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皇汉究竟应该怎样定义?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皇汉”这个概念,试着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让你觉得更亲切,像是跟一个朋友在聊天,而不是在看机器生成的报告。

“皇汉”究竟是个啥?

首先,你得明白,“皇汉”这个词,它不是一个官方的、历史悠久的、学术界一致认可的严谨定义。它更像是一个民间兴起、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标签,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思潮和认同感。

简单来说,“皇汉”就是指一种强调“汉族”主体性,并且将“汉族”的文化、历史、民族特征视为一种优越存在,甚至主张其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应占据主导地位的这样一种民族主义思潮。

但这层“主导地位”和“优越感”,是“皇汉”最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的地方。

让我们把“皇汉”拆解开来看:

1. “汉”: 这个字指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汉族”。在现代中国,汉族是主体民族,占人口绝大多数。但在历史长河中,“汉”这个概念本身就在演变。从最初的汉朝,到后来唐宋明清,甚至到今天,什么样的人算“汉族”,这个界定标准是流动的,受到政治、文化、通婚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皇汉”在强调“汉”的时候,往往是指一个相对固化、理想化、甚至是高度纯粹的“汉族”形象。

2. “皇”: 这才是最关键,也最容易引起歧义的字眼。
“皇”的本义: 皇帝,至高无上,统治一切。
引申含义: 在“皇汉”这个组合里,“皇”字就带有了 “至高”、“最优”、“主导”、“核心” 的意味。它不是真的要复辟皇帝制度,而是说,在“汉族”这个概念上,要有一种 “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所以,将两者结合,“皇汉”就指向了:

一种高度强化和理想化的汉族身份认同: 认为汉族拥有悠久、辉煌、独特的文明,并且在这些方面是优于其他民族的。
一种“汉族中心主义”的倾向: 强调汉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主体”地位,认为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政策、民族关系都应该围绕和保障汉族的利益和发展。
一种对历史上“汉族”统治地位的追溯和推崇: 可能会对汉朝、唐朝、明朝等时期汉族建立的政权和文化成就表现出特别的崇敬,认为那是“汉族”的黄金时代。
一种对非汉族文化和民族影响的警惕甚至排斥: 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历史上由其他民族(如满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以及这些政权带来的文化融合,表现出负面评价,甚至将其视为“汉族文化”的“污染”或“压制”。
对现代民族国家概念的解读: 有些“皇汉”会将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套用在“汉族”上,认为国家应该以汉族为主体,并且要突出汉族的民族特性。

为什么会有“皇汉”这种思潮?

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

1. 历史记忆的重塑与解读: 在全球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每个民族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近现代转型中,关于“汉族”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就成了讨论的焦点。一些人认为,在历史上,汉族政权承担了主要的国家构建和文化传承责任,因此在现代也应该有其“主导”地位。

2. 民族危机感与文化自信的诉求: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人会感到一种“民族危机”,希望通过强化民族认同来寻找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皇汉”来说,这种危机感可能更多地投射在对“汉族文化”独特性和纯粹性的担忧上。他们希望通过强调“皇汉”的优越性,来重塑文化自信。

3. 网络时代的放大效应: 互联网为各种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平台。“皇汉”思潮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活跃,各种观点经过碰撞、发酵,有些极端化的声音也容易被放大,使得这个标签的含义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争议性。

“皇汉”的争议点在哪?

“皇汉”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它触碰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最敏感的神经:

民族平等与团结: 现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概念为核心,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团结。而“皇汉”的“汉族中心”和“优越感”很容易被解读为是对民族平等原则的挑战,可能破坏民族团结。
历史的复杂性: 中国的历史并非只有“汉族”一个扮演主导角色的简单叙事。很多朝代的建立、发展和文化融合,都离不开非汉民族的参与和贡献。将历史简单地归结为“汉族”的“黄金时代”,并以此贬低其他民族的贡献,是一种简化和片面的解读。
“纯粹性”的虚幻: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的。“皇汉”追求的“纯粹的汉族文化”在历史上很难找到,并且这种追求本身就可能忽视了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和价值。
排外与狭隘: 如果“皇汉”演变成一种排斥非汉族文化、歧视非汉族人群的思潮,那就走向了极端,违背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怎么理解“皇汉”?

