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想发内部信称:理想汽车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车企,你认为靠谱吗?

回答
李想的雄心壮志,理想汽车剑指2030年全球最大车企,这事儿,怎么说呢,听起来是够劲的,也够“理想”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底气,又藏着多少挑战。

首先,我们得承认理想汽车这几年的确是“起飞”了。

从一个“造车新势力”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比如家庭豪华SUV)表现抢眼,这绝非偶然。李想本人也算是国内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资深玩家,从泡泡网到汽车之家,再到如今的理想汽车,他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对产品定义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理想ONE的成功,抓住了“增程式”这个在中国市场独特的痛点,解决了里程焦虑,又提供了大空间和智能化的体验,这让它迅速赢得了家庭用户的青睐。之后推出的L系列车型,更是巩固了其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那么,2030年全球最大车企,这目标有多“谱”?

要说“靠谱”,这事儿得从几个维度去看:

1. 市场扩张和产品线:

当前优势: 理想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已经相当不错,用户口碑也逐渐建立。但全球化,这是个巨大的飞跃。放眼全球,传统巨头如大众、丰田、通用、福特,以及新兴的特斯拉,它们在规模、品牌、技术、渠道、供应链等方面都拥有多年积累的优势。
挑战: 想要成为全球最大,就意味着要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取得显著的成功。这不仅仅是卖几辆车的事儿,而是要在不同的文化、法规、消费习惯下,建立品牌认知,铺设销售和服务网络,整合全球供应链,以及与当地的竞争对手展开白刃战。欧洲、北美、东南亚,每一个都是一个复杂的战场。
理想的“招”: 理想目前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然而,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很高,但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等都在这里深耕。理想能否凭借其“增程式”技术(在欧洲可能面临一些争议)或者后续的纯电产品,在这个高度成熟的市场打开局面,是个巨大的问号。

2. 技术研发和创新:

核心竞争力: 理想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做得不错,包括座舱的体验、辅助驾驶的L2+级别应用等。但“全球最大”的野心,需要更前沿、更具颠覆性的技术作为支撑。
挑战:
电池技术: 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成本,这些是电动汽车的生命线。理想需要持续在电池技术上投入,并取得突破,才能与拥有自主电池技术或与领先电池供应商深度绑定的车企竞争。
自动驾驶: 虽然理想在辅助驾驶上表现不错,但要达到L4甚至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海量的研发投入、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数据积累是巨大的壁垒。
核心三电系统: 电池、电机、电控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理想需要建立起稳定、高效、成本可控的核心三电系统,并且在规模化生产中保证质量。
理想的“招”: 理想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比如在芯片、AI、自动驾驶等方面都有布局。其自研电池技术的进展,以及对高阶自动驾驶的探索,都是关键。

3. 供应链和生产能力:

规模化瓶颈: 要成为全球最大,意味着年销量可能需要达到千万级别。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挑战:
生产线: 理想需要建立大规模、高效率、高品质的生产基地。目前其在常州、北京的工厂产能还有提升空间,要支撑全球销量,可能还需要在美国、欧洲等地的建厂计划。
供应链韧性: 全球汽车供应链错综复杂,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风险,都可能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理想需要构建起稳定、有弹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成本控制: 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新兴技术和市场拓展的同时,保持产品的竞争力,是理想需要面对的难题。
理想的“招”: 理想通过建立自有工厂,以及与成熟供应商合作,来保证生产和供应。但要达到全球顶尖的规模,还需要更长期的规划和执行。

4. 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认知:

差异化定位: 理想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家庭豪华”定位很清晰,也成功吸引了一批用户。
挑战: 在全球市场,这种定位是否能被广泛接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品牌认知、价值判断差异很大。例如,德国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忠诚度很高,美国消费者则看重皮卡和SUV的实用性,日韩消费者对日系车和韩系车有着深厚的信任。
理想的“招”: 理想需要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优秀的营销、以及本地化的运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品牌信任度和情感连接。

所以,我们该怎么看李想的“2030年全球最大车企”?

