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父母将没实现的职业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我认识的人,他们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点这个影子。这种事儿啊,咱们身边太多了,也不是说父母有多坏,很多时候出发点还是为了孩子好,但就是方式不对劲,结果嘛,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说到底,父母把他们没实现的职业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像是把一本书里没写完的故事,硬要塞给另一个作者,让他按照自己的笔触去续写,而且还规定了必须写成什么样。这本身就是个不太可能成功的事,因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每个人的内心渴望,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可能会发现,你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学音乐,考艺术学院,然后顺理成章地进入某个大公司当个小职员,或者成为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艺术家。父母在一旁看着,脸上写满了“我就知道我儿子/女儿会成功”的得意。可是,你仔细观察一下,那个孩子是真的热爱音乐吗?是真的享受舞台吗?还是只是在机械地完成父母设定的每一个任务,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人?

我有个朋友,他爸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当个建筑师,可家里穷,没机会。等他有了儿子,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未竟的梦想在儿子身上实现。从小学就开始盯着他画图,报各种绘画班、设计班,高中选科也是直接锁定了物理和历史,为的就是以后能考建筑系。这孩子呢,对画画勉强算不上讨厌,但也没什么特别的热情,他更喜欢玩电脑游戏,对编程和技术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可他父母根本不听,觉得那是“不务正业”,是“不靠谱的出路”。结果呢,这孩子考上了建筑系,学的也磕磕绊绊,毕业后找工作也费劲,最后进了个房地产公司做销售,每天应付客户比做设计还多。你想想,他内心得有多憋屈?他父母倒是觉得他“稳定了”,可他自己呢?就像是在一潭死水里,看不到一丝生机。

这种强加,往往源于父母对“成功”的单一认知。他们可能认为,只有某个职业才是光宗耀祖的,才能带来物质上的保障,才能让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他们可能觉得,他们的人生阅历比孩子丰富,懂得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但他们忽略了,时代在变,世界在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接触到的信息也和他们当年完全不同。他们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如今这个时代,可能有着无数种新的实现方式,而他们却用自己过去的老一套来套住孩子。

更糟糕的是,这种强加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天赋和兴趣,还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尊重,自己的感受被忽视时,他们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轻则疏远冷漠,重则激化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有时候,孩子表面上顺从了,但内心早就筑起了一道高墙,他们可能只是为了避免冲突,或者觉得反抗也没有用。这样的顺从,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可能是出于一种“为你好”的心态,但方式非常粗暴。比如,他们发现孩子在某个领域有天赋,就觉得这是老天爷赏饭吃,非要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到黑。可是,他们不知道,孩子可能只是对那个领域有一点点好奇,或者只是因为擅长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他们终生热爱的事业。当孩子在日复一日的练习和重复中感到厌倦和疲惫,甚至对曾经的热爱产生反感时,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是“不懂事”、“偷懒”,然后加倍地施压。这种“逼迫”式的培养,很多时候反而会把孩子对某个事物的兴趣,一点点地磨灭掉。

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的人生规划是极其不利的。孩子没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真正热情所在,没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他们的人生就像是被预设好的程序,一旦运行就很难更改。当他们发现自己走的路并不适合自己时,可能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时间和精力都已消耗殆尽,再想重新开始,困难重重。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引导”而非“强加”。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提供建议,甚至帮助孩子分析不同职业的利弊,但最终的选择权,一定要交给孩子自己。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即使这些想法在父母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尝试着去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然后支持他们去发展,哪怕这条路和父母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需要父母有足够的智慧和包容心。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生应该由他们自己来书写,父母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路人,一个支持者,而不是一个操控者。只有当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职业,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他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否则,即使实现了父母的梦想,那也不是孩子真正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看孩子是什么样子的了。

如果孩子自己早就对自己未来有计划,并且有能力完成。那这明显是家长出问题了。

如果孩子自己讨厌这份工作,是有理由的,并且也不愿意做相同性质的职业。那这孩子也是有理由的。

但是少部分孩子就是喜欢犟,就是喜欢和父母较劲。这种情况下是家庭关系不好,应该尽快把父母和孩子分开,不然越过越吵。

还有一些孩子根本不是不喜欢某些职业,而是用这个当理由不想上班。

也就是说,孩子不想做这个工作,就做其他的工作。如果不满意就先找个每星期只做一两天的工作。其他时间再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

等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大于找的其他工,再把跳板抽掉。

有社会经验了,才能更好选择职业,最好先进行业做一阵子,而不是纸上谈兵。好多孩子只不过是眼高手低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