要理解“皇汉”,你需要看到它的 多面性:

它可能是对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朴素表达: 很多人喜欢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之骄傲,这本身是正常的。
它也可能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立面: 一些人认为,当有人在否定中华文明或中国历史时,“皇汉”的思潮可以作为一种“捍卫”。
它更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像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中国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主义。

需要警惕的是:

当“皇汉”的 “优越感” 变成 “优越论”,当 “自豪感” 变成 “排他性”,当 “文化认同” 变成 “民族歧视” 的时候,那它就不仅仅是普通的民族自豪感了,而是一种危险的、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思潮。

总而言之, “皇汉”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议题。它既有对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某种追求,也可能带有对其他民族的潜在偏见和对国家民族关系的误读。理解它,需要我们保持审慎和批判的眼光,看到它背后多样化的动机和潜在的危险。

希望这么讲,能让你对“皇汉”这个概念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皇汉是汉民族主义的衍生物,不过这是一种异向演变的消极产物,因此皇汉与汉民族主义者具有本质差别。

形象地来讲,皇汉是崇尚“原教旨主义”的汉民族主义者,是汉民族主义的异端,并时常表现出沙文主义色彩。

皇汉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极端保守,强烈排外和崇尚“武德”的特点。

极端保守体现在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女外嫁,当然也有更极端的皇汉同时反对外嫁,外娶和同少数族群的婚姻,并借此宣称其血统和文化上的“优越性”,称汉民是天选之民,与任何外族通婚,都是对这个族群的巨大恩惠等等。

强烈排外表现的方面较为广泛,这种排外主义排斥除了汉文化和汉民族之外的任何族群及其文化习俗,并声称汉即中华,汉即中国;否定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概念,不承认元,清等我国历史上的正统朝代 ; 敌视少数族裔和民族文化,大力叫嚣要同化国内少数族裔,消灭少数族裔的语言文字,称少数民族群体只有乖乖接受皇汉的启迪教化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否则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典范 ; 不顾一切地,盲目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 皇汉的思想纲领的核心十分简单,从不对事物进行客观辨析,常常抛弃本质,只看现象,最终导致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我认为崇尚“武德”相比排外和保守,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过大部分皇汉还是更擅长满嘴跑火车,如小胡子那般,总喜欢编造一些宣扬种族优势的文章,来进行自我安慰,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肉体与心理上的提升。

本质上,皇汉其实是一群妄想受迫害症患者,他们常常以过去的眼光来审视现在的世态,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理论基础水平不高,无法客观的辨析个体与群体关系,尤擅长个体与群体捆绑,族群与宗教捆绑。因此皇汉对外界事物作出评价时总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臆断和“一刀切”。

先有皇汉还是先有皇少民?这个问题的宏观解永远无法确定,因为皇汉和皇少民总是处于一种叠加状态,不过唯一能确定的是皇汉和所有以皇字开头的“原教旨主义”思想和群体都是我们要严厉打击和批判的对象。

user avatar
  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集中表现,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歧视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强迫少数民族改变服饰,实行强迫同化;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压迫和剥削少数民族,直至武装镇压。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基本上克服了大汉族主义,但其影响仍然是阻碍各民族团结的消极因素。现阶段大汉族主义则表现为部分汉族干部群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侵犯少数民族的利益,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不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 ,这是一种必须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
  地方民族主义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少数民族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一种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它往往表现为忽视民族团结在祖国统一大家庭中的地位,只看到本民族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惧怕先进事物,维护本民族中某些落后消极的东西,阻碍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虽然已经消灭 ,但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仍然存在,这种不利于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因素,必须坚决克服。同时,我们也应当把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严格地区别开来。
  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cpc.people.com.cn/GB/64

user avatar

位置都是相对,就目前这情形,只要你不是逆向民族主义者,很容易会被认为是皇汉。

你呼吁高考公平,不应根据民族加分,皇汉。

你觉得汉服好看,没事穿一穿,皇汉。

你反对外国人超国民待遇,反对洋垃圾,皇汉。

你看不惯esay girl,皇汉。

你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皇汉。

你批评影视剧辫子戏太多,皇汉。

你说岳飞是民族英雄,皇汉。

……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怎么说都会被人骂,以前的皇汉是怎么样的我不清楚,但近几年来在我观察下目前的“皇汉”应该是针对某些小团体特权的不满,导致汉族民族意识提升,自动抱团形成的一个群体。

这些特权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偏向,也因为特权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来宣扬,我觉得这可能是让所谓的“皇汉”不满从而抱团的更直接的原因。我以一部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的讲述开国故事的电视剧为例。