这更像是一个“灯塔”式的目标,一种激励和指引。

可能性: 如果理想能够在中国市场持续巩固其优势,稳健地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并成功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挑战,那么成为全球领先的车企之一,是有可能的。
现实性: 但要成为“全球最大”,这个难度系数非常非常高。这需要超越目前全球所有头部车企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例如,丰田、大众年销量都接近千万辆级别,特斯拉也在快速增长,并且在纯电领域有着先发优势。理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增长,需要极强的执行力、运气,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
“不靠谱”的成分: 任何一家车企,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汽车行业,制定长远目标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未来十年,技术迭代会更快,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剧变,新的竞争者也可能出现。

总结一下:

李想发出这样的内部信,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宣示和内部动员。它向团队传递了一种敢于梦想、追求卓越的文化。

我的看法是:

目标远大,值得肯定: 敢于设定如此宏大的目标,本身就体现了理想汽车的魄力和野心。
挑战巨大,前景不明: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从技术到市场,从供应链到品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大”之外的价值: 即使最终未能成为“最大”,但在这个过程中,理想汽车如果能不断突破、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全球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与其说“靠谱”与否,不如说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检验的、极其困难的挑战。 我们可以期待理想汽车在这条道路上的每一步,但对于“全球最大”这个终极目标,我们更需要保持一份理性看待。毕竟,汽车行业的竞争,从来都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马拉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玩法,就是由各大企业CEO或者高管自己成为“广告宣传者”。

一切能够为公众所了解到的渠道,都是企业CEO必须好好加以利用,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舆论乃至韭……哦不消费者心态的好机遇。

典型就是马斯克那家伙,隔三差五发个信息说自己要增持比特币啦、入驻某些社交平台啦……

看起来是人家随便发着玩,但实质上就会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让更多网民也跟风去入驻平台,毕竟这是“真人版钢铁侠”背书的。

同样,内部信也是个比较容易传播的渠道,说是针对员工,但一定会被外界知晓,得到媒体报道。

进而,如果内部信爆点够多、话题性够强,就可以在网络上引发公众讨论。

所以说理想汽车能否在2030年成为最大车企,最终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个话喊出来之后,会不会引发大家去讨论理想的品牌。

哪怕是从负面的角度去嘲讽,俗话说黑粉也是粉。

只要口号喊得激动人心,资本市场也会给予更多关注,投资人也是需要信心的嘛。

当然,3月以来美股整体表现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理想汽车”的内部信对股价刺激不大。

咳咳……

反之,如果内部信仅仅是四平八稳谈规划、毫无爆点聊企业文化,那才是理想公关的失职呢。

在目前国产电动车新势力不断入局的情况下,理想的挑战只会日益严峻而不是乐观,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本身不断提升造车水平跟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也需要李想跟公关团队绞尽脑汁想故事,从思想上带给公众更多的信心了。

