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结婚率一直在创新低,是什么原因?

回答
中国结婚率一路走低,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背后原因也是一环扣一环,挺复杂的。要说起来,得从几个大方面掰开了扯:

1. 经济压力山大,结婚成本高得吓人

这是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问题了。你想啊,现在结婚哪一样不花钱?

房子: 结婚有个自己的窝,这是多少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在大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一套房可能就掏空了两代人的积蓄,甚至三代人。这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觉得结婚前得先把房子的事解决了,但解决房子本身就成了巨大的门槛。
彩礼: 之前有媒体报道过,一些地方的彩礼金额已经涨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移风易俗,但这种陈规陋习在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高昂的彩礼不仅加重了男方的经济负担,也让一些女性觉得这是对自身价值的衡量,无形中也给婚前沟通设置了障碍。
婚礼和婚房装修: 办一场体面的婚礼,从婚纱照、婚庆公司、酒席、婚车等等,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别说婚房的装修了,这又是一笔巨款。算下来,结婚前的物质准备就能压垮很多人。

2. 晚婚晚育成为新趋势,年龄结构变化

现在年轻人普遍晚婚,这也很正常。

教育年限延长: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接受的教育时间更长,本科、硕士、博士,等读完书出来,可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在这个年龄段,很多人还在事业起步阶段,没心思也没精力考虑婚事。
事业发展优先: 很多年轻人更看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独立。他们可能觉得结婚会影响自己的事业规划,不如等事业稳定了再考虑人生大事。
社会观念转变: 过去那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淡化了。社会对单身、晚婚的接受度更高了,不再是逼着你赶紧结婚的时代了。

3. 自我意识觉醒,婚姻不再是“必需品”

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思想更开放,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生活品质。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将婚姻视为人生唯一的归宿。她们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婚姻对她们来说,不再是经济上的依靠,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匹配。如果找不到那个合适的人,她们宁愿选择高质量的单身生活,也不愿意将就。
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 年轻人不像过去那样,只要有个伴儿就行。他们更看重感情基础、共同话题、生活习惯等是否契合。他们对婚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感觉不合适,或者觉得对方不够好,就可能选择放弃。
对传统婚姻模式的质疑: 一些年轻人可能看到了身边一些不幸福的婚姻,或者受到一些关于婚姻弊端的讨论影响,对婚姻本身产生了一些疑虑,觉得婚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束缚和烦恼。

4. 养育成本和育儿压力巨大

就算结婚了,生孩子也不是小事,这更是劝退许多人的原因。

教育费用: 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的教育费用是个无底洞。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光学费都够普通家庭喝一壶的。
医疗和生活成本: 孩子生病看医生、日常的吃穿用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花销。
育儿时间和精力投入: 养一个孩子,光是精力上的投入就很大。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已经很忙碌,再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很多人觉得难以承受。
生育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很多女性担心生育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一旦生了孩子,可能就需要暂停工作,或者换一份更轻松但薪水较低的工作。这让她们在权衡利弊后,选择晚育甚至不育。

5. 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 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虽然提供了更多机会,但也加剧了竞争,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也相对疏离。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维系一段感情本身就不容易,更别提走到婚姻这一步了。
信息爆炸和娱乐方式多样化: 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方式可以排解孤独,比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等等。这些娱乐方式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现实社交和婚恋的需求。
婚恋观念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异性恋婚姻,社会对同性恋、开放式关系等多元化的亲密关系也逐渐有了更多的讨论和接受。虽然这些不一定直接影响结婚率,但反映了社会整体婚恋观念的变迁。

总结一下,中国结婚率下降,是一个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它既有经济层面的压力,也有社会观念的转变,还有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结婚”的问题,而是年轻人面对现实生活、人生规划、情感需求等多方面考量后的一个选择。国家和社会也一直在努力引导,比如鼓励婚俗改革、减轻生育养育负担等,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和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有很多,比如时代发展了,观念开放了,男人太差,女人太挑。男人渣女人婊,男人买不起房女人放不下心。个人有个人的原因,放大到社会就得找最大的那个原因。


在中国结婚率一直在创新低的一个根本有原因是,结婚成本原来越高,以至于太高了。以前结婚虽然也有很多礼节和成本,但是以前丈夫取回一个妻子,妻子嫁一个丈夫都对自己有利。双方都是互相需要的。核算下来结婚的付出是值得的,但是在今天就算不过来了。