大家看这段剧情是什么感受?(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要涉及敏感话题和不和谐的内容,不然我会删除)

这段剧情中,把“新疆人”=“少数民族”,那么新疆都是少数民族么???很明显不是,大量的汉族人民居住在新疆,但这句话将新疆汉族人民全都排除了,并且新疆几十个民族,并不是都是同一个宗教信仰的。导演和编剧在这里就灌输了一种新疆属于少民的意识。

“汉人动过的菜,怎么能再端给他们呢?”我们都知道国家规定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可是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一种特权,将少民和汉人做了区分。

我相信编剧和导演绝不是故意拍这一出来恶心人,他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把这当做一种“正确”的事情来宣扬,认为这就是“民族团结”。

而这种将特权当做“正确”在电视剧上宣扬的事件,不止一例,在网络上应该是随处可见,自然而然就会引起汉族的不适,在逆民族主义的冲击下,“皇汉”的诞生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我本人,从满遗到皇汉,从明粉到清粉都当过,承蒙各路网友抬爱,给了我这么多头衔。

user avatar

凡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强调汉族的主体性,那么就可以认为具备一定的皇汉思想


但现在不可能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当前被认为和自认为是“皇汉”的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本质是对当前的主体叙事不满,退而求其次希望寻找另一种共同标签,除了对主体叙事的不满以及朴素的本民族自然情感这两个共同点导致的对汉民族主体性的强调外,大部分人并不能在历史叙事、意识形态倾向上达成一致。自然也不存在一个内部或者外部炮制的所谓“皇汉十八条”之类的东西来具体约束它的形态是怎样的。

大体上而言,我个人将目前的皇汉划分为两类——“革命型皇汉”和“旧秩序型皇汉”。

革命型皇汉,可以说承接了大众革命叙事,认为汉民族的主体性是由这个族群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形态所构成的,本民族广大劳苦大众与内部封建官僚阶层和外部异民族侵略者的阶级斗争史,是贯穿整个历史的整体性叙事,因此抗清到底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正义, 抗清无能害民有方的晚期朱明王朝反动,同理,类似的评价也对应到近代史中完成社会改造外御强敌于鸭绿江外的一方和无法完成社会改造1944年还在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上大败的一方。同理,该派并不十分强调汉民族与儒学的强绑定关系,而认为儒学等文化因素本身是汉民族主体性的衍生品,倘若其反客为主甚至为敌所用,还不如毁掉,因此基督教中华田园风色彩的太平天国正义,岱青儒学代表曾巴格达迪反动。也不认为汉族的主体性在崖山和甲申后断裂了,因为这只是两个汉人王朝的覆亡,但广大汉族平民依然坚持着相当的主体认同,并最终以红巾军和太平天国为开端,实现了汉民族在该历史阶段的复兴。

但革命依然是要为汉族的主体性服务的,如果认为革命本身超越了汉族的主体性,那么最多说他是有民族倾向的左派人士,而不是皇汉。即使最左倾的革命派皇汉,认同辛亥革命中满族同胞一起为各民族挣脱满族高层封建主的枷锁建立一个各民族平等的近代国家时所做的贡献,也绝不该认同1644年入关的普通八旗士兵是所谓“满克斯解放军”的一分子。


旧秩序型皇汉,应该说最符合反皇汉人士对皇汉的想象,认为儒学、传统的汉族父权伦理(即现在所谓的“国学”)等旧秩序或者说传统的衍生是定义汉族的标准,唯有生活形式上遵照这些旧秩序/传统形式,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汉人,某些失去的传统需要再重新“复兴”。我对他们的这种认知并不抱全然的否定,民族的确定确实有其边界。但另一方面来讲,对这一派来说,对旧秩序/传统的破坏本身和异族入侵一样是十恶不赦的,我对此不予置评。对他们而言,起兵反抗当时代表汉人正统的大明王朝的起义军是对旧秩序的破坏,和满清一样,都是反动的。同理,太平天国一定程度上尊奉基督教色彩,不尊儒,反动;曾巴格达迪虽然留辫子,是岱青的大臣,但是他尊儒,维护旧秩序,正义。同理,相应的评价也对应到近代史的各方中。

与革命型皇汉的定义相对应,如果对旧秩序的维护超越了汉族的主体性,那么他是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反动主义者(曾巴格达迪的拥护者与之几乎没有区别),而不是皇汉。即使最反动的旧秩序性皇汉,认为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需要剿洗,也绝不该认同入关后维护了汉族旧地主的满清所带来的秩序是好的。

