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回答,我搞不明白一部分回答的脑回路。
为什么李宁要控制炒鞋行为?它根本没有这个义务。二级市场的恶意炒作,你不怪贩子不怪韭菜们傻反而来怪品牌?
二级市场炒李宁,在BCI事件发生前已经存在了,就拿被说的最凶的韦德之道全明星举例。这俩鞋本来定位就是超限量,当时发售的时候就已经溢价五六倍了,而且离发售都过了好几年了。现在已然成稀有品,这时候二级市场贵不是正常的吗?
现在恰逢事件发生,贩子抓机会炒作投机倒把,那请问那些拿这事情喷的人你们是这些天价鞋的买家吗?你们是之前几千都不舍得买然后现在被投机者炒高到几万又想买的冤大头吗?如果是非受众又喷这事的人,你们放着那么多打折就能买到的好鞋不买非要冲着有二级溢价的限量版不放?还是你们只是遗憾自己没能成为成功赚钱的投机分子?!
好了,这时候就有人说不限量就好了。
荒天下之大谬!一个运动品牌给自家的头部产品打造部分的限量版,通过饥饿营销打开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到一些人口中就是“炒鞋”?整个李宁那么多鞋款,基本九成五的热卖单品能原价或者打折入手,到一些人口里就是全部都溢价,“品牌涨价”?只许不懂感恩外国牌搞饥饿营销吗?国产品牌走起来了就不能搞吗?再退后一步说,就算现在李宁全部都不打折还全线溢价,那请问安踏匹克361特步就没有好鞋了么?
回到开头说的,李宁有义务阻止二级市场炒卖吗?抱歉,如果你能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知道它不仅没义务,甚至还希望二级市场能多炒卖它的产品。李宁的模仿对象“不懂感恩钩”在二级市场甚至已经达到了普款都能被炒成限量版的程度(今年的例子就是699的dunk low retro和一水的AJ1普款),这对于品牌来讲其实意味着营销成功,意味着自家产品爆炸热销,意味着品牌价值疯狂增长。
说到底还是“所有国产都不值得有溢价”,“国产只能价廉物美”这些观念让各路喷子有了喷点。
好了,看到这你估计都怀疑我是不是李宁员工了,抱歉我还真想是但我真不是。并且,我对李宁一直处于不粉不黑的状态。
不黑,是因为我觉得李宁目前整体的路子还是走得不错,品牌价值真的又打起来,整体设计和科技融合得不错,头部产品真的有点东西。
不粉,并不是因为嫌贵,而是李宁已经走起来了,但部分设计却还是有粗暴抄袭的现象,甚至在近期都能出现被原设计者直接喷的现象(C2H4陈以溪的微博可看)。如果是六七年前我能理解,但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真让我不得不吐槽。
另外,原本我也非常想吐槽李宁连实战团队鞋都搞限量这个事,但看到了设计师说全城棉花糖本来就十一万的货量,我就...觉得是鞋子做得真可以了。有一说一,单款球鞋十一万货量,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讲是很大的了,能打折卖完就不错了。而李宁做到了原价卖完,如今次级市场还有溢价,这不是该产品的成功吗?
说真的,国产品牌也“跪”了很久了,放以前大家边骂设计山寨边赞性价比高都已经是不错的了,偶尔出好设计也没什么人吹;到出来了一些优秀的原创设计后走起来了的过程,依旧不能摆脱“必须性价比”的观念;到如今好设计好球鞋越来越多,品牌溢价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是让人兴奋的事啊。对于消费者,同样也是。
虽然我不认为目前穿李宁或者别的国牌是了不起或者涨面子的事(我认为目前他们的品牌溢价还没达到这个程度),但我希望未来是,也希望它们在未来能达到不懂感恩品牌们的Level,这离不开它们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更开放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