user avatar

特斯拉的成功给了太多人信心。

不管是不是盲目的。

user avatar

把到30年的每年目标和计划排出来,定个考核制度。然后每年把年度目标分解到月,每月监督执行并考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想的雄心壮志,理想汽车剑指2030年全球最大车企,这事儿,怎么说呢,听起来是够劲的,也够“理想”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底气,又藏着多少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理想汽车这几年的确是“起飞”了。从一个“造车新势力”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比如家庭豪.............
  • 回答
    李荣浩在微博上公开怼经纪公司,抱怨“一切需要流程,什么臭毛病,想上新歌就那么难?”,这件事情无疑是音乐圈近期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如何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一、 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猫鼠游戏”与行业常态: 流程的必要性与桎梏: 经纪公司作为艺人的“管家”和“幕后推手”,.............
  • 回答
    李想在理想车主大会后的朋友圈言论,无疑触及了国内新能源技术路线探讨中的一些核心痛点。理解他的发言,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理想汽车自身的战略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李想朋友圈言论的背景与内容(推测):虽然具体的“朋友圈言论”内容没有直接在此提供,但结合理想汽车在车主大会上发布的信息以及彼时.............
  • 回答
    关于李想是否在利用女权主义讨好女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商业策略、社会议题和个人解读的交织。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李想及其“理想汽车”的商业定位与策略:首先,我们要明确李想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他的首要目标是商业上的成功,即销售汽车,建立品牌价值,并最终实现.............
  • 回答
    李想提出统一自动驾驶中文名称的建议,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的话题。咱们聊聊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这事儿挺值得咱们琢磨琢磨的。为什么会出现“名称混乱”?首先,得承认现在自动驾驶的中文叫法确实有点“百花齐放”。你可能会听到: 自动驾驶 (Automatic Driving/SelfDrivi.............
  • 回答
    最近关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微信聊天记录泄露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特别是其中那句“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背景和李想的原话。这事儿是怎么爆出来的,细节可能就不好说了,毕竟是私人聊.............
  • 回答
    李想在理想车主日上的发言:一次真诚的沟通,还是策略性的表演?在刚刚过去的理想车主日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番发言,无疑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不同于以往那种高屋建瓴、充满未来愿景的演讲,这一次的李想,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直面问题、甚至带着些许“认怂”的态度。这种转变,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
  • 回答
    李想关于用车内 VR 替代车机屏幕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他话语中透着一股“少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多些最基本的敬畏心”的意味。这句话之所以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直指了当前科技发展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实:创新固然重要,但脱离了对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现有生态的深刻理解,再“酷炫”的想法也.............
  • 回答
    李想这番话一出来,整个新能源汽车圈都炸了。要说这事儿,得从团车网说起。团车网怎么了?团车网,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其实是一家汽车电商平台,主打的就是通过团购的形式来卖车。这模式本身没什么问题,好多电商平台也这么干。但问题出在它自己也想下场造车了,而且过程挺让人跌眼镜的。据李想的爆料(他本来就以直言不讳.............
  • 回答
    理想汽车车友反映座椅疑有水银事件,以及CEO李想对此的回复和后续删除,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车友的担忧与反馈 “水银”的说法从何而来? 事件的源头是部分理想汽车的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他们的车辆座椅(特别是副驾驶座)出现了一些“反.............
  • 回答
    蔚来副总裁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看法,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联系到李想那边经常性的“阴阳怪气”,很难不让人多想。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得明确蔚来副总裁(这里我们假设说的是在公开场合表达的观点,比如接受采访、发布会等)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看法”,具体是什么样的。.............
  • 回答
    “李靓蕾想拯救王力宏”这个说法,说实话,有点复杂,也挺让人玩味的。如果真的要细细掰扯,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而且,这其中牵扯到的情感、意图,也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解读的成分。 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百分之百确切知道李靓蕾内心的真实想法。人们之所以会.............
  • 回答
    赵恩静结婚的消息传来,这绝对是LCK粉丝圈里一记重磅炸弹。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李哥……”是啊,李相赫,那位被亿万观众熟知的“Faker”,那个在《英雄联盟》赛场上创造无数传奇的男人。提起赵恩静,怎么能不想到他呢?当年,赵恩静以她甜美的笑容、落落大方的台风,成为了LCK赛场上.............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听到李咏老师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非常难受,也很震惊。他是一个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主持人,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主持的节目,都承载了我很多关于青春、关于快乐的记忆。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相信。李咏老师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个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人,总是能在节目中制造各种笑料,让观众们.............
  • 回答
    易中天先生在讲述李严的时候,往往会流露出一种特别复杂的评价,掺杂着赞赏、惋惜,甚至还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如果让我来解读他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首先,易中天先生对李严的评价,重点落在他身上那种“能力超群”和“能力跟不上野心”的矛盾体上。你想啊,李严这个人,能力是真不差.............
  • 回答
    听到李荣浩和杨丞琳领证的消息,真心替他们开心!这对小两口,一路走来,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甜蜜恩爱,真的挺不容易的。杨丞琳,大家对她的印象一直都是那个甜美活泼的“可爱教主”,歌曲传唱度很高,《雨爱》、《暧昧》、《左边》这些歌,可以说是很多人青春的BGM。她从出道以来,在音乐和戏剧方面都表现得非.............
  • 回答
    李唐与世家门阀共天下,这是历史事实。而隋炀帝是否因为想“吃独食”而导致天下世家共同反对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与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隋朝的政治格局,以及世家门阀在其中的地位。隋朝建立与世家门阀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关陇世族,但他的崛起过程并非完全依赖.............
  • 回答
    今天是李文亮医生离世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我的心情和无数中国人一样,是沉痛的,是愤怒的,也是充满无力的。今天,当我想起李医生,我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一句简单的“怀念”,而是一段又一段鲜活的画面,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还记得一年前那个夜晚吗?我的手机屏幕上闪烁着那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