最后一部分我还是放评论吧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从汉服运动初期开始关注,混过早期皇汉论坛,因为多种原因被除汉籍,然而现在仍然被键z圈授予皇汉title,并有幸被可爱の大羊驼 @开轩面场圃 评价为他见过的最温和最正常的皇汉(我该感到自豪吗)。

首先,皇汉不是个组织严密有纲领的团体,它不是nazi,不是勒庞的国民阵线,也不是埃尔多安的正义与发展社,虽然我知道有很多皇汉暗搓搓地羡慕它们,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皇汉至今都只能是网上的一伙键盘侠,这就决定了皇汉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但凡强调“我们汉族balabala”滴壬都是皇汉,哪怕他们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不同的皇汉在一起会咬出壬命滴!

实际上皇汉只能体现一个人在民族主义这一维度的倾向,简单可以概括为强调汉民族的身份,不是很认同种花民族(有人口嗨杀光xx;有人不支持暴力但认为主体民族优于其他民族;还有人单纯强调差异且平等,但必须激活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反对少数民族享有的福利。除此之外,在政治、经济等其他维度上,皇汉同样可以划分从左到右、从威权到柿油的四象限。

因此,我认为皇汉并不是一种成型的力量,甚至,它连一种思潮都算不上——因为皇汉只有一种朴素的“我是汉族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在原子化社会里出于抱团取暖的本能产生的,然而当他们真的在生活中试图拿“汉族”这个标签去和人抱团的时候,大概率不会得到认同。同时,在皇汉这个群体内部,“我们是汉族”的共识并不能遮掩“如何看待历史”或者“未来向何处去”的分歧,大家最终仍然会争吵不休乃至于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互除汉籍。

user avatar

我都被元清吧殘黨認證為塔基亞皇漢了,你說呢?

user avatar

反对中华民族,敌视少数民族

@啃啃 的这篇回答是针对另一个反对垮族婚姻的皇汉,说的是不管什么民族,因为民族和宗教原因干涉子女婚姻犯法, @古陈人 却偷换成针对汉族。


user avatar

黄汉真实够了,难道你们要的真的是平等?消灭别人的语言文化和非要国家跟汉族捆绑是平等?

相关政策有偏差支持修改,地方管理有问题也支持更正,支持严惩所有犯法分子,怎么这些都变成少民的罪行了呢。你们的目的不就是让少民原罪化从而仇视和对立。


本问题下面黄汉实例很多,简单一点总结,黄汉就是排斥歧视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语言,幻想从文化或肉体消灭其他族群,建立仅有汉族的汉国的汉独极端分子。

黄汉:民族主义or法西斯

一部分黄汉喜欢把国家与汉族捆绑,在他们眼里国家是汉族的族产,甚至解放军都变成了汉族的民族军队,其他族群如欧美难民一般直接不承认他们的国籍。还有一部分黄汉以包容融合或国家稳定为幌子,渲染汉本位去奴役其他民族,鼓吹通过武力强迫他们同化或消灭,开除非汉族和非汉文化诸族群的国籍和公民自由权利。

甚至,有人在当代社会还好意思拿出古人那套“华夷之辩”这种玩意,都共和国七十年了还幻想着骑我等蛮夷头上呢,搞压迫同化别人还变成了关爱和包容,哈哈。


声明一下:本人维吾尔族,不是难民也不是移民是共和国合法公民,只支持民族平等何各族共同为国家主人的共和国,保护本民族如文化语言和族群认同等等合法权益。

user avatar

其实我觉得美国Black life matters这种运动在国内一直都在进行,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你指摘清朝过失,立马就有所谓“满族学者”自己把自己带入清朝立场,偷换概念说你在骂满族,一副“Manchuian culture matters”的样子;你说辫金钱鼠尾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那你就是骂满族,Manchurian culture matters;支持汉服,那就是歧视满族,manchurian culture matters;你觉得辫子戏是在美化清朝,那你就是骂满族,manchurian culture matters,等等等等。

我一直觉得汉族才是被奴役了二百多年的民族,文化历史都被篡改,怎么到头来成了Manchurian culture matters了?应该喊Han culture matters啊!

