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浙江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回答
我对浙江最深的感受,是一种很难用简单词语概括的、交织着丰富层次的印象。它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生命力。

首先,浙江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那种温润而充满活力的气息。这种温润,既体现在它的气候上,即使是初夏,也带着一种湿润的、舒缓的感觉,不像北方那样干燥凛冽;也体现在它的人文气质上,浙江人给我的感觉是平和亲切的,没有特别张扬的霸道,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不容忽视的韧劲和聪明。他们做事总是很精细,也很会经营,无论是家里的摆设,还是生意上的门道,都透着一种小巧思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浙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精致而富有韵味的生活态度。这不仅仅体现在那些闻名遐迩的水乡古镇,比如乌镇、西塘,它们的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确实美得让人心醉,仿佛穿越了时空。但这种精致,更深入地渗透在浙江的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即使是街边的一家小面馆,店主也会把招牌擦得锃亮,菜单摆放得整整齐齐;你会看到,人们在谈论美食时,会细致地描述每一味调料的搭配,每一个烹饪的技巧。这种对生活细节的讲究,让整个地方都弥漫着一种“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氛围。

再者,浙江还给我一种厚重而又不断向前的复杂感受。它有历史的积淀,那些古老的寺庙、名人故居,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比如杭州的灵隐寺,虽然香火鼎盛,但走进里面,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历史的沧桑。然而,浙江又绝不是沉溺在过去里的。它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和互联网科技方面,那种蓬勃的创新活力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向前冲的强大动力。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的活力感,在浙江得到了非常奇妙的融合。

最后,浙江给我最独特的感受是它那种“小确幸”与“大格局”并存的魅力。在这里,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逸和宁静,比如在一个江南的巷子里,一杯清茶,一本闲书,就能消磨一下午的时光;但同时,你也能感受到一种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和经商的雄心。浙江人既能把生活过得细致入微,享受眼前的美好,也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抓住机遇,创造价值。

总而言之,浙江给我的感受,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却让你深深着迷的综合体。它不是单一的标签可以概括的,它是温润的,是精致的,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充满生活气息和智慧的。它像一个永远也读不完的故事,每一次体验,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浙江是中国东部小省,陆地面积只占中国1%。

但地处长江之南,面临东海,拥有中国最长的海岸线,还是中国岛屿最多的省(3000多个岛占了中国60%)。

因为冷暖流交汇,在浙江沿海形成了中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

气候温暖,水系发达,最大河流是钱塘江,古文名字就叫浙江。

森林覆盖率60%,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00万年前已出现人类活动。

公元前5000年,在宁波附近的姚江流域出现河姆渡文化,已经开始养猪种大米了。


浙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丘陵占了70%,龙泉县的黄茅尖是全省最高峰(1921米)。

山多平地少,春秋时期分属吴越两国,当时走的是粗犷豪放的山民style。

吴越互相看不顺眼,三天两头在打仗,还有送美女祸国殃民这种烂桥段。

浙江的平原集中在东北部,最大的平原是杭嘉湖平原。

河网密度中国之最,集中了乌镇、南浔、西塘等浙江大部分水乡。

东北部平原也是浙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自古以来盛产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就是一个桑蚕养殖技校。

还产好茶,除了名声在外的西湖龙井之外,杭州径山寺被誉为茶道起源地

因为产优质糯米,酿酒业发达,盛产黄酒,绍兴黄酒都上了美国白宫国宴菜单。

黄酒是世界最古老的酒之一,好入口后劲足,狗都差点现出原形来。

隋炀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在浙江流经的120公里是最繁忙的一段,物产丰美的杭州也逐渐成为中国最早商业城市之一。

北宋灭亡,南宋皇帝一路小跑,最终定都杭州(临安)。

中国政治中心南移,大批北方人涌入浙江。

虽然军事上不及北方那些喝酒撸串的大哥,但南宋经济文化发达到中国前所未有的高峰。

吟诗作画春茶美酒彻底把皇帝的宏图霸业浇灭了,中国梦什么的烦死了,就想住在杭州哪也不去。

宋朝皇帝各个艺术修养逆天,风气影响下浙江人也一改糙汉子作风,开始追求琴棋书画温婉精致。到了明清,杭州更是成为加强版的人间天堂,文化影响力延续至今。

日本东京小石川后乐园,北京颐和园,还有很多韩国公园都是山寨杭州西湖。

从中国书法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王羲之到随时可以上天的《富春山居图》,浙江人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

宁波天一阁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院士中,浙江籍占了五分之一。

还有语文课本里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等这些这些祸害我们背诵全文的文学boys。

可对于浙江中南部来说,日子过得没有这么阳春白雪。

这是一片广大的丘陵地带,丽水一个地方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000多座。

因为山地阻隔,方言极其繁杂,温州话被称为是魔鬼的语言,复杂程度可以成为军事密码。

农业条件差,远离大城市,没地种,想挖矿都没得挖。

改革开放前,温州就有100多万无业游民。

就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个体户,第一家私营企业、第一个专业市场。

当地人从生产袜子、拉链小五金的家庭作坊开始干起,凭借着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把浙江打造成一个畅销全球的小老板俱乐部。

义乌不发货,全世界谁都别想过圣诞节。

马云爸爸打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商业文明,温州天团让欧洲商人闻风丧胆,浙江人有一种不扯淡讲实干的商业精神。

就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一个缺油少煤,人均耕地不到世界16分之一的小省,连续3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国第一。

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浙江占了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藏富于民。

这才是天朝庞大GDP背后,我们最真实的渴望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

浙江的千百年的美写在文人墨客的湖山晴雨里,花遮柳护的万千人家里,也在小商品的海洋里。

这是古老中国寄情山水的人生意境,也是把酒共话的东方智慧。

想听地理狗的声音和更多瞎扯淡,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专栏:地理狗看世界

user avatar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user avatar

车让人!车让人!车让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答主家在西北上学在东北工作先在上海后在闽南,可是大学的时候意外的有了个浙江女朋友,于是没羞没臊的有假期就从东北跑到杭州和女朋友幽会

大一第一次到杭州过一个没红绿灯的路口,张望了左右发现都有车,于是站住准备等没车了再过。女朋友很是不解的拉着我就往斑马线上走。

答主被她的举动吓坏了:“哎干啥啊有车小心!”

令没见过世面的答主奇怪的是开过来的车看到我们准备过马路减了车速最终停下来了。。。

女朋友拽着我过马路的时候,我和司机都以一种奇怪的眼神对望。。

司机内心:“哎卧槽这人干啥被这妹子在斑马线拉着走还一直看我”

我内心:“哎这是咋回事儿他咋突然停下来了不会以为我是碰瓷儿的吧”

女朋友后来跟我解释说杭州这边都是车看到行人和自行车都会避让的,可以安心过马路。

后来还遇到我骑单车直行,恰好对面公交车左转,公交司机很绅士的停下来做了个“请”的手势。。

后来听说好像是浙江机动车不让行人会罚款。。不过车让人已经通过这么久的宣传和罚款还有之前的xx事件已经深入人心了吧。

其他暂且不表,车让人是我对浙江的第一印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