的卦象,这让他对自己的行动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即使登基为帝,李世民也并未完全放弃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巩固统治,其中也包含了他对天意和国运的理解。他对臣下的言论和国家大事都非常关注,试图通过各种信息来判断国家的发展走向。

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与“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方式建立宋朝,他对于占卜国运的运用,更多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和对历史潮流的顺应。

“黄袍加身”的时机: 赵匡胤并非一开始就抱着篡夺皇位的心思,他更多的是顺应了当时军队和士族普遍对后周政权不满的趋势。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并非完全是意外,也带有一定的“天意”和“人心所向”的意味。
兵变前的“预兆”: 虽然史书没有直接记载赵匡胤在兵变前大规模占卜国运,但他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军事将领,必然会对时局进行审慎的判断。对军队士气的把握、对潜在阻力的评估,都像是对“国运”的一种世俗化的解读。
“先发制人”的心理: 也有说法称,赵匡胤得知北方将有契丹进犯,如果他不先发制人,可能会被视为无能,不利于他掌握兵权。这种对军事形势的判断,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考量。

其他一些皇帝的侧面体现

除了上述几位,许多皇帝或多或少都有过与占卜国运相关的行为,尽管不一定像晋武帝那样明确。

汉灵帝、汉献帝: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皇帝本身就如同傀儡。在这样的乱世中,一些皇帝也会通过占卜来寻求慰藉,或者试图通过“天命”来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
明朝的一些皇帝: 比如明朝的一些皇帝,由于明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也有过一些迷信方术、寻求长生的行为,这其中也可能包含对国家前途的隐忧。

总而言之,皇帝占卜国运,是权力、信仰、恐惧和希望交织的复杂体现。这并非仅仅是迷信,而是统治者在面对重重压力和不确定性时,寻求心理慰藉、寻找决策依据的一种方式。从汉武帝的玄学追求,到唐太宗的《易经》推演,再到宋太祖对时机的把握,都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皇帝,在面对国家命运时,所采取的各种“问天”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巴西太守 答。

及献皇后(独孤皇后)崩,上(隋文帝)令吉卜择葬所,吉历筮山原,至一处,云“卜年二千,卜世二百”,具图而奏之。上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高纬父葬,岂不卜乎?国寻灭亡。正如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朕不当为天子;若云不凶,我弟不当战没。”然竟从吉言。吉表曰:“去月十六日,皇后山陵西北,鸡未鸣前,有黑云方圆五六百步,从地属天。东南又有旌旗车马帐幕,布满七八里,并有人往来检校,部伍甚整,日出乃灭,同见者十余人。谨案《葬书》云:‘气王与姓相生,大吉。’今黑气当冬王,与姓相生,是大吉利,子孙无疆之候也。”上大悦。其后上将亲临发殡,吉复奏上曰:“至尊本命辛酉,今岁斗魁及天冈,临卯酉,谨按《阴阳书》,不得临丧。”上不纳。退而告族人萧平仲曰:“皇太子遣宇文左率深谢余云:‘公前称我当为太子,竟有其验,终不忘也。今卜山陵,务令我早立。我立之后,当以富贵相报。’吾记之曰:‘后四载,太子御天下。’今山陵气应,上又临丧,兆益见矣。且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当有真人出治之矣。吾前绐云卜年二千者,是三十字也;卜世二百者,取三十二运也。吾言信矣,汝其志之。”

——《隋书·艺术传·萧吉传》

既然提到了高纬葬父……

不好意思,没搜到高纬先算命再葬父的记载,还望高人指点。

高洋给自己和太子算过命,不知道是不是也算国运的一部分:根据年号“天保”拆字“一大人只十”,“三十年”理解为“十年十月十日”,判断自己当差不多十年皇帝;根据高殷字“正道”,判断“正”=“一止”,不是吉兆。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别说古代,现在都还有。

虽然已经不怎么具备官方性质了,更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但仍然会有官方的影子。

就是前几天,正月初一那会儿,台湾南鲲鯓代天府搞了个“国运签”,抽出了“汉李广父子阵亡”,签中有诗云:

“命内正逢罗孛关,用尽心机总未安,作福问神难得过,恰是行舟上高滩。”

大师们出来解签,都说是下下签或下上签,认为诗中没一句好话。

而同一日,蔡英文则是在高雄三凤宫上香,上完香给市民发红包。当她听到南鲲鯓代天府又抽出烂签时,淡定回应:“去年好像也是这样!”