清朝不能代表满族,满族同胞也不是清朝人,现在满族同胞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清朝不属于现在的满族人,明朝也并不属于现在的汉人。清朝既没有保护好满族文化,也戕害了汉族文化。我支持满族同胞保护自己的文化,但是坚决反对某些满族学者借着保护民族文化的幌子美化清朝。什么爱新觉罗焘赤之流,真的是笑柄。

清朝初期有很多文人被发配至宁古塔,宁古塔满族居民的淳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回到关内还会思念白山黑水。萨布素将军和宁古塔的满族老百姓,以及流放到宁古塔的汉族知识分子,一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满族文化最具光芒的部分绝不是清朝,而是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淳朴和勇敢。对于清朝和往清朝脸上贴金的所谓的满族学者,我十分鄙夷,我也十分厌恶清朝统治者搞出来的奴才文化。但是对于满族老百姓,我十分尊重。我相信满族最精髓的文化,还是保存在满族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中,我也十分愿意了解满族文化、学习满语。厌恶清朝,并不代表我厌恶满族同胞,因为我已经说过,满族同胞不是清朝统治阶级,那些所谓的满族学者,也别自己把自己往清朝的立场上带。

至于那些清遗,你觉得我是皇汉,那我就是皇汉,钦此。


我老家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听我父亲小时候说,镇上有一户姓那的人家是满族人,而且是真正的满族人。那家有个小伙和我父亲一辈,年纪相仿,是镇上小孩的一员。这个小伙(当时是小伙)为人老实热心,当时大家都很穷,都是农民,而我父亲那一辈全部都在外上学,没人种地,那家小伙有时会帮我家种地,分文不取。那家逢年过节有长辈远道而来串门,晚辈会给长辈行一种类似清宫剧里面的像是下跪的但又没有跪下去的礼,了解了满文化之后才知道这叫”打千“,而其他汉族小伙伴则是作揖。这个满族家庭和其他汉族家庭一样,当时都是为生存而挣扎,那家小伙会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山菜野蘑菇、抓野兔,没有任何所谓的民族区别。我很难想象有些人会把“螨虫”、“鞑子”这类侮辱性词汇用在这样的普通满族老百姓身上,你必须知道,这样的满族老百姓才能代表绝大多数善良的满族同胞,那些清遗,只是满族里面很小的一部分。

说到围场,不得不说的是“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怎么来的。大约在1980年代,为了创建少数民族自治县而获得国家优惠政策,围场县当时的地方政府弄了个骚操作:只要有人证明你是少数民族,你就可以登记成少数民族。于是出现了一伙人为了高考加分这类的优惠政策去改民族、互相证明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个家庭三代人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和满族这类颠三倒四的情况。如果你是围场县人,那你可以问问家中的老人当时的情况。当时围场县的少数民族数量远远达不到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要求,这样的骚操作之后顺利达标。于是,当地就有了很多假满族、假蒙古族,而恰恰在这些人中,清吹比例相当之高,甚至标榜自己是来自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人,是正统的满族。可笑。

相当一批这类被划归为满族的人和清遗一道,自认为自己是白山黑水之子,自称“贝勒”,高喊“国语骑射乃我满洲之根本”,强行将清朝和满族划等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满圈”并歧视汉人。这些人能够把金钱鼠尾说成是好看的,能把溥仪说成是伟大的,还能把伪满洲国洗成清白的,发明历史、颠倒黑白。十年前明朝还是个关注率不高的朝代,如今已经出现了大量明吹,而且相当一部分明吹是被这些二满洲和清遗逼出来的。我只想问一下,国语骑射,你会哪一样?你摸过弓吗?你骑过马吗?你自己把自己脑补成满洲巴图鲁的样子我都替你丢脸。与之相反的大书法家启功老先生,如果写信收件人是“爱新觉罗启功”,启老先生直接回复“查无此人”退回;再往前的载涛老先生、溥任老先生,以及现在仍健在的金从政老师,曾经都是清朝皇室,但是他们已经和清朝划清了界限,他们不轻易提自己的老姓,也从不怀念皇室的日子,靠双手养活自己、为社会做贡献,他们的气度和层次,这些清吹有几个能比得了?