下面是粗略的,光谈结婚时就要计算的成本。

1.在中国结婚首先得有房。这个房,无论是男人买,女人买,还是男女一起买,男女连同家人。这都是没有几百万下不来的事情。房价越来越高,结婚的成本就越来越高。而且这套房不能像以前先住单位分的,或者先和爸爸妈妈住,而是要实打实的拿出一套独立的,不和爸爸妈妈住的。碰到刁钻的,还得要求中环以内的,附近有学区的。

2.现在基本是独身子女两人一结婚就得负担4个老人,碰上女人不是独身子女的还要管上女人的弟弟。(这个不是歧视,男人这边就算有弟弟,大概率上其实也不太用你管这事真事儿。),这种负担,男的女的的都怕,婆婆带给媳妇儿的压力很多时候不会比弟魔小。

3.离婚成本直接加在结婚上了,女人要男人全款买房写自己名字,女方家长嫁妆几十万的要,相反如果男人被抛弃则一点保障没有。

参考程序员被年轻老婆要挟离婚分财产被逼跳楼的新闻。

但是如果男方不给女方就觉得没有保障,连女方的弟弟都觉得没有保障,这个矛盾不可调和。

4女人撑起了半边天不结婚显得更自由。

5田园女权让中国女人觉得,只要结婚就掉了身价,就是女方的噩梦


结语:我们假设结婚是个包包。当一个包包只要10块钱的时候,它可能投到市场上瞬间能卖掉几百几千万个,它绝对能跑起量。当一个包包卖到100块一个的时候,它的销量就开始下降,人们开始考虑这个包的性价比,这时候一些暂时不需要包包的人考虑先不买。但当一个包包卖到10000块一个的时候,它的销量就是跳楼级下滑了,当一个包包卖到10万,人们需要省吃兼用很久才能买得起,买包包需要付出生活质量的代价时,人们就开始懵圈了,开始找包包的替代品。比如左手和自由平权。于是就开始出现了,很多,诸如我不想买,我不愿意买,我能买更好的,男人/女人不配,等自己骗自己的想法。就算要买也要认真仔细左右考虑很久。

user avatar
  1. 人口变化是主因

再普及一下结婚率的概念:

结婚率是一定时期 (通常指一年) 结婚人数与同期一定范围人口数的比率。表明结婚频繁的程度。最常见的结婚率指标,是以一定时期结婚人数 (或对数) 与同期总人口数相比,称为总结婚率、简称结婚率。

结婚率 = 当年结婚人口/人口总数

目前适龄的年轻人差不多96年左右,1996年跟1987年出生的人口差了20%。如果结婚率保持不变才叫稀奇。所以结婚率总体下降的主因是人口。

2. 结婚率有所谓“明显的地域差距。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

经济发达导致结婚率下降,出生率下降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整个世界都有这种问题。发达国家之所以看起来没有人口问题,是因为引进了大量移民。