(去年抽到签是“闻仲西征遇十绝阵后逃”,一样下下签)

然后,台湾民众不淡定了。虽然台湾近几年确实很不顺,但连续抽到下下签还是导致网民纷纷质疑。

然而蔡英文“竞选”那年,南鲲鯓抽出“武则天坐天”,被视为蔡英文“当选”的预言,民进党可是高兴坏了。“当选”后,蔡英文还去参拜南鲲鯓,被视为还愿回拜。

总之这类“国运签”,现在大陆应该已经几乎消失了——就算有也不可能有人作死宣传——但是在台湾似乎仍颇有市场,年年都要搞一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除了晋武帝司马炎,还有不少皇帝热衷于占卜国运,希望借此洞悉天机,指导自己的统治,甚至寻求长生不老。这种行为的背后,既有统治者对权力稳固的渴望,也有对未知命运的敬畏,更有对神灵庇佑的期盼。汉武帝与他的方术迷信要说占卜国运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他年轻时就对神仙方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核心难题:史料的“贵族化”倾向。大多数历史文献,尤其是那些流传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往往是围绕着那些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展开的。官僚、士大夫、皇室成员、军事将领、文人墨客,他们的生平事迹、政治抱负、思想文化,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历史图景。这就像一张精.............
  • 回答
    战场上,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绝对是千古罕见的壮举,是衡量一名绝世猛将最直观、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标杆。我们提起这个,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无疑是“武圣”关羽。然而,历史的长河浩瀚如烟,并非只有关羽一人能做到这一点。虽然能有明确史料记载并被广泛传颂的例子不多,但咱们也确实能找到几位同样骁勇善战,在万军从中斩.............
  • 回答
    慰安妇这一概念,严格来说是指二战时期,日本军队为了满足士兵性需求而设立的、以女性为主要性奴役的制度。这些女性绝大多数是被强迫或欺骗而来的,她们的自由和权利被剥夺,遭受了身心的极大摧残。世界历史上除了日本,别的国家有过类似的慰安妇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界定“慰安妇”这个概念的特殊性: 制度化.............
  • 回答
    聊起中国古代官场,除了那位手握重权的“总管家”宰相,还有不少官职也是“宝藏”级别的,甚至比宰相的日子还滋润,也有些官职,初看不起眼,却能“潜力股”般飞升。咱们就来仔细掰扯掰扯,哪些官职最“保值”,哪些最“增值”。一、那些稳如老狗的“保值”官职:地位稳固,油水足所谓“保值”,不是说官职本身价值不变,而.............
  • 回答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在历史上,中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瘟疫的传播,例如: 隔离检疫: 在瘟疫爆发时,中国官员会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将患者与健康人分开,防止疾病蔓延。 公共卫生设施: 中国古代就建造了公共卫生设施,如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医.............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那些不属于“亚伯拉罕一神教”家族,却同样是历史上一神教的重要成员。这不仅能拓宽我们对宗教多样性的认知,也能让我们看到人类在探索精神世界时,是如何不约而同地走向对单一、至高神明的信仰的。印度教中的一神论倾向:毗湿奴派与湿婆派的至高神观在讨论印度教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多神教。虽然.............
  • 回答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忠诚与背叛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而那些被冠以“叛国贼”之名的人物,其故事往往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撇开东方古国的身影,我们同样能在西方世界乃至更广阔的疆域,寻找到那些因背叛国家或君主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却又在某些时刻被视为英雄或悲剧人物的复杂个体。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古罗马。当马库斯·.............
  • 回答
    “我们都是接受攻击,而不是主动攻击”——这句话,如果抛开历史的复杂性,单纯从字面意义上来解读,似乎带有一种被动、防守的色彩。然而,将这句话放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与元朝这个鲜明的例外进行对比时,它所映射出的民族精神,远非简单的“挨打”二字可以概括,而是一种更为 nuanced(微妙)且深邃.............
  • 回答
