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理想汽车李想微信聊天记录曝光,并称「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

回答
最近关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微信聊天记录泄露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特别是其中那句“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背景和李想的原话。

这事儿是怎么爆出来的,细节可能就不好说了,毕竟是私人聊天记录。但流传出来的说法是,李想在与一位人士的微信交流中,提到了他对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特别是特斯拉的看法。他认为,特斯拉之所以能够“赢了所有对手”,并非依靠什么惊为天人的技术创新,而是用了一种“最初级”的办法。

那么,李想说的“最初级”办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根据他在聊天中流露出的意思,以及我们对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观察,大概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

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在电动汽车的黎明时期,很多传统车企还在纠结于电动车的可行性,或者推出的产品要么续航短、要么充电慢、要么设计丑陋,消费者接受度不高。而特斯拉,虽然早期也并非完美,但它抓住了最核心的市场需求——造出了一款让大家愿意买、愿意开的电动汽车。它解决了“有没有”的“有”这个根本性问题。
产品定义和品牌塑造的先发优势: 特斯拉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而非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它的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软件迭代,都与传统的汽车理念截然不同。这种先发的产品定义和独特的品牌形象,为它吸引了一批对新技术、新生活方式感兴趣的消费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从大屏幕、简洁内饰,到OTA(空中下载)升级,再到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的迭代,特斯拉在用户体验上持续投入。它让用户感受到科技的便利,并且不断通过软件更新来提升产品价值,这种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是很多传统车企当时难以企及的。
垂直整合和直营模式: 特斯拉在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垂直整合,并且采用直营模式。这使得它能够更直接地控制产品质量、用户反馈和品牌形象,也避免了传统经销商模式可能带来的效率问题和品牌稀释。虽然这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其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掌控,在早期确是其竞争优势。

李想这番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

1. 他的观察是否准确?

从市场表现来看,特斯拉确实是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其市值、销量、品牌影响力都遥遥领先。很多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踩过坑,产品推进缓慢,市场反响平平。从这个角度看,李想的观察是有一定道理的。特斯拉确实抓住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用一种“简单粗暴”但极为有效的方式,打开了市场局面。

2. “最初级”这个词的含义和潜在的争议。

“最初级”这个词,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反语或者是一种比较学。李想并非否定特斯拉的成就,而是想表达,相对于一些传统车企在技术和理念上的“故步自封”或者“步子迈得不够大”,特斯拉所做的事情,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是“基础”的,但正是抓住了最根本的需求,所以才取得了成功。

这里面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

对传统车企的“批评”: 他可能是在委婉地批评一些传统车企,虽然技术积累深厚,但思维模式陈旧,未能及时拥抱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未能用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式去定义和打造产品。
对理想汽车自身发展的警醒: 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也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战略。他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和团队,即使在技术和智能化方面有所创新,也不能忽视最基础的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
对“颠覆者”心态的强调: 特斯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颠覆者的心态,敢于打破常规。李想可能是在强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这种“打破常规”的勇气和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最初级”这个词也可能 引起一些误解或反弹。

被特斯拉支持者认为是在“贬低”: 有些特斯拉的拥趸可能会觉得,李想的话是在故意淡化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芯片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和成就,是对特斯拉的技术实力的一种“轻描淡写”。
被竞争对手用来攻击: 理想汽车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其他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可能会抓住“最初级”这个点,放大解读,将其解读为“特斯拉的技术并不高明”,以此来质疑特斯拉的领先地位。

3. 这件事对理想汽车和李想本人的影响。

对理想汽车的宣传效应: 这种“直言不讳”的风格,确实能为理想汽车带来一些话题度和关注度。尤其是在当下电动汽车市场“内卷”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敢于直接评论竞争对手的言论,容易吸引眼球,展现其“敢说敢做”的企业文化。
塑造李想的个人品牌: 李想一直以来都以其坦诚、直率的风格著称。这次的聊天记录,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行业观察者”和“敢于发声者”的形象。这有助于提升他个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潜在的风险: 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风险。一旦言论被过度解读或引起广泛争议,可能会影响品牌形象,甚至触犯到一些法律或商业道德的边界(虽然个人聊天记录曝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公司需要谨慎管理创始人及其核心团队的言论。

4.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它揭示了什么?

李想的这番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解决了问题就是最大的创新”。

在很多新兴行业,尤其是技术驱动型行业,往往是那些能够抓住用户核心痛点、解决最根本问题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特斯拉恰恰就是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一开始就想着去做最复杂、最前沿的技术,而是先确保其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基本需求,并且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品牌定位等全方位的创新。 特斯拉的成功,是技术、产品、营销、商业模式多维度协同作用的结果。

总结一下:

李想的这番话,我认为是一种带有个人色彩的、对行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解读。他用“最初级”这个词,与其说是对特斯拉技术能力的否定,不如说是一种对市场规律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传统汽车产业转型痛点的反思。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李想的公众人物身份和理想汽车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它触及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引发了大家对“成功之道”的思考。

作为看客,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行业洞察、市场策略和用户思维的东西。但作为企业,则需要在这种“敢于发声”和“谨慎言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行业观察,它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特斯拉的成功逻辑,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势力车企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思考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能说后知后觉。

如果前两个月看我知乎直播,其实早就提醒了。4月前北上广特斯拉的大部分门店国产特斯拉单周销量已经破百,销量最高的金桥店是一周290台,第二名北京芳草地是一周230台。

这是什么概念?