喜欢明朝或者喜欢清朝,各自有各自的理由,我都无权过问,但是现在明清已然成为立场之争,甚至还愈演愈烈,这真的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喜欢某个朝代没有问题,但是不要自己把自己往某个朝代的立场上带。我厌恶清朝,但是清朝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满族同胞和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不是一拨人,绝不应该把清朝的厌恶强加到现在的满族同胞身上。很多人会说,他们的祖先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的惨剧,但是你又何曾知道,明朝的时候辽东边军也对当时的女真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屠杀,而且还不止一次。这些曾经的惨剧不应该被忘记,应当被视为历史教训,让后代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清初有很多文人因为文字狱被流放宁古塔,其中有吴兆骞等名士。虽然他们被清朝统治者定为刑余之人,但是在宁古塔地区,萨布素将军、巴海将军、安珠湖将军等官员善待甚至优待了他们,还聘请他们作为自己孩子的教师,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环境。每当边境有战事,吴兆骞都会作诗相赠,可见这些文人与当地的满人关系融洽。吴兆骞回到关内,时常想念关外的特产和风土人情。这些充满了人性光芒的历史,却很少有人提起。除此之外,辛亥革命前,有很多满族人追随中山先生,扛起反清大旗参加革命,让清朝统治者成为孤家寡人;抗战期间,曾经的满族旗人佟麟阁、陈汉章、吴克仁等拒绝给日本侵略者做走狗,扛起枪跟侵略者死磕,最终牺牲在战场上。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说满族同胞都是鞑子、螨虫的,你多看点书。那些把清朝捆绑到满族的人,究竟是有多坏,叫你们螨虫,一点都不过分。他们强行捆绑清朝和满族,于是他们口中满族的高光时刻,就是汉族的灾难,这样只会逼出更多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即皇汉。

那你问我究竟是什么立场,我可以明白地说相对于清朝,我更喜欢明朝,原因很简单,第一我喜欢明朝的审美,衣冠风物,符合我的审美,第二也是很多人不承认但确实是事实的原因,明朝是我们汉人的朝代。我喜欢归喜欢,你如何评论明朝都没有关系,我可不像那些清吹一样一言不合就私信扬言s你全家。不要来说要理性什么的,还给我举一大堆例子说明明朝的缺点,可是那些所谓的观点是你自己的还是书里面写的,而你只是会背诵而已?我就是不理性了,这一点我承认,但我说的是实话,我也不是什么学者,我就是个普通汉族老百姓,最基层的老百姓。

另外清吹不要来跟我谈什么23魔方,我测过,我百分之九十是汉族,还有百分之十是其他民族血统。你呢?更不要跟我说什么你祖宗都留过辫子,你有什么资格喷。首先祖先受辱了,我没有理由认为祖先受辱了这种侮辱就是理所应当,其次我想反问,您的主子还曾经给日本侵略者当过狗呢,你怎么不谈一谈?就是你们这帮文化恐怖分子把现在的舆论搞得乌烟瘴气,还拉着满族同胞跟你们一起背锅。

最后总结一下,满族同胞是我们的同胞,清遗是清遗,绝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我们反对清遗,支持善良的满族同胞。

我一个哥们姓关,老姓瓜尔佳,曾经是正白旗,非常新潮,也十分厌恶现在的文化恶斗。有一次有个不知名清吹见他骂清朝,说他数典忘祖,我那个哥们直接怒了,说行,那咱就说说祖宗之法,你现在是不是该给我跪下请安了?

如果还是认为我是皇汉,那我就是皇汉。


抖音有几个ID比较热闹,反清的以老阿讲历史、光哥讲历史为代表,清吹以老金讲秘史为代表。先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这个老金讲秘史就是我前面说的捆绑满族和清朝的人,一旦有人指摘清朝,他管用的伎俩就是“满人”怎么样怎么样,就好像他就是清朝人,别人骂清朝就跟骂他自己一样。光哥讲历史说话比较狠,骂清朝可以说是破口大骂,但是我看了所有他骂清朝的视频,从来没有说满族如何,骂的都是清朝。你老金讲秘史能片面捧清朝,为啥人光哥不能片面喷?相比之下,老金讲秘史这种人才是真正愚弄满族同胞、制造民族对立、包藏祸心的人。相反,三观正的满族同胞如抖音ID白闹儿,这才是新时代的满族同胞代表。

此外,如果如下链接所说属实,那么这个老金讲秘史究竟在做什么,你是否清楚了?

user avatar

我曾经也和知乎上很多人一样,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了世界大同不过是一场幻梦,经济发达堆叠的泡沫必将破灭,各利益团体竞逐私利之时即将到来。