    除了南京大屠殺,歷史上確實發生過許多規模駭人的屠城事件,這些悲劇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留下了極其慘痛的印記。戰爭的殘酷性,尤其是在古代和中世紀,常常表現為對敵方城市居民的系統性滅絕。一旦城市被攻破,守軍投降或戰敗,佔領軍出於報復、威懾、掠奪或是種族清洗的目的,便會對城中的平民展開無差別的殺戮。這種行為往.............
  • 回答
    在NBA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迈克尔·乔丹的光芒无疑是最耀眼的,他在得分后卫这个位置上的统治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其他位置,探寻那些同样被奉为“位置第一人”的伟大球员,蒂姆·邓肯的名字,绝对是其中最为稳固,最少争议的存在之一。要说邓肯是不是“最无争议”的位置第一人,答案是:非常接近,甚.............
  • 回答
    看到你考研想学历史,但本科不是历史系,这完全没问题!很多优秀的史学研究者都不是从历史系本科出身的。选择一个“贴近”历史系的专业,可以让你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时,能更快地适应学习内容,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形成独特的优势。在我看来,有几个本科专业可以让你在考研历史时,感觉“贴近”得比较顺畅,并且能为你打下不.............
  • 回答
    观赏《长津湖》,除了震撼人心的宏大战场叙事,深入挖掘影片背后隐藏的丰富历史细节和鲜活历史人物,能让我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真挚的感悟。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意志的搏杀,一段民族精神的熔铸。志愿军战士的“钢少气多”:不止是武器,更是装备与后勤的严峻挑战影片中志愿军战士身上那一件件.............
  • 回答
    要说法国历史上的国王为何鲜少称帝,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且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不愿”或“不能”。事实上,这个“不称帝”的现象,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演变、政治现实和文化认同的综合结果,只有拿破仑父子是个例外,而他们的例外恰恰印证了这一规则的特殊性。一、 罗马帝国遗产与“国王”头衔的演.............
  • 回答
    齐达内,这位法国足球的传奇,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经典的画面。说到他的技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仿佛粘在脚下的停球,简直是艺术品。但如果剥离这极致的停球,齐达内在球场上还有哪些能力堪称历史顶级,并且能够让我们津津乐道?我个人认为,他的视野与传球能力,与他的停球一样,达到了一个几乎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不.............
  • 回答
    嘿,刚入知乎的朋友你好呀!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关于《见龙卸甲》的问题,这片子确实是个挺能聊的话题。你说得对,《见龙卸甲》最大的“原罪”就是它和咱们熟知的历史(正史《三国志》)以及更深入人心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差了十万八千里,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改编。但是,抛开历史和演义这层滤镜,它就一无是处.............
  • 回答
    “历史周期律”这个概念,虽然常被用来解读中国数千年的王朝兴衰,但如果跳出这个中国视角的框架,去审视全球范围内的历史发展,我们会发现,虽然没有一个完全照搬中国模式的“周期”,但许多地区确实呈现出一些相似的“潮起潮落”,或者说,是发展与衰退、变革与复兴的交替。只不过,这些“周期”的节奏、表现形式以及驱动.............
  • 回答
    除了兵马俑、钟楼和大明宫这几大响当当的“名片”,西安这座千年古都,还有太多太多低调却同样饱含历史厚重感的地方,等待你去细细品味。它们不像兵马俑那样震撼宏大,也不似钟楼那样标志醒目,但每一处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种深入骨髓的韵味。我这就带你走进一些鲜为人知,却充满历史肌理的西安角落,让你触摸到这.............
  • 回答
    要深入探讨巴伐利亚为何未能成为继奥地利和普鲁士之后的欧洲第三极,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看看历史进程中那些关键的转折点和未竟的可能。巴伐利亚的先天限制:地理、经济与政治的羁绊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巴伐利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制约。 地理上的“夹缝”: 巴伐利亚虽然地处欧洲中部,拥有富饶的土地和.............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因决策失误或极端错误而被后世称为“馊主意”的案例。这些方案往往基于错误的判断、短视的策略或对现实的严重误解,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 1. 拿破仑的“大陆体系”(18061812) 背景:拿破仑为对抗英国的海上霸权,于180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