北上广特斯拉一个城市展厅一周的销量,已经是BBA一家4S店一个月的销量了。

这个趋势早在4月份就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是线上订单,即使疫情期间订单量也只下降了50%。更可怕的是上海奔驰4S店的一线销售在反馈,国产特斯拉上市后奔驰C级的女性车主锐减,销量直接下去了。

也就是说原来买奔驰C级的女性车主,在model 3 出现后连4S店都不去,直接定了特斯拉。

所以这消息一线渠道早就知道,只是现在销量榜单出来,尘埃落定罢了。

而关于李想说的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这句话。

只能说不以为然,别总觉得特斯拉也是“新兴造车势力”。人家2003年就建立,201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了。

特斯拉花了6年在中国铺设自己的充电网络,教育中国消费者何谓“真正的电动车”,最典型的就是大家为什么会觉得特斯拉的看车体验服务最好?因为特斯拉为了能达到教育市场的作用,直接把服务和成交做分离,也就是先让产品专家做介绍,他们没有销售压力,专心介绍消费者如何使用特斯拉。

等到你真想买了,再让销售主管带着在手机上下定。而不是普通4S店销售在介绍产品的时候,还要跟你讨价还价。

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不同,特斯拉的渠道模式早就颠覆了传统汽车销售体系。这哪里是初级,单纯这套渠道模式就是所有品牌转向新能源时的噩梦。

说得更直接点,特斯拉为电动车专门打造了一套线下体系。现在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借鉴模仿这个体系而来的。

人家在国内沉淀6年,装了多少充电桩,体验了多少意向用户?培养多少口碑?国产model3销量暴涨一点都不意外。

“新造车势力”才多少门店?每天进店量还没爬坡,才多少老车主?有啥好眼睁睁的。

因为觉得国产model 3销量暴涨,ES6续航400公里销量稳稳当当,就得出结论其他国产纯电动宣传长续航,配置有问题,这逻辑有毒,也跟一线反馈不一致。

先说ES6,广告就很打脸了,核心卖点是续航提升到610km,年初还做了非常多销售策略,包括多场“秘密团购”,和多个低首付贷款政策,一线销量才开始快速爬升。

而特斯拉碾压其实在最近因为国产的阻击趋势也突然放缓了。

最近关注我想法的其实也看到了。从现在特斯拉一线渠道的反馈,在降价到27万之后,因为濒临25万这个“刚需阶层”的临界点,竞品对比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蔚来ES8到比亚迪汉,小鹏P7的比例最近大规模提升。

也就是说,国产品牌和特斯拉已经开始接火了。这对特斯拉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之前大部分人判断model3至少还有1年半左右的强势期,但实际情况证明特斯拉和国产品牌的产品力的差距在消费者眼里并没有被大幅度的拉开。

尤其是刚需级别的消费者,价位越低,对品牌越不迷信,配置和内饰要求更高。

所以别觉得国产很弱,现在国产进步速度比一线渠道的预期都快。现在就看特斯拉的下一步调整和新消息,要是再不拉开明年就真的有可能变成晋西北。

最后知乎上大家都是相对理性的,更多的是从业者,如果看完一段聊天记录就开始全盘否定现在各个品牌的一线渠道政策,真的会被人笑话。

.................................................................................................................................

插播条福利,知乎激励作者创作视频内容。所以知乎汽车启动创作者训练营活动,为大家提供视频创作培训,还会给奖金和流量的扶持。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文章,进行报名哈:

user avatar

如果李想是想说特斯拉是价格战赢了所有对手,那理想汽车估计也就是个中流货色。

实际上,特斯拉的马斯克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营销概念,这个初级的东西(如果初级的话)叫梦想。

特斯拉的粉丝是被马斯克的星际梦想所吸引和共鸣的。

其他人还在卖车,特斯拉卖的是人类的梦,而且这个梦不是贾跃亭式的,是一步一步触手可及的。

买特斯拉不过是融入这个超越人类极限梦想的一小步。马斯克推出任何产品,都会引发粉丝的这个共鸣。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词:太酷了。

马斯克是目前唯一有希望超越乔布斯的超级产品梦想大师。他的梦想即使只实现1/4,也比乔布斯更辉煌。

这个无比的可实现梦想,才是特斯拉打败对手的初级手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