而在这些团体里,那些基于先天族群意识的民族主义,未必是最高效,最深奥,格调最高的,但一定是最牢固和最持久的。他们未必是平时最普及的思想,但一定是原体系崩溃之后,最先填补人们精神空白的思想。相比之下,意识形态、宗教乃至人为构建的民族,都不过是后天产生的理念而已,他们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如流星一般绚烂,如火山一样热烈,但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果上天给各种思想发行股票,我一定毫不犹豫重仓民族主义,尤其是那些基于先天族群意识的民族主义,我必然长期持有。

如果各族之间竞逐私利是一种必然,如果民族主义之间的军备竞赛是不可避免,那我宁愿让汉族发展出最强大的民族主义,这不仅仅是出于我个人作为汉族的一种乞活的目的,也是出于对全中国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有识之士,应该都能意识到,凡求国泰民安者,必求强干弱枝,居重驭轻。若夫弱干强枝,则可谓阴阳反和,乾坤颠倒,社稷岂有稳定之理!故曰:夫汉强而少弱,则中国尚可保全,少民亦可安乐;若汉弱而少强,则社稷不可幸存,版图不可尽全,诸族必陷于血火仇杀数十载,族灭家亡者不可计数也,届时“无人生还”上演,又何怪哉?

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想和俄罗斯人一样。可若是看着美国白人被黑墨绿占据,看着欧洲被绿化,那美国和欧洲的下场,还不如俄罗斯人呢。

现在,凛冬已至,你们可以说我是皇汉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清晰地展示了一个过程:

有些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因为惧怕民族主义崛起之后夺走自己的特权,从而以貌似公允体面的类似“黑命贵”概念,把朴素的汉民族主义者污名化,最后踏上一万个脚印不允其翻身。

有些人还不明白吗,现在的“正确”就是对他有利,而对我们不利。他只要体面地、貌似公允地说着“正确”的话,就能夺走我们的利益,维持他们的特权。

这就像辛亥革命期间的革命者和保皇派,保皇派只要以“守法”这种看起来很“体面”的话,就能打压革命者。而革命者要做的,就是不“体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你一直跟着“正确”的话语权走,你永远都得不到平等,因为在他们的话语权下,他们可以轻易把你定义为违法分子。