理论上来说,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服务业也就越发达,婚姻的可替代性就越强。

然后,我还是要政治正确地调侃一下房价。假如房价是1000万一套,过夜费是500元一次。那么可以过2万个夜。也就是夜夜都来的话可以折腾54年。考虑到正常人的身体状态,平均每周三次,足够高级服务50年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国一定不能让卖淫合法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真这么搞了,我们跟日本差不多,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男人彻底放弃买房,放弃结婚,合法地解决自己的需求。到时候结婚率会断崖式地下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结婚率一路走低,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背后原因也是一环扣一环,挺复杂的。要说起来,得从几个大方面掰开了扯:1. 经济压力山大,结婚成本高得吓人这是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问题了。你想啊,现在结婚哪一样不花钱? 房子: 结婚有个自己的窝,这是多少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在大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一套房可能.............
  • 回答
    这是一个让我脑袋里立刻跑过好几十号人选的有趣问题!要在FGO里挑一个从者共度余生,这可不光是看宝具的威力或者技能的强弱,而是要考虑一下,这位神秘的英灵,能不能真正融入我平淡而琐碎的现实生活,并且和我一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斟酌再三,如果只能选一位,我可能会选择——阿喀琉斯。别误会,我知道他最出名的可.............
  • 回答
    《大明风华》中提到的永乐朝一年赋税7500万两,太孙结婚花费275万两,这个数字在影视剧的语境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极不合理”的疑问。为了更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结合史实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确,《大明风华》毕竟是一部影视剧,为了戏剧效果,在数字的运用上可能会有所夸张或简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社会文化、民族认同、性别观念以及个体选择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要承认的是,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存在的,而且背后原因确实挺多,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一个社会舆论的“双重标准”一样,有时候让人觉得挺别扭的。为什么中国男人骂中国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现实中的纠葛和复杂情绪。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把“宁愿”这个词拆开来看,并且理解背后女性可能存在的几种心理和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很多权衡和妥协的集合体。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婚恋市场的“保质期”确实存在着差异化的认知,这在很大程.............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悟空为啥娶了琪琪,而不是布尔玛。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符合《龙珠》这个故事本身的调调。首先,得明确一点,《龙珠》里边的人物关系,特别是感情线,很多时候是随着剧情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像咱们现实生活里那样,非得有个深思熟虑的“择偶标准”什么的。悟空这家伙,从头到尾都是个纯粹.............
  • 回答
    中国结婚率跌至二十年低点,这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经济、文化多重压力交织下的复杂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剖析导致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并展望其可能带来的未来走向。导致结婚率下降的多重因素:1. 经济压力剧增,婚恋成本高企: 高昂的彩礼和婚房要求: 在中国许多地区,结.............
  • 回答
    2020年,中国人口结婚率和生育率的双重下跌,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年份现象,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革以及年轻人婚育观念的巨大转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时间轴拉长,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一、 结婚率下跌:晩婚晚育与“不婚”思潮的崛起首先来看结婚率的下跌。这背.............
  • 回答
    我国结婚率创十年新低,网络舆论中不婚主义盛行,但现实中选择不婚的人却依然是少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个体选择与群体趋势的张力。一、 结婚率下降的现实:数据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结婚率下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近年来,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滑,从2013年.............
  • 回答
    您提到的“2021年中国结婚人口763.6万对,再减少50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婚姻观念和生育决策的深刻变化。如果接续下去,并且减少的趋势持续,这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接续下去会怎么办:一、 人口结构与数量层面的影.............
  • 回答
    在中国结婚,男方给女方彩礼的习俗由来已久,这背后承载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聘礼”的演变: 彩礼的最初形式是“聘礼”,源于古代的婚姻缔结过程。在那个时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聘礼是男方表达对女方及其.............
  • 回答
    中国人结婚难,这确实是一个当下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根本原因:一、经济因素:高昂的结婚成本与压力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最为现实的因素之一。结婚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被视为一个家庭的“事业”,需要大.............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毕竟涉及到家里的“内事”和外面的“国事”,而且还是在万众瞩目的足球赛场上。一个在中国的韩国男性,娶了中国姑娘,那他站在哪一边,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应该”支持谁。每个人的情感和立场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在这种牵扯到国家荣誉的场合。从情感上来说,支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确实,这些年我们看到跨国婚姻的例子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男性和外国女性的组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国女性选择中国男性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非常个人化的考量,而且情况非常复杂,受到文化、经济、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
  • 回答
    你好!这个问题很好,很多跨国婚姻的家庭都会遇到。让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关于你和你印尼籍妻子在中国居住时,结婚证的问题。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和你妻子在印尼办理的结婚证,在中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需要重新办理中国的结婚证。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我们习惯了在国内办理所有证件。但事实是,中国法.............
  • 回答
    关于“中国女人结婚后算是最不幸的女人吗?”这个问题,实在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幸福与不幸本就是非常主观的感受,受到太多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观念以及时代变迁的影响。历史的印记与观念的变迁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女性在历史上确实经历过漫长的不平等待遇。从缠足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再到婚姻中男.............
  • 回答
    在中国,女性在婚姻中提出“房、车、彩礼”的要求,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背后交织着历史、经济、文化、家庭以及个人观念的多种因素。想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探讨。一、 经济因素:生存的基石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住房:安居乐业的现实需求。 在中国,尤其是在城市,住房是个人和家.............
  • 回答
    在中国,一辈子不结婚,这背后牵涉的方方面面,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选择,而是在社会、家庭、情感、心理等多个维度上,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 来自家庭的压力,难以摆脱的“催婚”在中国,家庭的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养育子女,很大程度上是抱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期望。到了适婚.............
  • 回答
    要详细讲述“那些和黑人结婚的中国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怎么样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涵盖了生活、事业、家庭、情感、社会融入等方方面面,而且每个个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任何试图笼统概括的尝试,都可能落入刻板印象或片面解读的陷阱。不过,我.............
  • 回答
    中国结婚,尤其是近年来,男方被要求拥有房、车和高额彩礼的现象确实日益普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讲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历史文化根源:男权社会的延续与变异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在过去,男耕女织,男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