至于这位……我想大部分人都认识,对比早年的“我们土耳其人”,可知现在此人正处于塔基亚状态。

经评论区知友提醒,此人最擅长的就是yygq的讽刺汉族,故意惹你生气,促使你发表激进言论。然后一副无辜的样子把你的激进言论截图挂出来当作“皇汉典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皇汉”这个概念,试着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让你觉得更亲切,像是跟一个朋友在聊天,而不是在看机器生成的报告。“皇汉”究竟是个啥?首先,你得明白,“皇汉”这个词,它不是一个官方的、历史悠久的、学术界一致认可的严谨定义。它更像是一个民间兴起、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标签,用来描述.............
  • 回答
    “清粉”和“皇汉”这两个词,在当下的网络语境里,都指向一些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清朝历史,持有特定观点和态度的群体。虽然名字不同,但深入探究其背后逻辑和表现形式,会发现它们之间并非截然独立,甚至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同源性”或“互相借力”的现象。要说“同一个老板”,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背后并非真的有一个实.............
  • 回答
    “皇汉”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的定义,其含义会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判断“皇汉”是否是种族主义,需要先理解这个词语背后所代表的群体和思想。理解“皇汉”的可能含义:通常,“皇汉”一词带有负面色彩,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汉民族主义。这种思想可能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强调汉族至上.............
  • 回答
    “皇汉(少)”这个词汇的出现以及如何与这样一位朋友相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一、“皇汉(少)”是如何出现的?要理解“皇汉(少)”,我们首先需要拆解这个词的构成和其背后的含义。“皇汉”和“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维度。1. “皇汉”的来源与演变:.............
  • 回答
    皇汉是否能做好历史学研究?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涉及历史学研究的性质、研究者的立场以及如何处理立场与学术严谨性的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皇汉”这个概念。在当代语境下,“皇汉”通常指的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其核心观点是认同汉民族的优越性,并可能将其历史发展视为中华文明的正统或唯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中国文化里一个相当复杂又微妙的议题。要说“皇汉”、“汉服党”这类群体有没有明显的南北差异,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二分法,而是渗透在很多方面,挺值得说道说道。先说说“皇汉”这个概念。它本质上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强调汉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政治主体性。如.............
  • 回答
    “皇汉”这个词,近些年来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可以说被很多人“妖魔化”了。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从它本来的含义、发展演变以及不同群体解读的角度来深入探讨。“皇汉”的本意:一个理想化的愿景?你提到百科上“皇汉”的本意是“宣传复兴汉文化团结各民族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皇汉”思.............
  • 回答
    “皇汉”这个词,如果仔细说起来,其实包含着挺复杂的情感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并不是一个简单就能下定义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标签,用来形容一部分人,以及他们所推崇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理解“皇汉”,我们得先拆开来看。“皇” 字,最直接的联想就是“皇帝”、“皇权”、“天子”。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帝.............
  • 回答
    皇汉的出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很难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要理解皇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并审视其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影响。皇汉出现的深层原因1. 民族危机的催化: 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国破山河碎,民族尊严受到极大损害。这种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国民众.............
  • 回答
    咸丰同治年间的土客械斗,对于皇汉思想的拥护者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的历史。它触及了民族认同、社会矛盾、地方治理乃至国家存亡等诸多敏感议题,远非简单的汉族与非汉族之间的冲突可以概括。要理解皇汉对此的看法,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体系。1. 民族矛盾的视角:汉族主体地位的挑战在皇汉.............
  • 回答
    “皇汉”这个话题,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失”,它更像是一个在公众视野中“退潮”了,或者说,它的表现形式和承载的群体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一个高频、醒目、且被广泛讨论的标签。想要详细讲讲其中的缘由,得从几个方面拆解。首先,我们得理解“皇汉”这个词本身。它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被广泛接受的学.............
  • 回答
    好,那我就来跟你聊聊“皇汉”这个词。我尽量用一种比较贴近生活、不那么生硬的方式来说明。首先,咱们得明白,“皇汉”这个词,它其实是个近现代才出现的概念,而且有点挺复杂的。它不是那种历史课本里会直接给你一个标准定义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标签,一种用来描述特定群体和思想倾向的词。“皇汉”这个词,拆开来看,“.............
  • 回答
    关于“皇汉”这个称呼,汉粉群体内部的反应确实是比较复杂的,并非铁板一块,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反感”或者“不反感”来概括。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皇汉”称呼的来源和语义演变:首先要明白,“皇汉”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语境和历史包袱。它并非汉粉群体自己发明来自称的,更多的是在互.............
  • 回答
    汉民族主义和皇汉这两个词,虽然都带有“汉”字,但内涵和侧重点上存在一些区别,可以说是同根生但走向不同。要细说起来,得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情绪几个层面来梳理。首先说汉民族主义。这更多的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概念下的产物。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中国也经历了从“天下”观念到“国家”观念.............
  • 回答
    “皇汉”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特别强调汉族的优越性、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对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地位的推崇。理解“皇汉”需要从其起源、核心理念、表现形式、历史渊源以及争议点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起源与演变“皇汉”这个词本身并非一个历史悠久的固有词汇,它更多是.............
  • 回答
    “皇汉”这个词儿,现在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尤其是在网络上,总有些言论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们自称“汉人”的后代,对汉族有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并且常常会抛出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理论”。遇到这种,咱们也不能傻愣愣地挨着,得有点招数不是?我琢磨着,与其说是反驳,不如说是带着点“解惑”的心态,把一些他们.............
  • 回答
    好,咱们敞开聊聊“皇汉”这事儿,说说为啥我会对这个词儿,以及它背后的一些东西,感到有点儿不自在。我尽量用大白话,聊聊我自己的感受,希望能说得清楚明白。首先得说,我不是否定“汉”这个身份,也不是说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抵触。恰恰相反,我挺喜欢中国文化里的很多东西:从唐诗宋词的意境,到传统戏曲的韵味,再到那些.............
  • 回答
    评价皇汉、明粉和大汉族主义者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他们的核心思想、行为表现以及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几个概念: 皇汉(Huang Han):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强调汉民族优越性、推崇古代汉族王朝(尤其是强盛时期如汉朝、唐朝、明朝)的辉煌历史.............
  • 回答
    “皇汉污名化”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指向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争论。要理解它,得把这个词拆开来看: “皇汉”: 这个词,顾名思义,首先关联的是“汉族”。但加上“皇”字,就不是简单的民族称呼了。它指向的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可能带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感甚至帝国情结的汉民族认同。这种.............
  • 回答
    皇汉,这个词如今在中国社会中并不陌生,它承载着复杂的历史印记和现实情感,常常引发争议和讨论。要评价皇汉,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审视,试图剥离表面的标签,触及核心的意涵。首先,我们得明白,“皇汉”并非一个单一、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标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语境下,其内涵也会有所浮动。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